紫霄宫里的旁听生
繁体版

第十五章 广施俱舍

    终于,罗睺不厌其烦,讲透了何谓修行。

    接下来,他深看一眼弥罗,略有些不舍道:“法有三乘之说,即合天道之上乘法、立己道之中乘法、循他道之下乘法;仙有五类之别,即天地人神鬼五路之仙。我之根本道法,乃合天道之上乘法,可成天仙之上上品。弥罗,虽你炼气修行,循我之旧路,反会落入下乘,但既为师徒,我之道法亦不能吝于赐授,这便先传了你吧。”

    话音未落,他便递薪传火一般,讲授起自己的道法术。

    其道,曰“顺行其气,逆施造化”。

    其法,曰“劫我如一,伏藏于身”。

    其术,曰“一气浑然,神煞都天”。

    弥罗边听边琢磨,没过多久,就皱起了眉头。

    罗睺察知有异,问说:“可是觉得有何不妥?”

    弥罗犹豫道:“老师,这劫我如一之法,会否已入了魔道?”

    闻言,罗睺失笑:“你且说说,何谓之魔?”

    弥罗思忖半天,发现无法给出一个定义,便只得苦笑。

    罗睺早知如此,遂正色道:“我若为道,道外即魔,不过如是。”

    弥罗入耳即明,不过还有一点,也正疑惑。

    罗睺之根本法,乃“诸天劫法”,此法之根本道术,称“浑然一气都天神煞”。

    所谓诸天,意指无一处不通行;所谓都天,乃是一种形容,有至高之意。

    “诸天劫法”还无所谓,即便匪夷所思之至,终究还是一路炼气之法,但“浑然一气都天神煞”则就不然,这门道术需将三千神煞融为浑然一种,框架实在太过恢弘了些。

    当然,道术而已,不解归不解,自也没必要,追问其中缘由。

    罗睺讲授“顺行其气,逆施造化”之道,用了三天;讲授“劫我如一,伏藏于身”之法,用了三月;讲授“一气浑然,神煞都天”之术,则用了三年。所谓“大道至简,知易行难”,从讲授道、法、术之三天、三月、三年,便显露出了一些端倪。

    以弥罗之能,莫说三年,就是永远不眠不休、不吃不喝,也不难做到,且罗睺讲得精彩,他也听得入神,故直到传法结束,他才忽而惊觉,竟已过去了三年。

    传法三年,算不得长,真正长的,乃是授道。

    弥罗原以为,幽都山的道统,自己已然尽得,未料传法结束,罗睺答完疑,解完惑,却问他说:“弥罗,我之道法术,已言尽于此,只是,你可肯直修?”

    弥罗摇了摇头,随口答曰:“我自当另立一道。”

    罗睺闻言,颔首而笑:“看来你已深知,承继他人之道者,必也无法合道,如此一来,道行便止步于太乙,连大罗也证不得了。虽则另立一道,我不能代行,但造化玉碟,乃天道之具象,蕴藏三千大道,我参研之下,已悟了一部《阴符经》。此《阴符经》,我会耗费法力,为你讲上一遍,至于能否因而寻获己道,便全看你造化了。”

    说着,他将手一指,便有一道流光,直落弥罗虚身。

    弥罗心神一转,窥见真貌,不由得惊喜交加。

    他从未想到,罗睺要讲的《阴符经》,竟有三千卷之多。

    随之,罗睺叮嘱道:“《阴符经》三千卷,囊括大道三千条,可谓已穷尽阴阳之变,待我讲道之时,你只需默诵经文,便能于某一卷,循阴符之韵,而窥见道途。”

    弥罗不明所以,只好恭谨应喏。

    稍停,罗睺一开口,他心中自然而然,便浮现了一卷《阴符经》。

    古怪的是,罗睺音调平平,不见起伏,语速慢吞,毫无顿挫,弥罗几句入耳,便觉心神浑噩,非要极力抵抗,才不致昏沉迷黯,于是他不敢怠慢,立时默诵起经卷来。

    说来也怪,默诵经卷之举,还真有一番奇效。

    当一卷阴符经文,从弥罗心神淌过,似自然而然,便萌发一种气息,将浑噩、昏沉、迷黯之感,顷刻驱逐了干净,而心神稍一清静,弥罗便觉察到了身外之异常。

    罗睺讲道之时,气机竟无远弗届,影响了十万里山河。

    只见十万里虚空,无量诡谲之气息,显化斑驳异彩,错乱交织,升浮不定,彼此勾连嬗变,演绎出种种气象,或如物腐虫生,或如密云无雨,或如重山关锁,或如飞鸟遗音,或如群阴剥阳,或如水火未济,时时而变,刻刻不同,离奇之至,叵测之极。

    一卷《阴符经》,便是一种大道。

    所谓大道,说白了,就类若一种法脉。只不过,《阴符经》阐述之大道,每一种似都可包容万方、宗源无二,却比五脉法,无论层次和格局,都高妙、恢弘了不知多少。

    弥罗正恍惚,忽而心神一动,竟与罗睺之气机,莫名产生了呼应。

    恍惚之中,似有所悟,冥冥之中,似有所得。

    霎时,十万里虚空震动,无量异象若受牵引,俱朝弥罗汇涌而去。

    悄无声息,弥罗之虚身便被一种强大秩序裹挟,自然而然运转起来。

    情形如此古怪,罗睺难免惊奇,故讲道之余,便加了几分留意。

    一卷讲完,又换一卷。

    每一卷《阴符经》,在罗睺讲道之时,都会演绎诸般异象,而古怪的是,自第一卷被引动,弥罗虚身之远转,就再没停下来,似与每一卷《阴符经》,都存在一种呼应。

    神与意合,意随气转,三千阴符经卷讲完,不知不觉,已过百年。

    气机消退,秩序消散,弥罗心神一振,终于清醒过来。

    视线聚焦,他立时发现,罗睺若有所思,正打量自己。

    “老师,可有不妥?”弥罗难免问说。

    罗睺不动声色道:“你因术而忘道,虽不尽人意,未能以阴符之变,确立己之道途,但终归说来,能以百年之期,而致‘浑然一气都天神煞’小成,还是有造化的。”

    闻言,弥罗既惊且喜,疑惑道:“本门道术,我尚未修习,何谈小成?”

    罗睺观摩百年,自是已有所得,见弥罗果真疑惑,不似作伪,遂解释说:“我赐下的流光,实是一枚法种,讲道之时,其会被阴符气机引动,不运自炼,助你体悟阴符之变。只是,我也未料到,你通幽之虚身,竟能以形神之变,显化法种之变,故三千阴符经卷,法种应之,形神合之,一卷生一变,一变成一煞,如此,待我讲道结束,你便三千神煞入形神,于机缘巧合之下,小成了‘浑然一气都天神煞’。”

    弥罗思忖片刻,忽而眼前一亮,脑后升起一道神煞!

    那神煞,凝如赤练,略一招摇,便将一座千丈奇峰,炼为了焦灰!

    弥罗大喜过望,连换三十三种神煞,见每一种神煞,都有无穷妙用,都具无匹威能,这才终于确定,自己果然无意之间,修成了“浑然一气都天神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