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云下的尘星
繁体版

第19章 无法实现的答案

    这场轰动全球的直播杨鑫并没有看到,她因为破坏打捞行业的市场价格而被其他公司联合约谈了。

    何北风因为火星基地的事情没有陪同杨鑫。

    在一间不大的会议室内,市场监管部门的人坐在主位,但他没有要表达观点的意思,这场约谈会是其他海洋打捞公司的管理者们发起的。

    一个男人首先发难道:“杨小姐,听说你还是个学生,贵公司刚成立就破坏规矩肯定不是你的注意,但你作为实际管理者肯定能撤回贵公司的薪资标准吧。”

    杨鑫:“我并不知道这个规矩,只知道这一行很落后,基本依靠人力操作,所以给员工一些福利是应该的,如果因此抢走了你们的员工,那很抱歉,你们也可以增加福利,提高薪资或者给员工提供劳保用具来和我竞争。”

    “这很公平。”杨鑫在话的最后又加上了这一句。

    另一个穿着西装革履的男人却说:

    “你可能理解错了,杨小姐,工人到处都是,我们不怕没人干活,就怕金属资源不值钱。”

    “什么意思?”

    那人笑了笑:“你不比我更清楚?贵公司因为基础工资高,加班费是平时的五倍,而你们的员工每周的工时更是达到了上个世纪的最大值,八十四小时!杨小姐,你天生就是个资本家啊,靠涨薪就能让工人心甘情愿地为你加班。”

    杨鑫无言以对,加班这种事她阻止过,但根本没用,因为生活成本过高,工人们会利用任何空闲的时间来赚钱,根本没有时间喘息,为她加班更是谬论。

    有人接下了刚刚那人的话:“贵公司的专利产品深海气球,大大提高了打捞效率,降低了成本,你一个公司的月产量就超过我们八个公司的总和,海底的金属资源都变得不值钱了。”

    杨鑫:“据我所知,被淹没在浅海地区的金属的腐蚀速度比暴露在空气中更快,把这些金属全部打捞存储,一方面可以节约资源,另一方面可以放缓外售,稳住价格。”

    “但价格并没有稳住,杨小姐,饥饿销售早就过时了,你让那些金属好好地躺在海底比什么办法都好。”

    杨鑫:“各位应该清楚,从其它行星开矿挖掘和运输的成本极高,而合理利用母星资源才是最好的选择,眼睁睁看着它被海水腐蚀更是可耻。”

    “你要这样说,那就没法谈了。”

    “我本来也不想谈。”杨鑫起身打算离开,但一直没有说话的监管员劝她留步。

    “你们还想谈什么?”

    “也不是没法谈,只要杨小姐愿意转让深海气球的专利,让大家都能以更低的成本开采深海地区的资源,这样各位都有钱赚,您看怎么样?”

    杨鑫心里在冷笑,但她却表情温和地说:

    “等那一片海域的所有金属都打捞完后,我会向全世界公开。”

    “哪一片?”

    “太平洋。”

    他们的脸色变得铁青,十分清楚眼前这个女人是无论如何不会妥协的,他们都看向监管员。

    “好了。”监管员对杨鑫说道:“既然两方没法达成协议,那么就按照劳动法来办事吧。”

    他的话没唬住杨鑫,后者自认为没做过什么压榨工人的事情。

    “杨小姐,有多人举报你所管理的公司内部有欺压劳工和以裁员为由强迫员工加班的事情,并且你还私自改变基础工资,扰乱了整个市场。”

    杨鑫怎么也没想到他会这么说,她极力反驳道:“工人们加班是迫于无奈,现在物价飞涨,难道加班赚钱也有错?以裁员为由更是无稽之谈,我提高基础工资和增加劳动护具是劳动法中提倡的,这也算违法?至于欺压劳工更是没有的事情,我不知道是哪些别有用心的人诬告的。”

    监管者给她放了几段视频,里面全是工人打架斗殴的内容。

    杨鑫一眼就看出来这是工人日常生活的片段剪辑合成的视频,但里面的工人都是她公司的,谁也没话说。

    监管者说:“视频是重要的证据,目前还没有流传到网上,你知道舆论的力量,是不是事实民众说了算,你要是不同意协调的话,我们就按劳动法的要求,你必须恢复原有的工资水准,而且要慰问被欺压的劳工,最后,还得缴纳一定数额的罚款。”

    “这里不是司法机构,你无权要求我这么做。”

    监管者:“你现在就可以请律师,法庭就在旁边。”

    看着那几个人幸灾乐祸的样子,杨鑫自知不可能斗过他们,但她也不可能把气球的专利转售给他们,就这样,他们上了法庭。

    杨鑫不出意料地败诉了,从法院出来的她一刻也不愿停留,她想起了父亲的腰伤,想起了母亲为工作四处奔走时的狼狈,劳动法并不帮助劳动者,她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恶心这个法律,恶心这类人。

    工资恢复国际标准后,工人们的加班热情果然降低了不少,只是他们心里都在嘀咕这个出身工人家庭的老板是不是变了心,被钱迷了心窍。好在,杨鑫没有取消生活补助和劳动护具的补贴,后经过何北风的大肆宣传,把脏水都泼到了同行身上,员工们也就多少理解了杨鑫的用心。

    但经过上次约谈后,杨鑫发现了一个被自己忽视了很久的问题:为什么浅海打捞行业如此落后。她上大学时还经常看到微型无人机的竞赛,类似水下勘探无人机更不胜枚举,怎么到了应用时居然很少见到。

    她立刻在生产资料网上搜寻能在浅海作业的工业机器人。

    网页显示空白。

    或许是关键词太长了,她尝试着缩减至几个字:勘探机器人。

    网页显示空白。

    她确认网络连接正常后,再次输入了关键字:水下无人机。

    网页显示空白。

    “怎么可能!”杨鑫反复地确认网络连接无误,她甚至打开了多个无关网页验证,但只要在搜索引擎上键入工业无人机相关的字符,页面便会显示空白。

    何北风听到了办公室的动静,在了解原因后他说:

    你试试搜索家政机器人。

    页面立即弹出许多品牌的家用机器人,但这并不是杨鑫想要的东西。

    “直接跳到最后一页。”何北风说道。

    这时杨鑫才注意到销售页面居然有一千多页!她键入了最后一页的页数。

    网页跳转,原本销售家政机器人的网站居然在售卖工业机器人!

    杨鑫大感震惊,她心里有太多的疑问,却问出了最直接的一句:“是为了不让它们抢走人们的工作吗?”

    只一瞬间,她便明白了原因。

    “可以这么说。”

    “这是人们自己的要求吗?”杨鑫心里是知道答案的,但她想让别人说服自己。

    何北风:“在大洪水时期前发生了太多的事情,聚变核心的出现,推动了工业级智能化时代,但因为某些原因,各国政府禁止了工业智能,并且严厉打压任何有生产力的机器人的发展,着力推动人民再就业。”

    “人类的作业效率远不及机器,这样的就业根本就没有意义。”杨鑫说道。

    “是的,有更高效的机器人,很多企业家也不想招收普通劳工,但为了市场就业需求和政策,他们不得不这么做,但也只招收很有限的人,他们会在偏远地区开设专门的由工业级人工智能控制的生产车间,所以到头来就业形式越来越差,社会矛盾也越来越尖锐。”

    “为什么不适应科技发展,解放劳力,造福全人类呢?这是科学的使命啊。”杨鑫很难接受这个事实。

    “想实现这些理想必须要铲除一个障碍。”

    “然后建立新的政府?”杨鑫想当然地认为一切都是特权阶级干的。

    何北风却摇摇头:

    “这个障碍在人类的思想上生长了数千年,如今早已成为矗立在所有人心中的一座无法逾越的山巅,要想将它铲平,付出的代价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这个障碍到底是什么。”

    “阶级存在的必要性。”

    杨鑫怎么也没想到是这个回答,她说:

    “这很难,非常难,难到从古至今都一直在循环,难到数千年里都没有人找到一个可行的方案。”

    “有的,很早就有了,但人们不会相信这个答案,因为愚昧和无知一直在抹黑它。”。

    “这个答案是什么?”

    “让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是特殊的。”何北风很平静,像是在说一件稀松平常的事。

    但这一刻对杨鑫来说,整个世界都静止了,这段话她曾在梦里听到过,但那时她还没有认识到这句话的意义。甚至她还以为那些在自己身上发生的奇迹都是在彰显自己是如此特殊的人,无论是光耀事件前的规律闪动,还是那个奇怪的梦,甚至是实验室里发生的神迹,她嘴上没说什么,但心里总以为自己才是最特殊的人,还因此窃喜过很多次。

    但一切串联起来后,竟然组成了答案。

    “我想试试。”此时杨鑫的心里满是期待。

    何北风很清楚她想试什么,随即拍着她的肩膀郑重地说:

    “放手去做吧,你的立场,站在人道这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