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圣皇崇祯帝
繁体版

第十二章:逃生白骨河

    吴殳说的没错。

    他们比前面那俩货强多了。

    身上至少还有水袋,只是腹饿,不至于口渴。

    而此刻的高立功艰难的背着李自成在地上爬行。

    他已经走不动路了,肚子饿的前心贴后背,嗓子都渴冒烟了,双腿酸疼僵硬,鞋子都磨漏了,脚上全都是大水泡,疼的他龇牙咧嘴。

    最闹心的是头疼脑热,因为昨天晚上不敢生篝火取暖,导致他生了病。

    李自成现在又昏迷不醒了。

    他将李自成用布条缠在自己的身上,手脚并用的向前爬,两只手早已经是鲜血淋漓了,可是他依旧咬牙坚挺,没有把李自成抛弃。

    “自成兄啊,你可要坚持住啊,咱俩肯定能活,前面不远就是白骨河了,咱俩顺着河就能去壶芦山高家庄,我堂姐高桂英可俊俏了,你肯定能看上,你可别死啊,你要死了我可就白爬这么远了。”

    高立功趴在地上沙哑的嘟囔了半天,又继续往前爬。

    白骨河

    这是一条特别浑浊的河,能有一丈多宽,水流特别湍急,因为浑浊,所以看起来水很深。

    河的右侧就是一条狭窄的山道,地上全都是石头,战马走不了这种山路,会弄伤马蹄。

    昨天晚上的时候,外围的五名大内侍卫在山脚路口守了一夜,今天清晨留下了两个人看守战马,剩余三个人顺着小路进山。

    此时他们已经走了很远的路,眼瞅着就要到山顶了,始终没有看见人影。

    俗话说上山石路最难走,把这仨人累的躺在地上,张着大嘴呼呼直喘,好在这是秋天,要是夏天会更加的遭罪。

    “唉我说,不能再往上走了,咱们就在这堵,肯定能堵着那俩贼人。”

    “你说的对,再往上走就他娘到山顶了,容易把贼错过去。”

    “你们说大统领他们会不会已经弄死那俩贼了?”

    “这很有可能,唉~要是大统领不从这下山咋整啊?”

    “等等看吧,我估计呀,那俩贼没那么容易抓,弄不好就会从咱们这走。”

    “他娘的,那个李自成被捅了一矛还能跑,真是邪了门了。”

    “是啊,那俩小子是挺厉害的。”

    他们仨躺在地上正在说话,殊不知山顶的一处灌木丛中,高立功看的一清二楚。

    高立功有些傻眼,他没想到这条山路竟然有追兵拦截,就他现在的状态别说对方三个人,就是一个人他也对付不了。

    可随即他眼珠一转,看向了川流不息的河面。

    ························

    吴殳几人好不容易顺着痕迹追到了山顶,突然看见前面有人影蠕动。

    “他们在那里!快追!杀了他们!”

    吴殳大吼一声,朝着人影就追了过去,身后的五名侍卫也都精神一振,纷纷跟上吴殳的脚步。

    那蠕动的人影正是高立功,他也不知道在哪找来一根粗大的枯树干,正抱着枯木往河边挪,冷不丁被身后的吼声所惊吓,当即顾不得疲惫不堪的身体,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力气,朝着白骨河猛奔。

    要知道他还背着李自成呢。

    噗咚!

    高立功抱着枯木直接跳入河水中,瞬间就呛了一口水,被湍急的河水冲着往下游急走,幸好他死命抱着枯木,要不然就得被河水给淹死。

    “河里有人!”

    “是那俩贼人!快点截住他们!”

    “他娘的,这怎么整,河水深不见底啊。”

    “快去找枯木!”

    “不行,来不及了,扔石头砸死他们!”

    堵在山路上的三个侍卫捡起地上的石头就往水里的高立功身上招呼,可惜的是河水流动的太快,眼睁睁的看着高立功从眼前漂流而过。

    “给本将拦住他们!”

    “快追!”

    山顶传来了叫喊声。

    “是大统领他们!”

    “赶紧追!”

    “山下还有我们的人,他们跑不掉,追!”

    “小子!有本事别跑!”

    “贼人休逃!”

    可惜的是。

    这怎么可能追的上。

    追了一会儿,很快便看不到高立功的身影了。

    “大统领,属下无能,没有截住贼人,请大统领治罪。”

    待吴殳赶来,三个侍卫喘着粗气单膝跪地请罪。

    “不怪你们,起来吧,他们跑不掉,有吃的吗?”

    “有,在包裹里。”

    “大统领。”

    吴殳等人一屁股坐在了石头上,开始狼吞虎咽的吃胡饼和肉干。

    “大统领,俺们接下来怎么办?”

    “哼,他们跑不掉,都快点吃,吃饱了下山沿着河骑马追,就算他们跑到天涯海角,本将也要弄死他们!”

    现在已经追出真火了。

    在荒山里折磨了两天一夜,满脚的大水泡,吴殳现在恨不得将李自成碎尸万段。

    ····································

    东暖阁

    王承恩接到殿外传报,急匆匆来到朱由检身旁。

    “皇爷,郭尚书有紧急要事请求面圣。”

    “噢?”

    朱由检不禁有些疑惑。

    “传他进来。”

    “奴婢遵旨。”

    很快,郭允厚走进了东暖阁,对着朱由检撩衣跪倒:“老臣叩见陛下,吾皇万岁。”

    “郭卿平身,赐坐。”

    “谢陛下。”

    待郭允厚坐下,朱由检发现他面色很不正常,似乎是出了什么事情。

    还不待朱由检询问,郭允厚先开口了。

    “陛下,老臣奉旨放赈,遣户部官员快马前往陕西、山西两地,今日接到户部官员四百里加急奏报。

    西北两地由于天灾与瘟疫,人口、粮食产量严重减少,各县出现许多无地可种、无饭可吃的流民。

    这些流民采取逃荒、迁徙的方式来寻求生存,正所谓流民聚集之地,往往会出现乱民。

    户部现已通知灾区各地府衙配合放赈,然经户部官员认真盘问当地灾民,得知自从万历三十四年开始,每年秋季温度逐步降低,这两年各种粮食作物根本不能存活。

    老臣以为光靠朝廷赈济乃扬汤止沸,治标不治本,流民没有好田可种,可我朝世家豪强和各地官僚却占有大部分良田沃土。

    老臣奏请陛下以清查贪腐之便,分割良田于流民,以保我大明百姓无忧。”

    朱由检听完之后陷入了沉思。

    片刻后。

    朱由检:“郭卿,之前你强烈建议取消百姓赋税,只向拥地大族征收粮税,现在又要将罚没的良田分给灾区流民,以后你是不是再次建议取消百姓粮税?

    那朕来问你,你让朕粮税向谁去征收?朝廷吃什么?各地边军将士吃什么?原来的那些佃农你让朕怎么安置?”

    “这……”

    郭允厚顿时哑口无言了。

    “郭卿,若是流民中有青壮,你们户部统计给兵部即可,让他们参军入伍,剩下的老弱妇孺用粮赈济便可。”

    “吾皇圣明。”

    郭允厚没词了。

    可随即他眼珠子一转,开口说道:“陛下,老臣还有一事。”

    “何事?”

    “回陛下,老臣建议削减皇室宗亲俸禄。”

    朱由检:……

    好家伙,这老货又开始盯上皇亲了。

    “郭卿,说说具体的。”

    “陛下,我朝皇室宗亲俸禄是太祖定的,皇室亲王米五万石,钱两万五千贯,锦四十匹,纻丝三百匹,还有纱、罗、绢、冬夏布匹,棉、盐。

    皇室公主没受封的纻丝、纱、罗每样十匹、绢、冬夏布各三十匹,棉二百两。

    已受封的公主给庄田一所,岁粮一千五百石,钱两千贯。

    亲王世子没受封的按着公主的标准发,受封的郡王米六千石,钱两千八百贯。

    陛下,不知老臣说的可有出入?”

    朱由检笑道:“郭卿啊,你说的都对,你想怎么削减?”

    郭允厚眼珠子直转,偷偷观察皇帝的表情,看到朱由检并没有生气,当即就有了底气。

    “陛下,老臣建议皇室亲王俸米减至两万石,钱减至一万五千贯,其他不变。”

    “噢?那公主呢?郡王呢?”

    “额,老臣以为只削减亲王即可,毕竟都是皇室宗亲,面上还要过的去,陛下万不可太过苛刻。”

    “咳咳咳!啊咳咳咳!”

    朱由检喝了口茶,结果被郭允厚气的呛住了。

    “郭允厚啊郭允厚,你浑似坊间无赖,就按照你说的办吧。”

    “陛下圣明!”

    郭允厚大喜。

    “行了,没什么事就回你的户部吧。”

    “老臣告退。”

    郭允厚乐呵呵的走了。

    经过郭允厚这么一闹腾,朱由检突然想起了国丈周奎。

    上个月册封周皇后的时候,国丈周奎被敕封为嘉定伯,他们一家就在紫禁城的嘉定伯府居住。

    要说大明谁最有钱朱由检不知道,但要说大明有钱人排名,周奎绝对能排到前三。

    这个人有钱归有钱,特别的抠!

    就像个貔貅,只进不出。

    前世的时候,大明江山社稷风雨飘摇、摇摇欲坠、危在旦夕的之时,朱由检曾下令朝中所有大臣官员捐银助饷,但是国丈周奎却极为吝啬,不知唇亡齿寒的道理。

    为了保住家财是一文钱都不出,连周皇后变卖首饰的钱都贪污,后来大明灭亡了,周奎辛辛苦苦积攒的银子全部让李自成的大顺强行夺走。

    最后气愤交加愤恨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