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圣皇崇祯帝
繁体版

第六章:卢象升面圣

    翊坤宫

    袁氏和田氏在一起闲谈朱由检,两人都是满脸的幽怨。

    她们俩是朱由检做信王时的侍妾,比周玉凤晚八个月进的王府,但是三人是同时进宫的,可是皇帝朱由检给她们分完宫殿就不管了,现在连个妃子的名头都没有,所以她俩很不开心。

    人家周玉凤原本就是正妻王妃,现在又是正宫皇后,是名副其实的六宫之主,她俩比不了,可是最起码也给个贵妃当啊,总不能不管不问吧。

    现在后宫里没有名分的主子别人都看不起,就连一些太监宫女都是私下里议论纷纷,表面上对她俩也不是很恭敬。

    田氏:“走,咱俩去东暖阁找那个负心汉说道说道去。”

    袁氏:“啊?田姐姐,这不太好吧,会让人看笑话的。”

    田氏:“我们已经被人看笑话了,你怕什么,再不去的话咱俩什么时候能有个名分啊?”

    袁氏:“那好吧。”

    俩人当即带了几个宫女直奔东暖阁。

    ··················

    此时天已经很黑了,朱由检刚从东暖阁出来,旁边跟着打着宫灯的王承恩。

    两天一夜没有合眼了,绕是朱由检也扛不住,他打算去乾清宫睡觉的,迎面正好遇见田氏和袁氏。

    “参见陛下。”

    田氏和袁氏连同身边的宫女给朱由检行礼。

    “平身,你们怎么过来了?”

    朱由检揉了揉眼睛,看着田氏和袁氏。

    田氏:“哼,有个负心汉自打进了宫就不管我们了,我们过来讨要个说法。”

    袁氏赶紧用小手拽了拽田氏的衣袖,用眼神示意她收敛点,生怕惹怒了朱由检。

    朱由检闻言顿时有些尴尬,赶紧安抚道:“秀英啊,是朕疏忽了,这半个月以来朕太忙了,朕向你们俩保证,明日朕就册封你们为皇贵妃。”

    田氏和袁氏闻言大喜。

    皇贵妃可是仅次于皇后的存在,要高于贵妃,可以说以后在这后宫除了两位皇后就是她们俩最大了。

    “这还差不多。”

    田秀英嘴巴不饶人,可是欢喜的眼神已经出卖了她。

    看着眉眼含笑的俩人,朱由检心头发软,都是自己的女人,不应该区别对待,况且田氏和袁氏都是大家闺秀出身,人品都很贤良淑德。

    “大伴,摆驾承乾宫。”

    “奴婢遵旨。”

    田秀英闻言惊喜万分,承乾宫是她的宫殿,皇帝这是要在她那里过夜了,真是太好了,吼吼吼~

    朱由检回头看着袁氏说道:“明晚朕去翊坤宫。”

    袁氏闻言满脸羞红,内心忍不住的狂喜。

    不管是妻子还是侍妾,不管是皇后还是皇贵妃,只要是令人满意的姻缘,都想着能够和自己的夫君相拥而眠,有谁会愿意独守空房呢。

    一夜无话。

    翌日

    朱由检一直到日上三竿才起来,枕席间皆有香气。

    这田秀英身体天生带有奇香,肌肤冰清玉洁,即使炎炎夏日,也不会出汗,而且相貌冠绝天下,比周皇后还要美上三分。

    琴棋书画、骑马打猎、吹箫调丝,无所不精。

    其母精音律,善丹青,田秀英从小耳濡目染,得其真传,在扬州一带美名远播。

    才貌双绝的大家闺秀骨子里都有种傲气,即便是朱由检当了皇帝,她依旧是如此,不过朱由检倒是觉着这样别有一番滋味。

    征服感满满滴!

    朱由检在田秀英亲自侍奉下更衣洗漱,然后朝着东暖阁而去,

    田秀英并没有等太久,果然接到了册封圣旨,宣旨的正是王承恩。

    “恭喜皇贵妃娘娘,贺喜皇贵妃娘娘。”

    “恭喜皇贵妃娘娘。”

    看着满院跪成一片的宫女太监们。

    田大贵妃飘了……

    不多时,王承恩的身影出现在了翊坤宫。

    同样受到皇贵妃册封的袁氏就比较含蓄多了,还给王承恩打了赏钱,王承恩也没有拒绝,同时高看了袁贵妃一眼。

    东暖阁

    大名府知府卢象升正在面圣。

    “臣大名知府卢象升参见陛下,吾皇万岁。”

    “哈哈,建斗快快起来,赐坐。”

    “微臣不敢。”

    卢象升哪里敢坐啊,这里可是皇宫,对面可是皇帝啊。

    “建斗不用拘束,快坐吧,陪朕好好聊聊。”

    “臣遵旨,谢陛下。”

    卢象升坐在了凳子上,但是只敢坐一小半,就是搭个边,大半部分屁股是悬空着。

    朱由检见状也不好意思笑,他知道这卢象升还是有些放不开,随即仔细观察了一下他,卢象升不到三十岁,肤色白皙,人很瘦,眼睛炯炯有神。

    “建斗啊,朕听闻你是天启二年进士,曾在户部任职?”

    “回陛下,微臣在应天乡试考中了举人,天启二年在殿试中获赐进士,之后观政于兵部。

    天启四年二月,微臣授户部贵州司主事,同年八月督临清仓,此后微臣在临清任职近三年。

    今年三月,微臣因功升户部山西司员外郎,仍管临清仓,同月迁大名知府,六月交接。”

    卢象升将自己的履历说的非常详尽。

    朱由检笑着问道:“建斗啊,朕听闻你和东林党人相交莫逆,可有此事啊?”

    卢象升不明白皇帝为什么要这样问,只好实话实说:“回陛下,微臣确实和东林党多有来往,但微臣并未加入东林党。”

    朱由检面无表情,死死盯住卢象升的眼睛,仔细观察他的神色。

    “想必京城的事情你早有耳闻了吧,魏忠贤假传圣旨血洗东林党,被朕连夜带兵剿灭了,建斗对此有何看法?”

    “微臣惶恐,陛下以雷霆之怒歼灭阉党,替士大夫们报仇,使朝堂恢复清明,天下文人学子无不拍手称快,大名府辖区文人皆称赞陛下为明君圣主。”

    朱由检眼睛微微眯了起来。

    看来这卢象升是站在士大夫那一边的,即便他不是东林党也和东林党差不多。

    此人是有军事才能的。

    但是政治立场耐人寻味。

    东林党人历来的口号都是忠于大明,不管这口号是否发自内心,这忠于大明和忠于皇帝可是两回事。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卢象升确实是位忠臣,但那是在东林党人执政的前提下,若是卢象升日后知晓真实情况……

    会不会对皇帝产生不满?

    这个人要用,但是也要谨慎。

    “建斗啊,你对北方建奴怎么看的?”

    “回陛下,微臣以为建奴问题唯有以战止战,只有把他们打疼打怕,他们才能老实,我大明虽有关宁锦防线,但是久守必失,唯有主动出击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朱由检很满意卢象升的这个看法,放开政治问题不说,单纯论军事问题,卢象升绝对是主战派。

    “那建斗以为如何才能彻底消灭建奴呢?”

    “回陛下,我大明野战不如建奴的主要原因就是军饷问题,边军将士长期吃不饱穿不暖,各种疾病得不到治疗,身体不如建奴人强壮,斗志没有建奴人高昂,若是边军将士军饷充足,不出一年,我大明定能正面击溃建奴夺回失地。”

    “建斗啊,朕的内帑已经准备好了各边军将士的银钱粮饷,关宁锦防线的军饷就由你和锦衣卫前去押运,不知你可否为朕分忧啊?”

    “微臣领旨,请陛下放心,微臣定当把军饷一文不少的送到将士们手中。”

    卢象升显然很兴奋。

    ························

    锦衣卫校场

    陈元赟指挥着大批锦衣卫正在搬运军饷,满载铜钱的大木箱、装满粮秣的麻袋、成群的牛羊、肥猪、食盐、黄豆、干菜等物分别装载在一辆辆马车之上。

    朱由检早就交代了陈元赟,押运军饷之事交给锦衣卫来办,这是第一批军饷,正是要送往关东前线的,由陈元赟带领五千名锦衣卫随行护送,由此可见朱由检对这件事的重视程度。

    之所以用铜钱不用银票,一是时间紧迫,二是为了更好的给士卒们既视感,毕竟看铜钱和看银票的感觉不一样,士卒们心里会更加的踏实。

    直到未时过半,这批军饷在锦衣卫的护送下缓缓出了紫禁城,陈元赟与卢象升并马而行,朝着东北方向走去。

    ··················

    陕西

    延安府

    肤施县柳树涧

    张献忠在河沟边上被包围了。

    本来他是在河沟里捞鱼,尽管鱼小的令人发指,但那也是肉啊,好几天都没吃顿饱饭了,他已经是前胸贴后背了。

    突然出现的十名蒙面大汉令他摸不着头脑,看着这些人明晃晃的钢刀,张献忠有点眼晕。

    “你们是什么人?想要干什么?”

    张献忠手里没有武器,只能紧紧的抓着鱼篓,此刻他是紧张的。

    “杀!”

    蒙面侍卫并不跟他搭话,直接乱刀围杀,十把钢刀几乎同时向张献忠砍去。

    张献忠惊呼一声,手中鱼篓用力扔出,转身就往河沟里面跑。

    这哪能跑得了?

    噗——

    噗——

    噗噗噗——

    后背被乱刀砍的皮肉外翻,直接就趴在了地上抽搐,紧接着脑袋就被剁了下来。

    一个回合结束。

    “不错,大家就在此处休息,都吃点东西,待会儿还要赶奔银川驿站,等回了京城本将请你们喝好酒。”

    “多谢大统领。”

    吴殳从不远处走了过来,手里提着个大包裹,里面全是胡饼和肉干,这是离京时准备的口粮。

    众人就地围坐一圈,各自取下随身水袋,吃着肉干和胡饼。

    一阵秋风吹过。

    里面夹杂着阵阵的血腥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