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故事
繁体版

第三十二章 夜不收(一)

    汤策倒是显得极为感兴趣,自己从小看各种各样的武侠小说,什么天外飞仙、独孤九剑,一听就是牛的不行的剑术,眼前就是自己梦想中见到的剑客啊!

    “雷先生,您的剑如何称呼,可是倚天?青钢?”汤策知道雷被是剑客身份,还是淮南第一剑客以后,就开始显得有点拘谨了。

    这话问的喜儿和雷被都有点摸不着头脑,雷被见汤策拱手,连忙拱手说到:“回侯爷的话,下人用剑,都是相府佩剑,就是下人自己的剑,也不常随身携剑,更不用说踏足宫门,更不会带兵凶。”

    “那不是,你这种大剑客,不得有一把拉风的剑,无情铁手,冷血追命……”汤策见雷被一脸迷惑,就知道这属于自己意淫的范围了。

    “汤侯,兵刃不过是称不称手而已,武技岂是因器物变化而变?”喜儿开始给汤策讲解武技。

    “正是,如果汤侯有兴趣,大可招揽门客观摩击技。”雷被拱手低头,向汤策建议。

    这就是纯属没有脑子的二傻子,你他娘的一个门客为什么被淮南王相中,自己心里是一点数都没有,只有蓄谋造反的人才会豢养门客三千,当什么战国四公子,美名传的好,一个个全是脑后长反骨的货色。

    汤策总算看懂了,为什么雷被这种剑术高超的人,还能被赶出淮南,被淮南王追杀,这他娘的纯纯的没脑子。

    豢养门客这种话说出口,喜儿的脸色就变得精彩起来,他饶有兴致地看着汤策,看看这位庙堂上听说是才智百年不遇的奇才是怎么接话的。

    “雷被,来,你过来。”汤策招呼雷被过来。

    “我告诉你,你过去给淮南王当门客,那就是蓄谋造反,你现在给陛下办事,那就叫改邪归正,你要是将来把我全息全影地从淮南带回长安,你就是戴罪立功。”

    雷被听得腿都软了,他从没想过自己只不过想去相府混口饭吃,如今居然会变成意图谋反的罪人。

    “所以你他娘的要是再提一些不值钱的建议,我会向陛下禀明,让你去当夜不收。”

    ……

    魏五抹了一把脸,他不敢说话,他的身子大部分被埋在黄沙和灰雪当中,眼前的灌木枯枝为他提供了极好的掩护。远处的篝火猎猎作响,一群裹着兽皮的匈奴人正在用小刀剔着老刘的脚筋。

    现在这个位置很好,背南,下风位,那些如同猎犬一般的匈奴人是不会觉察到自己的,最近的北风呼啸得更狠了,并不比匈奴人的刀子来得轻巧。

    听到朔风嘶鸣,魏七感到背部的刀痕伤疤隐隐作痛起来,如果不是老刘,自己现在早就埋尸荒野了。

    老刘对自己有再造之恩,如今他成为刀下亡魂了,魏七却没有能力去救他。

    魏五身后七百里就是长城,身后一千八百里就是长安城!

    长城对于自己这样的罪人而言,不是庇护自己,阻挡匈奴的港湾,而是如同一面冷若冰霜的铁门,将自己拒之门外,因为自己是——夜不收。

    今晚的朔风格外凛冽,就连月亮也被遮蔽,这是夜不收探查的好日子,魏五不算干这行的老人,但是老刘见了这鬼天气,都说是打柴的好日子。

    现在好了,打柴没打着,还被柴戳中了。

    这些匈奴狗,很明显非常了解夜不收的行动,他们把自己伪装起来,一伙看起来像是送信的队伍,就把自己和老刘勾引上当了,如果不是老刘最后把自己摁在雪堆里,现在被挑脚筋的肯定是一对情同父子的苦命人。

    魏五耳畔只有呼呼的风鸣声,但是他一闭上眼,就浮现出老刘的虬髯,老刘的脸自己似乎也忘记了。

    为了尽快减轻失去伙伴的痛苦,魏五想起了远在自己身后一千八百里的弟弟。

    弟弟自幼就没有自己聪明,可惜二人父母死的太早,自己为了给弟弟找口吃的,被官府抓了,听说是要充军,弟弟兴奋的要跳起来——充军起码是管饱饭的。

    天不遂人愿,魏五也不明白,为什么偷一个馒头,就要砍头,后来狱中的老卒告诉自己,有贵人给自己买了罪,所以自己的弟弟要当替死鬼。

    知道真相的那一刻起,魏五瞬间长大了,失去母亲的时候,魏七没有哭,因为父亲还能下地,失去父亲的时候,魏五也没有哭,因为自己扛起了锄头,当自家的地被别人占了的时候,魏七也没有哭,因为自己还能去偷馒头。

    如今自己就要失去弟弟了!

    心善的老卒不愿意看着魏五小小年纪,就要孤寡一人在世,只能告诉他,如果愿意去当夜不收,可以赦免亲人的死罪。当然,如果作为夜不收背叛了汉,自己的亲人也不可能活下来。

    弟弟如今在长安当兵,魏五自小是识得几个字的,弟弟托边军寄过来的信,让魏七欣喜若狂。

    书信上的字虽然歪歪扭扭,但是魏五能看得出,这些字已经经过一定的练习了——在长安城当兵就是好啊,居然还能练字!

    信是稍厚的一堆麻布,兄弟二人的交流,必须依靠大量的图画。

    戴冠冕穿袍服的是贵人,骑马的是校尉,贵人似乎在给他们教授学识——每次想到这里,魏五都能感受到自己的胸膛有一股热火在燃烧——自己作为夜不收的意义,能够为弟弟出人头地垫下垫脚石。

    “夜不收都是有牵挂的人。”老刘来到朔方以后就没有再吸过旱烟,这鬼地方,甚至连狗尾巴草都不长。

    魏五不知道老刘心里牵挂的人是谁,老刘到死也一声没有吭,他甚至连脸都没有朝自己躲藏的地方看一眼,也许是担心被匈奴人发现自己的踪迹。很遗憾,魏五这一辈子都不可能知道老刘牵挂的是谁。

    匈奴人更加活跃了,老刘和自己这才难以脱身,敏锐的嗅觉告诉魏五,自己似乎被困在一张呈三角形的大网之内,而如今,这个网正在不断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