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故事
繁体版

第三十一章 喜儿

    汤策现在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淮南王刘安蓄谋造反已经是很久的事情了。

    从史书中的种种细节就能看出,汤策很清楚刘彘对于藩王造反这种事早有准备,就算是自己的亲叔叔,刘彘也会把淮南王刘安送上绞架。

    “淮南相张释之,是朕的父亲埋下的棋子,如今仍然对大汉忠心耿耿,你去到淮南,尽可以信任他。”刘彘把身子背了过去,汤策相信如果这个时代有烟草,刘彘一定会缓缓吸上两支软中华。

    不知道是不是大人物下定决心的时候都会背过身去,汤策只好应喏。

    “主妃还在后宫,你去看看她吧。”

    ……

    汤策现在就是十六岁的身子,进入皇帝后宫并没有太多忌讳。

    卫子夫,也就是卫青的姐姐,正在照顾年满六岁的刘据,也就是未来的戾太子。

    此时的卫子夫和刘据正是荣宠之盛的时候,不出意外,明年,汤策眼下正在逗弄的小屁孩就会成为整个帝国钦定的未来主人,被立为太子。

    小刘据正在想办法抓住汤策的无名指,努力将他掰扯开。刘据旁边的太监看着玩耍的刘据,面无表情,似乎是气定神闲的样子。

    “娘娘,小子被陛下派去淮南,看看陛下的王叔会不会造反。”汤策从来不愿意和卫主妃说话云里雾里,这样说话最好,最直接。

    “小策,你也是贵为国侯的人了,怎么说话还不知收敛,如果被言官听到了,传到陛下耳边不知道会成什么样子呢。”卫子夫眼眉间并不开朗,显然是心事重重。

    看来皇帝让自己过来,就是劝慰主妃的了。

    “娘娘,刚才陛下还跟我打哈哈,说是不能让他造反,这话可不是微臣瞎说的。”汤策吐了吐舌头,示意自己根本没有胡编乱造。

    “唉,你也要去南边了,长平侯也要准备北征,听说去病也要一同前往,你们去了天涯海角的,都不见得有几天安生日子好过,留下我和阿据守着这皇宫,说不上滋味。”

    主妃这话就像放屁一样,她放屁可以,但是汤策千万不能戳穿,否则会显得尴尬。

    现在帝后的感情应该还是很深的,要说卫子夫独守皇宫就很扯淡,自从卫青龙城大捷,卫氏显贵,卫子夫已经隐隐有统御后宫的趋势了,现在在后宫那就是说一不二,这是皇帝都默许的存在。

    “娘娘,小子此去淮南,就是去看看淮南风物,权当游玩了,陛下雄才伟略,想必早就安排了各种探报,小子去了也就是代陛下明面,防止这些藩王兴风作浪。您想想,我可是陛下的脸面,任谁也不敢打陛下的脸啊……”

    汤策笑嘻嘻的,他打从心里喜欢这位外有威仪,内有温婉的主妃,她能带出霍去病、霍光这样的勇将名臣是有道理的。

    卫子夫听完,眉头疏解开,作势要打汤策,眼眉的笑意却出卖了她。

    卫子夫要打汤策的手顺势抚摸了一下汤策的脑袋,她说到:“也不知道你这小子,脑瓜子是怎么长的,能想出这么多好办法为陛下解忧,现在还敢调笑陛下,我只盼你能和去病、阿据健康长大,万不可为的时候,只管回来就行,只要回到长安,就是陛下也不能拿你怎么样。”

    自穿越以后,除了杜柏家里的人,也只有卫子夫,也不知道是不是为人母的敏锐,能够觉察到汤策内心的痛苦,那种剥离时代的痛苦感,失去至亲的无力感,如今在这些好人的安抚下,似乎已经渐渐抚平了。

    眼下自己被皇帝调遣,就要去远行,卫子夫能如即将面对游子远行的慈母一般,不由得让汤策感到一丝心灵的慰藉。

    汤策红着眼睛给卫子夫作了揖,不敢再说一句话,害怕将自己的情绪暴露出来,就匆匆离开后宫了。

    离开后宫,太子刘据身边的那个太监就跟着汤策出来了。

    “大先生,您不是后宫的人吗?跟着我是几个意思?”汤策刚刚把眼泪憋了回去,又见这卫子夫身边的人,不由得一阵尴尬。

    “汤侯,奴人是陛下钦命追随您前往淮南的。”这个太监并没有给汤策作揖,看来是无所畏惧。

    “大先生怎么称呼?”

    “奴人不才,汤侯只管叫我喜儿就是。”这太监语调尖尖的,却毫无波澜变化。

    “喜儿?”汤策都能听到自己声音里抑制不住颤抖的笑声,这他娘的一个看上去三四十岁的老太监啊,起了这么个恶趣味的名字,“这名字如此英明神武,想必是陛下赏赐的吧?”

    “正是。”

    本来一件很搞笑的事情,如果有人严肃对待,那就会显得了无生趣,喜儿就是这么个人。

    汉朝人真是一点幽默感都没有啊。

    “陛下此番让你跟着我干啥?帮我洗衣造饭?”

    “陛下说如果汤侯有反叛之心就可以手起刀落先斩后奏。”

    汤策吓了一跳,这他娘的不就是监军吗?

    见汤策脸色骤变,喜儿哈哈大笑,说到:“汤侯这样的异乡人,果然是不懂得长安人的玩笑话。”

    “我他娘的可不敢把脑袋拴在裤裆上给你开玩笑!”穿越这么久,第一次被人取笑,汤策气得跺脚,赶紧离开这晦气的地方,他娘的,来一次亏一次。

    这还没走出皇宫呢,汤策还以为这死太监已经回皇宫了,没想到他身边又跟着一个大汉,尾随汤策。

    “喜先生,我说你要是刚刚看我不顺眼,也不用特意带个人来尾随吧?多渗人啊……”

    “回侯爷的话,这位可不是咱家带来的,这是陛下刚刚在您面前介绍的雷被。”喜儿一脸冷淡,如果不是皇帝让他带这人出来,他自然是瞧不上的。

    喜儿毕竟是内侍总管,品级不高却是京官,雷被在他眼中不过是藩王的门客。

    汤策倒是和这太监不一样,刘彘口袋夹子里是什么人才都拿得出手,自己的侯府连个看门的人都没有,必须得想办法招揽人才。

    “雷先生,你还是放松点,这里是长安城,不是淮南。”汤策早就注意到雷被与自己还有喜儿保持着极为微妙的距离。

    听到汤策招呼自己,雷被显得极为惶恐,连忙道:“侯爷与内侍都是贵人,下人这种腌臜汉子不敢辱没贵人。”

    西汉毕竟是等级尊卑分明的封建社会,作为一介平民,雷被自然与贵为国侯的汤策形成鲜明的阶级差距。

    “汤侯不必困扰,这姓雷的,可是号称淮南第一剑客,依我看,这虎口的老茧是骗不了人的,他乃是使剑的好手,与你我间隔二十尺,已是剑技的极限距离,这是武人的尊重。”喜儿还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

    雷被还是拱手矗立的姿势,眼神中充满对解释自己行为的内侍总管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