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故事
繁体版

第二十章 赌约

    到底是聪明人,卓文君很快就察觉到在立场上,汤策掌握着绝对不可动摇的优势,如果冲撞汤策,与冲撞皇帝无异。

    汤策看着眼前丰腴的美人紧皱着眉头,不一会儿就消解开来,卓文君再一次恢复到之前自信狡黠的模样。

    “杜县侯所言甚是,卓氏过去开设冶铁,广纳百姓,虽然多有不妥,到底是给了老百姓一口饭吃。如今陛下体恤民情,想要收归流民,那卓氏万万不敢从中作梗。”

    卓文君语调又恢复了往日雍容,她调笑到:“杜县侯如果来硬的,小女子也只能听命。”

    东方朔和老李同时奇怪地看了汤策一眼,东方朔倒是暗笑少年郎果然不知戒之在色,老李只赞叹侯爷眼光果然毒辣,如此尤物也只有侯爷才能降伏。

    汤策感到脸上火辣辣的,这会儿算是给卓文君摆了一道,刚刚还占据上风的场面一下就拉了下来,果然女人都是带毒的香水。

    事已至此,汤策只好说到:“蜀中卓氏倘若能收归国营,自然可以衣食无忧,国家也能富强。”

    话说得勉强,这谁都知道皇帝想要卓氏的命根子,只不过如今派这些官员来跟自己消遣,已经是给足了卓氏面子。

    卓文君轻叹,纵使汤策说得再有道理,再和蔼,仍然无法改变卓氏的命运,如此,只好为了争取收归国营以后更大的利益做斗争了。

    “能为国朝排忧解难是卓氏的荣幸,只是不知道国朝能否妥善经营盐铁?”卓文君此时已经提出了技术方面的难题,刻意回避了立场问题。

    很聪明,只可惜技术问题在汤策面前根本不是难题,领先两千年的知识储备可不是闹着玩的。

    “哦,这不劳你操心。”汤策笑了起来。

    “如果国朝冶铁不如卓氏,卓氏定不会心甘情愿交出冶铁坊,哪怕是身死族灭,也要让天下人知道卓氏冶铁冠绝天下!”卓文君见汤策似乎在轻视自己,她不由得斩钉截铁说到。

    卓文君早就和父亲讨论过,父亲之前就曾想过,用国朝技艺粗劣作为借口,维持卓氏的冶铁地位,如此即使是陛下要动卓氏产业,也要考虑天下人的看法,稍有不慎就会失去民心。

    这也是为何刘彘从一开始就非常头疼盐铁国营的政策施行,自古以来冶铁或者制盐技艺就是各家各派的不传之秘,即使自己是皇帝也难以撬开这些秘密。

    国人敝帚自珍的习惯早在两千年前就是如此。

    汤策能够得到皇帝的赏识,自然是因为他身上似乎掌握这些技艺的关键诀窍,还是一个没根没底的少年郎,刘彘对他另眼相待自然是希望获得汤策的技术支持。

    自古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汤策吃了皇帝的饭,自然是给皇帝打工的,这和两千年以后没什么区别。

    “你们的工坊生产落后,技术上也没什么高明的地方,如果大女不弃,可以来鸿固原上看看国家新开的工坊,堪称表率。”

    汤策倒是一脸真诚,他并不在乎冶铁是私营还是国营,事实上,他更在乎卓文君周围围着她转的那些低头不语的工匠,从这些工匠粗糙的额纹和灰白的虬髯就能看出他们的处境不好,至少绝对比不上杜县鸿固原工坊的匠人们。

    或许轻视技术人员是这个民族秉性?汤策不由得神游天外。

    “侯爷?侯爷?”老李轻轻拍了拍汤策的肩膀,旁边的东方朔也显得一脸担忧的恶心模样。

    “我以为杜县侯尚有自知之明,要装傻蒙混过关呢。”卓文君轻笑到,媚眼如丝,似乎看透了眼前这个十五岁少年侯爷的弱点。

    汤策吞了吞口水,又听见东方朔说:“杜县侯,卓氏想跟朝廷打个赌,卓氏为国朝营造铁矛,请杜县侯督造铁盾,如矛能破盾,请陛下收回盐铁国营的成命,如不能,请朝廷收归卓氏。”

    这不是矛盾的典故吗?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卓文君轻轻念出了《韩非子》的典故,冲着汤策眨眨眼,似乎满心希望汤策答应下来。

    “侯爷,使不得,这是给朝廷挖坑。”东方朔凑到汤策耳边轻声说到。

    “如果杜县侯担心,卓氏愿意以万金作保,即使朝廷的盾被戳破了,卓氏也愿意支付五千金!”

    这话说得掷地有声,卓文君高挑丰腴的身子居然散发出了强大的气场,在场的卓氏下人把头垂得更低了。

    “只要陛下同意,那就没问题,不过如果卓氏输了,我还要你们手底下的这些匠户。”说完汤策头也不回,吹了一声口哨,只见汤策身后闪出一道人影,拱手垂立。

    “老吴,你给陛下汇报这件事,马上,顺便给陛下说说这事儿我是十拿九稳能赢。”吴大用,就是刘彘安排给汤策的绣衣使者,有事可以直接汇报,方便得很。

    “喏”了一声,老吴骑上马就甩鞭子跑了。

    “杜县侯果然少年英杰,快人快语,赌约如果成了,小女子必不忘侯爷大恩,为侯爷温床暖塌。”说完就是一阵爽朗的笑声,似乎要把自己内心的抑郁之气一下子抒发出来。

    这话听得众人纷纷看向汤策,均暗想指不定二人有一腿。

    幸好汤策脸皮极厚,心中自然是古井无波,更不用说自己在营帐里确实占了卓文君便宜。

    皇帝希望名正言顺将卓氏私产变更为公产,或者说变为皇帝的私产。

    这在后世“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下几乎是不可能的,不过在汉朝嘛,反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就连汤策家里的鸡鸭拉的屎都是皇帝的。

    将这样不要脸的行为转化为技术问题,皇帝应该是愿意的,也算得上是给皇帝盖上遮羞布。卓氏自忖冶铁技术高明,看不起国营冶铁的技术,这要是没碰上汤策,还算得上是高明的阳谋。

    ……

    “你是说,汤策想和卓氏比试炼制的矛和盾?”昏暗的偏殿只有帝后和殿下跪着的绣衣使者吴大牛。

    “依下属所见,确实如此。”

    “陛下,这小子一向异想天开,前些天他和去病还向我进言,说他们想搞什么代田法,把天地挖成一道深一道浅的,农桑国之大计,臣妾不敢让他们乱来。”卫皇后微微屈膝向皇帝行礼。

    “这个小滑头,传他进宫多少回了,说自己忙着办事,也罢,不想进宫就不想进宫吧,事情办妥就行。”

    刘彘轻轻靠在案枕上,闭目养神了一会儿,忽然睁眼说到:“朕现在要收拢天下盐铁,手段多的是,既然这小子有自信,那就让他放手去做吧。”

    吴大牛“喏”了一声,迅速隐匿了。

    “陛下这是觉得小滑头一定会赢?”卫皇后轻轻给皇帝捶腿,悄声问道。

    “那倒不是,卓王孙历经三代冶铁,近百年的积累,要说他们给朕下这个套,没点手段是不可能的。不过,比起盐铁国营,朕更想看看这个算学名满天下的小滑头快点长成。”

    卫皇后听罢掩嘴轻笑,显得格外动人。

    “皇后这是不信朕驭人的本事?”刘彘显然来了兴致。

    “陛下是天子,替天牧民,臣妾怎么会有怀疑?只是陛下之前说要教去病儿兵法,似乎也没成啊?”

    卫皇后俏皮地眨眨眼,惹得刘彘想起霍去病那句“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的豪言,于是乎哈哈大笑起来。

    “我大汉再来一个会治国的霍去病,那朕就是做梦都会笑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