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故事
繁体版

第十五章 封侯

    这是汤策第一次来到未央宫宫殿中央,这是一次大早朝,文臣武将分列两侧,文臣第一是董仲舒,武将第一是卫青,这会儿似乎还没正式开会,卫青招呼着自己站在自己身后,和霍去病一起。

    这大概是年轻的好处,整个朝堂就和后世的菜市场一样,汉武帝一朝气氛都比较宽松,大家开朝会一般都是讨论非常实际的、棘手的、关系国家兴衰的问题,因此整个朝堂更倾向于解决问题而不是显示荣耀。

    未央宫的太监忽然高喊:“肃——静——!!!”,太监的声音悠长尖锐,穿透力极强,整个未央宫都充斥着这声音的回荡,牛油巨烛也开始晃动。

    卫青昨天就给自己说了,自己也是今天朝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盐铁有功、新进粮食已经产出,因此要表彰自己。

    哦豁?表彰?汤策感觉这个表彰就很隐晦,和后世“汤策同志政治站位高……”“汤策同志作出卓越贡献……”类似,不会发一面锦旗糊弄自己吧?

    卫青自己也不清楚皇帝怎么想的,不过,既然是表彰,自然不能让汤策弄得奇装异服,跟刚来长安的异乡人一样。

    就这,汤策穿的工工整整,起码是一个真正的汉服汉装人。学着霍去病的样子,如同鹌鹑一样缩在角落。

    开会嘛,得一项一项议程过,首先是郑当时,农桑是立国之本,大农令郑当时说明了去年丰收几何,对外用兵消耗几何,藩王进贡消耗几何,总之,在伟大的皇帝陛下的带领下,去年一年粮食大有结余云云,接下来又让手下桑弘羊介绍了丰收情况,顺便汇报了盐铁国营的国策执行情况,又说了“有异人弟子策,献炼铁制盐奇技,解国家烦忧”云云。

    汤策本来都听得打盹了,忽然听到自己名字,这会儿一下子把自己整了一个激灵搞醒了。

    紧接着大农丞孔仅也出场了,又夸了汤策高炉炼铁的法子,好家伙,这些人是要捧杀自己啊。卫青悄悄给汤策说了:“陛下本来是要给你赏赐,自然是让底下的人给你捧捧场。”

    哦,好嘛,汤策干了什么估计刘彘比底下的人知道的更清楚,这会儿刘彘也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赶紧喊了让汤策出班。

    汤策整理了衣服,这会儿是正式场合,不能坏了刘彘的威仪,否则性命堪忧。朝臣见汤策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郎,又是从武将行列走出来的,不由得议论纷纷。

    “汝可是汤策?是何人氏?现居何方?为何入仕啊?”

    这几个问题显然是让汤策给满朝堂的众人介绍自己,汤策赶紧说:“谢陛下洪恩!”说完抬头看了看朝臣,文臣这边是董仲舒、公孙弘、郑当时、张汤、桑弘羊等人,武将这边卫青正和煦地笑看自己,如同看着出色的后辈,紧接着是石建等人。

    汤策赶紧咳了咳嗓子,又说道:“臣本共和国人氏,师异人,学儒道。”说到这里汤策瞟了一眼董仲舒,嗯哼,老头子果然扶须点头,看起来很满意,紧接着又说道:“现为杜县县人,暂住长平侯府,蒙陛下赏识,官居侍中,营造盐铁,献番邦薯粮与陛下。”拱手垂立,少年人不卑不亢,反正大家都知道这小子是皇帝赏识的,就是实在想不到他如此年轻。

    汉王朝的朝堂上文武相争不算特别明显,因为匈奴迫境,武将的地位并不低。

    “汝献番薯、改进盐铁、兴儒学,如今番薯已经证明产量足有十五担,铁器也为国所用,卿有大功于国,想要何赏赐,朕会应允你。”

    这句话就像石头扔进了茅坑,炸开锅了,汤策赶紧掩鼻,以免被这些茅坑里的腌臜玩意儿沾上。

    “陛下得此奇粮,是为天幸大汉!陛下励精图治,天人感应,必有回馈!”第一个出班恭喜皇帝的是董仲舒,上来就是卖弄自己天人感应学说,快六十岁的汉朝老人家还如此不要脸,把汤策的功劳靠在老天头上。

    刘彘听了马屁果然龙颜大悦,其他人见董仲舒抢先拍马屁,皇帝又如饮泉浆,当下整个朝堂犹如粪坑,马屁滚滚,沆瀣一气。汤策捏捏鼻子,皇帝终于停下了这股马屁狂潮,紧接着说到:“好好好,汤策,你既然是共和国人氏,如今来到汉土,自然为朕庇护,朕赐你为杜县侯。”

    “陛下,臣请求为后辈加冕。”卫青出班请求,刘彘欣然允许。

    先是几摞金银,然后是朝服,再就是侯爵牒报,卫青亲自为汤策披上袍服,从现在开始,汤策就是食二百户的杜县侯了。

    旁边的太监高声尖叫:“礼成!!”接着又是敲锣,嗡嗡的声音回荡在朝堂,汤策见朝堂大佬们似乎都对着自己笑,卫青反倒没有再笑了,只是静静看着汤策。

    元朔四年的大早朝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中落幕,皇帝的威仪,封建王朝的光辉终于落到了汤策身上。

    杜县县令急急忙忙将原来的侍中公署改制,按照侯府的规格开始建设。孟九伯彻彻底底成了鸡犬升天的乡贤,平日里乡里乡亲见面都多了几分敬畏。有汉以来,汤策应当是非皇族中最年轻的侯爵。

    ……

    汤策趴在上林苑的校场,看着军士们一圈圈跑步,嘴里叼着一根狗尾巴草。李敢、曹襄两个下了差也混了进来。

    “阿策,你现在也是侯爷了。我爹跟我说你这样封侯的算不得好汉。”李敢嘟囔着。

    “得了,你爹光想着马上封侯,连将士死活都不管不顾,战损太多,否则以你爹的功绩,陛下早就给他封侯了。”曹襄抽了抽鼻子,这家伙最近生了病,不在家窝着,还敢跑出来。

    跑步的队伍停了下来,霍去病站在前头发号施令。

    “全体都有!稍息,立正!解散!”

    这么一个英武少年,发出的口令都是公鸭嗓音,显得有些滑稽。不过队伍却丝毫不乱,在汤策看来,这些军士的纪律性已经不输后世队伍了。

    一群人乌泱泱地就解散了,往喝水的地方走过去。以前的水都是从灞河边上打上来装在水缸里一人一瓢喝的,连霍去病也不例外,自从汤策担任弓弩后曲以来,一直在搞卫生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