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天降祥瑞
繁体版

第四章 酒肆飞花令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贾瑞看着这首刚刚书写的诗,很是满意。思虑一番后,写诗是贾瑞选定执行的扬名之法,这个年岁,这个世道,搞其他的想大范围的扬名,都太难太慢了,写诗就不一样了,又快,又容易传播,不同内容的诗,对不同境遇的人也会有着不同寻常的效果。

    这首抄自清朝大诗人龚自珍的《已亥杂诗(其一二五)》,应该算是后世里流传很广的一首诗了。

    诗的前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对当时中国形势的看法。

    “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反动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到处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比喻尖锐猛烈的改革。有着从大处着眼、整体着眼、大气磅礴、雄浑深邃的艺术境界。

    诗的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是传诵的名句。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独辟奇境,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呼唤未来。

    得嘞,这诗,有格局,有气魄,最适合自己当下一个小秀才,用来立人设,扬名望了!

    下学后,就去接着焦大爷,带师傅吃顿好的,喝点小酒,找个人多的地方,开直播!上才艺!

    贾瑞又在学堂待了一个下午,他现在每日在族学的主要任务,除了督促一帮幼童读书,就是练着用八股文写文章,在四书五经的框架内,不同的题目下写文章,练习着用圣人口吻立言,这原本就是为了应对科举。

    对于在军校时,做过半年宣传委员的他来说不是什么难事,也属于专业对口。

    只是科举之路,是个大量累积的过程,贾瑞现在主要是尝试在不同题目下行文,在熟读四书五经的基础上,将自己的题库储备的足够多,考试无非是考的刷题量,这和后世考试没多大区别,毕竟指望临场发挥,不如做到前期储备。储备的多了,拿来现用肯定比考场上自由发挥要强的多。压中题很难,但刷题量多了,遇见自己熟悉甚至写过的题目,概率也就大多了。

    贾瑞前世经历过题海战术,学习方法也先进的多。四书五经就像是工具箱,行文立意,才是重点。有着前世政治课满分的经历,考时政,凭借着自己领先这方世界几百年的眼光,也不至于毫无头绪。反倒是总能从新奇的角度提炼出观点和执政方略。

    写文章的过程中,贾瑞也特别注意练字,这个习惯从穿越之初就没落下,前世贾瑞也是从小就被家里报了各种书法班,拿过一次全市小学生书法比赛第一名,钢笔字也是打小就习庞中华,参军后毛笔字写的少了,但写字讲究的是间架结构,这三年里,贾瑞也是一日不曾间断的练着字。

    如今,单看这首刚写好的诗,更是笔锋如龙筋,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字里行间厚重雄浑,大气脱俗。已有几分大家风范…

    贾瑞收好笔墨纸张,给下方一众假意认真读书,实则心早都飞到不知哪里去了,已收拾停当书包,随时等待下课铃声的贾家一众学童说道:

    “今日,就到这里,下学。”

    “轰!”

    随着贾瑞一声下学,桌椅板凳吱呀作响,一众贾家学童一哄而散,远没有了上课之时的那种无精打采。

    同后厅躺在摇椅上休憩的爷爷打了招呼,便去接焦大爷了。

    荣宁街,往东三里,柳条胡同。

    贾瑞推开一间破败的小院的门,只见这院里除了一口大水缸,一口水井,别无他物,院墙上挂着一副大弓和箭壶。

    焦大爷蹲坐在水井旁,拿刀不停的削着一个葫芦…

    “师傅,我来了,您老这是做什么呢?”

    “瑞哥儿,你先坐,我老头子看你爷爷喜欢我的酒葫芦,我这就挑了个形状好的,给你爷爷也做一个,上年龄了,冬日里饮口酒,也能暖暖胃”

    “那感情好,我先替爷爷谢谢您了,您这忙完,咱爷俩就给您搬过去,完后我带您上酒肆吃顿好的,再给您打点好酒。”

    “好好好,提起酒,我这馋虫就上来了,上次你给我带的那个屠苏酒,就挺不错!哈哈”焦大爷咽了口吐沫,泯着嘴说道。

    焦大爷独居在这破院里,也没啥要收拾的,替焦大爷收拾了几身衣裳,和日用,两人在贾瑞家给老人家选了间向阳的屋子住下,便向长安街行去,至一处名为悦满楼的繁华酒肆。

    两人在酒肆内行至二楼坐定,贾瑞吩咐店小二好酒好菜的上着。眼光也向整个大厅望去。一楼是剧场,正有穿着考究的舞者随着乐声起舞。

    正值黄昏饭点,酒肆内人声鼎沸,吃酒划拳行酒令的,吟诗作赋攀谈着的,店小二身形矫健的在人缝儿里穿梭,好生热闹。

    背对着贾瑞,焦大爷这桌,隔着三五桌远,一群衣着不凡,锦衣玉带的公子哥,和三五个儒生打扮的公子们也推杯换盏,行着酒令。

    不多时,席间一位贵气逼人的年轻人提议大家玩飞花令,众人一致叫好同意。

    此朝行飞花令时可选用诗和词,也可用曲,但选择的句子一般不超过七个字。

    只听一位儒生打扮的青年举起酒杯吟了句“花近高楼伤客心”。花字开头。下手一位方脸儒生,稍微思索下,吟了句“落花时节又逢君”。花在第二字位置上,满脸倨傲的坐下。

    飞花令的酒杯移至一位剑眉星目,身材修长的少年面前,这少年着一身淡蓝色华丽长袍,上面绣着精美的团纹,腰间配一把华贵的短剑。

    少年举起酒杯思略几分,吟出“春江花朝秋月夜”,“花”在第三字位置上。

    贾瑞认出,这几位中,几个儒生都是神京城里名望最盛的学子,刚才吟诗的这位更是当朝神武将军之子冯紫英。好一个俊秀潇洒的公子哥。

    冯紫英吟罢,众人一致拍手叫好。

    旁边两位公子都是憋了半天想起一句“人面桃花相映红”,和一句“不知进水花先发”。

    到了同桌最后一位儒生吟出一句“出门俱是看花人”时大家都轮了一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