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驿望平
繁体版

第三十七章 老同学

    知道这是刻在母亲骨髓里很难予以改变的习惯,冯立也只能是当做自己没有觉察到,以便通过忽略掉这样的情况,避开那些会带给自己的困扰。

    “整个小学的六年里,被老师选做范文进行点评讲解的作文总共有七篇,确实是不常见的。”

    “除了你之外,其它的作文都是谁写的,你还记得吗?”

    “记得,除了我的那篇作文外,其余的六篇作文都出自一人之手,她是班里公认的‘写作高手’。”

    “男同学还是女同学?”

    “詹小燕,女的,到现在,她长什么样,我都还记得。”

    “她语文成绩很好?”

    “一般吧。我印象里,她每回考试的成绩并不突出,但作文几乎都是能拿满分的,好像就是作文比较强。”

    “她一定是偏科比较严重的孩子。”听完儿子关于这个女生的介绍,高金香的话说的很是笃定的。

    “您还真是说对了,她的数学成绩比较差,精力基本上就放在语文上,但基础知识又学的不牢固,似乎就只喜欢写东西。”

    “那她现在一定是个大作家了!”

    “应该是吧!只要她自己不放弃,我想她就会是这个样子的。”

    “希望今后能见到她。”高金香对于这件事表现出了憧憬。

    冯立有些不明所以道:“您为何会这样想呢?想见她是为什么呢?”

    “想问她一件事。”高金香微笑着回应道。

    冯立在琢磨了一下母亲的用意之后,就试探着问道:“您不会是想着问她,对于我仅有的一次关于写作方面的荣光表现,也是她唯一的一次在老师那里的失宠,究竟是有怎样的感受吧?”

    “知母莫如子,你果真是猜到了我的想法。怎么样?这样的见面是不是有些意思?”

    高金香眨巴着眼睛,脸上流露出调皮的神态。

    “这也真是孩子气了,有些幼稚了好不好!”冯立对于母亲的心思是感到有些无奈的。

    “茫茫人海中,想要遇到一个自己想见的人,就是大海捞针的事情,难道我连想想也不行吗?”

    这倒是说的实话,正如歌词中所唱的,“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在”。

    在这世间,两个人随着转身即告永别的事情就是最常让人见到的。

    冯立觉得母亲此刻的心胸比刚才是变得开阔了。

    “您一定还记得不少小学到初中的同学,但到现在都没有遇到过其中的一个,是吗?”

    这是一个充满着遗憾的问题,冯立说出口的时候,自己的心中也是这样的感受。

    他的这番话自然是引发了高金香的共鸣,让她不禁发自内心地感慨道:“谁说不是呢?我的那些个同学啊,就像消失了一样,这么多年了,我在大街上就没遇到过一个。”

    “在济南生活的人口有数百万之众,每个人都在奔东奔西地忙碌,哪能就这么容易相遇碰见呢?

    您不必为此感到惋惜什么的,只要知道大家曾经活在彼此的生活里,记忆中有留下对方的印象就好了。

    缘分本就是不能被言说清楚的东西,人们可以因缘而聚,自然也会因缘而散,看开了,接受了,也就是了。”

    冯立是早就看透了此事的,说的话很有些过来人的味道。

    “对呀!你上这么年的学,同学是更多的,看来是想通了,也不觉得是什么遗憾了。”

    高金香竟然有些羡慕起儿子对于此事所保持的淡定心态了。

    “不如我说件事情给您,也许您就能理解我是怎么看待这种事了。”

    “说吧!你不会是遇到了自己的同学吧?”说这话的时候,高金香自己是不相信的。

    她活到七十多都没再见过一个自己儿时的同学与伙伴,怎么儿子就能如此幸运地与自己的同学相遇到呢?

    “我遇到过自己的同学,而且还遇到过两个,我是不是很幸运的人?”

    高金香抬起右手,冲着儿子竖起了大拇指,“牛!运气不错啊!”

    “妈,在见到这两位同学后,我只是远远地看着他们,没有上前去打招呼寒暄,就当是自己没有见过他们,最终是选择与其从此彻底相忘于江湖了。”

    冯立欣然接受了母亲对自己的称赞,但说出来的话却是令母亲感到非常震惊的。

    “怎么不去相认呢?是跟他们原来相处的不好吗?”

    高金香认为儿子之所以这样做,或许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才导致的。

    冯立知道自己的话会让母亲觉得不理解,就解释道:“他们两个都是我上初中时的同学。

    其中一个还是您认识且比较熟悉的,在小学的时候就跟我是一个班的。”

    高金香对于这个人显然是来了兴趣,“他是谁?”

    “严龙。”

    “哦!是这个小子啊!小时候就是个‘人精儿’似的孩子,学习不咋地,人却是长的古灵精怪得很呐!”

    高金香一听到这个名字,马上就在脑海中联想起了能与之对应的具体形象。

    “我印象中,你跟他的关系虽说不上亲密,但也没什么问题的啊?”

    对母亲的这个说法,冯立也是持基本认同的,“我跟他的关系本来是可以的,毕竟是老同学的关系嘛!

    可这一切的情况,在初二下学期的时候,因为一件事情的发生就变得有所不同了。”

    “发生什么了?怎么没听你说起来过呀?”高金香的眉头皱起,好像预感到了当年在儿子身上曾发生过不好的事情。

    “他叫了一个初三的学生来找我麻烦,最终我和那个人在教室外的走廊上打了起来,惹得班里的同学和邻班的学生在旁边围观,弄得沸沸扬扬的影响不小。”

    “老师知道了?”

    冯立摇摇头,“老师不知道这件事。只是在同学们之间,有着议论纷纷的情况。”

    “有人到别的班级里寻衅滋事,没来由地找你麻烦,为什么不将他告到老师那里呢?

    对于这样故意惹是生非扰乱学校秩序的学生,应该要好好教育惩戒一番才是的。”

    如今才知道儿子当年受过别人的欺负,虽然时隔多年了,但高金香仍然是为此忿忿不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