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互穿:我朱元璋在大唐砍人
繁体版

第七十二章 两皇相见

    景泰元年,八月十五。

    此时据土木堡大败,朱祁镇被俘已整整过去一年之久。

    这一年的经历,像做梦一般。朱祁镇就像失足的人沉到水底,被各式各样的泥沙、水草裹挟得终日喘不过气来。

    现今终有一日浮到水面上来,朱祁镇大口大口地呼吸着北京城久违的空气。

    前来居庸关外迎接他的大臣,虽多数都不认识,但众人的态度还算恭敬。朱祁镇终于又享受到前拥后戴这万人尊崇的感觉,塞外的耻辱顷刻间被忘得一干二净。朱祁镇坐上轿辇,在高调的仪仗中回京。

    北京城道路两旁此刻已挤满了听闻太上皇回京前来看热闹的百姓,众人推推嚷嚷,面上并无多欢喜,全是一副看热闹的神情,就像观摩动物园里会讲话的猴子。

    朱祁镇的仪仗浩浩荡荡,走得很慢。直到晌午,回京的队伍还没看见半点人影。人群中不禁有人开始怨声载道,

    “不过是被蒙古人抓走的俘虏,怎么排场这么大!”

    “就是,等了半天,也见不到人。怎么,还当自己是龙椅上那位!”

    “……”

    埋怨的声音一旦在沸腾的锅中激起热浪,百姓不满的情绪立刻在火上炸开。

    人群中不知道是谁喊起了,朱祁镇土木堡大败导致五十万大军全军覆没的事情。想起无辜惨死的亲人、朋友,方才议论的声音全部变成了骂骂咧咧的咒骂声。

    锦衣卫今日受宫中旨意,只负责维持秩序,老百姓骂什么,他们可管不了。

    于是,当朱祁镇的仪仗队进德胜门时,只听见街上嘈杂一片。朱祁镇见竟有如此多的民众自发前来迎接自己,他不禁心头感慨,喜上眉梢,探出头去欲和北京城的百姓打招呼。

    “啪——”

    但头还没刚伸出去,一个臭鸡蛋直冲脑门。朱祁镇脸上顿时黏黏糊糊一片,又臭又腥的味道将他呛得脑袋发懵。朱祁镇在脸上摸了一把,正要发怒,忽然听见耳边老百姓的怒骂声和孩童的歌谣声嘈乱传来,沸反盈天。

    “雨滴雨滴,城隍土地。雨若再来,地失火起。夸夸其天,摇摇其地。身正其前,未能将息。”

    老百姓的怨言声一浪高过一浪,锦衣卫呵斥的声音也在大街上来回飘荡,但孩童整齐划一的歌谣声却一字不落、清清楚楚地落入了朱祁镇耳中。

    “未能将息……”朱祁镇皱眉喃喃,等回过神来,他才迅速命令仪仗队快速穿过京城外城,连文武百官的拜迎都未理会,便慌忙入了紫禁城。

    未时的东安门,太阳还正热。李世民与其余几名重臣一样,未时刚过便信步到了东安门。

    虽然已经八月,但这秋老虎也小看不得。王直进言,太上皇从外城会见文武百官,怕进到紫禁城来,要到申时了。他劝李世民先回宫歇着,李世民却是一副思念担忧的神情,坚持在这等着朱祁镇回宫。

    王直还要再劝,于谦看了他一眼,示意不用劝了,太上皇一会就到。

    王直不明所以,但果然时间还没未过去一刻钟的功夫,朱祁镇的仪仗队颇为狼狈地进到东安门来。

    王直见随行众人也颇为狼狈,上前一问才知道被外城的百姓丢了烂菜叶。

    王直咳嗽两声,掩饰面色尴尬,请朱祁镇下辇。

    朱祁镇此刻还在因百姓夹道而骂之事感到气愤,再加上对那歌谣的词琢磨也琢磨不透。忽听外面内监回禀,回宫了。

    朱祁镇理理衣衫,修整仪容,然后从容起身,走下了轿辇。

    朱祁镇下辇,一眼就看见了被众人围在中央的“朱祁钰”。

    朱祁钰的模样没有多大变化,但那神情眉宇间却仿佛已经换了一个人。朱祁镇想起那猎猎黄沙中,想要置自己于死地的一箭,他垂首隐下脸上的恨意,一抬眼,已经可怜委屈成了个泪人。

    朱祁镇踉跄着快步走到李世民跟前,抓着他的手,也不说话,只一个劲儿地流眼泪。

    众大臣见朱祁镇可怜委屈至此,也不忍再怪其宠信王振,造成大败一事,都跟着一块哭。

    李世民在众人的啜泣声中,微蹙着眉。等这群人快哭完了,才装作难过的模样,宽慰朱祁镇几分。

    他在心里大大翻了朱祁镇一个白眼,还以为他这位皇兄有多少手段,没想到上来就是先示弱这一遭。

    不过鄙夷归鄙夷,朱祁镇这一哭诉,立刻就赢得了朝中朱祁镇一派的心软和偏袒。就连王直和商辂都忍不住同情朱祁镇在蒙古的遭遇,仿佛作死成现今这幅模样,天子叫门,大破紫荆关的不是他本人!

    李世民懒得和他演这情深义重的戏码,随后便命人送太上皇入住南宫。

    未曾禁锢他的行动,也没有派人日日监视。朱祁镇到南宫一看,甚至好多都还是曾经服侍他的老人。朱祁镇一面沾沾自喜李世民的大意,一面又惶惶担忧李世民肚子里还藏了其他的坏水。

    他一连多日都未敢踏出南宫半步。

    李世民听着锦衣卫的汇报,嗤笑出声,朱祁镇这谨小慎微的性子,真要设套逼他复辟谋反,一箭射杀,倒还真得花些功夫。

    李世民这皇帝是半路出家,别说朝堂上就连地方各处怕是朱祁镇不死,都觉得他这皇位并非正统。

    朱祁镇当然得死,但如果没有死在蒙古人手中,就也不能不明不白地死在它李世民的手里。要不然无论明面还是暗地里,他就都得背一个篡兄夺位的骂名。

    虽然这骂名,他李世民也不是没有背过。但今时大明朝的处境终究不同往日,李世民手臂翻转,一下一下敲击着手下的案牍。

    要为他这个“好皇兄”找个好结局,还真是件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