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仙颂
繁体版

0020章【女魔头回来了】

    顾媚姬很快便去而复返,告诉陈风他夫人已去无相寺敬香,陈风这才无奈作罢。

    他看了一眼顾媚姬,笑道:“小顾,你带姜都尉去办理上任的告身吧!”

    顾媚姬笑盈盈地领着姜和去见了一个老头,老头姓杨,掌管着司里的人事、俸饷、物资、档案、卷宗等事宜。

    老头此时正捧着一本书册在看,嘴中还骂骂咧咧的。

    “杨司曹,您在看什么呀?”顾媚姬凑过去看了一眼,没看懂,道:“这是新来的姜都尉,劳烦您老给办理一下。”

    杨司曹抬头看了眼姜和,先是诧异于对方抱着位小姑娘,继而仔细一打量,浑浊的眸子里忽起一丝清明,合上书册放在案上,从案下的抽屉中取出一本厚厚的清册。

    顾媚姬好奇的拿起书册一看,吐出四个字:“《赵子礼经》。”

    杨司曹用手中的清册轻轻敲了一下她手背,道:“小媚,这玩意你可不兴看!”

    “不看就不看,杨司曹您真是越老越小气。”顾媚姬嘟囔起来,说道:“这《赵子礼经》到底讲的是什么呀?您还神神秘秘的。”

    突然她大胆地探过头去,在杨司曹面前说道:“杨司曹,您不会是在看小X书吧?”

    杨司曹翻清册的动作一滞,没好气的白了她一眼,道:“好你个小妮子,倒是打趣起老夫来了,讨打!”

    他一边继续翻着清册,一边缓缓说着:

    “这《赵子礼经》啊,不过是一个沽名钓誉的读书人的下作手段罢了,儒家大圣人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是劝人向仁,劝人行仁。而他却说,违背‘礼’就得承受惩罚,看了不该看的,要剜去双眼;听了不该听的,得割去双耳;说了不该说的,要割掉舌头;做了不该做的,轻则断手断脚,重则剥夺生命。唉,实在是骇人听闻,害人不浅咯!”

    “啊?”顾媚姬顿时惊呼出声,说道:“这也太残忍了吧!”

    吓得她赶紧把手中的书册丟了出去,仿佛拿在手中的不是一本书,而是杀人凶器。

    大乾国内,儒家辅助皇帝治理江山社稷,如今的儒家,大抵可以分作两大门派。一派以月鹿学宫为首的“心外无物”,一派以寒谷书院为首的“理向外求”。

    儒家源远流长,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百国战乱时代,那是一个“礼崩乐坏,瓦釜雷鸣,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剧烈变化时代,更是一个大毁灭、大创造、大沉沦、大兴亡的时代。

    奈何那个时代的儒家两位大圣人穷极一生,都未能拯救乱世,直到继两位圣人之后,三圣出世,秉承大圣人之学,以“化性起伪”等理念建立月鹿学宫,集百家理念所长,带着墨法兵农阴阳纵横七家最终帮助前朝结束战乱,一统天下,前朝倾覆后,武帝取而代之,雄踞中原十三洲,随着前朝的灭亡,儒家一分为八,千年无一圣人,儒家势颓,道门龙虎山、武当山相继显圣。

    熯明帝即位后不久,佛教进入大乾传道,道佛超然世外,幸亏儒家相继出现五位知命境的大儒以谶纬之学,融合两教理念,化仁义为天理,才不至于让儒家继续衰微下去。

    熯明帝一百四十年,有一大儒欲穷天理,云游天下后,觉得天理无穷,人力有时穷。

    大儒于是在功蛮洲一处深山中,自封石棺悟道三旬,明悟心即天地,心外无物,被尊为儒家第四位圣人,终于稳固了儒家地位。

    天易六十年,南剑洲出了位大儒,以“理向外求”、“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念进入白玉京取悦圣人,在圣人的扶持下成立太学院,被迫致仕后建立寒谷书院,广收门徒。

    寒谷书院至今两百多年来,成了大乾朝廷官员的主要输送机构。

    杨司曹一手执笔,问道:“姓名。”

    “姜和。”

    “年方几何。”

    “十九。”

    “家住哪里。”

    “平安大街和光坊桐叶巷。”

    杨司曹合上清册,说道:“可以了,且回去吧,后面自有轻足将服饰俸禄等送上门去。”

    轻足相当于快递员,白玉京很多衙门发放官员俸禄时,都会有轻足代劳送到官员们的府上。

    姜和谢别顾媚姬,抱着小土豆出了镇妖司,走在平安大街上。

    “许大将军回朝了。”

    不知是谁喊了一嗓子,如平地起惊雷。

    大量人群纷纷从平安大街两侧的坊内涌了出来。

    很快又有许多士兵从大街的尽头快速跑来,将人群拦在大街的两侧,肃严戒备。

    小土豆早已被吵闹声吵醒,却微微眯着眼装睡,赖着不肯下来。

    人太多,姜和也不去在乎她的小心思,只是笑道:“好了,别装睡了。”

    小土豆这才揉了揉睡眼,在师父怀中挣扎着换了个姿势,一脸好奇,问道:“师父,大将军是多大的官啊?有那个紫袍爷爷大吗?”

    “应该差不多吧!”

    许大将军名叫许幽,是一品镇北大将军,李斯作为内阁次辅,同样官居一品,两人官阶虽同,地位却是大相径庭。

    许幽常年坐镇北海长城,抵御妖族,手下甲士百万,猛将如云,是真正意义上的一方诸侯,更是一位货真价实的武帝境的兵家大佬。

    两人要是单挑的话,咳咳,李斯表示我直接认输好吧!

    伴随着脚下一阵轻轻地颤抖,举目望去,一面“许”字大纛旗从平安大街的另一头缓缓移动而来,在苍穹下迎风飘扬,两队骑兵们明亮的铠甲闪烁着夺目的光泽,整齐划一的长戟直插天空,泛着冷冽的寒光,贴地的马蹄发出沉闷的响声,令人望而生畏。

    星旂纷电举,日羽肃天行。

    “许大将军。”

    “许大将军。”

    “许大将军。”

    人群中的欢呼声此起彼伏。

    在队伍的最前面,是一位身穿明黄四爪蟒袍的中年男子,温文尔雅,气质非凡,嘴角始终挂着笑意,与他并骑而行的是一位两鬓颁白的老者,精神矍铄,不怒自威,正是镇北大将军许幽了。

    中年男子的地位亦不俗,乃是当朝太子,太子亲自带文武百官出城迎接,可见圣人对许幽的重视与恩宠。

    许幽身后跟着位红袍女将,她手持长枪,黑亮垂直的长发,斜飞的英挺剑眉,蕴藏着锐利的双眸,削薄轻抿的唇,英姿飒爽。

    那女将从人群中扫过,登时怔住,眼中充满不可思议,旋即又被惊喜填满。

    两人的眼神仅仅是对视了一刹那,姜和便瞬间认出是当年那个行事非常霸道的小屁孩。

    当然说话也霸道得很:“姜和,你不喜欢我,是病,既是病就得治,若敢不治,你就得死!”

    两人八年未见,仅此一眼,便认出了彼此的身份。

    姜和顿时生起一股不详的预感,许可桐这女魔头不在北海长城上待着,怎么跑回白玉京了。

    当年的白玉京第一纨绔,不得不承认许可桐对他而言就是一个小女魔头,时常被她揍得鼻青脸肿就算了,还被对方围堵在小巷子里,强行看过他的小雀雀。

    淦,姜中钰真特娘的给穿越前辈们丢脸啊!

    待队伍远去,人群也尽数散开,各回各家。

    姜和带着小土豆去菜市买了菜,回到问心斋时,已是日暮时分。

    他思索一瞬,便敲响了隔壁的院门。

    “吱嘎”一声,周以宁开了门,见是姜和,一脸欣喜,说道:“姜公子,你回来啦。”

    小土豆甜甜的叫了一声周姐姐,上前就拉起她的手。

    姜和把手中的菜篮子提高,在她面前晃了一下,笑道:“周姑娘,还未用餐的吧?我买了些食材,一会弄个火锅,要不一起吃点?”

    凡楼的火锅在白玉京很出名,当然想吃上一顿也不容易,除开价格不菲,便是一座难求了。

    周以宁只去吃过一次,还是诗社的萧姐姐带着她们去的。

    她为难的回头看了一眼。

    “周都尉也在啊。“姜和笑了一下,说道:”那正好了,昨日之事还得好好感谢一番呢。”

    “周都尉。”

    姜和朝里面喊了一句。

    周璞闻声走了出来,见是姜和,倒是一改前态,说道:“卫乾司没有为难姜公子吧?”

    “多谢周都尉相助,在下买了些火锅食材,若是两位不嫌弃,不如移步去我那里坐坐?也好让我聊表谢意。”

    听到吃火锅,周璞也颇为意动。

    “如此就叨扰姜公子了。”

    几人进了问心斋,那头毛驴直接朝小土豆扑了过来,小土豆吓的赶紧跑开,毛驴就跟在后面贱兮兮的追着。

    姜和提着菜进了厨房,周以宁也跟着进去,说要帮忙,却被姜和劝了出来。

    不过片刻功夫,厨房里面就飘出一阵香味。

    姜和把院中石桌中间的铁板移开,将炭炉放进去,而后把装有汤料的铜锅端出放在炭炉上面,接着又陆续把十几盘食盘端出,招呼着周氏兄妹赶紧落座。

    铜锅中的汤料翻滚,冒出腾腾热气。

    看着面前的两个小碟子,周氏兄妹充满了好奇。

    姜和把切好的牛肉面倒入铜锅中,用筷子搅了几下,待牛肉变色,夹了几片放在周以宁面前的碟内,笑道:“周姑娘,尝尝味道如何?”

    周以宁夹起最下面的一片放入口中,眼里顿时荡起了无限秋波。

    姜公子不光人长得俊,心地善良,做饭还很好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