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仙颂
繁体版

0012章【灭口】

    白鹿大街的清河坊有条通灵巷,巷中有间娘娘祠,颇为灵验,香火不绝,尤其是近日祠里慕名来了不少的少男少女。

    大乾奉道,坊间百姓对各方神灵很是敬重,这间娘娘祠规模不大,建制却不低。

    九脊歇山顶下云墩雀替,神台建在北墙处,两道红绸降下,衬出三尊娘娘的彩塑,分别是云霄娘娘、碧霄娘娘和琼霄娘娘。

    云霄娘娘的法相身穿黄白彩衣,手持混元金斗。

    碧霄娘娘身穿碧绿仙衣,手持玉如意。

    琼霄娘娘身穿红色仙衣,手持双龙金蛟剪。

    大乾境内,但凡有供奉神灵的庙祠,就存在打理俗务的灵祝,祠里的灵祝是位身穿交领绸缎蓝衫的矮小老妇人。

    灵祝们虽无实权,却有品级高低、大小之分,按娘娘祠的香火来看,这位老妇人倒是与八品官同,享俸禄银五两,粟米两石。

    灵祝在祠里摆了张平案,售卖香烛祭品,桌案的右侧,累着一溜儿红字竹牌和朱砂描勒的黄符纸。

    竹牌上写着“辟邪符十五文“,”姻缘符二十文“,“求子符三十五文”,“求财符八十八文”,“仕途符一两二钱银”,“黄檀香十五文三根”,“白檀香二十四文”,“青龙檀香四十五文”等字样。

    那灵祝坐在平案后面,搭耷着脑袋,银发稀疏,干枯的面容上似乎看不到一点生机。

    来到祠里的周璞此刻没有敬香求符的意思,直接开口道:“好你个老眼昏花的灵祝,是认不得镇妖司的青犼服了吗?”

    镇妖司作为灵祝的顶头上司,掌管天下灵祝,老妇人哪会有不认得的道理,只是这几年来,镇妖司内忧外患,自顾不暇,疏于对各方灵祝的监督管理,在老妇人的记忆中,镇妖司的上差有五六年没来过了吧。

    老妇人急忙从平案后蹒跚着走了出来,颤颤巍巍跪在地上,神色有些惶恐道:“不知是都尉大人亲临,还请恕罪。”

    周璞没有让老妇人起来的意思,而是扔出一摞画像,说道:“你仔细看看,好好回忆回忆,记不记得这些人。”

    老妇人疑惑地一一翻看起画像中人,上面都是些年轻后生,有男有女,回忆思索了好一会,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大人,不知他们是?”

    周璞面色不善,横眉冷眼道:“是真想不起来了,还是不愿说?”

    老妇人浑浊的老眼中充满了迷茫,最近来祠里的香客实在是太多,她哪里又会记得每一个香客的模样。

    周璞蹲下身体,盯着老妇人的眼睛:“你可一定要瞧仔细了,若是知情不报,误了司里的大事,定轻饶你不得。”

    时间过得很快,距离三日之期就只剩下一天了,周璞也是越发的焦急了起来。

    自己被打发去县里事小,若是卫乾司那边对此事死咬着不放,捕风捉影,大做文章,别说是他这个都尉了,哪怕是他顶头上司右指挥使陈风,也足够喝上一壶的了。

    如今的镇妖司和卫乾司,已经形同水火。尤其是近一年来,随着左指挥使袁鹰出京巡视各洲,双方更是摩擦不断。

    京兆府倒是落得清闲,将此事摘个一干二净,昨日还能见到朱桧,到了今日,连京兆府的一名快手都见不着影了。

    周璞的心中憋着一股无名怒火,无处发泄。看着年过六旬的老妇人颤颤巍巍地跪在地上,眼神惶恐不安,惊慌失措,他反而倒是冷静了下来。

    “老夫人,你先起来吧,不着急,慢慢看,慢慢想。”

    周璞先是把老妇人扶了起来,然后又一一捡起地上的画像,叠放在平案上。

    老妇人受宠若惊,再次仔细的一一打量起那些画像来,过了很久,老妇人才开口道:

    “这位小后生,倒是记起来了,说来也奇怪,他来祠里不是敬香求符,而是问老身买不买他的符箓,还说什么是龙虎山天师府的正经符箓,质量有保证。”

    周璞急忙道:“你可有买下符箓?”

    老妇人摇头道:“祠中所用符纸香烛,采办皆有定制,老身怎敢买他的。”

    周璞继续问道:“可知他姓名?”

    老妇人再次陷入了回忆,干枯的脸上有了一丝疲态,说道:“好像是姓易,叫什么巽,都尉大人,还请恕罪,老身年事已高,实在是想不起来了。”

    周璞见状,知道从对方口中也问不出什么了,不再多说,拿起那些画像离开了娘娘祠。

    “都尉,我这两日一直都在暗中盯着娘娘祠,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会不会是我们的方向错了啊?”

    见到周璞从祠里出来,一名青年镇妖使便迎了上去。

    周璞没有说话,两人漫步在通灵巷中,他脑海里开始浮现出这两日了解到的所有信息,它们就像一块块的碎片,却始终无法拼接起来。

    “坏了。走,快回去。”周璞顿时惊呼一声,旋即疾步返回了娘娘祠。

    周璞终究还是来晚了一步,此时的娘娘祠内,灵祝安安静静的坐在平案后面,双手下垂,脑袋低耸。

    青年镇妖使小心翼翼地走过去,伸手探查了一下灵祝的气息,顿时惊道:“死了。”

    周璞没有开口,示意青年镇妖使禁声,青年镇妖使立刻捂着嘴警觉起来。周璞用神念扫视四周,并未发现有修士留下来的气息,于是小心谨慎地向四周查看了起来,不一会就在地上发现了一行浅浅的脚印。

    “逃走了。”

    青年镇妖使看着脚印得出了一个结论,周璞无语的白了他一眼,说道:“你速去城门署,查一个叫易什么巽的人,如果他是来参加‘仙桃大会’的,城门署定有记录。”

    “都尉,你不一起去吗?”

    青年镇妖使弱弱的问道。

    青年镇妖使名叫崔更,出身名门望族,乃是大乾最后一位丞相崔镛的后人。如今家道中落,到他这一脉,父母用掉祖上留下的最后的一点人情资源,给他谋了个镇妖使的差事,这才入了镇妖司,如今还只是一个见习镇妖使。

    这是崔更加入镇妖司以来,遇到的第一桩案子,心中既有光耀门楣的凌云之志,又有忐忑惶恐的无措之感。

    “别废话了,赶紧去,一个时辰后在桐叶巷等我。”周璞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带新人就是麻烦。

    两人分头行动。

    清河坊属于白玉京少有的富裕地区,坊内朱门大户不少,这也就导致了坊内地势错综复杂,隐门、暗渠、夹墙通道不计其数,彼此之间如何勾连成网,联通何处,一时之间很难全部搞得清楚。

    这些大户们背后的势力更是槃根错节,稍有不慎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惹得一身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