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徐24岁的散文集
繁体版

分辩

    好像接触的信息多了之后,我会无法分辨,怎么样做才是对的,怎么样去生活才是正确的。大量的信息被互联网展现在我们面前,然后不幸的是,我们大多数人都无法分辨。

    有些是资本主义为我们精心设计的消费陷阱,有些是哗众取宠、博人眼球、震惊人三观的噱头,这些都是他们想要我们看见的,我们在一个信息蚕房里,自以为消磨时光,纵容自己在此耗费大把的光阴,思考是痛苦的,改变更是。

    当下的我,处于一个迷茫的阶段,我自认为我在正从事着的物联网行业不会再有突破了,这分工作好像也不是我想要的,我不适合这个行业,我也不知道什么行业才容得下我,我好像是不能吃苦的,如果我大学学了四年的东西我都觉得吃力,那其他的一个陌生的领域我又该如何立足?

    我做过兼职,去短暂的体验了不安稳的收入和不确定的辛苦。以此来确定我正在做的工作起码是轻松的。

    当下我的焦虑是因为我没有在职业上有明显的进步,技术上也没有提升,只是流程上的东西熟悉了,以此度日。我知道当下的我可能是觉得上班做其他事情是满足的,是赚到了,可是以后呢?几年以后的,我的职业规划呢?

    身边大多数人都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我也是。好像不思考这些会轻松很多。只要一直不思考,就不会感觉沉重了,也不会闷闷不乐,郁郁寡欢了。

    我们不擅长很多事情,只能作为一个平平凡凡的普通人,换上好多份工作之后,也终于接受,我就只能这样了。

    在这短暂的一生,我粗略估计我至少还有40年的光阴,是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还是做好当下的事情,走一步看一步,随着命运会把我带向何处。

    可是我喜欢什么样的工作和什么样的生活呢?

    我喜欢轻松的,没有压力的生活,我希望我自己过得无忧无虑一点,快乐一点。可以钱不多,但是压力要小,最好有住处有食物。

    我不要任何需要竞争的工作,我觉得对我这样的人来说,大概是进入工厂里,做着日复一日的简单工作,多做多得,轻松无压力。

    可是我考虑的稍微多些,暂且就算做通了父母亲戚朋友们的思想工作,我去到了那个地方,可是我的丈夫又会是怎样的人呢?

    我的孩子又会拥有怎么样的一个物质条件呢?

    我也希望我的孩子可以有一个有学识有体面工作的父亲和母亲,而不是社会的最底层,更何况曾经她的母亲有能力尝试自己其他的可能。去到比现在更高的地方,那会很遗憾吧。

    在不去做的后悔和做过之后的没有作为相比,大概是前者更让人觉得心有不甘。

    我还是摆脱不了别人对我的看法和评价,人生而自由,却时刻生存在枷锁之中。

    我为什么不好好努力改变当下的一切呢?

    是因为不敢放弃这个虽然我不喜欢却可以管我温饱看上去还体面的工作?还是因为害怕失去了这份工作我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

    我更深刻的体会到了,马原里说过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核心矛盾在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人类最古老而强烈的情感便是恐惧;最古老而强烈的恐惧,则源自未知。----洛夫克拉夫特《文学中的超自然恐怖》

    人们总是下意识的为他人排除万难。却总给自己预设种种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