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封神:我在大周当山神
繁体版

第5章 人间疾苦

    当然,沈云从来不觉得自己能跟上古圣贤,人文始祖相比,在那些伟大的人杰面前,他就跟卑微的蚂蚁没有区别。

    而沈云之所以会联想到那个远古的时代,皆是因为突然降临的功德紫气,带给了他一股难以言喻的震撼,沈云默默地站在那里,在脑海中认真思索着。

    某一刻,沈云的眼前仿佛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眼睛变得格外明亮。

    还有……

    沈云刚刚注意到,除了自己之外,方才负责煎药的妇人身上也被一道紫气笼罩。

    区别就是,妇人身上的紫气远比自己更稀薄,看样子似乎那位妇人也是因为亲手煎煮了第一碗桂枝汤,而同样获得了功德。

    刚刚降临的紫气,凡人似乎无法看见,此刻包括张山在内的所有人都紧张地围在牛车旁边,亲眼看着妇人将桂枝汤喂进张肃的口中,心中忐忑地等待着奇迹的发生。

    不久之后,张肃老人苍白的脸色渐渐恢复了一丝血红,紊乱的呼吸也平静了下去,痛苦的神色变得安详起来。

    “好了!叔父的病转好了!”

    “我的天,公子真的治好了叔父!”

    “仅仅随手折了几根树枝,就医好了风寒之症!”

    “莫非,那位公子真的是神仙中人不成!”

    古人的质朴纯良,实在有些让沈云难以招架。

    在张肃老人的病情转危为安之后,张山一群大汉和随行的妇人彻底松了一口气,紧接着就纷纷跪伏在沈云的面前,沈云很不适应这种古老制度下的繁文缛节,手忙脚乱的连连摆手,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将众人扶了起来。

    而紧接着,当沈云将桂枝汤的效果以及玉桂树的价值告诉他们之后,张山的眼睛顿时红了起来,立刻纷纷身边的几名大汉提着刀气势汹汹地冲进了树林里面。

    没过多久,陶器的餐食已经煮熟了,一行人见到张肃的神态安详已然睡了过去,终于安下心来,纷纷围坐在篝火旁开始吃份。

    一名妇人将里面煮烂的谷物盛出来,端着一个陶碗放到沈云的身边。

    说实话,看着碗里那堆稀烂的糊糊一样的物体,沈云胃里并没有多少食欲。

    这倒不是沈云瞧不上凡间的五谷杂粮,事实上,对于从小在数千年饮食文化熏陶下长大的沈云来说,前世见惯了也吃惯了各种精致的美食,即便来到这个世界大半个月依然没有接受这里的食物。

    别说凡间的食物。

    其实,就算是天界的食物,沈云也向来嗤之以鼻。

    诚然,天界的食材品质更高,神禽灵鱼,仙谷灵米……甚至蕴含着天地间的灵气,但那原始的烹饪手段不是火烤,就是直接扔进鼎里去煮,这让沈云不禁升起一种暴殄天物的愤怒。

    是的,哪怕是诸天高高在上的神仙,关于美食这方面在沈云眼里依然跟原始人一样。

    这种骄傲——

    源自于前世几千年来对于美食的追求和研究。

    “唉……”

    沈云端着温热的陶碗,忽然感觉神仙们喜欢餐风饮露,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无论是腹中的饥饿,还是这群百姓淳朴的善意,都令沈云无法选择拒绝,当下三两口就将碗里的食物咽进肚子里,口感确实一言难尽,里面还参杂着某种咀嚼不烂的谷壳。唯一能让他慰藉的,就是里面的几块被煮透的肉块。

    至于味道,咸咸的还有点发涩,看样子刚刚那位妇人陶罐里撒的类似盐巴一类的东西产生的作用。

    在沈云感慨的时候,另外一名妇人走上前来,在沈云满脸懵逼的表情中,将他的衣服脱下来,然后嗤嗤笑着坐到一边掏出针线细心缝补起来,不时间抬起眼睛偷偷看过去几眼。

    看到沈云的窘迫模样,几名大汉笑得格外爽朗,张山没好气地瞪了众人一眼,一边跟看着宝贝似的抚摸着那些砍来的桂枝和剥下来的桂皮,最后用麻布将它们小心翼翼起来包裹起来,眼里简直快要流出水来。

    “公子,这东西真有你说的那么神奇?”

    张山凑过脑袋,低声问道。

    “啊,这玉桂树浑身都是宝贝,桂枝可以煎药治疗风寒,桂皮也叫肉桂,具有温中散寒,理气止痛的的功效,当然,最关键的是它还是一种香料……”

    沈云说着说着,不禁回想起土豆炖牛肉的滋味,索然无味地咂了咂嘴。

    “没想到一棵看上去平平无奇的树,竟然会有这样的神奇功效,公子博学古今,妙手回春,有朝一日必能潜龙升天,建功立业。”

    旁边的几位大汉笑着说道,纷纷朝沈云拱手作揖,语气中也带着一丝恭敬的意味。

    张山暗暗称奇,将沈云说的每一个字都牢牢记在心里,随后似乎想到了什么,道:“方才听闻公子说,是要去青屿山?”

    沈云点点头。

    张山继续说道:“呵呵……青屿山就在三十里外的地方,实不相瞒,叔父此行前往视察水患,返回的路上也是会途径青屿山附近……”

    太好了,青屿山就在这里。

    闻言沈云目光一亮,不过他很快就在张山的言语中敏锐地捕捉到了两个字:“水患?”

    张山那张幽黑脸上眉头深深皱在一起,双眼变得起来沉重起来,深深地长叹一声:“唉……公子有所不知,那条洛河又发了水难,沿岸的村子和庄稼都被水淹了,我家叔父担忧百姓安危,便带着我们离开郡城,前往洛河地域……”

    沈云问道:“洛河?”

    这时身边的另一位大汉接过话,对沈云说道:“洛河每年都会发水,但今年的情况更糟,听说……”

    “听说洛河里有一条修行千年的恶龙……”

    “对,村里的老人说过,洛河的水患就是那条恶龙在祸害,这些年可把我们害苦了啊……”

    “慎言,不要在小郎君面前谈论这些,那恶龙不过是民间传闻而已……”

    篝火旁边,几个大汉嘴里小声谈论着,黝黑的脸庞流露出惶恐的神色。

    直到张山清喝一声,众人才纷纷闭上嘴,沉默地低下头去。

    洛河有恶龙作乱?

    至于真假尚未得知。

    沈云心中也是有些惊讶,开口问道:“那洛河的河神呢?就放任水患的发生?”

    “哪有什么河神啊,呵呵……就算真的有神仙,他们不是在天上吗?又怎么会看到人世间的疾苦……”

    随着一声苦笑,张山的叹息沉重地击打在沈云的心中。

    听到这里,沈云的心情突然就变得糟糕起来。

    苍生之苦,莫过于此。

    说实话,沈云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什么悲天悯人,救苦救难的圣人,而且那条洛河似乎也不在青屿山的地域范围境内,按理来说洛河水患与青屿山神的关系并不大,只不过他前世也曾是芸芸众生其中的一员,此时触景生情,心中难免有些共鸣。

    “青屿山,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情况呢……”

    休息过后,沈云站起身来谢绝了张山等人的挽留,自己的上任之旅已经耽误了太多的时间,他需要尽快前往青屿山,回归山神之位。

    望着沈云离开的背影,张山等人举目相送,神情复杂。

    一个大汉说道:“大人还没醒来,真的不留下他吗?”

    张山摇摇头,道:“他这样的人,我们挽留不住的……”

    另一位大汉道:“这位公子,到底是什么人……”

    不过一番邂逅,沈云与张山等人辞别之后,带着白蛇走在黄土大路上,越过一座座村庄,朝着青屿山的方向继续出发。

    随着距离越来越近,这一路上沈云也是见到了更多的百姓,也许是因为洛河水患的缘故,来往的行人大多都是背井离乡的难免,一个个拖家带口衣衫褴褛,肩上背着行囊,迈着蹒跚的脚步在松软的黄土地上留下深深的脚印。

    道路两旁的农田里面,生长着稀稀疏疏的庄稼,种植的像是类似豆谷一类的作物青黄不接,一些赤着上半身的男子和妇女在田里辛勤劳作,偶尔站起身来用防贼一样的眼神看向路上的灾民,随后又把身体躬了下去。

    旁边不乏一头头黄牛,后面拖着破旧的木车,上面堆着大大小小的杂物,前方的汉子牵着黄牛嘴里不停吆喝着。

    “父亲,我走不动路了……”

    不远处的路边,一个看上去十来岁的男孩,面黄肌瘦,扯着身边男子的衣襟声音里带着一丝哭腔。

    “再忍忍,听说前方乡里的官府老爷们在开仓放粮,救济灾民,再忍忍我们就能吃顿饱饭了。”

    父亲拉着男孩的手,用沙哑的声音说道。

    “我们什么时候回家……”

    男孩怯懦地看着周围,小声说道。

    “等大水退去,我们就能回家了……”

    父亲有些木讷,嘴里喃喃地说道。

    “大水啊,什么时候才能退去啊,好多村子都被淹了,好多人都被洛河吞了……”

    “这些年河洛水患不绝,这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无论在哪个时代,底层的平民向来都是如此,尤其是在大周这样的社会,面朝黄土背朝天,天下兴亡轮替,最终受苦的还是百姓。

    沈云忽然想到一件事情,九天万界之中,玄元人界本是人族主宰,甚至是人族气运汇聚之地。

    这里的黎民百姓尚且如此……

    那么,在其他种族栖居的世界,凡人的命运又是怎样的呢……

    白蛇很乖,一路都缩在沈云的怀中,伸出小脑袋用它那双清澈血红的眸子,边走边好奇地打量着人间的世界。

    沈云也没有说话,他将自己的神识沉入神藏里面,继续观察着那里的情况。

    沈云惊奇的发现,在巍峨的石碑下面,自己的神魂青柳幼苗周围笼罩着一层朦胧的功德紫气,并且在那片紫气的孕养下,青柳幼苗似乎比以前更加茁壮了一些。

    显然,青柳在以功德为养料,渐渐发生着蜕变和成长。

    最终……

    青柳会变成什么呢……

    沈云心中默默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