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柒部:大结局 第5章 血溅嘉德殿
灵帝末年,东汉王朝已经摇摇欲坠:朝廷外部爆发了黄巾民变,东汉朝廷在镇压民变的过程中将权力下放给地方,形成各地事实上的军阀割据的局面,东汉政权已经名存实亡;
朝廷内部,以大将军何进为首的外戚集团,和以十常侍为首的宦官集团,在镇压民变期间短暂联合后,再度敌对。
刘辩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位的。少帝辩继位后,由于年少,一切政事取决于临朝称制的母后和手握兵权的国舅大将军何进。
何进外戚集团和宦官集团的矛盾愈演愈烈,终于导致宫变的发生。
何进在诛杀蹇硕后,更进一步欲将宦官们全部诛杀,便召并州牧董卓带兵入京助他一臂之力,并要求妹妹何太后同意杀宦官,但何太后不准。
光熹元年八月二十五戊辰日,何进再次进入何太后居住的长乐宫,要求何太后同意他诛杀全体中常侍。
张让、段圭等宦官们听到风声,乃先下手为强,在宫中的嘉德殿前将他杀死。
何进的属下吴匡、张璋、袁术等得知何进被杀害,乃带兵欲入后宫杀尽宦官。
光熹元年八月二十六己巳日,天亮后,宦官们在后宫中坚持不住,乃入长乐宫奏报何太后,谎称大将军的部下谋反,乘机裹胁何太后、少帝、陈留王协和省内官属,劫持宫内其他官员从天桥阁道逃向北宫德阳殿。
何太后中途被尚书卢植所救。
光熹元年八月二十七庚午日,张让、段圭等迫于追兵,被困北宫中,无计可施,只好带着少帝、陈留王等数十人步行出谷门。
入夜后到达小平津。
皇帝所用的六颗玉玺未随身携带,无公卿跟随,只有尚书卢植、河南中部掾闵贡夜里到达黄河岸边,碰到了少帝一行。
闵贡率骑兵于快破晓时追上。
少帝又饿又渴,闵贡乃杀羊进上,又厉声斥责张让等人祸国乱政,并持剑砍死数名宦官。
张让等人惶恐不安,知道死期已到,乃向少帝拱手再拜,并叩头辞别,随即投河自尽。
闵贡扶着少帝与陈留王,乘着夜色追着萤火虫发出的微光徒步往南行,欲回皇宫。
走了几里地,得到百姓家一辆板车,三人乘车到洛舍后,下车休息。
光熹元年八月二十八辛未日天亮后,找到两匹马,少帝独骑一匹,陈留王与闵贡合骑一匹,从雒舍往南行,这时才渐渐地有公卿赶来会合。
奉何进之令入京“勤王”的并州牧董卓率军来到显阳苑,远远望见宫中起火,知道发生了变故,便统兵急速前进。
天还没亮,来到京城西,听说少帝一行在北边就要回宫了,就率军与大臣们一起到雒阳城北的北邙山下迎接少帝。
少帝望见董卓突然率大军前来,吓得哭泣流泪。
董卓上前与少帝叙话,少帝说起话来语无伦次,而一旁的陈留王则对答如流。
董卓十分高兴,觉得陈留王比少帝贤能,而且认为自己与抚养陈留王的董太后是同族,于是心里有了废黜少帝,改立陈留王为皇帝的念头。
汉灵帝末年,民间盛传童谣:“侯非侯,王非王,千乘万骑上北芒。”
宫变发生时,刘辩已经登基为帝,已非昔日的“史侯”。
而当时的陈留王刘协,不久就成为汉献帝,所以叫“侯非侯,王非王”。
而“千乘万骑走北芒”指的是百官公卿乘车骑马保护少帝和陈留王上了北邙山少帝,至此童谣灵验,形容当时的政局混乱。
光熹元年八月二十八辛未日,回到宫中,大赦天下,改元为昭宁。
董卓入京后,自封为司空,权倾朝野,但他知道并不是所有人都服他,乃决定废少帝,另立陈留王为帝以提高自己的威望。
由于董卓手握重兵,朝中除卢植和袁绍外无人敢反对,遂定下废立大计。
昭宁元年九月初一甲戌日,董卓在崇德前殿召集百官,逼何太后下诏书立刘协为帝,废黜皇帝为弘农王,皇太后还政。
诏书颁布后,太傅袁隗把废帝弘农王身上佩带的玺绶解下来,进奉给陈留王。
陈留王遂即位,改元永汉,是为汉献帝。
然后袁隗扶弘农王下殿,向坐在北面的新皇帝称臣。见废帝此状,何太后哽咽流涕,群臣心中悲痛,但都敢怒不敢言。
董卓废少立献的第二年正月,山东各地的刺史、州牧、太守等起兵讨伐董卓。
董卓怕他们以迎废帝弘农王复位为名讨伐自己,干脆将弘农王害死。
董卓将弘农王置于阁上,于初平元年正月十二癸丑日派郎中令李儒进献毒酒给弘农王,说道:“服此药,可以辟恶。”
弘农王说:“我没有病,这是想杀我罢了!”不肯喝。
李儒强迫他喝,不得已,乃与妻唐姬及随从宫人饮宴而别。
饮酒过程中,弘农王悲歌道:“天道易兮我何艰!弃万乘兮退守蕃。逆臣见迫兮命不延,逝将去汝兮适幽玄!”
乃令唐姬起舞,唐姬举袖而歌。歌毕,弘农王对唐姬说:“卿王者妃,势不复为吏民妻。自爱,从此长辞!”
于是喝毒酒而死,时年十五岁。
初平元年二月,献帝下诏将哥哥弘农王葬于已故中常侍赵忠的墓穴中,谥曰怀王。
李傕、郭汜之乱后,献帝得知嫂子唐姬尚在人世,乃颁下诏书迎接她,封她为弘农王妃,将她安置在已故弘农王的墓园中。
汉献帝刘协,祖籍江苏沛县,生于河南洛阳,汉灵帝汉灵帝和王美人的儿子。
刘协在幼年时母亲王美人被何皇后杀死,灵帝怕将他受到暗害,于是将他交予董太后抚养成人。
汉灵帝在世时认为何皇后之子刘辩轻佻无威仪,其母董太后也数次劝灵帝立刘协为太子,故想传位于刘协,但考虑到外戚何进家族在朝的势力以及有违于立嗣以嫡长为先的祖制,因此犹豫未决。
中平六年,灵帝在病重时将刘协托付给宦官蹇硕,汉灵帝崩后蹇硕准备欲先诛杀何进而后立刘协为帝,故假托要与何进商量事宜,使人去迎接他入宫,但被何进识破。
后刘辩在何进与何皇后的支持下即位,封刘协为渤海王,不久又转封为陈留王。
何进被十常侍谋杀后,袁绍等人入宫诛杀宦官,刘协与少帝刘辩被宦官张让和段圭劫持出宫。
后被尚书卢植、河南中部掾闵贡救出。
回宫途中遇到董卓大军,董卓曾和少帝谈话,少帝语无伦次,再和刘协谈话,刘协则将事情经过完整交代。
董卓认为刘协贤能,且为董太后所养,又自以为与董太后同族,遂有废立之意。
董卓控制朝廷后,为了立威,废杀少帝,于九月甲戌日立当时九岁的刘协为皇帝,以他挟天子而令诸侯。
关东诸侯起兵讨伐董卓时,董卓火烧都城洛阳,挟刘协迁都长安。
192年4月23日,董卓被王允和吕布刺杀后,王允录尚书事,吕布晋升为奋威将军,二人共同主持朝政,但未能维持住关中的局势。
不到一个月,192年6月1日,董卓部将李傕等人击败吕布,占领长安,杀死王允,控制了东汉政权。
李傕升为车骑将军、开府、领司隶校尉、假节、池阳侯,后李傕又升为大司马,郭汜为后将军、美阳侯,樊稠为右将军、万年侯,张济被封为镇东将军、平阳侯,外出屯驻在弘农。
兴平元年,三辅大旱,谷价腾贵,一斛谷值钱50万,长安城中甚至发生了人吃人的事件。
刘协命令侍御史侯汶出太仓米豆煮粥救济百姓,但因为粮食不够仍然有很多人饿死。
刘协怀疑侯汶没有如实用全部粮食赈济灾民,而是趁机侵占公粮,于是派人取米、豆各五升在自己面前熬成粥,最后可以煮出两盆,证实是侯汶作弊,于是责打侯汶五十廷杖。
之后长安城中饥民终于得到了救济。
屯于郿城的征西将军马腾和屯于金城的镇西将军韩遂与朝臣种邵、马宇、刘范(刘焉之子)联系,袭击长安,李傕派郭汜﹑樊稠以及侄子李利与马腾、韩遂在大战于长平观下。
马腾、韩遂大败,斩杀一万多人,马腾、韩遂败退回凉州。
后来,朝廷下诏赦免马腾等人。
四月,以马腾为安狄将军,韩遂为安降将军。
兴平二年,李傕杀樊稠而与郭汜相攻。
刘协趁李傕、郭汜二人内讧之际逃出长安,在杨奉、董承等的护卫下,进驻安邑。
次年,时任兖州刺史的曹操迎接刘协入驻洛阳,刘协赐曹操节钺,标志着了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时代开始了。
随后曹操胁迫刘协迁都到许,改称许都。但刘协依然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曹操虽然利用刘协来试图实现他统一中国的目的,却不敢直接取代他而自立为皇帝。
建安五年刘协不满曹操大权独揽,不甘心作为傀儡,乃暗下衣带诏,令董贵人的父亲车骑将军董承设法诛杀曹操。
董承遂与左将军刘备、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一起密谋,结果事情败露,董承等人都被曹操诛杀,怀孕的董贵人也被绞杀。
伏皇后畏惧曹操,于是写信给她的父亲伏完,尽数曹操残暴不仁之事,希望伏完能够效仿董承,铲除权臣,但伏完始终未敢行动。
建安十九年伏皇后要求其父伏完诛杀曹操的密谋败露,曹操要挟献帝废黜伏皇后,并代献帝写好了废黜伏皇后的诏书。
接着,派御史大夫郗虑拿着诏书,同尚书令华歆一起带兵包围皇宫搜捕皇后。
伏皇后藏到宫中的夹墙里,被华歆拖出。
伏皇后披头散发赤脚走出,向献帝哭诉求救,刘协无奈地说:“朕也不知自己的生命何时终了呢!”
回过头来对郗虑说:“郗公!天下有这道理吗?”
伏皇后被幽闭而死,刘协与她所生的两位皇子亦以毒酒毒杀,伏氏宗族百余人被处死。建安二十年,曹操威逼刘协立其女为皇后。
延康元年,魏王曹操去世,他的儿子曹丕认为自己在北方的地位已经足够稳固,于12月10日逼迫刘协禅让帝位给他,刘协告祭祖庙,使张音奏玺绶诏册,禅位于曹丕。
曹丕在繁阳亭登上受禅坛,接受玉玺,即皇帝位。随即进入许都,改建康元年为黄初元年,国号为魏,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废献帝为山阳公,曹皇后为山阳公夫人,勒令搬出宫去,但仍然可以用汉天子礼乐。
由于当时盛传刘协被杀,所以刘备便以汉室宗亲的身分即皇帝位,建立蜀汉。
汉献帝刘协,东汉末代皇帝。公元189~220年在位。汉灵帝第二子,其生母是王美人,由于备受汉灵帝的宠爱,被嫉妒心极强的何皇后设计杀害了。
公元189年,汉灵帝崩,少帝刘辩即位,封刘协为渤海王,后徙封陈留王。
刘协随刘辩在袁绍等人诛杀宦官时,被宦官张让和段圭绑架,遇到董卓。
董卓曾和少帝谈话,少帝语无伦次,再和刘协谈话,刘协则将事情经过完整交代。
董卓认为刘协贤能,且为董太后所养,又自以为与董太后同族,遂有废立之意。
董卓为了立威,于是废少帝,立当时9岁的刘协为皇帝,是为汉献帝。
大权被董卓控制,董卓挟天子而令诸侯。
袁绍率关东军征讨董卓,董卓挟献帝于190年迁至长安。
192年董死后,刘协成为诸侯争夺的目标,李傕、郭氾执政,后来李、郭二人内讧战斗。
他被迫流亡,屡被劫持。
在董卓等人挟持汉献帝作乱时,他采取以虎驱狼的办法,利用曹操保驾却被曹操控制。
196年,曹操迎刘协到许昌,改称许都,但刘协依然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曹操虽然利用刘协来试图实现他统一中国的目的,却不敢直接取代他而自立为皇帝。
刘协试图谋杀曹操的计划未能实现。
先有大臣董承联同刘备等谋杀曹操,后有伏皇后之谋,但事情泄露,董、伏等被杀。
汉献帝不甘为曹操控制,建安五年,献帝曾经发衣带诏密令旧臣除去曹操,结果事情败露,使多人丧命。
公元214年,献帝欲联合刘备、孙权杀死曹操,又因事情败露而致使宗族200余人丧命。
公元215年,曹操威逼汉献帝立其女为皇后。220年,曹操去世,他的儿子曹丕认为自己在北方的地位已经足够稳固,于是逼迫刘协禅让帝位给他。
220年10月,汉献帝告祭祖庙,使张音奏玺绶诏册,禅位于曹丕。
曹丕在繁阳亭登上受禅坛,接受玉玺,即皇帝位,国号魏国。
曹丕随即进入许都,改建康元年为黄初元年,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丕废献帝为山阳公,曹皇后为山阳公夫人,勒令搬出宫去,但仍然可以用汉天子礼乐,算是另眼看待。
汉献帝做了大半辈子的傀儡,到最后也没有摆脱被取代的命运。
14年之后,魏青龙二年,献帝死去,终年54岁。魏明帝曹睿以素服为他发丧,以汉天子礼仪葬于禅陵,谥号为献皇帝。
由于当时盛传刘协被杀,所以刘备以此为借口,以汉室宗亲的身份即皇帝位,建立蜀汉。
在历史上,亡国皇帝被毒害、刺杀、砍头的例子不胜枚举;
而那些有幸能够委曲求全、苟活性命的,其结局自然又是另一番境地。
相比之下,汉献帝刘协不仅享受天伦,寿终正寝,死后以天子规格和礼仪下葬,而且他在有生之年还广施仁政,悬壶济世,造福一方,为民传颂,堪称中国历史上结局最好的亡国皇帝。
刘协,汉灵帝之子,东汉最后一位皇帝。因为皇权软弱,朝臣跋扈,刘协从即位之初就注定要充当傀儡,他先后见识了董卓的淫威,目睹了郭汜的无礼,领教了曹操父子的霸道,事事仰人鼻息,处处受制于人,可谓命运多舛。
建安二十五年正月,曹操病死,曹丕于同年十月逼迫刘协逊位,以魏代汉,刘协成为亡国皇帝。
曹丕称帝后,将刘协降为山阳公,对刘协还算优待。
接到逐客令后,刘协搬出了那座充斥着血腥,弥漫着权诈,没给他带来多少荣耀却给他带来无尽屈辱的皇宫。
曹丕为何没有杀掉刘协?
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刘协长期充当傀儡,近臣被诛殆尽,威望势力不足以对曹魏政权构成威胁,曹丕没把他放在眼里;
二是曹操将三个女儿嫁给刘协,二女儿曹节是刘协的皇后,为人性格刚烈,忠心护夫,曹丕敬畏曹节,对刘协也未太敢造次。
为此,曹丕采取折中的办法,把刘协贬到离曹魏首都洛阳不远的山阳,便于监视。
山阳城(河南焦作)是山阳公衙门所在,但刘协大部分时间居住在浊鹿城(河南修武)。
刘协做山阳公的事迹,正史不载,但修武一带却至今流传着他广施仁政、亲民爱民之事。
刘协来到浊鹿后,四处巡察民情,看到民不聊生,便派人四处张贴榜文,宣布所有赋税一概减半,垦荒种植者免交三年赋税。
消息传出,饱受苦难的山阳百姓奔走相告,无不称颂。
除了轻徭薄赋,刘协还利用自己的精湛医术救死扶伤。
东汉末年,由于连年征战,致使百姓多患痈疮,疫病流行,张仲景、华佗等一代名医也应时而生。
刘协当皇帝时,曾有幸拜华佗为师,向他学习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针灸、正骨等医术。
刘协本身聪明睿智,也很有学问,再加上宫中所保存的医疗图籍甚多,所以掌握了比一般人更多的医药知识。
逊位之后,刘协不以政治为意,而是融入民间,关切民生,体会百姓之苦;以医为业,悬壶济世,为病人解除痛苦。
刘协当皇帝时虽然窝囊,但退位后却是个称职的乡村医生,深受百姓爱戴,民众敬之如父母。
刘协为山阳老百姓免费治病,走到哪里,就看病在哪里。
经刘协所救治,存活者甚众,百姓皆感激涕零,山阳不少地方都为他立碑,以示爱戴。
刘协在山阳期间,曾多次到云台山附近采药,在今天百家岩上嵇山亭内的石刻画像中,就有山阳公行医图。
对于从云台山上挖下来的中草药,刘协从不收费,扎针、艾灸、拔罐、刮痧都不要钱,只有对购来的药物,才酌收成本。
刘协的这种行医方式,流传至今。在农村,“中药不还价,针灸不要钱”等民俗,据说就是从刘协那时留下来的千年老规矩。
刘协被贬到山阳后,皇后曹节拼死相争,也得以来到刘协身边。刘协和曹节二人携手到云台山采药,施医救民,虽无法与宫中生活相比,却也逍遥自在。
百姓出于对他俩的感激之情,尊称他们为“龙凤医家”。
另外,刘协的子孙中有不少也居山阳。
有娇妻子孙陪伴身边,得享天伦,处于亲情、人情、民情的温馨围绕中,这也是刘协不幸中之大幸。
兴办义学,是刘协在山阳的又一大贡献。
黄初五年,刘协、曹节夫妇看到山阳旧的校舍残垣断壁,处处是危房,便倾其所有,捐钱修校舍,并聘请有名望、有学问的卜商前来任教,宣布不论贫富人家的子弟,都可以接受教育,贫穷人家的孩子也有了读书的机会。
可以说,刘协任山阳公国时期,是山阳继魏文侯建立山阳邑校以来的又一个繁荣时期。
当皇帝,刘协无法施展个人才华;当山阳公,刘协却可以一展身手。
经过十多年的休养生息,山阳人民安居乐业,百业兴旺。
空闲时,刘协喜欢到浊鹿城北的小山上登高远眺。
盛夏季节,他常到国北的百家岩游玩,一边纳凉,一边观赏吼声如雷、喷珠溅玉的天门瀑布,在那里留下了“避暑台”的遗迹,现在该处尚有宋人石刻“汉献帝避暑台”六个大字。
曹魏青龙二年三月,刘协病逝,享年五十四岁。魏明帝曹睿闻讯后,追谥山阳公曰孝献皇帝,紧接着又宣布大赦天下。
刘协下葬之日,山阳百姓纷纷含泪前去送葬,用衣帽包上黄土,在墓地上堆成了一座古汉山,成为见证刘协造福山阳的一座不朽的丰碑。
山阳百姓还在古汉山村东修建了山阳公庙便于祭祀,清明节前来凭吊的人更多。
二十六年后,也就是甘露五年,曹节去世,与汉献帝合葬禅陵。
因百姓护陵有方,禅陵成为豫北地区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帝王陵寝。
九岁登基,四十岁下台,三十二年间,刘协在一拨拨权臣的挟持下,过得窝囊,活得憋屈。
逊位后,刘协没有像某些得以活命的亡国皇帝那样万念俱灰,自甘堕落,碌碌无为,消极度日,而是及时调整心态,在山阳公的位子上实现了价值,活出了精彩,并且永远活在了山阳百姓心中。
有所建树,有所作为,与其他亡国皇帝相比,刘协的结局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