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四百余年
繁体版

第陆部:帝国飘摇 第23章 党锢之祸

    幸福的时代都是相似的,不幸的时代却各有各的不幸。

    在中国古代就有这么一段不幸的时代,其长达四百年之久,它的不幸源于东汉末年的一场党争。

    东汉桓帝、灵帝时,宦官专权,世家大族李膺等联结太学生抨击朝廷。公元166年,宦官将李膺等逮捕,后虽释放,但终身不许做官。灵帝时,外戚解除党禁,欲诛灭宦官,事情遭到泄露。宦官于169年将李膺等一百余人下狱处死,并陆续囚禁、流放、处死数百人。后来,灵帝在宦官挟持下,下令凡“党人的门生故吏、父子兄弟,都免官禁锢”

    刘表,字景升,山东微山人。东汉末年宗室、名士、军阀,汉末群雄之一,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

    刘表身长八尺余,姿貌温厚伟壮,少时知名于世,名列“八俊“。早年因参与太学生运动而受党锢之祸牵连,被迫逃亡,光和七年,党禁解除,被大将军何进辟为掾,出任北军中候。

    后为荆州刺史,用蒯氏兄弟、蔡瑁等人为辅。

    李傕等入长安,刘表遣使奉贡,被任命为镇南将军、荆州牧、假节,封成武侯。

    在荆州期间,刘表恩威并著,招诱有方,使得万里肃清、群民悦服。

    又开经立学,爱民养士,从容自保。

    远交袁绍,近结张绣,内纳刘备,据地数千里,带甲十余万,称雄荆江,先杀孙坚,后又常抗曹操。

    然而刘表为人性多疑忌,好于坐谈,立意自守,而无四方之志,后更宠溺后妻蔡氏,使妻族蔡瑁等得权。

    建安十三年,刘表病逝。蔡瑁等人废长立幼,奉表次子刘琮为主;曹操南征,刘琮举州投降,荆州遂没。

    刘表年轻时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参加过太学生运动。

    于第二次党锢之祸时与同郡张俭等受到讪议,被迫逃亡。

    光和七年,党禁解除,刘表受大将军何进征辟为掾属,推荐再次入朝,出任北军中候。

    初平元年,荆州刺史王睿为孙坚所杀,董卓上书派刘表继任。

    由于当时江南宗贼甚盛,袁术屯于鲁阳,手下拥有所有南阳之众。

    吴人苏代为长沙太守,贝羽为华容县长,各据民兵而于当地称霸,导致刘表无法直接上任。

    他于是匿名独身赴荆州,方才得以上任。

    刘表至荆州后,单马入宜城,与延中庐县人蒯良、蒯越及襄阳人蔡瑁等共谋大略。

    刘表问道:“此间宗贼甚盛,群众不附,袁术因而取乱,祸事如今已至了啊!我希望在这里征兵,但恐其不能聚集,众位有何对策呢?“

    蒯良道:“群众不附的原因,是出于仁之不足,群众依附而不能兴治的原因,是出于义之不足;如果仁义之道能行,则百姓来归如水势之向下,何必担忧来者之不从而要问兴兵之策呢?“

    刘表又问蒯越,蒯越说:“治平者以仁义为先,治乱者以权谋为先。兵不在多,在能得其人。袁术为人勇而无断,苏代、贝羽皆一勇之武夫,不足为虑。宗贼首领多贪暴,为其属下所忧。我手下有一些平日具备修养的人,若遣去示之以利,宗贼首领必定持众而来。使君便诛其无道者,再抚而用其众。如此一州之人,都乐于留守此州,得知使君为人有德,必定扶老携弱而至。然后兵集众附,南据江陵,北守襄阳,荆州八郡可传檄而定。袁术等人虽至,亦无所能为了。“

    刘表便让蒯越派人诱请宗贼五十五人(《后汉书》载十五人)赴宴,将其全部斩杀,一并袭取他们的部众。

    只有江夏贼张虎、陈生拥众据守襄阳,刘表乃使蒯越与庞季单骑前往将其说降。

    荆州的郡守县长听说刘表威名,大多都解下印绶逃走。

    至此,刘表控制了除南阳郡外的荆州七郡,理兵襄阳,以观时变。

    当时,关东州郡起兵讨董,而刘表并未加入讨董联军。而刘表也上表推荐袁术任南阳太守,暂时向其示好。

    初平二年,袁术派孙坚进攻刘表,刘表派江夏太守黄祖在樊城、邓县一带迎战。

    孙坚击败黄祖,于是围困襄阳。

    刘表派黄祖乘夜偷偷出城,前去调集各郡的授军,黄祖率军想要返回襄阳时,孙坚迎击,黄祖败退,逃入岘山。

    孙坚乘胜连夜追赶,黄祖的部曲潜伏在竹林树丛之中,用暗箭将孙坚射死。

    从此以后,袁术不再能战胜刘表。

    孙坚死后,刘表断了袁术的粮道,使其无法再盘踞南阳,迫使他往兖豫方向出走,间接促成了后来袁术与曹操的匡亭之战。

    此举不但彻底除去袁术觊觎荆州的野心,更借曹操军的力量削弱袁术势力,使其更加远离荆州,减少了对荆州威胁,也巩固了自己在荆州的统治权。

    同年,益州牧刘焉造作乘舆车服千余乘。

    刘表便上言朝廷,称刘焉似乎有子夏在西河议圣人论的迹象。

    初平三年,董卓被杀,其余部李傕、郭汜进据长安。

    十月,刘表派使者入朝奉贡,李傕派黄门侍郎钟繇拜刘表为镇南将军、荆州牧,封成武侯,允许设置长史、司马、从事中郎,拥有开府辟召掾属的权力,礼仪如同三公;又派左中郎将祝耽授予他假节,并督交、扬、益三州军事。

    李傕以此来结连刘表作为自己的外援。

    刘表在荆州八郡营造了一个相对中原来说比较安全的割据势力。

    许多士民在当时都逃离中原,而选择前往荆州避难,其中比较著名的有诸葛亮。

    兴平元年,刘焉病亡,其子刘璋被拥立即位。

    刘表乘此时机,派别驾刘阖策反刘璋的将领沈弥、娄发、甘宁,但他们都战败而入荆州。

    而益州方面,也任命赵韪为征东中郎将,驻军巴东郡的朐忍,以防备刘表。

    建安元年,汉献帝东迁至雒阳,张杨先派卫将军董承修理皇宫。

    太仆赵岐来到荆州说服刘表帮助董承,刘表派兵前往雒阳,并运输大批军用物资。

    同年,曹操迎献帝迁都许昌,刘表虽遣使奉贡,但却北与袁绍相结。

    治中邓羲劝谏刘表,刘表不听,回答道:“对内,我没有对朝贡之事上失责;对外,我亦没有违背盟主,这才是当今天下的达义之道。怎么只有你老是在怪我呢?“

    邓羲不满,于是辞疾而退,终刘表之世不为其仕。

    当时,骠骑将军张济自关中出走南阳,因粮尽而攻打南阳郡的穰城,却中飞矢而死,其侄张绣于是收兵而退出穰城。

    荆州官员知道后皆向刘表祝贺。

    刘表却说:“张济因穷途末路而来,我作为主人却如此无礼,这并非我的本意,故我只受吊唁而不受祝贺。“

    之后,刘表又派人招诱张济的余部,他的部众闻讯大喜,都服从刘表。

    在贾诩的说服下,张绣屯兵宛城与刘表联合,成为刘表在北方的藩属势力,替他抵御曹操。

    建安二年,曹操南征,部队到达淯水,张绣率众投降。

    但因曹操纳张济的遗孀邹夫人,张绣怀恨曹操。

    曹操又准备杀掉张绣,结果计划泄漏,张绣袭败曹操。

    张绣在追击失利后退防穰城,再次与刘表联盟。

    南阳、章陵两郡很多县又投回张绣,曹操派曹洪应付,但曹洪交战不利,多次被张、刘联军进攻。

    同年十一月,曹操亲征,攻下南阳湖阳、舞阴两县,生擒刘表将邓济。

    建安三年三月,曹操南征张绣,包围张绣据守的穰城。

    不久,曹操闻袁绍欲趁虚袭取许都,便立即从穰城撤退。

    张绣率兵尾随追击,刘表也派荆州军占据安众,切断曹军退路,企图与张绣夹击曹军,曹操出奇兵大败张、刘联军。

    曹军获胜后,速行北撤。张绣亲自率兵追击,贾诩劝阻,张绣不听,强行追击,被曹操亲自断后击败。

    贾诩这时又劝张绣再追,而刘表不听,张绣收集散兵,再行追击,将曹操后卫部队击溃。

    同年,长沙太守张羡率零陵、桂阳三郡叛逆刘表,刘表遣兵攻围,连年不下。

    后张羡病死,长沙人又立其子张怿为主,于是刘表攻下张怿,广开土地,南收零陵、桂阳,北据汉川,坐拥数千里疆域,带甲兵十余万。

    最初,荆州之地,人情好扰,加上四周因战乱而骇震,贼众又互相煽动生事,使得荆州处处沸荡动乱。

    及至刘表作为荆州牧,却能招诱有方,威怀兼洽,令境内的贼党豪强亦可以为其效用。

    荆州从此万里肃清,群民悦服。

    另一方面,从关西、兖州、豫州来投靠荆州的学者又有上千人之多,刘表对他们都能加以安抚赈赡,学者们受到资助,亦能得到保护。

    由于荆州境内界群寇已被肃清,刘表于是开立学官,博求儒士,又命綦毋闿、宋忠等学者撰写《五经章句》,并称之为后定。

    刘表在任内,爱民养士,从容自保。

    唐长孺在《汉末学术中心的南移与荆州学派》说:“荆州学校的规模和制度远远逸出郡国学的范畴,不妨说是洛阳太学的南迁。“

    在平定荆南之后,刘表与交州牧张津之间渐生仇隙。

    在建安四年至八年间,张津对刘表连年用兵。

    然而交州兵微将寡,故即与刘表作战经年仍是徒劳无功。

    建安八年,张津被部下杀害。

    刘表为染指交州,便旋即派遣属下赖恭出任交州刺史,希望抢先在朝廷任命官员前占有交州。

    同时,他又任命部属吴巨为苍梧太守,以接替刚病故的史璜。

    另一方面,以曹操为首的汉廷则拜交趾太守士燮为“绥南中郎将,董督(交州)七郡,领交址太守如故“,旨在抗衡刘表在交州的势力。

    建安五年,刘表与张绣合击曹操,双方互有胜负。

    其后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据守南阳的张绣接受谋士贾诩的建议,向曹操请降,刘表从此失去了对南阳郡的影响力。

    接着,袁绍又遣人求助于刘表,刘表向来使许诺,却又不正式派遣军队助战,亦不肯协援曹操,只希望自保于江汉(长江、汉水)之间,以观天下之变。

    从事中郎韩嵩、别驾刘先向刘表说:豪杰并争,两雄相持,天下之所重,只在于将军。

    将军若是希望于乱世有所作为,便应乘天下方乱而起事;

    如若不然,则应选择一个能够领导天下的人而相从。

    将军现在坐拥十万之众,而只是安坐而观望。

    所谓见贤而不能助(指曹操),请和而不能得(指袁绍),如此两家必将归怨于将军,将军也不可能继续从容自立了。

    以曹公之明哲,天下贤俊皆向而归之,其势必能灭袁绍,然后必定带兵南向以击江汉,恐怕将军也不能抵御其大军。

    所以我为将军计算了,不如举州依附曹公,曹公必然会重待将军;

    如此便可以长享福祚,子孙晏然,这才是真正的万全之策。

    蒯越亦以此劝刘表,可是刘表狐疑不决,便派遣韩嵩往见曹操,以观虚实。

    韩嵩从许都回来后,指出曹操威德并立,是真正的明主,便劝刘表遣子入质。

    刘表却因而怀疑韩嵩反为曹操做事,大为愤怒,要杀韩嵩,然而当问及韩嵩之随行者时,得知韩嵩只是说出肺腑之言,并无他意,方才没杀韩嵩,但仍将他囚禁起来。

    从这件事可以反映出刘表虽然外貌儒雅,然而心里却颇为多疑。

    建安六年,刘表派步骑一万人攻西鄂,西鄂县长杜袭召集所有担负守城的官吏百姓共五十多人,坚守城池,最终寡不敌众,刘表军攻入西鄂城。

    同年,刘备自袁绍处来投奔荆州,刘表厚相结待,却没有重用刘备,只安排他驻扎新野,成为自己的北藩。

    建安十二年,曹操远征柳城时,刘备曾劝说刘表起兵后袭许都,刘表不纳其言。

    至及曹操还军中原,刘表才对刘备说:“之前不采纳你的建议,现在就失去了如此良机了。“

    刘备只得说:“方今天下分裂,干戈日起,机会定会再出现,又怎会有所终极呢?若果今后能把握机会,这回之事就不足以为恨了。“

    不过,在诸侯争战中刘表始终持中立态度,而同时刘表也不再向中央政府交纳税收。

    刘表的自守态度也使得荆州地区避免了许多战火,为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建安十二年,曹操在稳定了中原的局势后,开始向南方发展,荆州成为他的第一个进攻目标。

    刘表在晚年时,未能妥善处理后嗣的事宜。

    刘表的两个儿子刘琦、刘琮都牵涉到嗣子之争的问题上。

    最初,刘表因为长子刘琦与自己的相貌长得相似,而十分喜爱他。

    但后来刘琮娶了刘表继室蔡夫人的侄女,蔡氏就爱屋及乌,喜爱刘琮而讨厌刘琦。

    蔡氏于是经常在刘表面前抵毁刘琦,刘表因为宠信蔡氏,于是逐渐信以为真。

    另外,蔡氏之弟蔡瑁及其外甥张允亦得刘表信重,且又与刘琮相善,故此刘琦越感不安。

    后来刘琦听从诸葛亮的建议,向刘表请缨代替战死的黄祖出任江夏太守,以求自安。

    后来刘表病重,刘琦还归襄阳探望。

    由于刘琦素来慈孝,张允等人怕其父子二人相见而亲情相感,会令刘表确立刘琦为嗣,于是不许刘琦入内探望,并说:主公命你镇守江夏,是个非常重任。

    如今你留下众兵将于江夏而擅来襄阳,主公知道后必定会加以怒责。

    此举有伤亲情,最终只会使他的病情恶化,这实在不是孝敬之道啊。

    刘琦被拒诸门外,不能与刘表相见,刘琦只得流涕而去。

    而据《英雄记》及《魏书》记载,刘表病危时曾想将荆州让给刘备,刘备不忍趁人之危而再三推却。

    蒯越,湖北襄阳人,东汉末期人物,演义中为蒯良之弟。

    原本是荆州牧刘表的部下,曾经在刘表初上任时帮助刘表铲除荆州一带的宗贼(以宗族、乡里关系组成的武装集团)。

    刘表病逝后与刘琮一同投降曹操,后来官至光禄勋。

    蒯越是荆州南郡望族之一、蒯家的代表人物,年轻时颇具名望。

    大将军何进也因为听闻他长于计略,于是聘请他作东曹掾。

    蒯越曾劝何进要先发制人,尽快把宦官杀掉,但何进犹豫不决。

    蒯越因而预料何进必会败亡,于是便向何进申请出任为汝阳令。

    果不其然,何进最后为宦官所害,蒯越却转危为安。

    初平元年,北军中侯刘表应朝廷命诏赴任荆州刺史,却对当时的局势感到彷徨,因此就在宜城筵请蒯越及其兄长蒯良与同蔡瑁共谋大事。

    刘表问道:“此时宗贼横行,民众不附,袁术在南阳又蠢蠢欲动,祸乱至今已经难以解决。我又希望在这里征兵,但怕民众不愿从军,两位有何对策?“

    蒯良首先提出只要当政者能够并行仁义,百姓自然会乐于归附,征兵亦不再会是问题。

    但蒯越不认同蒯良的说法,而表示:太平盛世的统治者都是重视仁义,乱世的统治者则会重视权谋。

    士兵亦是贵精不贵多的,重点在于能够得到他们的忠心及支持。

    袁术为人勇有余而智谋决断不足,苏代、贝羽都是一介武夫,根本不必忧虑;

    然而,宗贼的首领则大多贪婪残暴,其部下对他们也心存忧虑。

    我手下有些具备修养及能力的人,只要派遣他们到宗贼首领处加以利诱,宗贼首领们必定率众而来。

    然后阁下只要把握时机,诛杀那些残暴无道的,再安抚收编他们的部众。

    如此一来,本州的军民和百姓,都会因为阁下的恩德而扶老携弱而至。

    届时阁下军民归附,就要占据南面的江陵,并且扼守北境的襄阳,那么荆州八郡只要传递檄书就可以平定了。

    以后,即使袁术等人再拥兵而至,亦无能为力了!

    刘表听完后即大加赞赏蒯越的计策有如臼犯的谋略一般,并采纳了他的计谋。

    其后,蒯越总共诱使得五十五个宗贼头目(一说十五人),刘表依从蒯越之前的建议,把他们一并杀掉,吞并他们的部众。

    然而,当时江夏贼党张虎、陈生仍然据守襄阳,刘表又派蒯越和庞季前往游说,张、陈二人被说服而答允出降。

    因此刘表大致得到了荆州的支配权,自此理兵襄阳。

    而蒯越也因功而被拜为章陵太守、封樊亭侯。

    在曹操势力逐渐强大后,蒯越与蔡瑁就成为了当时有名的亲曹派。

    建安五年,袁、曹双方在官渡对峙时,蒯越劝说刘表不应支持袁绍,而该结交曹操。

    刘表最后虽然没有帮助曹操,却也不响应袁绍的请求而共讨曹操,因而间接助长了曹操在官渡之战的胜利。

    最初,黄祖是刘表阵营中最有力的反曹派人士。

    基于黄祖一向为刘表所倚重,又是荆州的大族出身,故黄祖等尚能与亲曹派抗衡,遏制着蒯越的势力。

    然而,孙权在建安十三年春天西伐黄祖,黄氏兵败被杀,荆州境内的反曹派代表意外地逝亡。

    而以蒯越为首的亲曹派的实力从此大增。

    同年秋天,曹操亦正领十三万大军南征荆州。

    八月,刘表病逝,蒯越于是与蔡瑁等人拥立了刘表的次子刘琮为继任人。

    当曹操移军至新野时,刘琮本有意联兵刘琦及刘备共抗曹操,但遭到蒯越和傅巽等人反对,最后刘琮唯有顺从诸权臣的意愿而投降曹操。

    后来,当曹操听闻蒯越归降后,就高兴得不得了,立即写信给荀彧说:“我不因为得到荆州而高兴,却因为得到异度(蒯越)而高兴。“

    从而可见蒯越的声望和才干,以及其冠绝荆襄的影响力。

    曹操安顿在江陵后,就大肆封赏亲曹派人士,而蒯越就在此时获封九卿之一的光禄勋。

    自投降曹操以后,蒯越就再没有什么显著的表现。

    建安十九年,蒯越病危,于是写信给曹操请他代为照顾家小。

    曹操回信答道:“我不会辜负你所托,好好照顾你的家人,自言问心无愧。孤王以往亦常受人委托,你绝对可以放心。蒯越你在天有灵,一定明白我的意思。“

    兴平二年,李傕等人相互争权夺利,矛盾越来越激化。

    二月,樊稠欲带兵向东出关,向李傕索要更多的士兵,李傕顾忌樊稠勇而得人心,又因为当初樊稠私自放走了韩遂。

    于是让樊稠、李蒙过来参加会议,使外甥骑都尉胡封在会议上刺死了樊稠、李蒙,兼并了樊稠、李蒙的部队,诸将更加相互猜忌。

    李傕经常在自己家设酒宴请郭汜,有时留郭汜在自己家住宿。

    郭汜的妻子害怕李傕送婢妾给郭汜而夺己之爱,就想挑拨他们的关系。

    一次李傕送酒菜给郭汜,郭汜妻子把菜中的豆豉说成是毒药,郭汜食用前郭妻把豆豉挑出来给郭汜看,并说了李傕很多坏话,使郭汜起了疑心。

    过几天李傕再宴请郭汜,把郭汜灌得大醉,郭汜怀疑李傕想毒害他,赶紧喝粪汁催吐解酒。

    于是率兵相攻,交战连月,死者万计。

    李傕请贾诩为宣义将军,来帮助自己。

    汉献帝派人劝解,没有成功。

    同年三月,安西将军杨定害怕李傕谋害自己,就与郭汜合谋劫持

    汉献帝到自己的营中,但计划被人泄漏给了李傕,李傕抢先下手,派侄子李暹劫持汉献帝到自己营中,郭汜随后劫持了前来劝和的公卿,二人继续交战。

    李傕对汉献帝多有怠慢,汉献帝敢怒不敢言,进封李傕为大司马,位在三公之上。

    镇东将军张济自陕至,想和解李傕、郭汜,迁天子幸他县。

    李傕和郭汜答应和解,并许诺以各自的爱子做人质。

    同年七月,汉献帝出长安东归,李傕引兵出屯池阳,张济、郭汜以及原董卓部下杨定、杨奉、董承皆随天子车驾东归,汉献帝以张济为骠骑将军,开府如三公;郭汜为车骑将军,杨定为后将军,杨奉为兴义将军。

    皆封列侯。又以董承为安集将军。

    沿途诸将屡有争端。建安元年七月,献帝辗转流亡,回到了已成为废墟的洛阳,最后被曹操迎奉到许都。

    张济因军中缺粮,出兵到南阳掠夺,攻打穰城,战死,余部由侄子张绣率领,驻扎在宛城。

    建安二年,左将军刘备诱杀杨奉。

    汉献帝在曹阳逃过一劫后,贾诩离开了李傕,投奔段煨,不久后又归张绣。

    郭汜被自己的部将伍习杀死,余部被李傕兼并。

    冬十月,曹操派谒者仆射裴茂率领关西诸将段煨等讨伐李傕。

    建安三年四月,李傕退守黄白城,被张横、梁兴等击败斩首,曹操下令夷灭三族。

    首级献给曹操后,汉献帝命令高挂在许都示众,表达他对李傕的强烈痛恨。

    建安元年,赵温跟从献帝车驾迁都许昌。

    建安十三年正月,辟曹操之子曹丕为掾,曹操大怒,上奏赵温辟臣子弟,选举不实,免赵温官。

    六月,曹操罢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曹操自为丞相。

    赵温自汉献帝兴平元年至建安十三年,其在司徒之位共居十五年而以寿终,虽有名无实,却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州郡官吏将李固的两个儿子李基、李兹从郾中逮捕,都死在狱中。

    小儿子李燮逃出了性命。梁冀把李固和被害的杜乔的尸首放在雒阳城北十字路口示众,下令说:“有敢来哭泣吊丧的,予以惩治。“

    李固的学生汝南人郭亮,还不到二十岁,左手拿着奏章和斧子,右手抱着铁砧,到宫门上书,乞求为李固收尸,没有得到答复。

    郭亮又和南阳人董班一同去吊丧哭泣,守着尸体不走。

    夏门亭长喝斥说:“你们是何等迂腐的书生!公然冒犯圣旨,想试试官府的厉害吗!“

    郭亮回答说:“我们为他们的大义所感动,岂知顾及自己的性命?为什么要用死来威胁呢?“

    梁妠听到后,将二人全都赦免,于是让董班用布包尸归葬。

    两人从此出了名,三公都征召他。董班便隐居不出,不知到哪里去了。

    杜乔的属吏杨匡向朝廷请求使李固和杜乔的尸体得以归葬家乡,梁妠同意。

    据《集圣贤群辅录》记载,魏文帝曹丕还是丞相、魏王时,将李固等二十四人旌表为二十四贤。

    顺帝一朝的良臣不少。

    除李固和八使外,还有洛阳令任峻、冀州刺史苏章、胶东国国相吴祐等。

    只可惜顺帝任人唯亲,任由外戚和宦官误作非为,终没能力挽狂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