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四百余年
繁体版

第陆部:帝国飘摇 第17章 股肱之臣

    玄武藏头,苍龙无足,白虎衔尸,朱雀悲鸣,四种危害已经具备,按理当是国家必亡无疑。

    不过两年,就会应验。

    果真不出所料。

    后来休假,管辂看望清河倪太守。

    当时大旱,太守问管辂什么时候下雨。

    管辂说:“今晚会下大雨。“

    当时正是烈日炎炎,看不出丝毫要下雨的痕迹,郡府官吏们都在场,谁也不相信管辂的话。

    到半夜,乌云四起,风雨交加。于是倪太守宴请管辂,十分欢快。

    正元二年,弟弟管辰对管辂说:“大将军对你很好,你期望自己能富贵吗?“

    管辂长叹道:我对自己有充分的了解。上天赐给我聪明才智,却不让我长寿。恐怕四十七八岁,看不见女儿出嫁、儿子娶媳妇就死了。

    如果能闯过来,想作洛阳县令,一定会使当地风俗淳美,路途上看不见逃荒之人。

    但恐怕要到太山去治理鬼了,不会统治活的人。怎么办呢!“

    管辰请哥哥解释原因,管辂说:“我额头上无生骨,眼睛里无守精,鼻子上无梁柱,脚下无根,背部无三甲,腹部无三壬。

    这些都是不能长寿的征兆。我的本命年是寅年,又在月食之夜出生。

    天命有自己的运动规律,不能回避,只是多数人不知道其中道理罢了。

    我一生中给数百个快死的人占卜过,基本上没有差错。

    这年八月,任少府丞。

    正元三年二月死,享年四十八岁。

    大观三年,管辂因算学方面的成就被北宋追封为平原子。

    管辂通晓用卜卦观察自然现象来推测事物。

    初时,有个妇女丢了一头牛,让管辂给卜算一下。

    管辂说:“你到东边山丘的坟墓中去看看,你丢的那头牛就在那悬空躺着呢。“

    到那里一看,果然看到牛在坟坑内悬空躺着呢。

    这位丢牛的妇女反而对管辂起了疑心,报告了官府。

    官府派人来察验,才知道他是用卜卦推算出来的。

    又有一次,洛中有一个人的妻子丢失了。

    管辂让他跟一个挑猪人在东阳门相打斗,猪从挑猪人的萝筐里跑出来,跑到一家院里,撞坏了院墙,从屋里走出来一个女人,正是问卜人的妻子。

    管辂住的乡里范玄龙家中接连不断地失火。

    找管辂卜算。

    管辂说:“有一位戴着角巾的男人驾着黑牛从东边来,你一定留他住下。“

    后来,果然有这么一个男人来了。

    范玄龙留他在家中住下,这个男人急着赶路,范玄龙不放他走,只好住下了。

    天黑后,范玄龙一家不进屋去睡。

    这位男人怕他们谋害他,就手中持刀在里屋门外,倚着柴堆打个盹。

    忽然看见一个东西,用口往外喷火,这个男人惊恐急忙用刀将它砍死,上前去看,原来是只狐狸。

    从这以后,范玄龙家再也不闹火灾了。

    又有一个人捕获一头鹿,让人偷走了,到管辂这儿推算。

    管辂告诉他:“东街第三家,等他们家里没人的时候,掘开他家屋上第七根椽子,将瓦放在椽子下面。到明天吃饭的时候,有人就会将鹿送给你的。“

    这天夜里偷鹿的人的父亲头痛得厉害,也到管辂这来占卜。

    管辂让他将偷来的鹿还回去,于是他父亲的头立时不痛了。

    又有一次,官府内部丢失了物品。

    管辂让他们在人静时在寺门旁指天画地,举着手向四方。到了傍晚,丢失的物品果然又回到原来的地方了。

    而刘瓆赴任太原太守后,发现地方百姓受到宦官亲属欺压,他也知悉是小黄门赵津有身在朝中的亲戚,但还是让郡吏收捕了赵津。

    刘瓆表现得十分果决,即便有赦令要放过赵津他也不管,坚持要拷杀赵津,他也因此得罪了宦官们。谢承《后汉书》《后汉书·王允传》

    与他有类似作为的南阳太守成瑨被宦官一并弹劾,宦官们的诬陷也使得汉桓帝动怒,虽然谢承《后汉书》提及由于刘瓆是宗室汉桓帝让他自尽,但《后汉书·桓帝纪》记载的还是“弃市”。

    哪怕有陈蕃、刘矩、刘茂等人为他们求情,但汉桓帝对此很不满,哪怕陈蕃坚持为刘瓆、成瑨辩护,两人还是逃不过逝去的命运

    听到臣的这些话,您的宠信又要号哭申诉了。

    您应该断绝堵塞内侍宠臣干预政事之源,接受尚书们到朝廷和尚书省办公,公卿大官每五天朝会一次,选用清正高尚的人,罢免斥退邪恶之流。

    这样,天在上和顺,地在下润洽,美好的符瑞难道还遥远吗?

    您虽厌恶臣的话,但凡是帮人主的,都有自强的心,所以敢于冒死陈奏。“

    汉桓帝看了他的奏章,更加恼怒,一点也没有采纳。

    朝廷中有不少人怨恨他,宦官也因此更加痛恨陈蕃。

    他选举出人才送上奏章,宦官立即借汉桓帝的名义斥责退回,他属下的长史以下许多官吏多被借故治罪,但因为陈蕃是当代名臣,还不敢加害他。

    延熹九年,李膺等人由于党锢之祸被关进监狱受审。

    陈蕃因而上书极力劝谏说:“臣听说贤明的国君信赖辅佐大臣,亡国之君不愿听大臣的直话。

    所以商汤、周武王的成功,是因为有伊尹、吕望这样的贤臣;

    夏桀、商纣的昏乱,以致灭亡,是因为不得其人。

    由此说来,君王是首领,臣子是股肱,同体相互为用,为好为恶。

    臣看到前司隶校尉李膺、太仆杜密、太尉掾范滂等人刚正清白,死心塌地的为了国家。

    因为忠直,违反了您的意旨,横遭拷打审讯,有的被禁锢隔绝,有的或死去、或流放到他们不该去的地方。

    堵住天下的嘴,将天下的人变成聋子瞎子,这与秦朝焚书坑儒有什么区别?

    从前周武王灭了商朝,在商朝忠臣的家门树立标志,为他们培修坟墓。

    现在您执掌大政,首先杀害贤明忠诚的大臣,对待好人为什么这样刻薄,对待坏人为什么又那样优厚?

    谗谄之人花言巧语,似乎说得实在,使听的人迷惑,看的人迷糊。吉凶之见,在于识善,成败之机,决定于听言。

    人君统管国家的大政,掌握四海之内的纲纪,举止进退不可违背先圣的法度和道德规矩。

    错话出口,就会扰乱四面八方,何况用有髡刑治无罪于狱中,杀无辜于街市呢!

    从前夏禹巡狩苍梧,看见街上杀人,就下车哭着说:'万方有罪,在予一人!'

    所以夏禹很快就兴盛起来。

    另外,青州、徐州炎热干旱,五谷不收,百姓背井离乡,连粗粮也不够吃,然而宫女充满后庭,国家财富为她们花费净尽,外戚私门,贪财受贿。

    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俸禄与公室无关,政令出于大夫'。

    从前春秋之末,周朝的德泽衰微,几十年没有见到什么灾异,这是为老天爷所抛弃了。

    老天爷对于汉朝还是眷念不忘,所以频繁示以灾变,启发陛下。

    铲除妖人孽种,关键在您加强自己的修养,臣居三公之位,担心自己责任重大,不敢空受俸禄,贪生保命,坐观成败。

    臣的建议如蒙采纳,即使杀了臣,身首异处,臣也不以为恨。

    汉桓帝不满陈蕃说话直切,于是借口陈蕃辟举选用人才不当,罢免了他。

    当时,海内追求高风亮节的人便互相标榜,为天下名士定出标号。陈蕃与刘淑、窦武合称“三君“。

    李膺最初被举为孝廉,又被司徒胡广征辟,举高第。后升任青州刺史,青州的郡守县长害怕他的严明,大多弃官而去。

    历任渔阳、蜀郡太守,又转为护乌桓校尉,屡次击破犯境的鲜卑,因公事免职。

    永寿二年,鲜卑犯境,桓帝起用李膺为度辽将军,羌人闻讯畏服,他因而声威远播。

    后入朝为河南尹,因检举不法,被诬陷免官,得应奉援救而获赦。出任司隶校尉时,能使宦官震恐。

    李膺位列“八俊“之首,有“天下模楷“之称。第一次党锢之祸时,他遭迫害下狱,后被赦免回乡。

    陈蕃、窦武图谋诛杀宦官时,被起用为永乐少府,旋即免职。

    建宁二年,第二次党锢之祸爆发,李膺主动自首,经拷打后遇害,享年六十岁。

    窦武,陕西省咸阳人。东汉时期外戚、学者,大司空窦融玄孙、定襄太守窦奉之子,与刘淑、陈蕃合称“三君“。

    年轻时以经术德行而著名,名显关西。

    延熹八年,因长女窦妙被立为皇后,于是以郎中迁越骑校尉,封槐里侯。

    次年,拜城门校尉。窦武任职时,辟召名士,所得两宫赏赐,也都捐助给太学生,得到士大夫的拥护。

    灵帝继位,拜大将军。

    辅佐朝政,不久,与太傅陈蕃定计翦除诸宦官。

    但因不听陈蕃建议,致使谋划泄露,结果兵败自杀,被枭首于洛阳都亭。

    窦武字游平为东汉初年名臣窦融的玄孙,其父窦奉,曾任定襄太守。

    窦武年轻时以善习经术有德行而著名,曾经在大泽中教授门生,不谈时政,名声显著于关西一带。

    延熹八年,窦武长女窦妙被选进宫中为贵人,以窦武为郎中。

    同年,冬天,桓帝立窦妙为皇后,窦武升任越骑校尉,封槐里侯,食邑五千户。

    延熹九年,拜城门校尉。任职期间,征召名士,廉洁奉公,不接受送礼贿赂,妻子的衣食仅够吃穿而已。

    当时对西羌连年用兵,粮食歉收,人民饥饿,窦武将所得的赏赐,全部分给了太学生,又用车载粮食和饭菜,在道路施给贫民。

    窦武的侄子窦绍,任虎贲中郎将,性情疏懒奢侈。

    窦武经常很严厉地训诫他,但窦绍还不觉悟,窦武于是上书请求把他撤职,又自我责备不能训导好窦绍,应当首先受罪。

    从此窦绍便遵守节制,事情不论大小,凡是非法的,都不敢做。

    永康元年,当时宦官专权,名士李膺、杜密等人因党事被逮捕审讯。

    窦武上书切谏,为李、杜等党人伸冤,认为这些人立忠秉节,志在维护王室,都是国家可靠的人才,朝廷的好助手。

    认为应当贬黜宦官,根据其罪查处惩罚,剥夺他们的封爵,并任用忠良,分清好坏。

    上奏后,窦武便称病上还城门校尉、槐里侯的印绶,桓帝不许。又下令赦免李膺、杜密,并将罪轻的党人释放。

    这时,海内追求高风亮节的人便互相标榜,为天下名士定出标号。窦武与刘淑、陈蕃合称“三君“。

    同年冬,汉桓帝驾崩。因汉桓帝无子,经侍御史刘鯈建议,窦武与窦妙策划,立十二岁的解渎亭侯刘宏为帝,即汉灵帝。

    建宁元年,窦武因功被任为大将军,封闻喜侯。并与太傅陈蕃、司徒胡广共同录尚书事。

    其子窦机,封渭阳侯,任侍中;侄子窦绍封雩侯,迁步兵校尉,掌管北营五军中的一军;窦绍之弟窦靖封西乡侯,为侍中,监羽林左骑。由窦氏掌权。

    窦武自从辅政后,便常有翦除宦官之意,陈蕃也素有此心,他们在朝堂会议时,陈蕃悄悄地对窦武说:中常侍曹节、王甫等,在先帝时就操弄国家权柄,把天下搞得乌烟瘴气,百姓纷扰,罪祸就是他们。

    现在不诛杀曹节等人,以后就难办。

    窦武非常同意他的想法,陈蕃大喜,用手推开座席而起。

    窦武于是招引亲信尹勋为尚书令,刘瑜为侍中,冯述为屯骑校尉;

    又征召被废黜的名士李膺、刘猛、太仆杜密、朱寓等,齐集朝廷,邀请越巂太守荀翌为从事中郎,征召颍川陈寔为掾属,共同商定计策。天下士人闻风没有不振奋的。

    同年五月日食,窦武借此为由,请求窦太后诛除宦官,并先下手先诛杀中常侍管霸、苏康,还要动手杀曹节等人,窦太后犹豫未决,拖延了时间。

    陈寔,河南省许昌人。是东汉时期官员、名士。

    陈寔出身微寒,起家任都亭佐,转为督邮,迁西门亭长,四为郡功曹,五辟豫州,六辟三公,再辟大将军府。司空黄琼辟选人才,补闻喜县令,治理闻喜半岁;

    复除太丘长,后世称为“陈太丘“。

    其子陈纪、陈谌并著高名,时号“三君“。

    他以清高有德行,闻名于世,与钟皓、荀淑、韩韶合称为“颍川四长“。

    陈寔出身寒微。

    幼年时,尽管在顽耍,也为儿童们所拥护。

    年轻时,作县吏,曾经为县里的一些奴仆干事,后来为都亭佐。

    有志好学,坐立诵读不辍。

    县令邓邵试着和他谈话,认为不是一般的小吏,让他去太学学习。

    后来的县令再召他为吏,他于是逃避隐居阳城山中。

    这时有杀了人的,同县杨吏怀疑是陈寔,县里逮捕了他。

    拷打审讯,没有事实根据,因此得以释放出来。

    后来陈寔作了督邮,秘密托咐许令,用礼召见杨吏。

    远近的人听说,都惊叹敬佩他。

    陈寔家贫,再作郡西门亭长,不久,调为功曹。

    这时,中常侍侯览托太守高伦用吏,高伦教令代理文学掾。

    陈寔知道这个人不合适,把高伦的教书之于檄,怀檄见高伦说:“这个人不宜用,然侯常侍的命令不可违抗。我请在外署官,这样不会有损明德。“

    高伦听了他的。

    于是舆论责怪陈寔所举不得人,陈寔始终没有说什么。

    高伦后来被征召为尚书,郡中士大夫送到轮氏旅社。

    高伦对大家说:“我以前为侯常侍用吏,陈君秘密持教返还,在外地白署。近来听说有人拿这一点责怪陈寔,这是由于我害怕强暴,陈君可以说是好的推到他人身上,有过则归自己的人。“

    然而陈寔仍坚决引咎,听说的人才叹息陈寔的为人,从此天下都敬佩他的德行。

    元嘉元年,司空黄琼征召能治烦剧的人才,以陈寔补闻喜长。

    不到一个月,陈寔因有一年的丧服,去官。

    再升授太丘长。

    讲求德化,清静无为,百姓安居乐业。

    永寿四年,复任司空府掾属。

    延熹九年,第一次党锢之祸爆发,被囚一年,遇赦得免,被大将军窦武征辟为大将军府掾属,谋诛宦官。

    不久,窦武反被宦官所杀。

    第二次党锢之祸又遭株连,位一旦有空缺,朝廷就有多位大臣联名举荐,陈寔总是婉言谢绝。

    陈寔居于乡里,平心率物,德冠当时,为远近之宗师,与其子纪、谌名重于世,父子三人时号“三君“,每宰府辟命,率皆同时,羔雁成群,丞掾交至,豫州百城皆图画寔、纪、谌父子三人形象。

    实与同郡名士钟皓、荀淑、韩韶为颍川四长。

    建宁元年,汉灵帝即位,大将军窦武辟以为掾属,共定计策,寔遂隐邶山禁锢二十年。

    乐天知命淡然自逸,大将军何进、司徒袁隗屡辟授官,坚辞不就。

    光禄大夫杨赐、司徒陈耽每拜公卿,辄曰:“陈寔未登大位愧于先。“

    中平四年八月丙子日卒于家中,享年八十四岁,葬于郎城。

    致悼会葬者三万余人,车数千乘,司空荀爽、太仆令韩融等披麻戴孝执子孙礼者以千计。

    中郎蔡邕撰碑铭,大将军何进遣使致悼词:“征士陈君文范先生,先生行成于前,声施于后,文为德表,范为士则,存晦殁号,不两宜乎。“

    天嘉五年,十九世孙陈文帝,追封康乐侯。太建元年,加封颍川郡公,后世尊为颍川陈氏之始祖。

    有一天晚上,有一小偷溜到陈寔家里,躲藏在屋梁上面,想趁机偷窃。

    陈寔知道屋梁上面有人,并未喊人捉拿他,而是把子孙们叫到面前训示:今后每个人都应该要努力上进,勿走上邪路,做“梁上君子“。

    作坏事的人并不是生来就坏,只是平常不学好,慢慢养成了坏习惯。

    本来也可以是正人君子的却变成了小人,不要学梁上君子的行为。

    小偷感惭交并,下地叩头请罪。

    陈寔勉励他改恶向善,并赠丝绢布匹于屋梁上的盗贼,后人常以“陈寔遗盗“比喻义行善举,“梁上君子“也成了小偷的代名词、雅号。

    中常侍张让的父亲去世后,葬在颍川。

    虽然一个郡的人都来参加葬礼,但却没有一个名士愿意去吊唁,张让感觉很耻辱,只有陈寔参加了葬礼。

    第二次党锢之祸爆发后,张让感念陈寔的恩德,所以对他及一些名士多有保全。

    颍川太守把陈寔判了髡刑。

    有位客人问陈寔的儿子陈元方说:“太守这个人怎么样。“

    陈元方答:“是个高尚、明智的人。“

    又问:“您父亲怎么样。“

    元方说:“是个忠臣孝子。“

    客人说:“《易经》上说:'两个人同一条心,就像一把钢刀,锋利的刀刃能斩断金属;

    同一个心思的话,它的气味像兰花一样芳香。

    那么,怎么会有高尚明智的人惩罚忠臣孝子的事呢?

    陈元方说:“您的话怎么这样荒谬。所以我不回答你。“

    客人说:“您不过是因为驼背装做恭敬,其实是不能回答。“

    元方说:“从前商高宗放逐了孝子孝己;尹吉甫放逐了孝子伯奇,董仲舒放逐了孝子董符起。这三个做父亲的,恰恰都是高尚明智的人;这三个做儿子的,恰恰都是忠臣孝子啊。“

    客人很羞愧,就退走了。

    陈寔曾带领自己的子侄去拜访荀淑父子,当时负责天文的太史上奏皇帝说:“德星聚集,五百里内有英才贤士聚会。“

    皇帝下令各地查询,颍川郡报告说:“当天有陈寔父子与荀淑父子相聚。

    八月,刘瑜写信劝窦武、陈蕃立即动手,以防意外之变。

    窦武马上着手准备,罢免了黄门令魏彪,以亲己的小黄门山冰代之,将狡猾的长乐尚书郑飒关进北寺狱。

    陈蕃建议立即杀了郑飒,窦武不同意,命令山冰等人审问之,供辞连及曹节、王甫等宦官,窦武打算将其一并上奏收捕。

    是夜,窦武归府住宿时,宦官朱瑀得知消息,偷看了他的奏章,骂道:“宦官放纵非法的当然可以杀。我们这些人有什么罪呢,何以应该一起族灭?“

    因此大呼喊道:“陈蕃、窦武奏请太后废帝,这是大逆不道!“

    在晚上立即召集他的亲信强壮有力的长乐从官史共普、张亮等十七人。

    曹节听说后,惊慌失措,于是挟持灵帝,关闭宫门,胁迫尚书官属写诏,任命王甫为黄门令,持节到北寺狱收捕尹勋、山冰等人。

    山冰怀疑,不接受,王甫于是杀山冰及尹勋,并释放了郑飒。

    接着劫持窦太后,夺去玺书。

    并使郑飒等持节收捕窦武等人。窦武不奉诏,驰入步兵营,射杀使者,并召集北军数千人屯于都亭下,对军士下令:“黄门宦官反叛,尽力诛杀的封侯重赏。“

    王甫矫诏令少府周靖行车骑将军,假节,当时护匈奴中郎将张奂刚刚率军回师,不明状况,被王甫利用,命其与周靖率五营军士讨伐窦武。

    深夜,王甫率领虎贲、羽林、厩马刍、都侯、剑卓戈士,共一千多人,出屯朱雀掖门,与张奂等的部队会合。

    次日早晨,两军对阵于阙下。

    王甫的军士逐渐增多,对窦武之军喊道:“窦武反,你们都是禁兵,应当保卫宫省,为什么跟着反叛的人呢?先投降的有赏!“

    营府军士素来畏服宦官,到了中午,窦武之兵几乎散光了。

    最后,窦武被围,自杀,被枭首于洛阳都亭。

    他的宗亲、宾客、姻属都被杀害。

    家属被流放遥远的日南郡比景县。

    窦太后也被软禁于云台。

    曾任窦武大将军府掾属的胡腾,独自为窦武殡敛行丧,因此也被禁锢。

    窦武孙子窦辅,经胡腾和令史张敞一起帮助才得以生还。

    胡腾,湖南桂阳县人,东汉尚书。从小师从汉桓帝窦妙皇后之父窦武,初任荆州部南阳从事,灵帝时任窦武大将军府掾,坐受党锢,解禁后官至尚书。

    胡腾护驾肃官、敢于挑战权贵歪风,义立师门、冒死保全忠良后代的忠义举止,誉满朝野,名垂青史。

    胡腾,湖南省桂阳县人,生活在汉桓帝和汉灵帝时期,生卒年不详。

    从小师从窦武,初辟荆州部南阳从事,灵帝初,窦武为大将军,辟为府掾,坐受党锢,解禁后官至尚书。

    胡腾护驾肃官、敢于挑战权贵歪风,义立师门、冒死保全忠良后代的智勇忠义举止,深为朝野敬重。

    至党锢解除,胡腾被征还京,官至尚书。殁葬于桂阳城东新寨。1957年,湖南省文化厅拨款修葺其墓。

    延熹七年冬,桓帝到南阳巡视,任命胡腾为护驾从事。

    随行的公卿贵戚车马上万,征收的费用差役多得难以计数。

    胡腾上奏说:“对于天子来说,整个国家没有内外之别,车驾所到之处就是京师。臣请以荆州刺史视作司隶校尉,臣自己类同都官从事,南阳太守视为河南尹,宛县令视为洛阳县令。“

    胡腾所说的司隶校尉即负责监察京师百官、督察京师七郡的位高权重之官,朝会时与尚书令、御史中丞一样有专席,有“三独坐“之称,常常劾奏三公等尊官,故为百僚所畏惮;

    都官从事即司隶校尉的高级佐官,负责察举京师百官之犯法者。

    桓帝听从了他的提议,胡腾便大胆整肃歪风邪气。

    大将军的马匹走失,其佐官西曹掾召唤胡腾处理,胡腾却拿着都官从事诏板召唤这位佐官,大将军的佐官这才觉察到胡腾的权威,因而跪行谢罪。

    从此百官畏惧,纪律肃然,无人敢有非分之求,胡腾因此而名声大震。

    胡腾之师窦武是汉章帝窦皇后的侄儿,汉桓帝窦妙皇后的父亲,年轻时以儒家学术与品行著称,汉灵帝即位后被任命为大将军,封闻喜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