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四百余年
繁体版

第陆部:帝国飘摇 第8章 鸩酒

    鸩是一种传说中的猛禽,比鹰大,鸣声大而凄厉。其羽毛有剧毒,用它的羽毛在酒中浸一下,酒就成了鸩酒,毒性很大,几乎不可解救。

    但考虑实际情况,估计这只是传说,久而久之鸩酒就成了毒酒的统称。

    鸩鸟在水中洗浴,其水即有毒,人若误饮,将中毒而死。自有此传说后,人们因惧怕中毒而不敢轻易饮用山林之水。

    邓绥曾经梦见伸手摸天,浩浩荡荡,一色碧青,好像有钟乳一样的东西,她便抬起头吮吸吞饮。

    问解梦的人,回答说唐尧梦见攀天而上,商汤梦见天而舔天,这都是圣王成事之前的征兆,吉不可言。

    又有看相的见了邓绥,诧异地说:“她的骨相和商汤的一样,多奇多贵。“

    家里的人暗暗高兴而不敢声张。邓绥的叔叔邓陔说“:平常听说存活一千人的人,他的子孙一定受到封爵。

    我哥哥邓训为河堤谒者,使修石臼河,每年存活数千人。

    天道可信,家里一定会得到福荫。“

    以前太傅邓禹曾感叹地说“:我统帅百万之众,从来没有乱杀过一个人,我的后代必定有发达的。“

    邓绥对自己娘家的人要求非常严格,曾经下诏给司隶校尉及家乡的河南尹、南阳太守说:“每当看到前代的外戚宾客,常常有假借威权,胡作非为,甚至干扰公务的,成为民间之害。

    责任之一就是官吏对他们执法懈怠,不敢管理的缘故。

    如今车骑将军邓骘等虽无过失之处,可外戚家子弟众多,姻亲又广,难免会有宾客亲属违法乱纪之事。

    凡是遇到这种情况,你们必须严格处理,不得宽容枉法。“

    邓绥认为,要想使皇室外戚子弟不招破败之祸,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对他们的教育,让他们读书。

    元初六年,邓绥下令将汉和帝的弟弟济北王、河间王家中子女,年龄在五岁以上的四十多人,和邓氏近亲子孙三十多人召到京师,为他们专门办起了一所学校。

    请了老师为他们教授经书,邓绥还亲自监督他们学习。

    年纪太小的,都专设师傅,让他们到宫内亲加教导。

    邓绥对亲属们说:“我为什么要为子弟们做这样安排呢?

    这是因为当前风气不正,投机取巧,不肯学习,经书不传。

    如果不加以引导教育,情形将会更糟。

    所以我要褒崇圣人之道,以端正世间风俗。

    平日吃穿讲究,出门有排场,可说到知识,竟然一字不识。

    这就是祸败灭家的原因呀。

    我的祖父当年既有武功载于史册,又以文德教化子孙,因此使子孙后代都能约束行为,不违法乱纪。

    如今能够使你们上溯祖宗的遗愿,下念我的心意,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邓康因邓绥长期临朝听政,心里很是害怕,假托有病不入宫朝拜。

    邓太后派宫婢去查问原委。

    当时宫里的婢女出入,多说好说歹,有毁有誉,其中年纪大的在宫里时间长的都称中大人。

    邓太后所派遣的是邓康家以前的婢女,她也自己通报自己为中大人。

    邓康知道后,责骂她说:“你是我们家出去的婢女,你敢于这样吗?“

    婢女发怒,还说邓康诈言称病出言不逊。

    邓太后便免去邓康的官职,遣送归国,且除去他的宗籍。

    由于邓绥的约束教育,邓氏子弟都比较守法。

    她哥哥邓骘的儿子邓凤接受人家贿赂,事情被揭露出来后,邓骘将妻子和儿子头发剃光,以谢罪天下。

    这在封建社会中确是少见之事,是与邓绥严格约束外戚是分不开的。

    在邓绥的治理下,东汉国家经济在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下仍能获得复苏,社会渐渐安定。

    邓绥执政期间,外戚宦官均不能为祸,她日夜操劳,躬自处置,增收节支,减轻赋税,救济灾民,终使岁还穰丰,百姓安居乐业。

    她采纳西域都护任留班超之子班勇的进谏,通西域、抗匈奴,安定并州、凉州,使西线多年无战事。

    她听从虞诩等人良策,以赦免战俘、安抚和谈的办法转守为攻,使羌人暴动得以平息。

    就在内忧外患四起之时,皇宫中为争夺帝位继承权又开始了殊死的斗争。

    汉安帝的阎皇后多年不育,永宁元年,汉安帝立宫人李氏所生之子刘保为太子。

    李氏在此以前已被阎皇后鸩杀。

    阎皇后怕太子即位以后会追究杀母之仇,处心积虑地要将刘保除去。

    阎皇后与樊丰等宦官串通一气,先将太子乳母王男、厨监邴吉定成死罪,除去太子的羽翼,然后又向汉安帝进谗言,说刘保行为过恶,不宜处太子之位。

    汉安帝宠爱阎皇后,于是有了废立之心。

    太子的废立要经大臣们讨论,大将军耿宝秉承阎皇后意旨,力主废黜刘保。

    太常桓焉、廷尉张皓则反驳说:“人生年未满十五,过恶尚未及身,望陛下为太子选德行高操的师傅,辅导以礼义,自然行为有方。”

    只是汉安帝并不觉悟,竟废黜了刘保,另封他为济阴王。

    延光二年,西部传求消息,北匈奴和车师联兵,进攻河西四郡。大臣们都主张放弃西域,退回玉门关内。

    只有从边疆回京城汇报情况的敦煌太守张当力排众议,廷尉陈忠也认为西域归属汉朝已久,轻易放弃就会失去人心,不如在敦煌置校尉,增加河西四郡的兵力以抵御匈奴的侵扰。

    汉安帝采纳了张当、陈忠的意见,并派班超之子班勇为西域长史,率领500士兵出屯柳中城。

    班勇到西域后,依靠河西四郡和西域属国的军事支援,击退匈奴,降服车师,使中原和西域的交通再次畅通。

    边疆多事的同时,国内也灾害连年,人心浮动。

    在汉安帝登基的那一年,就有18个郡国发生了地震,41个郡国发生了水灾,28个郡国受风暴和冰雹的袭击。

    延光三年,京城和23个郡国发生了地震,36个郡国发了大水,下了冰雹,人民困苦不堪。

    阎姬,河南荥阳人,元初元年,以才色被选入掖庭。

    阎姬入宫后,汉安帝为其出众的容貌倾倒,不久即被立为贵人。

    元初二年,阎姬被立为皇后。

    阎姬祖父阎章,精晓国家典章制度,在汉明帝永平年间任尚书,当时他的两位妹妹被明帝选入宫中,封为贵人。

    从这时起,阎章便成了皇亲国戚。

    但是,由于明帝对外戚多加限制,“权无私溺之授“,阎章本来应升任要职,却被明帝另任为步兵校尉,仅是职比二千石的中上级军官。

    阎姬的生父就是阎章的儿子阎畅,她的母亲与邓绥之弟西平侯邓弘的夫人是同胞姐妹。

    由于这样的关系,在邓绥临朝的日子里,阎姬得到了很多照应。

    阎畅有四个儿子,即阎显、阎景、阎耀、阎晏,阎姬是他的独生女。

    所以,阎姬一出生,就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

    阎姬长大后,生得如花似玉,娇娆可爱,加之她又聪明伶俐,颇有才气,在汉帝元初元年,以“才色“被选入掖庭。

    这时候,安帝已经二十出头,是一位成年天子。

    由于朝政一直由皇太后把持,他便更多地沉溺于女色之中。

    阎姬入宫后,安帝为其出众的容貌倾倒,大有相见恨晚之感,很快,他们便如胶似漆,难舍难分了。

    不久,阎姬即被立为贵人。

    元初二年,也就是入宫的第二年,阎姬被立为皇后。

    大典已毕,阎姬以皇后身份入居中宫,内心的喜悦自然是不难想象的。

    安帝的宠爱使阎姬备感骄傲。

    但是,童年时代父母的娇惯溺爱,使她养成了强烈的自我意识,这促使她在宫中撒泼使性,大耍威风。

    尤其是女人的妒忌之心,使阎姬无法忍受安帝染指其他妃子。

    她仇视嫉恨任何一位得到安帝亲幸的宫人,有时她甚至不惜置人于死地。

    阎姬专房妒忌,一位无辜的宫人李氏就死于非命。

    东汉长乐螭纹玉璧李氏因为曾得到安帝的亲幸,生下一子,取名刘保。

    阎姬因此妒性大发,竟将李氏鸩杀。

    她肆无忌惮地行凶,安帝并没有任何反应,更没有设法阻止过她。

    相反,安帝倒是按照惯例,将皇后的父亲阎畅封为北宜春侯,食邑五千户。

    一个地位卑贱的宫人被杀,在充满血腥的宫廷之中也许微不足道,但阎姬毒死李氏,竟埋下了一系列宫廷斗争的隐患。

    元初七年,李氏所生的皇子刘保,在皇太后邓绥的主持下被立为皇太子,改元永宁。阎姬虽然甚得宠幸,却一直未能生养。她对太子刘保心怀不满,此时此刻也无可奈何。

    永宁二年,邓太后病死,安帝亲政。阎姬顿时来了精神,连忙要求安帝在对付邓氏外戚的同时,将她的四个兄弟加官晋爵。

    这样,阎显、阎景、阎耀、阎晏并列为卿校,典掌禁兵。

    事隔不到一年,到延光元年,又将阎显加封为长社侯,食邑一万三千五百户,追封早死的母亲为荥阳君。

    阎显兄弟家的孩子都年在七八岁之间,也全被拜为黄门侍郎。

    在邓氏家族遭到灭顶之灾的同时,阎氏家族的势力迅速崛起。

    随后阎姬又诬告太子刘保谋反,使安帝废黜太子保,贬为济阴王。

    安帝崩,而太子被废。阎姬于是立章帝之孙、北乡侯刘懿为帝,而北乡侯仅仅在位半年。

    刘懿死后,阎氏秘不发丧,屯兵宫中自守。

    而宦官孙程等,联合宫中几大掌权宦官,秘密迎立废太子济阴王保为帝,是为顺帝。

    而阎姬则被囚禁起来,不久死去。

    阎显、江京等被杀。

    史称此事为夺宫之变。

    封建历史上后宫干政、宦官篡位的情况并不少见,但后宫嫔妃,除了武则天外,基本都躲在幕后临朝听政,不会直接篡位称帝引起麻烦。

    阎姬就是其中一位。

    阎姬的祖父是汉明帝时期的尚书阎章,姑奶奶是汉明帝的贵人,姨母则是邓太后的弟媳,阎家算得上是皇亲国戚。

    阎姬幼年时就凭借才貌双绝出名,以外戚的身份被选入宫中,一入宫就得到汉安帝的宠爱,封为贵人。

    汉安帝被邓太后钳制了十几年,性格愈发懦弱无能,遇上体贴入微、对他百依百顺的阎姬,自然喜不胜收。

    入宫一年后,阎姬就凭借姿色与心机,成为了皇后。

    随着时间的推移,阎姬善妒的一面逐渐展现。

    阎姬虽然深得宠幸,但一直没能诞下皇子,而宫人李氏则为汉安帝生下皇子刘保,于是控制欲极强的演技,便用毒酒毒死了李氏。

    李氏虽然死了,邓太后却让刘保做了太子。

    邓太后尚在,阎姬虽然对刘保心生不满,但也不敢做什么。

    等到邓太后去世,汉安帝亲自掌权时,阎姬就联合自己兄弟陷害太子刘保,将他废为济阴王。

    阎姬的野心很大,她十分羡慕邓太后能权倾朝野多年,渴望能与她一样独揽朝政。

    延光四年,这是阎姬成为皇后的第十个年头,也是邓太后去世、汉安帝亲政的第五年,阎姬终于等到了机会。

    汉安帝与阎姬外出祭祀的途中患病去世,当时济阴王刘保真留守都城,阎姬担心汉安帝去世的消息传出去,朝中公卿直接立刘保为皇帝,这对她十分不利。

    于是阎姬与兄弟阎显等人商量后决定隐瞒皇帝的死讯,每天赵昌询问侍奉,直到回朝。

    回到皇宫后的晚上,阎姬等人才为汉安帝发丧,她又尊自己为临朝摄政的皇太后,任命兄长阎显为车骑将军。

    人性的贪婪是无穷无尽的,为了能够长期独揽朝政,阎姬拥立汉章帝之孙、济北惠王刘寿的幼子刘懿为傀儡皇帝,史称东汉前少帝。

    阎姬临朝听政后,大肆分封阎氏外戚,铲除对自己不利的人,打压刘姓皇室子弟,一时间阎氏一族风光无限。

    但好景不长,刘懿上台仅两百多天就病重驾崩,阎氏一族还是秘不发丧,想如法炮制再找一位合适的继承人作为傀儡,但还没能他们付出行动,就被找准时机迅速出手的宦官集团铲除。

    济阴王刘保被扶立称帝,是为汉顺帝。

    刘保登基后将阎氏一族及其党羽全部诛杀,家属流放全部流放,“临朝听政”的太后阎姬也被幽禁在离宫,不到一年就去世了,阎氏一族短暂的辉煌就此彻底消失。

    东汉也迎来了外戚专权与宦官专权的交替。

    纵观阎姬的一生,荣登后位却不知满足,想效仿邓太后掌权却没有邓太后的头脑与远见,空有美貌却没有能满足自己野心的能力,过于贪婪最后导致自己和阎家都没落下好下场。

    东汉皇帝中,除了开国的光武帝、汉明帝和汉章帝的治国尚可称为贤明外,其余皇帝的治国在历史上备受后人的诟病。

    在这些皇帝执政期间,东汉陷入了宦官和外戚轮流专权执政的怪圈中,使得朝廷政治斗争激烈,百姓生活艰难困苦,国家走向了衰败和灭亡的下降通道。

    汉安帝刘祜便是其中典型的皇帝,前有邓太后和邓氏外戚专权,自己当政时又宠信宦官了阎皇后的外戚集团,使得政治斗争非常激烈。

    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不但朝廷政治一塌糊涂,就连太子刘保都不能自保,受到了宦官集团和外戚集团的双重攻击。

    让很多读史书的人想不通的是,刘保是汉安帝刘祜的独生子,也是东汉皇位唯一的合法继承人。

    然后刘祜竟然听从了阎皇后和宦官集团的谗言,废除了刘保的皇太子之位,让其当了济阴王。

    这种奇葩事情是完全没有逻辑可言,也是不符合封建王朝的常人思维的。

    要知道家天下一直是皇位传承的铁律,只有无亲生儿子继承皇位的情况下,皇帝才会选择旁系的子弟作为太子。

    可刘祜明明有亲生儿子刘保,而且刘保还受到很多大臣和勋贵家族的支持,他却一意孤行的废除其太子位。

    这种操作好像皇帝在自己拿刀捅自己一样,似乎太难以置信了。

    刘保是刘祜的亲生儿子,也是唯一的独生子。

    他的母亲是刘祜的宫人李氏,因为与阎皇后宫斗失败而被毒杀。

    所以刘保从出生开始就陷入了宫斗的漩涡之中,阎皇后想尽一切办法要废除他的太子位,避免他即位后报复。

    站在阎皇后的角度,这种操作是正常的。

    只要刘保顺利登基,以阎皇后为基础的外戚集团必然会面临极大的危机。

    可刘祜竟然相信阎皇后而不信儿子,况且还是唯一的儿子,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试问如果不让自己的亲生儿子来继承东汉皇位,那么刘祜想要把东汉皇位传承给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