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过去做财阀
繁体版

第783章 一起走上快车道(第二更,求订阅)

    这天星期五,清晨接连有数辆汽车驶出万户角直接上了高速公路,虽然万户角的员工大都附近的镇子里,但也有一些员工的家人在长安,所以每到周末的时候,总会有乘车离开南洋。。

    “谢谢你的邀请,我要去长安听一个音乐会,大概明天晚上就回来,”

    在通过万户角的检查站时,克劳森博士探头对着另一辆车上的同事,说道。

    “博士,既然如此,那明天就不喊你了。”

    在和同事分别后,克劳森就驱车朝着高速路的方向驶去,所以很快就通过了检查卡口,再次通过检查后,才驶上高速,几个小时后,在歌剧院外面停下车时,才刚过11点。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克劳森绕着广场慢慢地徘徊了一圈,随后又进入到附近那条人群熙来攘往的步行购物街。他在许多橱窗前驻足观看,突然转身走进一家商店的前门,又从后门离开。

    到12点时,克劳森才满意的点了下头,因为身后没有尾巴。他转身进入另一个巷子,朝向那个用金色的哥特式字母标示的酒吧信步走了过去。酒吧窗户上小块的彩色玻璃使得酒吧里面的光线很暗。随后他选了一个角落坐了下来,又点了一杯巴伐利亚啤酒。

    几分钟后,一个人坐进了他对面的那把椅子里。

    “好久不见了,老朋友。”米勒说道。

    克劳森点点头,喝了一口啤酒。

    仅仅只是按着烟盒中的胶卷,米勒就能够感受到这份情报的有多么的重要,也许,这就是一份能够让苏俄首先进入太空的情报。

    虽然时代已经变了,但是很多事情并没有改变。对于曾被当做图哈切夫斯基同党处理,被定为死刑,并且曾被流放到西伯利亚服苦役的科罗廖夫来说,他深知应该如何保护自己。

    “卡娅少校,请替我转达我对委员同志的谢意,这份情报是极其重要的,甚至可以说,它将会改变一切,少校。”

    直到最后,克劳森才凝视着面前的米勒说道。

    看着卷宗里的那些照片时,尽管照片有些模糊,但是仍然让他的眼前一亮,让困扰他的问题,立即得到了解决。

    几天后,在几个时区之外的莫斯科,刚吃过午饭,柳德米拉就如愿以偿地见到了科罗廖夫先生。他坐在办公桌后面,仔细地看了一遍她拿过来的那份卷宗。

    在克劳森离开后,米勒不露声色的把烟盒装了起来,手指一摸,就摸出微缩胶卷的痕迹。

    当科罗廖夫看完这份,他把卷宗收起来,看着面前的少校说。

    “最近过得怎么样?”

    这是从万户角带出来的情报!

    “那边的进展速度很快,你们一定要加快速度可不能落后啊。”

    “好了,

    我还要再去逛一下,我们下次再见吧。”

    只不过身处其中的米勒压根就不知道这一切,几个小时后,情报就被送到了大使馆,随后这份情报被装进了一份外交邮包里,由专门人员乘飞机送到东京。

    尾巴,在不断的变化着。

    说话的时候,他的眼睛朝桌上的烟盒看了眼,用手指点了一下,说道。

    就这样,他们聊了起来,就像是普通的朋友聊天一样,他们甚至还要了一些餐点。

    虽然他并不喜欢贝利亚,但是却喜欢他弄来的一些情报,那些情报可以帮助他解决很多问题,当然了,这也是他不喜欢贝利亚的地方——你永远都不知道,他的人在什么地方关注着你,但至少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卢比扬卡监狱的空牢房总是有的。

    到那时候,全世界都将会目睹,苏俄的伟大与成功!

    在米勒的内心激荡时,他并没有注意到的是,在路边的一辆五菱面包车里,几双眼睛正盯着他,照相机也在不断的拍摄着他,在米勒离开的餐厅之后,一对青年情侣就跟在他的身后。

    “到目前为止,同志,”

    柳德米拉看着他说道,

    “委员同志让我转告你,我们需要你尽快推出你的产品,绝对不能让他们领先于我们,我们不能够让西方人,无论是美国佬还是南洋人,不能让他们再一次超越我们,现在他们的进步太快了,所以您必须要追上他们。”

    显然,这并不是贝利亚的督促,而是另外一个人——克里姆林宫的那位,在过去的两年中,他一直关注着这里的进展,那位慈父不仅需要可以把原子弹送到美国的洲际导弹,同样也需要能够证明我苏俄遥遥领先的人造卫星,总之,无论如何都不能让他失望,如果他失望了,那么会有很多人再也看不到明天的太阳。

    “请委员同志放心,有了这份情报,我们至少可以提前一年完成很多工作,也许明年年初,最迟明年的年底,大家就可以知道这个好消息!”

    科罗廖夫报之以微笑,等到面前的少校离开之后,他轻声说道。

    “真没想到,这个设计居然如此精妙……”

    赞叹之余,科罗廖夫又深吸一口气,说道。

    “好了,是时候全力以赴了!”

    然后科罗廖夫拿起电话,给自己的副手扬格利打去了电话。

    世界历史的进程总是如此的奇妙,普通的人们永远都不知道一次偶然的意外,会在什么地方对历史产生什么样的改变,但可以肯定的是,从两年前开始,一份从南洋传出的情报,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个时代,在很多地方加速了一切。

    而这种加速是无意,但是有的加速却是有意为之,几乎是在科罗廖夫召来扬格利的同时,在幕色笼罩下的泗水港,轮船

    上船员们警惕的看着周围,船上飘扬的那面带有镰刀斧头的红色旗帜表明了它的身份,很快,一辆拖车驶了过来,在拖车靠近轮船后,从驾驶里跳下来的人,便对着一旁的人点了点头。

    整个过程,他们都没有说话,直到集装箱被装上轮船之后,船上的大副才对那个人说道。

    “期待我们的下次合作。”

    “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吗?

    参与者们并不知道,而在这个交易进行时,泗水港内的海关以及港口工作人员,都在那里看着球赛,他们都没有往外看上哪怕一眼,似乎对于他们来说,外面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几个小时后,在港务局拖船的帮助下,这艘俄国商船缓缓驶离了泗水港,而在它驶到公海后,长安的秘密情报局里已经得到一份情报。

    “货已出港。”

    次日上午,在秘密情报的情报简报中,只是夹杂着一句话“交易达成”。

    看着简报中的这几个字,李毅安的嘴角轻扬,然后自言自语道。

    “好了,一切顺利,希望……”

    希望什么呢?

    李毅安自己也不知道,与苏俄的秘密交易不过只是开始而已,至于这种交易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实,他并不清楚,但是这一次交付的这些电子计算机和P100型发动机,肯定会加快苏俄的发展。

    南洋所得到的并不仅只是黄金,除了黄金之外,世界局势也会被深深的改变,明年最近54年,苏俄的米亚4型轰炸机就会试飞,并且公开露面,在新型发动机的帮助下,它的航程会更远,到时候,无论他在什么地方摇翅膀,对于美国来说,都是达摩克利斯之剑。

    这还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苏俄现在已经在人造卫星和远程战略导弹上压上了筹码,在适当的加速下,以苏俄的体制优势,他们应该会在短时间内取得相应的突破。

    到那时候,美国所感受到的将是前所未有的威胁——一边是战略轰炸机在纽约外海摇翅膀,一边是苏俄发射战略导弹,把卫星送上天!

    威胁啊!

    这些对于美国来说都是威胁!不仅仅只是简单的威胁,甚至还是危机,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

    而美国越没有安全感,南洋就越能从中得到好处。

    并不仅仅只是美国的援助,更重要的是冷战的进一步白热化,只有如此,才能够实现另一个目标——构建“南洋的安全圈”。

    “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最后,李毅安将简报合上,然后看了一眼台历上的日期,轻声说道。

    “这件事算是结束了,好好的招待老朋友吧!”

    再有几天南洋人民的老朋友就要来访了,招待老朋友很重要,重要的并不仅仅只是招待,还有和老朋友之间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