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崇祯
繁体版

第72章 饥饿的流民

    “你们就靠开皮货铺子过活?”

    “做皮货生意以外,在大兴县那边也买了一些田地,唉,我们都已经从辽东跑到这京里了,还是躲不掉。三年前,鞑子又打过来了,家里的庄子也被他们抢了,我只有一个儿子,我儿子那时候带人上北边收皮子,刚好住在庄上,鞑子打来没跑掉,就没了。”

    说完齐老汉抹了抹眼睛,“先父过世之前,拉着我的手说:‘官军打到辽东的时候,你一定要告诉我,到时候要把我的坟迁回辽东老家的墓地去,我要葬在我的父母和祖先的身边。’我很生气,我不服气呀!我要把家里的钱捐出来,给朝廷去买武器,去招兵,去打鞑子!”

    皇帝听了之后,很感动,冲王之心丢了个眼色,去后堂换衣服,换上那套四品锦衣卫官服,让人去唤齐老汉过来。

    锦衣卫去外面唤来齐老汉。齐老汉见刚才在外边的男人,换了身官服,赶紧过来见礼。

    旁边的锦衣卫提醒说:“齐老丈,这是当今皇上,微服出行,来了解国债情况的。”

    齐老汉就要赶紧磕头行礼,皇帝说:“免礼,朕还要感谢你。请问老丈可是有功名在身?”

    齐老汉说:“小民年轻的时候,在辽东只通过了童子试县试。”

    皇帝一听,没有功名,当官就不行了。“老丈,你没有了儿子,还做着皮货生意。朕赏你穿锦衣卫校尉服,免得有人欺负你。”

    齐老汉一听,赶紧跪下行礼,谢过皇帝。在京师,不少人花钱买锦衣卫的穿衣资格,就是这里有好处。

    朱经理又说:“老丈,你以后生活要是有困难。可以来宫里找朕,朕给你撑腰。锦衣卫你们不许阻拦。”老齐赶紧谢过皇帝。

    “朕还想知道一些宫外的事,你也可以说说。老丈,你家住哪里?”

    “小民家住骡马市街上。”在外城,也不是什么好地段,看来这老齐家里其实财力也一般。

    “皮货生意好做吗?你们那些皮的料子从哪里买的?”

    “前些年还行。咱北京城冬天很冷呢,大家都要穿皮袍子。小民的皮货,以前大多都是从北边蒙古人那边,买来的羊皮牛皮。这几年生意不行了,蒙古人都投了满洲鞑子,大明在跟他们打仗,就没有再去跟蒙古人买这些皮货了,现在只能在骡马市菜市上买些皮货。”

    “那你有没有去过蒙古,会不会讲蒙古话?”

    “小民去过蒙古进货,会讲一些蒙古话。”

    “那你以前在沈阳的时候,有没有跟女真人做过生意,会讲女真话吗?”

    听到皇帝提起女真人和女真话,老齐的脸色又变了一下,想了想还是照直回答,老齐说:

    “在沈阳的时候,小民跟家父确实去过几次女真人那里做生意,女真的皮货还是很值钱的,熊皮貂皮也都很好卖,跟他们做生意当年咱家赚了不少的钱。当年小民能讲几句简单的女真话,不过现在都忘光了。”

    “当年努尔哈赤为什么要造反?你知道原因吗?”

    “这个……听说努尔哈赤当时有七大恨,大明这边误杀了他的父亲和祖父,所以他要造反。”

    七大恨的事,朱经理早就听皇帝介绍过了,不过朱经理对七大恨导致努尔哈赤造反,他是不完全相信的,因为七大恨说到底只是感情矛盾,而努尔哈赤他不是一个感情用事的莽夫,怎么会完全凭感情用事呢?一定还是有一些更深层的原因。

    从朱经理初浅了解到的努尔哈赤经历来看,象奴尔哈赤这样的人,如果大明够强大,还有好处给努尔哈赤,好处管够的话,不要说曾有杀父之仇了,就是曾有再多的过去的仇,他也能放下,然后笑嘻嘻的抱着大明的腿喊爹。

    不过现在看来,老齐他也就只知道这些了。老齐买国债时,已拿户口黄册登记姓名家庭住址。皇帝到大堂上检视,老齐的大名叫齐志安。老齐又再三再四地谢过皇帝,看到外面有人进来买国债,老齐才躬身退后走了。

    进来的人愣愣的直直地看着皇帝,然后就跪下磕头行礼了,“皇上,小民张大荣给您磕头!”

    皇帝一看,前几天见过的嘛,就是那个参加过萨尔浒之战的老兵。

    皇帝说:“你还真来了。”

    张大荣说:“小民不敢欺瞒皇上,说要来买就会来买,老妻不让我买我也要买。不过小民家里只有四两银子,只够买两张国债。”

    朱经理感兴趣了,来都来了,闲坐着可不是办法:“你老妻怎么不让你买国债呢?”

    “他妇道人家不懂,总说钱要给小儿子娶妻用的,准备要在院子里加盖一间房子。”

    “你有几个儿子啊?”

    “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在神机营当兵。”

    皇帝说:“神机营可不是个好地方。”

    张大荣一听,突然福至心灵,跪下说:“神机营确实不大好,草民大儿子一直说想去锦衣卫。”说完,在地上磕头。

    皇帝知道了,这张大荣进来的时候,听到了前面齐老汉的话,知道齐老汉穿上了锦衣卫的衣服,所以也想给儿子讨一份锦衣卫的前程。

    对于皇帝来说,给张大荣家一个锦衣卫的前程,也不是什么大事,再说这张大荣确实也是有功劳的,要是没有他的话,那一天也不一定就能揭开京营的黑幕。

    “那就让你儿子改天去锦衣卫当差吧。”皇帝说。

    张大荣办完了手续,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这时候又进来一人,就是城外租地种菜的汤文琼。他穿着麻布的衣服,肩膀上臂弯处打着补钉,戴着一顶草帽,脚上踩着双草鞋,进了门。

    汤文琼进了大堂的门口,看见大堂里面有十几个穿着华丽的锦衣卫,不由的有点害怕,就想退回去。朱经理当然不会让他往回退,来都来了,怎么着也得把钱交了,问完话才走吧。

    这个大堂是仓大使的衙门,地方不大,十几个人挤在一起,皇帝一下子就闻到他身上的味道,就不由地皱了眉头,想回去后堂。朱经理一闻这味道,就知道是怎么回事,这味道就是挑大粪的味道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