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秀闯江湖
繁体版

第三十六章鸡飞狗跳

    青枳门现在有一件事急需解决。

    咱们新出生的两个小孩儿,吃的不够了。

    这是两个能吃的家伙,而师娘的母乳,貌似有些不够,倒不是师娘母乳不多,而是不足以同时喂养两个。一个有多,两个不够,现在就是这么个情况。

    现在的选择,是就这么将就着,还是正常选择找一位奶娘?

    反正是不能像宋成当初一样找只羊了,毕竟这俩才刚出生呢,喝奶起码还要喝大半年,老喝羊奶哪儿行。

    山下农庄今年也没有要生孩子的人户,自己人这边没有能提供奶水的人家,就只能去别处找了。然后师公就下了个决定,干脆,直接找一家刚有孩子降生,家庭又有些困难的,直接将整个家给雇过来,让他们以后就住在农庄里,以后女子不做奶娘了,一家大小也可以继续在农庄里干活,不用为生计发愁。

    宋成不知道师公雇佣的这些人是怎样的一种模式,他目前还没搞明白,不像是那种“卖身”的模式,也不像是单纯找人打工干活的模式,倒像是渐渐地聚拢成“一家人”的样子。

    师公会在农忙季节时不时的与他们一起下地干活,甚至在他们家里吃饭,师娘怀孕期间,这些人也时不时的过来看望,师公花钱供他们孩子上学,虽然没有收入门墙但又有在教这些孩子拳脚功夫,一个掌门整天跟门派里的厨子喝酒聊天......

    这整体看上去,就不是一种“正常”的上下关系,但看起来又特别的正常。

    宋成总感觉,青枳门发展不起来,准确地说是发展不成如御海阁、东圣阁的那种大门派,至少,在这个时代,以这种奇怪的模式,发展不成。

    但是,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舒适区,在那些大门派里,宋成可能也能待得习惯,但这青枳门,他却感觉是待得“舒服”,不需要去适应什么规矩,不需要担心哪里得罪了谁而不自知。

    而一个大的群体,是一定要讲规矩的,也一定要压制过多的人情,不然这个群体就没办法管理,只会因为各自之间的情感诉求不同慢慢分崩离析。

    以情感来处理事情,只适合于人数不多的群体,就如现在的青枳门,一旦以后门派想要壮大,扩大人数规模,那现在的这种对待人物和事情的行为模式就一定要也一定会产生改变。

    而要是想要保留如今的这种情况,又想要“人多势众”?那是不可能的。就算是现如今的以情感维系的局面,事实上也是在师公以“经济基础”为前提才能维持下去的。

    等哪天师公不去京城了,师父又没有什么赚钱门路,农庄上的产出不足以维持门派以及农庄本身,那农庄上的人自然也会因为吃不上饭而离开,好关系,始终是在没有过大的矛盾的前提下才能维持的。

    总之,农庄上又新来了一户人家,一个四口之家,暂时就住在门派内的两间弟子房,一对父母和刚出生不久的小孩住一间,另一个四五岁大的孩子住一间。

    宋成如今的正式师弟师妹还在吃奶呢,他就开始教徒弟了。当然不是正式的徒弟了,他只是在教这个姓高的小孩子认字而已。这个孩子拥有一个神奇名字,叫做高铁,以高为姓,取常见事物铁为名,本来是很平常的......。宋成称呼他爹为高叔,喊他娘为珍娘,他那个才出生不久的是个弟弟,叫高木。

    虽然青枳门没什么严格的门规,但每个人每天还都是有事情做的。

    珍娘自然是每天带自己的孩子,顺带在孩子的吃奶时间给宋成的两个小师弟妹其中一个喂奶,这样他和师娘两个人喂养三个孩子,那奶水就足够了,不会再饿着谁了。并且师娘有个同龄产妇陪着,也不会无所事事。

    高叔的事情比较多,他要去农庄上规划自己家的房子,以后他们一家四口是要在农庄上定居的,趁着现在暂住在门派的日子,先把自己以后的房子给建好。珍娘起码还要在山上住到两个小孩子开始断奶,减少孩子对奶水的食用量之后才能下山,这时间起码是半年以上,他建房子自然是不需要这么久的,因为农庄上的其他人也是会帮忙的,那剩下的时候,就是开荒了。

    宋成已经了解到了,他们青枳门所在的这几座高山,叫青枳山,不是其中一座,是几座共同叫这个名字,因为几座山上大范围但零散的生长着一种果树,叫青枳,果实类似他认识的橘子,不过比橘子酸,个头也小,不怎么当做水果被人使用,倒是果皮在晒干后可以拿去泡茶,或者做药引什么的。宋成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陈皮,跟那个有点像。

    山上最顶峰处,几座山围成了一个小湖泊,在青枳门所在的这一座山的西面,有缺口,水流顺着往下,在高低落差之处形成了一上一下两个瀑布。水流顺着山的西面流下,到山脚后逐渐改道流向西南。而在青枳山往西南去,却是一片较平坦的小平原,说小,那是对整个地域来说的,实际上从人的视角看,大得很,青枳山上发源起的河流,就将平原划成了两半。青枳门的农庄,就开垦在河流的东面,处在河流与青枳山所形成的夹角之间。

    这片地方,在沈掌门来之前,并未被人占有开垦,是荒山荒原,离青枳门最近的城镇在青枳山的东南面,西南方向河流西面倒是有城镇,不过离得比较远。大乾说到底,还是够富饶,这等适宜开垦种植地方,都还没人来开发,从整体上,大乾境内的各个地区都还算是富有,而平穷,是属于个体的。像青枳门这样自己找片匪窝之地,自己开垦自己种植行不行?行,大乾朝廷不阻止,只要你开垦的田地正常缴税就行。

    但是个人是无法在这种地方进行开垦或者生活的,所谓富裕之地,是要形成一个聚落一个城镇,一个小社会,这片肥沃的土地才能起到作用,就你一家几口人,怎么使一个地方成为富饶之地?土里又不长金子,不过是收成高个几个点而已,一家人守着这几个点的多余收成,远不如在一个村里能够进行货物流通所能得到的收益。所以,这片临近水域,地势平坦,适合种植放牧的地方,才能等到沈掌门来开拓。

    而就算是他,也是因为有比较厚的家底,才能支撑着这个农庄的建成,在农庄-门派-小镇之间形成一个流通渠道,才能最终使这个农庄稳定下来。

    现在,高叔一家来了,农庄里的田地在之前自然是没有开垦出多余的,毕竟多余的没人种迟早要荒废,这个庄子里的农户又不似别地儿的农户一样,只要还有力气,地有多宽就种多宽,咱沈掌门不允许,他招这些人来,不是让他们出死力气的,他要的是经营农庄的农户,不是只知道耕地的牛。

    所以,等高叔的房子建好,他就得在今年夏天到明天开春这段时间里开垦出他们一家之后要耕种的田地出来。至于今年还能耕种的一些农作物,他是指望不上了,他只希望能赶上明年的春耕。

    然后就只剩个五岁大的高铁,在厨房那片儿撵了几天的鸡。

    师娘和珍娘两个人要照顾三个孩子,自然是照顾不过来的,住在山上的花奶奶就有新活儿了,帮衬着照顾小孩儿,有时房奶奶也上山来一起,这就导致养的鸡经管得不到位了,这刚来的小子,不敢在门派里别的地方乱串,吃饭的时候看见厨房后面有鸡,就惦记上了,吃了饭就把鸡追着一顿撵,还差点踩死两只巴掌大的小鸡。

    当时气得高叔去灶门口拿着根烧火棍就是一顿打啊。没人管他,青枳门的人对这事儿没那么上心,连野猫咬死只鸡都可以当做没发生,小孩子调皮撵会儿鸡嘛,很正常,也就高叔,怕才刚来就在东家眼里留下不好的印象,才会上手。

    然后就是珍娘见着宋成一个两岁不到的娃娃就能看书写字,就想着自己儿子是不是也能学一学,就让高铁跟在宋成后面看着他写字。宋成好歹是青枳门下一代的首徒,大弟子,他们一家自然是不好也不能使唤的,就只是让高铁跟着他,高铁这孩子呢,调皮的时候那是撵鸡追狗的,但听话的时候也是真听话,说让他跟着,就是真跟着,也不说话打扰宋成练字。

    宋成通过两天时间仔细观察了一下他,他很认真,认不认识的不重要,他的确是认真的在看,没有如一般小孩子似的,说让他杵在一个地方一杵就是两三个小时,怕不是早就像身上长虱子一样这儿动动那儿挪挪了。

    于是,宋成就跟师父师娘还有师公说了一声,说是他要教高铁认字。

    其实这件事本身是不需要他关心的,因为师公一直是有对农庄里的孩子的学文习武进行关注的,高铁今年夏天来,明年春天他也就该与山下的其他孩子一样去镇上上学了,只不过今夏刚来,办入学倒不是不能办,只是比较麻烦,反正也不急在这一时,便准备明年开年后再送她去上学。

    现在宋成既然主动想要教高铁认字,沈掌门觉得,那也好。一是这里地处高山,山上还是有一些猛兽的,只是一般不在青枳门附近活动,这父母没时间照看着,高铁若是不注意出了后门往山里走迷了路,那可是有一定危险性的。二是明年肯定是要送高铁去镇上入学的,现在跟着宋成学习,能多认识几个字也是有益处的。

    如此,宋成也就改变了作息时间,原本全部安排在下午的练字时间,分成了两半,上下午各拿出两个小时来,教高铁认字的同时,自己也练习。

    他教高铁学写字就与师父师娘教他的时候有一些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