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捡漏
繁体版

27继续捡漏(—)

    北路新建小区,碧桂园,东方丽都,等全部都在动工,附近的田地被征用。到处是工地,挖掘机,压路机,大卡车,来来往往,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李渔骑着自行车带着李筱月,对此十分好奇,不由得停下来,驻足观看。

    施工区一边有七八口鱼塘,小鱼塘众星捧月一般围着一口大的鱼塘。大鱼塘占地几十亩,像一个湖泊似的,波光粼粼,让人兴叹浩瀚。小的鱼塘横七竖八,都特别小,其中最大的不过一两亩,最小的才一间房子大,全都靠近道路。

    大道边上一口鱼塘,是“回”字形,中间一个小岛,四周深沟。沟里没有一滴水,高处淤泥被晒成了白地,低处泥巴已经干裂,只有一点湿润,人踩上去都不会下陷。

    里面没有一个螺蛳,低处一个坑里有一条死去的鲤鱼,周围一些死去的小鱼小虾,鲤鱼估计有1斤多的样子,可惜早已晒成了鱼干,上面爬满了苍蝇。

    李渔叹息来晚了,沟里走了一圈,没有螺蛳,没有河蚌,泥土上也没有小洞。

    在低洼处有一蓬水草,水草上面也没有水。李渔不甘心一无所获,想扒开水草,看里面是否有泥鳅鳝鱼。

    刚扒开一把水草,一条一斤左右的斑鱼露了出来,背部尾部表皮都已经干涩,它的头部扎进泥土里的缘故,微微还有一些丝润。

    又是一条死鱼,李渔心里更觉得遗憾,将它扔在一旁。估计所有的鱼儿都死了,也就没有抱任何期望,想继续扒草,如果能在草丛里找到几条泥鳅鳝鱼,就不虚此行。

    李筱月把斑鱼捡了起来,斑鱼还没有发臭,李渔也就没有阻挡妹妹用手去拿。

    李筱月突然叫道:“哥哥,哥哥,鱼是活的。”

    李渔经手的东西,自然不信看走眼,说道:“怎么可能?”

    “真的,你看。”李筱月把鱼凑到李渔的眼前。斑鱼双眼没有一丝亮光,可是它的嘴巴张了一下,就像马上要断气似的,呼吸了一口新鲜空气。

    李渔急忙拿着斑鱼跑到水沟里,将鱼儿放入水中,开始这条鱼很长时间才张一小嘴巴,吐出一点泥泞,后来过一会儿张一下嘴巴,最后它呼吸平稳起来,非常有节奏的嘴巴一张一合,它的双翅慢慢地能煽动了。

    李渔知道着条鱼已经救活了,把鱼放进网袋里,捆在一颗草上。这次让李渔大感到惊喜,将一个装鱼的袋子装满水,每次外出,李渔都要事先准备好几个袋子,既有装鱼的,也有装虾子的,还有装田螺的。

    回到干涸的鱼塘,将水草扒开,里面竟然有三条斑鱼,藏在一个坑里,坑里一点水都没有,只有泥巴还是湿的,最大一条估计有三斤,小的也有1斤左右,而且都是活的。

    李筱月“啊”地一声大叫,道:“我们又发了!”

    李渔也是喜不自胜说道:“对,我们又发了。”

    把鱼放进水袋子,用力把所有的水草扒开,再也没有发现一条鱼,李渔把鱼全部放到水沟里养着,这条水沟是大塘的下水道,水流不大,但是特别清澈。

    李渔想着外婆煮蛋,以为天天有,又回到了干潭,把水草下方的泥巴都掀了起来,不说泥鳅鳝鱼,就连一颗螺蛳都没有,真是奇怪至极。

    李渔不知道的是,黑鱼是肉食类鱼,只要鱼塘有黑鱼,池塘里几乎没有泥鳅鳝鱼,也不会有特别多的螺蛳。

    县城是个小城市,特别讲经济,城郊的种植业,养殖业,自然而然讲经济效益。城郊比如喜欢种植玉米,西瓜一类能够卖出钱的作物;可是乡镇喜欢种植萝卜白菜一类,能够自给自足。城郊比较喜欢养黑鱼,小龙虾,草鱼一类价格比较贵的鱼;乡镇则喜欢养草鱼鲢鱼一类比较好养的鱼。

    李渔能够在城郊,一下捡到几条黑鱼,也不足为奇。

    “今天那两个小孩这么还没有来?”冷鲜店的亲家母问吴少林道。

    亲家母名叫吴英,年纪已经六十开外了,人比较瘦小,但是这把年纪了,眼不花,腰不驼,长年累月留着短发,走起路来,铿锵有力。做事风风火火的,特别麻利,一点也不拖泥带水。

    吴英的女儿叫吴莹莹长得像她,有几分姿色,嫁给了冷鲜店老板的儿子。吴莹莹但是性格却不像吴英,娴静少言,平日难得一笑,不了解的人以为很好说话。

    李渔却看着吴莹莹头痛,有一次,剩下几斤田螺,不想再摆摊了,对吴英的女儿说:“我这螺蛳便宜地卖给你算了,6块钱一斤。”吴莹莹说道:“4块钱一斤,都是剩下的了。”

    李渔说道:“我早上可是卖8块钱一斤的,6块钱很优惠啦。”

    吴莹莹道:“就四块钱一斤。”

    收购才是这个价格,李渔气的想大骂:要不是看在你是隔壁店内的人,又想买田螺的份上,都不想理你。

    后来老板娘回来,从李渔手上以6块钱一斤的价格买走了田螺。后来慢慢接触,李渔知道吴莹莹特别难缠,你买她的东西,一毛钱都不减;她买你的东西,狠狠砍一刀。不仅如此,还挑一大堆毛病。

    吴英就在亲家的店内打工,负责给客人过秤,收钱。

    大家都叫吴英为亲家母。吴英特别喜欢和李渔打交道,李渔一有什么好东西了,她觉得合适的话,就会买下来,价格给的也很公道。

    吴少林打趣道:“怎么,你想他了。”

    吴英也是开的起玩笑的人,说道:“只许你们老牛吃嫩草,不许我们包养帅哥啊。”呵呵自笑过之后,赶紧又说道:“我都快是七老八十的人了,不喜欢讲这些笑话了。昨天我不是买了两条斑鱼吗,我的一个熟人看见了,也想买,要是小孩今天能抓到,托我帮她买下。”

    吴少林道:“小孩是撞运气的,怎么可能天天搞到。”

    吴英道:“我也是这样讲,可是熟人她家的孩子硬要吃,她讲从别人那里买,不放心,怕不是野生的。”

    一个卖蔬菜的说道:“你们在这里讲,看那里不是来了吗。”

    果不其然,市场入口,李渔手提着一个袋子,显然很重的样子,腰杆都向前倾。他身后李筱月三步并作两步紧紧追着。

    吴英笑道:“讲曹操,曹操就到了。”快步走到李渔跟前说道:“我看一下,今天搞到点什么东西。”

    吴英抢过袋子,打开一看:“又是几条斑鱼,比昨天的都大条。”

    众人闻言,全都围过去看。尤其是几个卖蔬菜的,她们挑一天蔬菜,也不过挣到一两百块钱,还经常被城管撵着跑,有时候还要跟其他摆摊的人吵架。而两个小屁孩,刚断奶的年纪,抓鱼捡田螺,天天卖一两百块钱,叫她们如何不羡慕。

    吴英道:“谁都不要跟我抢。”

    一人笑道:“放心,哪个都不抢。”

    又有一人说道:“你不可能要光,我买剩下的。”

    吴英听到这话,从袋子里挑出两条大的斑鱼,来到她亲家店面,把鱼儿称了,放进水缸里,端坐在凳子上,坐山观虎斗似的说道:“这下你们是抢不过我了。”

    其他的人见状,也不甘落后,有两人,一人抓了一条走,剩下一个空袋子,扔在地上。

    李渔和李筱月看的目瞪口呆,斑鱼真的这么稀罕么,争着抢着要送钱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