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好日子
繁体版

第二百零五章 贾琏有了继承人

    翌日,崇安帝返回京城,以清剿叛军余孽为由,在整个大乾发动了一场大清洗。这次浩劫波及到数十万人,以至于引发多起动乱。京城军队是清洗的重点,京营和龙禁尉全面整顿,驻守京城周边的十二团营近半数将校被撤换。

    忠顺亲王主持了在兵变中丧生的宗室成员的葬礼,大皇子和二皇子都被追封亲王,所以这次共有五位亲王一起下葬。

    崇安帝下诏,朝廷官员和京城百姓服丧二十七天,禁歌舞酒宴,百日内不得嫁娶。

    忠敏亲王亡故,长公主接管了内务府,萱柔公主和月柔公主协同管理。崇安帝遭受丧子之痛,大病一场,身体状况急转直下。在皇后的建议下,崇安帝决定修习养生道法。皇后和萱柔公主开始协助崇安帝批阅奏折,以便让崇安帝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修道。

    贾琮和贾环由于护驾有功,晋升一等伯。贾家阵亡的亲兵家属得到了优厚的抚恤金,孩子可以进入贾家族学读书习武。伤残的亲兵也得到了抚恤,贾琅还给他们安排了合适的活计。其余的亲兵也得到了奖赏,贾琅从不亏待自己人。

    神威将军冯唐用自己的表现得到了崇安帝的信任,依旧担任龙禁尉统领。蒋伟谋反身死,被抄家灭门夷三族。另外三位统领由于治军不严,被免职下狱。蒋子宁,戚建辉,五城兵马司指挥同知骆阳和陈韬补上了龙禁尉空出的四个统领位子,史晧和史明晋升五城兵马司指挥同知。易雅入宫,担任新成立的凤仪尉统领。这支由女子组成的卫队,负责保护皇家内眷。

    贾琅最近很忙。京营要整顿,锦衣卫在大乾各地抓捕官员。倭国内战全面爆发,大乾海军已经往本州岛输送了五万余高丽人,并且还将继续这么做。浩罕汗国遭到两面夹击,浩罕大汗无奈之下,向着西南迁徙。大乾联军正式与罗刹鬼遭遇,双方爆发了连番大战。关键时刻,贾萍自绥远城出兵,从侧方给了罗刹鬼狠狠一击。罗刹鬼大败,被迫退出了浩罕汗国。贾菱从抚远城秘密出兵,抄了浩罕汗国大汗的后路。贾芸从镇远城出兵,正面攻击浩罕汗国残余军队。

    严格来说,贾芸等人的行为属于擅自开战。不过他们上报朝廷说的是浩罕汗国挑起的战争,他们只是被迫还击。西域离中原太过遥远了,朝廷并不重视那些地方,所有给了那里边军将领很大的自由权。贾琅就是钻了这个空子,才敢在西域放开手脚做事。如今京城发生了巨变,就更不在意西域那些事了。故而贾芸等人的请战奏折,没有遭遇什么阻力,就得到了批准。

    贾琅每天都忙着处理公务,连回府的时间都没有。贾琮和贾环也没有时间在家养伤,他们忙着整顿立威营和奋武营。从西山回京后,两人并没有回大观园。他们不想让姐妹们看到身上的伤势,以免姐妹们忧心,掉一地眼泪。

    在纷纷扰扰中,贾琏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是个健康的男孩儿。贾琏欢喜不已,在府里大发赏钱。由于是特殊时期,贾琏没有给孩子办满月宴。他准备等孩子百天时,再好好庆祝一下。贾琏特意找到贾琅,让他给孩子取名字。贾琅思索一番后,给孩子取命贾节。他希望这個孩子长大后,能给节制自己的欲望,做个有节操的人。

    贾琏对这个名字很满意,他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却希望儿子能够做到。贾琏告诉孙氏,等孩子长到五六岁,就让把他交给贾琅教导。孙氏没有反对,她很疼爱孩子,却也知道由贾琅来教导孩子,比贾琏这个亲爹要靠谱的多。

    贾兰出生后,贾家嫡脉已经有七八年没有添丁了。贾节的出生,给贾家添加了不少生气。小家伙收到的礼物之多,价值之高,让出身官宦人家的孙氏都吃惊不已。就连素来小气的李纨,都送了一套金项圈。凤姐儿更大气,直接让平儿送了一箱银元宝,合计一千两。

    孙氏给贾琏生了个儿子,凤姐儿也就彻底解脱了。她对贾琏最大的愧疚,就是没有能给他留后。如今凤姐儿就盼望着自己肚里的孩子能够平安出生。无论是儿子还是女儿,她都一样喜欢。贾琅每次来找凤姐儿,都会把耳朵贴在她的肚子上,听孩子的动静。贾琅如此喜爱这个孩子,凤姐儿心里安定许多,自己以后的生活也有了依靠。

    林如海入京了。进宫面圣时,林如海上了一道奏折,建议崇安帝推行六条新政。第一条,官绅一体纳粮缴税,从根本上解决土地投献之风。第二条,摊丁入亩,取消人头税,重新丈量土地,今后将以土地多寡为准征税纳粮。第三条,火耗归公,避免地方官吏以火耗银子的名义盘剥百姓。第四条,改两为元,由朝廷铸造统一规格的银元,用来代替银两,规范大乾的货币流通。第五条,开放海贸,设立海关衙门,对所有海商征收关税。第六条,改革商税,将商税由目前的三十税一提高到十税一。

    林如海的六条新政传开后,朝野沸腾。这六条新政,就是在挖官绅阶层的根。如果崇安帝采纳了林如海的建议,必然会招致天下大多数官员和豪商的激烈反对。弹劾林如海的奏折源源不断的送到崇安帝的案头,言辞激烈者,称林如海的六条新政祸国殃民,动摇大乾的根基,不诛之不足以平民愤。

    在这场对林如海口诛笔伐的汹涌浪潮中,金陵知府贾雨村却逆向而行。贾雨村上了一道奏折,陈述了江南土地投献对大乾的危害,列举了江南豪商的各种奢靡行径。他还在奏折中描述了江南底层百姓的困苦生活,言称富庶的江南尚且如此,其它地方情况只会更加严重。朝廷需要革新,改善底层百姓的生活,才能维护大乾的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