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太子师
繁体版

第27章 冗兵课

    “我们当土匪的只要记住几个雷区别碰就行。别打地方官府,即便进城了,也别劫掠官宦人家。富户,可以抢,不可以杀。官,不可抢,也不可杀。

    至于普通百姓,抢了杀了那都没问题。

    殿下听我说完。

    官别动别杀,是因为将来是同僚,富户只抢不杀,是为了将来还能做朋友。

    而百姓,抢了杀了都没问题,毕竟将来做了正式的官军,也跟百姓打不了交道。

    不管是为官还是为匪,普通百姓都是可以尽情欺负的。这是事实,或许在官面文章,官府材料里,从来没有这样的记载。但是只要有心,随便到一个有过匪患的村子。你去县衙找案牍库,统计一下历年匪患受到伤害的人家财帛性命的损失,你就能知道我说的是事实。最简单的,找当地百姓问一问土匪们进城杀的都是哪些人家,也就一目了然。”

    太子赵桓本来又想质疑,但是忽的想起他之前质疑江逸说大宋兵力战斗力问题。便有些不敢质疑了。但还是勉强说道:“可总归是省钱的法子啊。比之剿匪的花费,招安只是九牛一毛。”

    “殿下,账目算的不对。我来给你算算。就拿大一些的乱匪来说,三千人的乱匪。剿灭他,需要一万人以上的军队,粮饷供给,死亡抚恤,兵器马匹盔甲。彻底剿灭这伙乱匪,大概需要花费费用一二十万两,我们估摸算下吧。如果我们招安,当时是几乎一分钱不花,但是一个兵士一月的饷银就要三两,一年就要三十六两,三千人就是近十一万两,这还没算吃喝住,都是钱。”

    “而且,可怕的是会造成不好的效应。乱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大。乱匪多,当地百姓就不能正常生产生活,就会造成税源流失。社会动乱所造成的税源流失,我不知道户部有没有计算过,可以把地方上乱匪造成的动乱,对百姓正常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换算成税银,等于是用大数据的方式来个归纳总结,得出的损失肯定是巨额的。”

    “殿下,这些年,咱们大宋有多少银两是花在剿匪上的。

    如果一块土壤里,总是长出不该长的东西,那我们要考虑,到底怎么治理土壤的问题,如果总是只把长出来的坏东西除掉,那是不够的。

    所谓冗兵,归根结底,就是养了太多的兵,这是搁在咱们富庶的大宋,要是放在其他王朝,不用等到冗兵这么多早就财政危机玩完了。

    兵不在多,而在于精。

    我们把同样的钱,花在一个人身上,去培养他,其成效,是好过囫囵花在三个人身上的效果。这么说殿下能听明白吧。”

    太子赵桓听的半懂不懂,乱的很。

    张世文却越听越投入进去,眉头一会紧锁,一会打开。

    “江师的意思是取消招安的政策,改为全力剿匪吗?”赵桓问道。

    招安可以保留,但要有严格限制,最好是类似于这样的:在剿匪之前,对某地的土匪进行调查,比如说有三股。那就这么来,三年之内,只能有一股土匪被招安。而且在招安的一股土匪内,只能有五百人进入编制,其他人该判刑判刑该杀头杀头,该流放流放。我只是举个这样的例子,是个想法,不一定适用,但意思是这么个意思。

    第二,张榜出来,明确告知各地乱匪。

    对于地方百姓造成严重骚扰的,杀人超过多少的,劫掠次数超过多少的,达到一定次数,是坚决不予招安机会的。”

    张世文道:“很多乱匪在招安的时候,会用借口说官逼民反,逼上梁上。但是却对他们后来对百姓的劫掠闭口不谈。这么一来,他们也就没有这个借口了。”

    江逸赞许的点点头道:“没错。你可以进山当土匪,你可以不服从管教,但是,你这边说官逼民反,那边杀百姓劫良家女子,全都给你记在本本上,加一分减一分的写上,让后来你砍头都砍得明明白白。”

    “如此一来,一年左右,匪患就会减少很多。同时,以此而选出来的加入编制的土匪,就不是原来那些只懂得欺负百姓的人,而是真正的,手上没百姓鲜血,又有本事,又是官逼民反的人。这些人是可以用的。

    法制的准则应该是如何有效的考虑到将来的情况,如何把可能产生的犯罪降到最低,这个有点深了,以后再跟你们说。”

    张世文心想,法制的准则?那是什么?从长远考虑法的方向,每个案子一方面是考虑当下当事人的利益,同时要考虑在百姓中造成的影响。张世文心中默念从爹爹大理寺卿那学来的经,感觉好像跟江师说的有些关系,但江师讲的似乎又是更深刻的理解...

    “这是第一条,对于冗兵的解决方法。我只是借这个例子,来开个头,而且我说的方法也很粗放,肯定不能直接用,需要相关部门的人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讨论,最后才能拿出个可行的方案出来。

    下面,我再讲讲军饷的问题。

    殿下的文章中,通篇说的都是一个字,钱。

    钱给的多,赏赐给的多,将士就会用命。这话不对,但也对。

    关键在于钱怎么个给法。

    不能乱给,瞎给。咱们大宋现在军饷赏赐的发放最严重的问题,其实在于公平。或者说古往今来乃至未来,公平都是个大问题。

    我们做不到绝对的公平,但要朝着越来越公平的方向走。

    每年的军饷,我先说非战时。

    朝廷按照规制拨下来的每人的月例钱,应该是没问题的。但是,口粮,赏赐,这些其他方面的定额非定额。这里面有多少可以操作的空间?

    我敢说,朝廷花费在军费上的每十两银子,能真正光明正大进到一线将官口袋里的,能有五两就算不错了。另外一半,那就是掌权者,分配者们装自己腰包里了。”

    太子殿下立刻站起来:“他,他们怎么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