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太子师
繁体版

第23章 去桃源村查

    陈东离开后,又有一个人来到童贯的别院。

    此人是禁军马军中的士兵。

    “回大人的话,刘文龙等从山中带出了江逸...”

    原来,刘文龙虽然叮嘱过手下几个随他进山的兵。但只是让他们不要把在村里听到的关于江逸之言跟别人说。并没有讲连江逸的名字都不说。

    所以士兵回归营房后,总要跟兄弟们说说被冲散然后在一个山村里修养的事。然后就说到了有个挺厉害的教书先生,叫江逸,也来到了京城,受到了大帅的召见...

    而童贯收买的这个常来报告马军军中事宜的士兵,就听到了关于江逸的事。这兵士说出了陈东并不知晓的关于江逸的情况。

    童贯道:“刘文龙把他从山中带了出来,之后杨帅召去询问,后来就留在了帅府?”

    “是的,大人。他们都说江逸做了大帅的幕僚,但我们看那江逸那样年轻,哪有多大本事。”士兵道。

    士兵顿了顿,忽然又想起来什么,道:“好像是江逸在村里上课的时候,说了什么大宋未来有危险...具体的刘文龙的亲兵没敢多说,说上峰叮嘱过不能说。”

    “大宋有危险...”童贯手抚着大概是自古以来唯一长胡子的太监的下巴上稀疏的胡子,目光转动,心想:也就是说,这个江逸之所以被杨兴放在府里,是因为说了些什么,之后被殿下信任,也似乎是说了些什么,大宋危险,大逆不道之言...在太子宴席上说享国日浅受祸至深。。。

    “刘文龙有没有说过什么关于江逸的事?”

    ”回禀大人,没有,刘文龙很少提。”

    童贯唔了一声,心想肯定是杨兴不让刘文龙和他的士兵对外说。

    这个江逸,还真挺神奇。按理说一个江湖术士的乱说,怎么会同时欺瞒到禁军指挥使和太子殿下。就算能骗过杨兴这个头脑简单的武将,天真的太子,也肯定骗不过张世文这个小狐狸。。。

    思忖半晌,童贯还是让那士兵走了。

    士兵走后,童贯一口喝干茶盏中的茶,站起身走向后院。

    院里栽植了乔木灌木和不下于十几种名贵花,此时正是花开季节。

    院中有一个面容姣好身姿曼妙的年轻女子。那女子穿着薄透的纱裙,在这春天里,与满园春色相映,看起来如同一幅精美的画。

    童贯见到此景,不觉呼吸粗重起来,他走上前去,伸出手...

    片刻后,满脸春色的女子挽着这位大宦官走进了屋子里。

    半个时辰后,童贯满意的登上马车离开了这座别院。

    屋里的妙龄女子,此时终于才得收起笑容,几行泪水滑下脸庞。他坐在床边,撩起裙子,轻揉着腿上一道道触目惊心的鲜红伤口。她揉一揉伤口,又抬头看一眼旁边桌上的一百两银子,泪水肆意的流着,似喃喃自语:“这世道,这些大人...”

    ---

    张世文离开宅子后,江逸花了半个时辰都没能把宅院里的每个角落走一遍。

    然后江逸就明白了,为什么古代的权贵们要仆从数百妻妾成群。因为宅院实在太大了,如果不充实这么多人,三五人住进去,实在是怕啊。

    要是进来个把人在某间屋里住十天半个月,你都发现不了。

    今天看到蔡京了,这位青史留名的蔡相已经年过六旬,从史书上来看也没几年活了。看起来威风的很,百官之长,谁都怕。但跟蔡京这北宋一样,终究已经是风烛残年了。

    经过这第一节课,江逸对赵桓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赵桓不笨,只是比较单纯。

    白纸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在上面作画,而不用考虑怎么把原来的不好的东西擦掉,甚至有些根本擦不掉。

    还有那个张世文,也是可塑之才,仔细想来,遇到的刘文龙杨兴张世文赵桓,竟然难得的都是好人。但凡他要是碰上个六贼之一,也不会有好下场吧。

    关键是他这开局就在桃源村,那些都是避世百年,比太子还更白的白纸,他在那大放厥词上历史课没人反对,也是走了大运。

    这天一整晚,江逸没有睡好,他总是感觉外面有声音。还不如上辈子住在小一室里,安稳自在。

    而屋外,一夜里来了两拨黑衣人。

    一拨是童贯的人,一拨是蔡京的人。

    两拨人一拨是上半夜来的,一拨是下半夜来的。

    “殿下还真是看重那个叫江逸的,才上一节课就给了间宅子,那么多太傅都没有过这个礼遇。”蔡京和童贯更加确认了江逸此人的不同寻常。

    交换消息后,两人更加迫切要搞清楚这个江逸的身份了。

    不把江逸身份弄明白,他们不得安心北伐之事。

    两人商议,此事还得从那山里的小村子查。

    既然江逸是从那个避世的村子里出来的,那就去村里打听。

    进山的地图,是高俅颇费了一番手段才弄来的。

    地图是刘文龙等人进山出山后才画出来的。在原来的地形图上,标注了村子的位置。后来刘文龙交给杨兴。杨兴交给了总管禁军堪舆图的部门。

    高俅为了不让人注意,并没有直接去调地图,而是让人进入堪舆馆阁内把地图照抄下来。即使高俅贵为太尉,也费了老大劲。

    两个派去桃源村的人拿着地图,很快就找到了桃源村。

    桃源村。

    村里今日来了两位禁军的军爷。

    村民们听说,军爷虽然是禁军的,但并不是刘将军的马军,他们是步军营的。村民们也搞不懂什么马军步军什么司的,反正两位军爷来的时候虽然没带什么礼物,但是带来了朝廷的口头嘉奖,禁军总指挥夸赞他们民风淳朴,夸奖他们救了咱们大宋的军士。

    村民们很高兴,这不比带礼物差,甚至比带实际东西更让他们高兴。

    “这次来,是代表禁军看看父老乡亲。若是不打扰的话,想住几天,帮大家做点农活。”两位军爷这么说。

    村民们心想,你们就两个人,能做多少农活。

    不过还是很热情的留下他们,告诉他们,只要军爷愿意,相住多久就住多久,我们在这生活了百多年,见过的外人除了你们,也就才六个呢。

    于是这两个童贯派来打探消息的人就在这住下来。

    住下来后,两人每天在村里转悠,看似是为了帮各家做点事,其实是借着做事的时候跟村民聊天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