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太子师
繁体版

第20章 可以少输点

    “首先,金人会不会来打我们,殿下可以先谈一谈看法。”

    赵桓站起来拱手道:“江师,我不是怀疑江师说的话啊。金人与我大宋早订了盟约,这次北伐在即,金人更是需要我们与他们一起给辽最后一击,这是事实。我军收复幽云后,辽就算没有什么有生力量再次集合反击金。但金也还是要一方面防备辽复国,又怎么会在这时候对我大宋用兵?”

    江逸点点头,赞许道:“这个问题问的好。张兄是否也是如此认为?”

    “正是。我同意殿下的看法。就算金人早想对我大宋下手,至少也要在灭辽后修整一段时间,才算是比较稳妥的做法,却在转年就来攻我大宋,岂不是疲乏之师吗?”张世文道。

    “好,那请问,为什么金却不做修整,直接来呢?”江逸看着不待他们答话,接着又道:“殿下和张兄说的都是道理,大军征伐,是需要修整的,要尤其注意疲敝之师的问题。但假道伐虢的故事想必殿下知道吧。晋国为什么在灭了虢国后,立刻就灭了虞国呢,晋国当时也没修整。”

    江逸再次停顿,接着又道:“因为虞国弱!殿下说的金军在灭辽后需要修整,但可惜的是,如果金军面对的是跟辽差不多的对手,那么,金军肯定不会立刻对我大宋动手,但可惜,我大宋不是辽,我们和金比,就像虞国和晋国相比!”

    屋里静的落针可闻,连窗外的鸟鸣声也没有了。

    “我们在宣和北伐,拿下幽云地区的战役中,彻底暴露了我们的弱!”江逸不给他们反应的机会,再次开始给他们上历史课,这堂课叫,宣和北伐。

    这堂课他在桃源村里给孩子们上过,刘文龙上过,杨兴大帅也上过。

    现在,他要给太子赵桓也上一下,让他搞搞清楚,到底北宋徽宗朝的兵力是什么样!

    宣和四年四月,童贯领兵北伐...

    窗外鸦雀无声,窗内只江逸的声音。

    江逸的语气冷静到近乎冷酷,不带丝毫感情。

    眼见河北前线兵备废弛,士兵久不习战事,粮草又不够,童贯害怕了,于是便希冀辽军能主动投降...

    种师道的意思是,此时我们与金谋辽,好似有强盗入邻居家,而我们却与强盗一起图谋邻居,这是难以成功的事!

    童贯却说,陛下朝廷早有所算,此番辽亡是注定之事,让你参与是念在你种帅威名的份上,今有圣旨在此,你不得推脱!

    童贯麾下刘延庆以为辽军已是强弩之末,不足为虑,主动请缨率领十万人攻打燕京。

    十万人却被辽军一万人打的大败...

    加上上辈子做老师的时候,江逸已经不记得这是他第几次说到宣和伐辽的历史了。

    他用了半个时辰,大略把这段历史说清楚了。

    至于其中涉及到的人物,除了童贯刘延庆种师道等不能不提的名字之外,其他人的名字他则能不提就不提了。

    因为他不想给与年轻的赵桓太多主观上的认知,谁好谁坏,谁怎么用,都是需要赵桓自己想自己输出结论的。

    赵桓要自己成长,大宋才有得救的可能。

    最后,江逸道:这场战斗可以说是靖康之难的导火索。正因为宣和北伐,让金把我大宋的兵力看的清清楚楚。所以他们才敢于如此之快便对我们动手。这也解释了我刚刚所提的问题,为什么金不做修整,直接来,因为我们弱,因为金人看到了我们的弱。

    在丢给我们一座空城后,在我们大宋朝廷举国欢腾弹冠相庆收复故地的时候,金人早已冷笑着看清楚了我们。他们已经开始谋划什么时候大军开拔了!

    赵桓白着脸道:“我听枢密院的人说,大军下个月就要出发了,江师,有没有方法阻止?”最近,整个朝廷,乃至整座京城,大家都知道朝廷要派兵收复幽云了。这是继太子恩科之后,又一件大事,而且这件事的重要性远胜于太子恩科。

    要知道,幽云地区从后晋石敬瑭割让给契丹,如今已经流落在外将近两百年了。大宋历代君王最大的心事就是收回幽云。

    况且,辽可见的亡国在即,在百姓看来,此次收回故地只是不费吹灰之力弹指间的事。

    江逸摇头道:“势已成,陛下与大人们计议已定,现在不管是谁都阻挡不了北伐的脚步了。”

    “难道我们就眼睁睁的看着吗?”赵桓站起来,脸色更白了,虽然他单纯、天真,可他知道按照江师的推算,接下来大宋会面临什么。

    “殿下,你不要着急,听我说。”江逸给赵桓一个安慰的眼神,续道:“我们大宋之所以现在会弱,主要原因在于文恬武嬉,文恬武嬉的主要原因在于上上下下都觉得天下太平,大家都认为,我大宋很强,大家都看到最大的敌人辽国要亡了。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不知道怕。殿下莫急,听我说完。虽然北伐让金看到了我们的弱,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如果北伐的失败能让我们举国上下看到自己的弱,看到自己跟金人的差距,岂不也是一件好事吗?”

    “如果朝廷诸公都能认识到大宋危机重重...”张世文道:“那我们就会改变文恬武嬉的现状,至少,大家知道怕!”

    张世文激动的看着赵桓。

    赵桓懵了片刻后才反应过来,激动的扯住张世文的胳膊:“我们知道金人的厉害,当金人来的时候,我们面临灭顶之灾的祸事,所有文臣武将,都会拼命努力的!”

    “就像一个人,他身后有一只恶犬在追他,他肯定能用尽全力奔跑。”江逸端起茶盏,喝几口宋朝的御茶。甘甜可口。

    “不对,可按照时间线,只有两年多的时间金人就会南下,两年时间我们不管怎么努力也改变不了多少啊。”张世文冷静下来,又绝望的问道。

    赵桓也如被冷水浇透,重新坐了下来,喃喃道:“是啊,两年什么都不够改变,练兵选兵都不够啊,这可如何是好...”。

    “终于会用正常思维去想问题了,而不是固守在老子天下第一的思维囚笼里了。”江逸这才算是发自内心的觉得,这个张世文是人才,不是那种被传统文化所捆住心灵的年轻人。至于太子...别急别急,太子殿下还是张白纸,慢慢来...

    江逸又喝口茶,才悠悠开口问了一个问题:“两年的确不够,不一定可以阻挡住金人南下的步伐,不能让金人打消南下的念头,但,不让两个皇帝几千大臣帝姬被抓走,少死点大宋兵马百姓,退一步说,不丢黄河以北,还是有可能做到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