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初余烬
繁体版

第六章 杀意弥漫

    云杉出离了愤怒。

    《紫府真引》功法缓缓运转,引导狂暴的力量冲击身体,打开更多的身体之“门”。

    此时的云杉,强大的气息节节攀升,难以控制的力量令他状若疯魔,腥红的眸子仿佛要滴出血来,他的意识深处,有一尊巨大的神魔虚影盘踞,邪恶而强大。

    “想救人,就要先学会杀人,去吧,杀了他们,你就能保护其他人了。”神魔虚影张口,诱导云杉提着屠刀上前去。

    云杉如怒目金刚,周身血气澎湃,一把将乱芒妖将的身体撕碎,他的身形快如惊雷、迅如闪电,在围攻陶渊明的儒者和妖修中四处纵横驰骋。

    噗……噗……噗,鲜血如花绽放,云杉浴血而狂,凡是被他认定要杀的人,皆已经伏尸在他的脚下。

    崔崇久召回天子镇国剑,将他自己与王奕、耿长风、邱义成等重要人物护在后面。

    除了他们,郡府上下包括妖修、差吏、杂役在内的一百五十七条生命,全都被云杉屠杀殆尽。

    云杉麻衣染血,看起来宛如杀神。他怒视着崔崇久及天子镇国剑,喉咙里发出低沉的质问,“你们……想要拦我?”

    崔崇久咬牙切齿道,“年轻人,你血洗郡府已经犯下滔天大罪,我劝你就此收手,否则,天子镇国剑必定视你为仇雠、将你斩于剑下。”

    “呵,呵……哈哈哈……像你这样的死太监、娘娘腔,有什么资格支配天子镇国剑?它要真敢斩我,我先碎了它……”。

    如魔临身的云杉,已然无惧无畏,先前就是崔崇久以天子镇国剑重伤陶渊明的,他对其恨之入骨。

    在崔崇久的操控下,天子镇国剑剑身轻颤了几下,剑尖距云杉的额头不到半米距离,但无论如何,天子镇国剑都无法再前进分毫。

    崔崇久心知,天子镇国剑的剑意,似乎并不想与眼前这个少年为敌。

    陶渊明是百姓公认的清官廉吏,天子镇国剑尚且毫不留情地将其斩于剑下。

    这个叫云杉的少年对朝廷、对百姓尚无尺寸功勋,为何天子镇国剑要违逆他的意图。崔崇久百思不得其解。

    或许只有隐在云端的葛洪,才知晓其中的缘由。

    服食过人界花花瓣的云杉,宛如一界之子,天子镇国剑秉承一国气运,但始终大不过天。

    冥冥中有莫测的力量在周旋。

    “唉,我无意插手世间事,怕沾染大因果,但陶渊明这小家伙属实不错,不忍心置身事外啊。”葛洪苦笑着叹了口气。

    随即他乘风掠至郡府中,将重伤垂死、失血昏迷的陶渊明带走。

    事情发生于电光石火之间,当众人反应过来,葛洪已带着陶渊明飞出数百米远。

    崔崇久怒吼道:“葛洪,你乃世外高人,为何要管这红尘俗事,若不给个说法,待我回归京城,必上奏皇帝封了你的罗浮山道场。”

    “聒噪”。葛洪说罢,随手向后拍了一掌,头都没回带着陶渊明离开了。

    崔崇久瞬间被这隔空一掌拍得倒飞出去,断裂了三四根肋骨。

    “你……你……你……”,崔崇久羞怒交加,气得说不出话来。

    云杉循着葛洪离去的方向,几个闪灭便消失不见,只剩下满院断肢残骸与几个活人风中凌乱。

    ……

    就在这时,天空中陡然响起道道惊雷。

    在遥远的西蜀之地,原始的苍林之中,一座古塔塔顶轰然炸开。无数黑色气团从塔中冲出,散向四面八方。

    随着一声威怒的长吼,塔中飞出一尊高逾十丈、手提青铜巨斧的无头妖魔。

    无头妖魔飞离塔顶,悬于半空中,青铜巨斧对着古塔由上而下轻轻一划,古塔便被劈出一道数尺宽的豁口。

    无头妖魔声音如雷,目视古塔问道:“九婴何在?”

    话刚说完,塔中便飞出一尊九首怪物,它浑身火红、牛身龙尾,激动时,叫声如同婴儿啼哭。

    “蚩尤妖尊,小妖九婴在此,不过,小妖如今已改名‘万妖孤’了”。

    “万妖孤?万妖的君王么?在吾跟前,谁敢称孤道寡。”蚩尤霸气凌然道。

    九婴突然感觉有一股瘆人的寒意正在缓缓向它逼近,它知道,这是蚩尤的老毛病,一旦心绪起伏,就会蕴集无边寒意,一旦大喜大怒,必定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蚩尤,传说中的兵神,亦是九黎的初祖,数千年前,蚩尤作乱,被华夏人文初祖黄帝打败,因蚩尤早已练就一副神魔之体,不死不灭,黄帝杀之不死,只得下令斩去蚩尤头颅,与下半身分葬在世间极阴极阳之地。

    后数百年无头尸身诞生意识,满天下寻找头颅,被蜀山剑修连哄带骗地镇压进锁妖塔中。

    古塔破封之事,恰被蜀山巡山弟子瞧见,他们只是远远观望,便已引起蚩尤的注意,他们怕惹怒这尊大妖,不敢耽搁匆忙下山。

    “咱们快去禀报掌门,蚩尤妖尊破封,放走了锁妖塔中的所有妖物。”

    武陵郡府之中,崔崇久满脸怨毒地躺在床上,任由郎中接骨治伤,半个时辰后,郎中离去,崔崇久示意侍从,待伤势好转,务必将郎中全家灭口。

    只因接骨过程中崔崇久剧痛难忍,发出几声惨叫,郎中信口说了句,“大老爷们忍着点,别叫得像个娘们似的”,便引发了一场灭门惨案。

    郎中庶民之身,在崔崇久这种高高在上的人心中微如蝼蚁。

    杀与不杀,只在其一念之间。

    葛洪伤他之仇,已经被完全转记在了云杉的身上。

    只待云杉失去作用,他就将痛下杀手,一招致命太便宜,他要将云杉千刀万剐,看其跪在自己身前摇尾乞怜。

    今日之辱,他日万倍索还。

    念及此处,崔崇久的心绪方才平静了一些。

    云杉虽然离去,但他的手中还掌握着其他的筹码,他知道,有个小女孩还在荣兴巷,那是云杉的软肋。

    只要将其控制起来,不愁云杉不现身。

    据朝中信使来报,陶渊明的长子陶俨已经将《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献给了朝廷,并被封为五品殿中侍御史。

    有了这两件东西,基本可以确定桃花源的大致方位。

    料想陶渊明做梦也想不到,自己的长子会卖父求荣。将《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拱手献出。

    三日后,崔崇久离开郡府回京复命,此时京城建康的司马道子府上,已经奇人云集,高朋满座,共同商议进入桃花源之事。

    最值一提的是,诸葛家与姬家的人也已经入局。姬家文王一脉,擅长推衍天机,隆中诸葛一家,精通奇门遁甲,有了这两家的人相助,进入桃花源的阻力与风险将会降到最低。

    想到不久的将来能够跟随司马道子进入桃花源,崔崇久的脸上露出难以察觉的阴谋表情。

    千里之外的朝中两位,一人想天下一统,另一人却想改天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