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初余烬
繁体版

第五章 天子镇国剑

    儒家门徒千万,达到平天下之境的儒者才算真正的成道者。

    数千年来,这样的人屈指可数,他们成道前的衣冠,被称为儒道衣冠,拥有神秘莫测的威能。

    “陶县令,你怎会有董仲舒成道前的衣冠,董家人的抠搜是出了名的,为何会将如此贵重的东西交给你一个外人。”武陵郡郡守邱义成难以置信地问道。

    董仲舒是西汉武帝时期的名臣,凭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受到了武帝的垂青和重用。

    而后他又集合百家之说,创立出“大一统”和“天人感应”思想,被儒家公认为是继孔子之后的第二位圣人。

    陶渊明侧脸转向邱义成,“我手中不仅有董圣的儒道衣冠,还有其大一统印,你们是否也想看看?”

    崔崇久脸色阴晴不定,如今的朝廷,虽名义上是正统,但十六国互相牵制吞并,并不由东晋王朝一家独揽,当朝国运远不及强汉时期。

    “大一统印”若真在陶渊明身上,就连孝武帝的印玺也未必能够压制,除非他们身上带着传国玉玺。

    众所周知,自宫中妖乱以来,传国玉玺日日都在孝武帝身上,饮食寝居都不离身,不可能被带到此处。

    崔崇久沉思许久,他此次到武陵,不仅肩负着朝中那两位的嘱托,与他自身而言,也有秘不可宣的绸缪。

    大一统印的意义及威能,他心知肚明,但他不可能被陶渊明的三言两语吓住。

    他决定赌一次,就赌陶渊明没有大一统印。

    身处官场之人,无一不是出色的赌徒,那些单靠勤奋的人,有多少最终得以高官厚禄,拜相封侯。

    酝酿许久,崔崇久朗笑道:“陶县令真是艺高人胆大,竟敢拿大一统印恐吓众官,各位,你们被吓傻了吗?大一统印非是寻常之物,关乎董家的兴衰沉浮,董家岂肯外借。”

    经此提醒,众人如梦方醒。余下的妖修和儒者分不同的方向,对陶渊明展开凌厉的攻击。

    陶渊明才思敏捷,手中的停云笔迅速书写“千峰腾巨石,瀚海飞难越”一诗。

    只见一座若隐若现的山峰拔地而起,将陶渊明撑到半空中,在其周边无数的小山翼然林立,成千上万的石块如过境蝗虫一般,飞射向众人与妖修。

    异象远不止于此,在众人与妖修的脚下,有连片的岩浆在地下涌动,将他们所立之地化作一片沙漠。

    众人与妖修如瓮中之鳖,无论怎样努力,始终走不出那片沙漠。

    最悲催的是,他们还要时刻警惕不知会突然从哪个方向飞来的石块。

    “这穷酸文人,果然极难对付。”崔崇久摇头叹息。

    随即,他吩咐身边的侍卫取出一个黑檀木盒,在盒子打开的刹那,一柄四尺长的龙气萦绕的金色长剑从盒中飞出。

    长剑携无上皇道之威飞斩向半空中的陶渊明。

    陶渊明暗道不好,这剑乍一看就知道非同凡响,如帝君般龙行虎视,让人心中敬畏,他无论如何也应付不了。

    “天子镇国剑”,长沙郡守耿长风惊道。

    “忠臣死社稷,天子守国门。”镇国剑一旦用出,必定是到了国家生死攸关的时刻。

    这一剑,蕴含着苍生之怒、君王之威,别说陶渊明此时身上并无大一统印,即便有,也未必能成功挡下这一剑。

    但是,本该是为了保全江山社稷的神剑,却用在了此时此地,不禁让人唏嘘。

    面对危及性命的一剑,陶渊明汗毛倒竖,心寒到了谷底,但依旧振奋精气神,全力抵挡。

    他迅速书写陆机的名作《泰山吟》,“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峻极周已远,层云郁冥冥。梁甫亦有馆,蒿里亦有亭。幽涂延万鬼,神房集百灵。长吟泰山侧,慷慨激楚声。”

    泰山在世人心中,是至高至伟、神鬼莫当的存在,山莫大与之,史莫古与之。

    陶渊明停云笔似龙蛇起舞,在其身前,一座充满着岁月沧桑的雄峻山体渐渐由虚转实。

    天子镇国剑,携煌煌君威斩向陶渊明,千钧一发之际,一座巍峨的泰山终于成型,挡住了天子镇国剑大部分攻势。

    “嘣”,泰山在天子镇国剑下四分五裂,就连先前形成的山峰、瀚海也被斩得支离破碎,最终化为一种玄而又玄的力量消散于空气中。

    天子镇国剑崩碎泰山后,携余威继续斩向陶渊明。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陶渊明出口成章,唤出一阵狂风,卷着自己飞速倒退。

    然而,他还是被天子镇国剑斩去了左臂,带着一串血花重重地砸在地上。

    树上的云杉见状,再也藏匿不住,循着树枝爬到院墙上,一纵身跳入院中。

    他飞速朝陶渊明奔去。行不到十余米,就被乱芒妖将蛇身卷着脖子提了起来。

    云杉剧烈咳嗽,几次挣扎,但都挣脱不了。

    “别他妈乱晃,要不是留你有用,我一把掐死你。”

    乱芒妖将紧了紧蛇身,威胁道。

    另一边,天子镇国剑在举国民心的加持下,仿佛有灵识一般,一击未能将陶渊明斩杀,竟蓄积力量,调转剑身准备对陶渊明发起第二轮攻击。

    望着从地上艰难爬起、失去左臂的陶渊明,云杉心有戚戚焉。

    那是一个肯为践朋友之诺而舍身取义的人,他不希望对方轻易死在这里。

    从父亲惨死、家庭剧变、到眼前的所见,云杉的心境在不断改变。

    “若我强大,便不会眼看事情的发生而无能为力,若我强大,便不会将自己的命运交由他人来主宰。”

    “可是,而今的我,想做的事太多太多,却什么也做不了。”

    “以前的我,有父母可以依靠,父母既亡,能靠的只有自己。”

    “在强者的面前,我不过是一个蝼蚁,是被人随拿随捏的软柿子,我恨这世道的残忍与不公,我更恨自己的无能与渺小。”

    天子镇国剑以不可阻挡之势,穿透陶渊明的胸膛,云杉的心中发出了悲痛的呼吼。

    他的身体在颤抖,他的内心在滴血,他身上原先被人界花花瓣打开的一道道“门”中,倾泻出一股股神秘的力量,这些力量由小溪汇成江河,由砂砾聚成高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