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年代,当商业大佬
繁体版

第十四章人间百态

    在证券公司门口,板凳的长龙已经绕过几个弯了。

    队伍里有很多学生,唱戏的、唱歌的、打牌的,干什么的都有。

    虽然有一部分人很快就撤退了,因为到了傍晚的时候,忽然下起了倾盆大雨,他们就走了。

    但是还有很多人,宁愿淋在雨里,也不肯挪窝。

    听说那天,纸头会滴水,钱也在滴水,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

    据当年采访过这个情形的记者回忆,当时盛海的常住人口才60万,发新股时却涌进了近100多万人。

    全国各地的人都在这几天涌进盛海。

    他们直接就在发售点前把行李一放,便在第一时间开始排队。

    后来开始限购,每个身份证购买数量都被限制。

    但这难不倒黄牛。

    一些人暗中搜集身份证,邮局的特快专递和包裹,多是从四面八方寄过来的一捆一捆的身份证。

    还有人雇人排队的。

    当时有一对姓唐的兄弟,以50元一天劳务费的代价,一次性雇请1500名民工排队购买认购证。

    最后,他们的认购证很快被换成大量原始股,轰动一时。

    到认购证的最后一天,这些从四面八方汇集过来的人们开始冲锋陷阵了。

    他们就是挤,看谁能够先挤到柜台那里。

    这也是王雨欣上班第一天看到的景象。

    她当时坐在柜台里面,看到人群就像潮水一样压过来。

    不得已,只能以抽签的形式来决定谁来买。

    抽到签的来买认购证。

    王雨欣记得,自己一接过钱,上面全是汗水。

    结算时,钱是一麻袋一麻袋地扔进柜台。

    空调开得最大,还是很闷,递进来的钱全都湿透了,点钞机失灵了。她们工作人员不得不,把纸币一张张摊在桌上,用卫生纸擦干。

    因为规定每个人一次最多买10张,就有人不停地循环排队,有的人甚至一连排了6次。

    在事后,王雨欣了解到,黄牛都把认购证炒到了1000块钱一张,但照样被团团围住。

    这样的疯狂,一直持续到营业部的认购证卖完为止。

    王雨欣还听说,外边的队伍乱作一团,买不到的人在拼命地往里面冲,为此还有人动手打架。

    …………

    张远在了解到实际情况后,反而觉得很正常。

    股票这个新鲜玩意儿刚面世的时候,很多人处于观望的态度。

    虽然宣布“股票认购证”开始发行的海报贴了,所有银行、信用社、证券公司门前都在卖,但还是瞧热闹的多,买的人少,因为这种新鲜的玩意,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是什么用。

    盛海人经历了很多次新体验,像取消粮票啊等等,唯独对炒股这件事慎之又慎。

    一方面是因为要投钱,另一方面是很多人对股票真的不了解,怕被骗。

    还有人传炒股会被当成投机倒把的,担心赚的钱会被没收。

    现在看来,也不知道那些人后不后悔。

    盼星星盼月亮,第一次摇号终于来了。

    难得进行了电视直播,中签率约百分之十一左右。

    第二天,张远来到董华介绍的地下交易所时,整个地下交易所的人,都看向了张远。

    昨晚,张远便是在这里看的直播。

    仅仅过去一夜,现场的氛围完全不一样了。

    一打听才知道,一套白板认购证的价格,别说五万的报价,不到七万根本没人搭理。

    已经有不少大鳄嗅到气息了,新进场的不在少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