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年代,当商业大佬
繁体版

第十三章疯狂的人群

    这天,张远像往常一样,啃着馒头出门。

    为了省钱,张远走路去图书馆消磨时间。

    张远习惯性的往工行方向拐,不为别的,就是为了看到传说中的一幕。

    结果被眼前的一幕震惊到了。

    隔着好几条街,道路却已经被人给堵住了。

    张远找了一个当地的大妈问道:

    “大姐,你们这是干什么啊?”

    大妈用看傻子的眼神看向张远:

    “你昨天没看新闻吗?”

    大妈幸灾乐祸地说道:“今天是认购的最后一天了,昨天消息放出来,上面原本计划是要卖1000万张,结果根本卖不动。”

    “然后他们又降低到了600万张的任务目标,结果还是卖不出去,昨天一统计,还没卖出一百万张。”

    “大家一算,这中签率立马就提高了十数倍。”

    “特别是有一百连号的,妥妥的有就是赚。”

    张远瞬间明白了,他无语看向长长的队伍,反而笑得比大妈还开心。

    “这小子不会是傻子吧,买不到认购证,竟然还开心。”

    “前面的人能不能快点?!老娘还等着!”

    旁边一个大爷厌烦说:

    “催什么催,不知道现在每张证都要登记名字信息,慢得要死,要是有白板就好了。”

    看来这形势变化不小,张远望了眼长长的队伍,很是无语。

    “这才早上7点啊,你们到底几点来排队的?”张远随口一问。

    不问还好,一问之后,队伍直接炸锅了,大家七嘴八舌说道。

    “我五点就来了。”

    “你那算什么,我4点就来了。”

    前面的有人喊:“老子一点就爬起来排队。”

    一个买完认购证的人,得意洋洋说:“哈哈,我昨晚听完新闻,就拿着小板凳过来了。”

    张远相信,这些人还不是最狠的,因为十几级的台阶上,人叠人叠了六层,这没有两天的功夫,成不了这种规模。

    张远在附近的报刊亭,找到了盛海日报,发现盛海市银行、工商管理局、公安局、监察局联合宣布:

    发行国内公众股5亿股,发售新股认购抽签表500万张,凭身份证认购,每一张身份证一张抽签表,每人一次最多买10张表。然后将在适当的时候,一次性抽出50万张有效。

    中签率为百分之十,每张中签表可认购本次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1000股。

    …………

    这天,刚刚毕业的王雨欣忽然接到一个证券公司的一个电话。

    电话里说道:“你赶快来上班吧!现在人手不够了!”

    王雨欣当时很纳闷,她记得自己根本没有接到入职通知书,为什么会叫自己过去上班?

    王雨欣面试的是一家证券公司,也是盛海最大的一家券商。

    要想进去,光有关系还不够,自己还要足够优秀。

    本来,王雨欣都以为自己进不去了,可哪想到证券公司竟然主动给她打电话。

    等到了公司之后,王雨欣才明白为什么叫她来上班。

    王雨欣上班的第一天,早早的就来到了证券公司的营业部,被安排到了交割柜台做营业员。

    很快,她便见到了历史性的一幕。

    当卷帘拉开后,黑压压的一群人涌入大厅,所有柜台被瞬间挤满了人群。

    “啧……这是什么情况?!”

    王雨欣在上班的第一天,就赶上了“炼狱”的开始。

    在事后,王雨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是这样回答的:

    “离单位大楼还有100米左右,我就看到有队伍的长龙从我们楼里排出来。”

    “大厦前面的空地、绿化带、楼梯间、洗手间,凡是可以站人的地方全被股民给占了。”

    “他们排得前胸贴后背,学生、农民、打工仔、知识分子,男女老少,什么样的人都有。”

    “我是在维持秩序的警察同志们的开道下,费了吃奶的力气才从那些挤得热气腾腾的人们中间穿过。”

    “经过的时候,我看到那些股民沿着营业部门口大厅的短短十几阶的台阶,一层接一层地往上垒,叠罗汉式地叠了六层。”

    “不知道他们怎么上去的,总之一个人头压着一个人头,每个人的脸上都流着汗。”

    “最后那两天,非常疯狂。”

    “当时我们对外营业时间是下午2点到4点,但正常的交割、下单业务几乎全停了。”

    “因为排队的人把那些来办业务的人全挡在外边了。”

    “而人龙外边还聚集了一批小贩,卖饼、卖水、卖凉茶、卖豆浆、卖卫生纸,鸡蛋被炒到两块钱一个。”

    “我们单位门口全是板凳,旁边的绿化带里全是垃圾还有粪便,味道很难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