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晋察冀
繁体版

第三十六章,难办

    赵义惊诧于杨立的速度。

    仅问了几个问题,就审查好了?

    “这么快?”

    “赵队长,你的信息团部已经核实过,贫农出身,根红苗正的劳苦大众,我只是按照程序填写档案。

    没什么复杂问题。

    你把游击队其他同志叫来,我给你们一一写好档案,咱就算完事。”

    赵义走出土屋。

    王大傻愣着发呆,张小米和寅三两个凑在一块低语。

    顺子和孙麻子两个吃饱了撑的又撒欢了,一个仗着手长,一个仗着力大,倒是谁也没吃亏。

    赵义看得满头黑线,丢人丢到根据地来了!

    和昨天六连的战士一比,高下立判,得给这俩烂怂紧紧皮。

    “顺子,去,杨干事叫你进去。”

    “是。”

    顺子忙着应是,没注意挨了孙麻子一拳。

    从地上爬起来,进门前撂下狠话,“孙土匪,给你顺子爷爷等着,迟早要你好看。”

    孙麻子一身土,箕坐在地上,一仰头,“瘦猴,就凭你?全身没有二两重,等下辈子吧。”

    赵义眼不见心不烦,无视孙麻子,蹲到张小米和寅三旁边。

    “嘛呢,小米?”

    “赵大哥,寅三儿教我识字呢。”张小米头也不抬,低着头用手指在地上写画。

    寅三不好意思地抬头笑笑。

    “我认识的字也不多,只会七个半。”

    “七个半?”

    “天、地、人、寅三、八路,军字只会写一半,还没学全。”寅三掰着手指头一个个数。

    “赵队长,正好你得闲,你会不会写‘军’字?”

    赵义挠挠头,简体字倒是会写,繁体字得连在一起才能看懂,要说写,确实有点为难人了。

    寅三又开口请教,也不能说不会。

    “识字儿太慢,光这一小会也学不了几个,我教你们看表。”

    赵义从怀里掏出那块白老二赠送的银制怀表,锡亮的表盘熠熠生光。

    张小米见赵义用过表,还没有那么震惊。

    寅三眼睛落在怀表上,眼珠子瞪大,眼神发直。

    全团就团长手里有一块表,宝贝的不让见人,还破旧的不成样,远没有这块表新。

    赵义左手拿着实物,右手捡根树枝在地上画图。

    “这个最短的叫时针,最长的分针,转得最快的叫秒针……”

    土屋木门开了又关,关了又开,游击班五个人,只剩下张小米还没被审查。

    被最后审查的孙麻子叫起来,恋恋不舍地把眼从地上示意各种时间的钟表图上拔出来。

    跳着步子走进土屋。

    ……

    杨立很为难,桌子上一字排开五张档案纸,写着游击班五人的简略生平。

    小小一个班,说是卧虎藏龙也不为过。

    王大,人又呆又傻,手指上开枪磨出的老茧比平常战士都厚,出身背景不详。

    孙麻子,当过土匪,当过国军,给地主富绅当过护院,经历复杂,出身成分不好。

    张小米,年龄小,可背景经历一点也不简单,从中原一路要饭逃荒来察哈尔投亲戚,有个当伪军的哥哥。

    五个人,只有队长赵义和队员顺子是正儿八经的贫农出身。

    杨立长吐一口气,犯了难。

    按理说,青山游击队是团长亲自下令成立,又立过大功,掩护过团级干部。

    完全有资格进入根据地休整。

    可这三个人,就连参军的资格都得谨慎,更别说进根据地了。

    “小寅。”杨立扯着嗓子向门外喊。

    一阵蹬蹬脚步声,木门随之被打开。

    “杨干事,你找我。”

    “你先带赵队长他们回去休息,再跑趟六连,把黄连长叫来。”

    “是!”

    事情难办,一人计短,两人计长,杨立决定把这个难办的问题找人共同分担。

    黄大风雷厉风行,闻讯没多久就走进前哨村子,身后跟着个传令兵,敲响杨干事的屋门。

    杨立是黄大风在独立团,除了团长、政委之外,为数不多愿意给予尊重的人。

    独立团的大老粗多得是,文化人数得上的就是面前这一位。

    得了门里的答复,黄大风推门进来。

    “杨干事,找我什么事?”

    简略的介绍完起因,杨立投出问询的目光。

    “黄连长,你资历老经验足,你说我们应该怎么办?”

    “要我说——”

    黄大风抬起锐利的眼眸。

    “宁杀错,不放过!把他们关起来,等团长政委回来后再说。”

    “这……”杨立迟疑。

    “根据地现在的情况特殊,经不起一点意外,一切必须以根据地的安全为主。”

    黄大风站起身,朝门外走去。

    “杨干事你怕打击游击队的抗日热情,这个恶人我来当。”

    杨立的手掌攥紧又松开,想到根据地一团乱麻的情况,没有出声阻拦。

    任由黄大风离开。

    寅三去六连叫完黄大风后,又找了趟杨干事,见他没其他事吩咐。

    拽着两条快腿,到游击班休息的院子。

    和张小米一起,继续研究那些天书一样的表盘数字。

    顺子和孙麻子继续撒欢野闹,赵义看不过去了。

    “来来来,都过来,把你们的枪都拿出来好好擦擦。再讲讲从昨天的战斗里吸取到了什么经验,认识到了什么不足。”

    长枪、短枪、机枪、驳壳枪。

    游击班把家底拿出来一归拢,寅三再次看呆了。

    赵义把中正式按照《民兵训练手册》上的步骤,进行分解保养。

    “先说说,昨天的战斗你们都有什么想法?”

    “我举报,麻子哥昨天打治安军的时候想逃跑,还想拉着我逃跑,不过我没同意。”

    张小米得意洋洋,感受到身旁新朋友投来的目光,小胸脯挺得更高。

    孙麻子眼睛瞪得溜圆看过去。

    “我那是以防万一的想法,赵大队,你可不能信他啊,我是一心跟着你打鬼子。

    哎哎哎,赵大队别踹,别踹,我错了……”

    顺子幸灾乐祸,抱着三八大盖吭哧吭哧的看笑话。

    直到赵义眼神过来,才强压着嘴角开口。

    “哥,我不想背枪了。昨天我按你教的方法转移阵地,枪带钩住树枝差点暴露。

    我觉得我完全不需要用长枪,光手榴弹就够用了。

    长枪影响我的移动,一把短枪就够了。

    长枪和子弹的重量省下来,我还能多背几枚手榴弹,用处更大。”

    赵义缓缓点头。

    “既然你觉得长枪对你来说弊大于利,就不背,不过把三八式的子弹都换成驳壳枪的子弹。

    手榴弹有王大给你背着,足够用,备足了短枪子弹防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