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子风云记
繁体版

第43章

    众人一听,赶忙让人请进来,安文煜一众人在屋外站立,迎接李道。

    李道在侍从的引领下来到安文煜所在地方,安文煜赶忙上前招呼李道大堂落座,让李道总管坐在正上方正座。

    刚一落座李道总管也不寒暄,直接说道:“此次前来,是为皇上节省宫内用度之事来到,不知世子和几位大人有何商议?”

    安文煜思索了一下:“只是简单讨论一下,臣和另外几位都觉得,皇家所需所用是皇威的体现,更是礼之所在,不好轻易减度。”

    李道总管摆了摆手:“此事皇上心意已决,各位不用顾虑。”然后从袖中掏出一份文书,这是皇上让我做的缩减用度事项,都已经经过皇上过目,世子不用顾虑。”

    安文煜急忙上前双手接过,打开一看,皇宫一应用具皆用往年旧物,如无必要不再换新,皇宫之维护今年不再翻新,原本打算给公主重新改造一下悦游原的庄园今年也省了,只说让宫人仔细查看一番,堵住相关墙内墙外的洞口就好。不过安文煜知道,就像各个王公贵族的府邸大多设有密道和密室,如不完全改造一番,恐怕那庄园就要废弃了。

    一幕幕看下来,安文煜感慨万千,深入政务多日,他早已体会一国之君的艰难,皇上是一位好皇上。

    “皇上连饮食都要缩减吗?”

    李道总管心有戚戚地说:“哎,皇上说了,饮食花样太多,颇多浪费,要求每日将菜量缩减一半,还要求各宫各院也这样。哦,近几日,皇上让我整理一下近些年入宫多年的宫女,说是到年龄的能放就放了,不再召新的宫女了。”

    安文煜一众人听完,感慨非常。

    李道拉着安文煜的手说:“皇上对世子一直青睐有加,今后莫辜负皇上的信赖。”

    安文煜起身深深行了一个礼,随后李道离去。

    第二天,散朝后,安文煜还要前往户部,将昨日李道总管带来的文书与各位官员详谈,想不到皇后有请。

    想到进京以来,安文煜第一次前往皇后住处,也不知有什么

    事情,一边走一边猜想,便来到了皇后的寝宫。

    来到皇后的寝宫,高阳也在这里。安文煜向皇后请安后,偷偷看了一眼高阳,高阳也含情脉脉看了一眼安文煜,两人在皇后面前不敢造次。

    皇后早已看出俩人暗送秋波,特意吩咐两人坐在一起,还让高阳坐于安文煜的下侧。皇后看着安文煜仪表堂堂,而且稳重儒雅,不是那纨绔子弟风范,喜不自胜,自觉自己的女儿眼光好。拉着安文煜说了好多体己的话,还让安文煜多经常来看望自己。

    安文煜经皇后这么一说,还以为皇后说自己自赐婚以来,对皇后礼数不周,赶忙请罪。

    皇后这回更觉得安文煜难得安稳谨慎,赶快解释只是家常话,不要在意。皇后心疼高阳,提起安文煜今后府邸在何处?

    安文煜知道皇后这是担心以后高阳与自己回东境,安文煜赶忙说道:“自家和兄弟都已在京城置业,还有官在身,自然今后留着京城。”

    皇后面露欣慰,但又转而又露难色:“害你们父子骨肉相离,你们不会怪皇上和我们吧。”

    这一下把安文煜惊得一震,连忙跪地:“皇上乃天下之主,能让我等在皇上身旁,是我等荣耀,哪有怪罪之说。”

    皇后赶忙扶起:“世子不必惊慌,皇上之前就多次对我说起,几位世子里面,属你他最满意,原本也有心将高阳许于你,只是碍于太后情面,一直不好指配。想不到,你与高阳早已情投意合,也算是天定佳缘。”

    说着拉起高阳的手放进安文煜手中:“今后高阳多指望你了,我家女儿性子烈,以后还要多担待。”

    安文煜内心多有感触,竟一时不知说什么,然后马上又跪下:“皇后娘娘放心,高阳是千金之躯,我今后定不负与她。”

    高阳将手从安文煜手中抽出,上前拉住皇后,眼泪扑朔扑朔地流下来。

    皇后也是拉着高阳默默流泪,摸着自己女儿的脸,不舍之情油然而出。

    周围的人也都跟着感动,也有一阵过去,旁边宦官上前说道:“皇后,世子也说了,以后公主还在京城,皇后想见随时能见的。”

    皇后这才从刚刚情绪中醒过来,想到今天要安文煜来其实有其他事,埋怨自己地说道:“看我这不争气的,一看见你俩就忍不住了,员外郎,今天请你来,还有一事。”

    安文煜赶忙请示下。

    皇后令安文煜和高阳赶快坐下,慢慢说道:“听说皇上正在另行节俭,我执掌后宫自然更要示范,我已经下令,今后后宫嫔妃每年新衣从之前四套改为两套,不再制作新的金银珠宝首饰等物品,从我做起,以后只佩戴绒花。员外郎可以酌情从赋税中扣除。”

    安文煜赶忙起身感谢皇后,皇后又说:“太后那里用度不可缩减。”

    “臣明白。”安文煜让皇后放心。

    皇后说完正事,又拉着安文煜和高阳说了好些家常话,才让安文煜离开。

    安文煜看看时辰,应该户部的议事还没散,赶快前往户部。

    紫阳宫内,太后和安文仪正在宫中说话,太后虽然语气很慢但是遗憾地说道:“想不到,计划如此周翔,还是功亏一篑。”

    安文仪忿恨地说:“都怪突然冒出来的安文煜,这事就成了,这宫里宫外都是咱们南境的了。”

    太后轻声哼了一下,重重拍了一下安文仪的肩膀:“傻孙儿,哪里这么简单,一开始我也这么认为,但是公主大闹朝堂,皇上还是赐婚,想必皇上心中早已定下。这个皇上我看了多年,他是最有定性的,如果他不愿意的事情,就算高阳闹到天上去,他也不会变的,不过是借着个劲罢了。”

    “那皇位之事岂不无望了!”

    “说你傻怎么真犯傻了,这皇位之事哪是一个驸马就能定的,古往今来,皇位之争从来也由皇上一人说了算,即便他亲自下旨了又怎样,还有退一万步说,即便你没坐上这龙座,只要我们牢牢控制住皇帝,坐不坐又有什么意思。孙儿,一切要忍耐,不然你祖母也不会一直做到今天。这一点你要好好向那位东境世子学学。”

    安文仪不屑一顾,狠狠咬了一下牙根。

    太后又说道:“皇上最近提倡勤俭,老申也不能落后啊。”

    “祖母,这皇上和皇后均有令,宫内缩减用度,太后均不在列。”

    “这是皇上彰显仁德孝道之政,就算有皇上亲旨,我若例外,岂不显得我不仁德吗?对咱家不利啊!皇上啊,这些年靠得就是朝廷上下官员忠心和天下人的民心。”

    太后将宦官叫到身边:“传令下去,以后我的用度和其他人一样,不能特别,把此令给户部传一份吧。”

    宦官领命出去。

    安文仪上前说道:“祖母不用担心,您缺那一部分,孙儿定给您加倍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