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源经
繁体版

第十七回 默子家书化人,灵子跟随修行

    一日,默子在家修行。心中想到今天无事,该做些什么呢。默子外出至花田之中,看花田周围的花还是老样子随风飘扬,怡然自得。默子想自己也还是老样子而已,性格有其变化,但是其心还是以前一般而已。默子随身携带家书,默子取其家书看之。翻书看到一手小诗名《生望》。其诗如下:“

    生活如网,人生仿梦。

    灵情若歌,诗像溟画。

    理想飘烟,自由赠风。

    愿望示灵,思意表神。

    默子读诵其诗,心想这生活有时如同网一般,莫名其妙地会和一些莫名奇妙的东西打交道,也会莫名其妙的和人打交道,随从天意而已。人生仿梦一般,有时虚实交加。灵情若歌一样,歌有情有义而人也有其情义在。诗像溟画一同,很多人虽然走后但是其画面却如同诗一样浮现脑海中。每个人也许都曾有其理想,理想其实是天想而已,飘烟向天空而去。自由赠送给风,随风飘扬。天意愿望示灵,思意时常表神。又想想这几天自己所做之事情,常常身不由己,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感觉。

    又想想以前有一句话是什么,是这样的一句话:“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以前虽然已经经历过此事,又再次经历此事,心想:“哎,果然又是这样而已。”为什么呢?因为天人和一而已。又是再次随从天意,做人做事还是像天一样。

    想想以前自己其实话挺多的,但是修身养性后其实就不常说话了。虽然不说话了,但是其心言常常表露心意。就算自己不怎么说话,总有人会用心法来向吾心说话,着实让人无语。但是其实吾以早已习惯而已。有时话不在多,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有时话不在少,听吾废话多,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确实挺废话的,为什么呢,因为不讲废话好像平时也没什么事情做,所以常常与人讲废话,有时也讲讲好话。但是不知何时开始,好话说尽,废话也说尽了心中无限之事情。坏话说尽,有用的话也说尽,尽话也说尽了,尽尽其话,竟然话无可话,无话似话,话话相传居然人尽皆知。吾以往所做之事,竟然有人重蹈覆辙,自思量意难平而已,但是其实还是老样子。

    默子又读其《灵源经》,看看其中之内容,发现好像真的是废话连篇累牍。用一句话其实就可以表明其家书之内容,那就是“心即理”,此句仅仅只有三个字,是曾王阳明的阳明心学的主要含义。又观其自己家书,和所写之书,用一句话来说其实就是“心即灵”,和阳明心学的“心即理”有其相同之理。每个人的心灵成熟,其实都需要其时间的陪伴,才可知道其时间就是金钱的道理,但是一切还是早有定数。什么时候昏,什么时候醒,其实都是天为而治。其天为而治,仍然是其天以无为而治,人以有为而治,地以为为而治,其天地人和居然是灵人之道,无为无争,无为无治。

    此时吾身上随身携带之家书好似听吾心言所思之理,居然虚空而出其手书消失于天化人,其名灵子。灵子出生,张口能言,又是其家书所化,知其《灵源经》之所有内容,其博大精深通古鉴今,通虚往实,其内容之丰富多彩。灵子对默子说道曰:“默子先生,吾名灵子乃其你家书所化,跟随你修行多年,虽然你不知道我在哪里,但是你之经历和所学以及其在世之见闻吾也通晓而已。”默子对灵子曰:“灵子,吾在之世古往今来,很多事情都在变化,看其历史之全,又思其学问之深奥,学海无涯苦作舟。”灵子曰:“学学问,如同游览天空,观望大海,看其宇宙黑洞白洞,宇宙外又有其银河系,甚至有诸多星球,就像你所在之地地球也非唯一星球适人所居。外星之人甚至是外世之人其实早已知其地球,但也同你默子一样观之但不常插手之。其实也有其插手之事,只是你不知之,或是你知之但已忘之。其实早就过目不忘初心,记于心之。”默子曰:“灵子,确实如此之。”语毕,默子中指实指点靠右脑思考之,又点其左脑思考之。

    灵子曰:“默子,你知为何你写书甚漫之?”默子曰:“灵子,吾不知之。到底为何之。”灵子曰:“默子,因为你写书老是思之其古今之事,所以漫之,因为你知那欲速则不达之理,但是其理旧之,现又有其欲速则达之理,但是都是需要钱或是财的。默子甚善之,又知其那钱财乃身外之物之理。所以曾读其《大学》《中庸》还有其《心经》之理在于心。谓之圣贤包容之心,又读其《三字经》中有言圣与贤,可驯之理。你又曾在孔学堂读诵那《千字文》天地玄黄宇宙鸿荒之理也在那其中。还曾读看其各种各样的文,听其各种各样的歌,看其各种各样的书籍,所以你之心,吾想称谓之灵心,毕竟你所写《灵源经》提其灵人之道也。无为无争,灵平而定。就像你所写之文为何默子会从灵国虚无间至幻想乡之地,也是因为其主旨符其幻想乡地之理,而且其理同幽香合适一也,八云紫合适二也,别的吾不多说之。”默子问曰:“灵子,为何不再多说之?”灵子冷静片刻平静地说:“默子,吾不敢多言之,毕竟言出法随,文显灵贤,吾怕那世人皆知。虽然你看吾文言文拽之,也是不想太多人都知其知,有缘人可知之。”默子曰:“其实,实言可以之,白话言也可之,毕竟吾心随缘之,知其现传统之,又知其那古传统之。大多时随遇而安,随缘而遇,随心而平之。”

    八云紫一旁观灵子之言平之,幽香观灵子之言也平之。八云紫对幽香曰:“我观其灵子所言甚是好之,知书达礼之,你看可是这样之?”幽香沉思之曰:“灵子所言谨慎之,如同往日修道之人,如履薄冰,如同行冰涉川,小心翼翼,又有党集混而和之,可谓之容之,灵子以后故安之。你看可是之。”八云紫曰:“不如问唯一之,那世和之意之,必有言理之。”幽香呼其唯一之名问曰:“唯一,你看这灵子如何之,吾看可之。但是写书常之,便知其常平之,现谨慎之,以后可平之。但其人其实神隐而秘之,毕竟传其统之,老子道君,释迦摩尼佛君,孔儒平君,还有其诸子百家艳出之,万自平之。也曾传其非统之,神君,帝君,党君,千奇百怪君凝结之。其朴归藏真假妙源,有那灵法何其神,示灵平而定,显隐归藏灵源之意理之。”

    默子观其幽香与八云紫所言甚是有其理礼意之,对灵子灵言曰:“灵子,虽然她二人有其道理,但记吾平常理心意之,平凭谓之,毕竟小心驶得万年船,水可载舟覆舟,上善若水任方圆不争之德,全善若灵任朴集竹梅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和身适世景,归于那唯海学,辞色即异平稳学性,灵零凝心白易林之。灵笔入心神之。古有神笔马良,今有灵笔白林,古今笔良林妙门之。”八云紫与幽香看其默子对其灵子所言思之,曰:“这也太稳朴之,统而合之依靠且自界之,可能聆诲往生世有言之灵。菩提领吾心凌宇之。万景仰凭平常人之。”

    灵是:

    稳朴景心观世菩宇之,海纳温凉融容景凝灵。

    任世因幡果编网纳情,尊仰综境

    学灵世明幽。

    世知后事何如,龄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