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983:我靠种地发家致富
繁体版

第135章 缺的就是你

    “……”

    不知是路清河抬杠的本事退化,还是被说到了心坎里,赵卫军的一句话,直说的路清河哑口无言,半晌没有应对。

    赵卫国很是欣慰,发小经过了上午的情绪发泄,似乎是想通了很多东西。

    这半天跟着他一起串亲戚,虽然心里还藏着别扭,起码在人前恢复了以往的样子,不再是那般行尸走肉的状态。

    方才的这句话,说的毫不客气,赵卫国只以为照着路清河的脾气,一定会反唇相讥。

    哪知路清河默然了半晌,却是深深的叹了口气,脸上竟然带了些惭愧的神色,“我的户口已经转了过来,现在就是想种地,也没地可种了。在这儿起码每月还有个十几块的工资,有口饭吃,离了这儿,还能往哪儿去?”

    “年轻人,你这想法可就不对喽,光你这户口,眼下就值不少钱!七九年的时候,我家里住的是土坯房,大队分地也没我家的份儿,还不是靠着这几年的功夫,不但家里房子有了,还攒下了这处门面房。我跟你说,世势已经变了,慢慢的老一套都会不管用,眼下重点发展的是工业,以后只会越来越重要,你看看你这铁饭碗,现在还能有十几块钱,等过上几年,怕是连米粒也吃不上!你要是跟老王那岁数,那也没啥说的,猫上几年,混个退休就成,可你年轻啊,既然你有心气儿,为啥不试着找找出路?”

    对于大舅哥的说法,赵卫国惊的说不出话来,不过这个“惊”,倒不是吃惊,而是惊奇。

    他带着未来的记忆,知道形势发展,可大舅哥不一样,单凭着人生阅历,对形势作出如此的预判,也算是个能人了。

    大舅哥说的,正是他想跟路清河说的。

    这年头的农村,刚刚顾得上温饱。对于许多平凡人来说,铁饭碗的诱惑实在是太大,意味着衣食无忧,可以不再担心饿肚子。

    为了一个铁饭碗,无数个满身抱负的年轻人,被迫守在闲散的岗位上,最终被岗位消磨掉了灵气,就此碌碌终生。

    这个路清河是个有想法的人,更难得的是,他是个专业的技术人才,还愿意扎根在农村。

    他也许不是个优秀的农技师,但肯定是一个最适合赵卫国用的农技师。

    这么一个人,最适合眼下拿来培养,日后做出了成绩,也是一个吸引人才的活招牌。

    要是肯他放弃了铁饭碗,能跟着自己干,只要假以时日,积攒下经验,未必就比那些在实验室里搞研究的人差。

    趁着路清河迷惘的功夫,赵卫国索性趁热打铁,跟他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至于如何抉择,就看他自己的考量了。

    “我记得你毕业的时候跟我说,想和我一起干事业,那时候我手里啥也没有,不敢耽误你的前途。眼下我手里有个养鸡场,还有几个鱼塘忙不过来,要不,你过来帮帮我?”

    路清河眼中的迷惘未曾退散,乍听到赵卫国的邀请,不禁张大了嘴巴。

    不但路清河不敢置信,屋里的郭燕鸣和赵卫军也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郭燕鸣刚才的劝说,是让路清河找找门路,换个好点的位子,省得在乡里蹉跎岁月,可不是让他扔掉公家的身份。

    至于赵卫军,纯粹就是觉得路清河这人太过拧巴,说话没点阔利劲儿,这才怼了他一句。

    人家又不是傻子,再怎么着,那也是公家的人,就这么简单的说几句话,让人舍了铁饭碗,去给他干活?

    但接下来俩人的话,让郭燕鸣和赵卫军更为吃惊。

    路清河似乎一点也不觉得赵卫国提议有什么问题,反而是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问道:“我……我成吗?”

    赵卫国对着路清河点了点头,笑道:“咋不成?我那里就缺人,缺的还是你这样有专业技能的人,你现在要是过去,可是能帮我的大忙呢。”

    得到了确切的答案,路清河当即站了起来,脸上的迷惘尽去,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兴奋。

    “有赵哥这句话,等我们站长回来,我就跟他写辞职申请!”

    赵卫国向他摆了摆手,“先别急着答应,你就不问问我让你去做啥?我那边可没公家稳定,万一我那边不成了,你可就没回头路了。”

    “你的事儿我都听大贵说了,他说你在魏河乡那边摊子铺了起来,还要在乡里开面粉厂呢!我跟着你去闯闯,就算不成了,也总比在这里呆上一辈子强!”

    路清河的眼里闪着光,如同一个在沙漠里行的筋疲力尽的旅人,突然找到了前进的方向。至于所见的是不是海市蜃楼,途中有多少风沙和艰难险阻,已然完全不顾。

    赵卫国却没有急着答应,而是走到路清河的面前,拍了拍他的肩头。

    “难得你有这份勇气,不过呢,这是你的人生大事,不要急着回复我。我给你一个月的考虑时间,等你决定好了,可以让大贵给我捎话,也可以给我个电话,咱们在电话里细聊。”

    赵卫国说着话,把大队的电话号码写在了稿纸上,交到了路清河手里。

    话说到这里,也就差不多了,他谢绝了路清河一起吃饭的邀请,随着郭燕鸣回了郭家。

    今天和路清河遇见的太过突然,说的话也是一时起意,需要给路清河一个考虑的时间,也需要回去跟媳妇解释。

    他完全相信,以自己眼下的规划,只要路清河可用,他可以给出一个诱人的工资,而且日后绝对有比农技站更好的前景。

    但,这对于双方都不是什么好事。

    他要的不是对方的一时冲动,而是愿意长久跟着他,做出一番大事业的人。

    老话说的没错,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等路清河真正做出了决定,到时候再细细的跟他沟通这些细节。

    作为第一次上门的女婿,晚上郭家设了酒宴,盛情招待了赵卫国兄弟俩。

    席间几杯酒下肚,跟郭燕鸣的关系更进了一步,总算知道了这位大舅哥的生财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