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983:我靠种地发家致富
繁体版

第130章 面粉厂

    听到“三千块”这个数目,对面的两人都是精神大振。

    眼下他们手头的资金,离预算还有五千块。

    不过预算那都是给上面看的,里面有不少的水分。

    多出三千块钱,砖厂尽快开建,许多问题也能迎刃而解,哪怕等砖厂起来之后,后面遇到资金难题,再想法子就是。

    想到此处,徐耀宗猛地一拍大腿,“老黄!你咋糊涂了?卫国刚不是说了吗,他想弄个面粉厂,咱们正好有啊!我看也不用写欠条了,把面粉厂直接卖给他不就得了?”

    “这不好吧……”

    黄其功还有些心虚,毕竟方才他也说了,面粉厂不是啥好生意,效益远远比不上砖厂。

    况且眼下乡里的面粉厂一直处在亏损状态,赵卫国未必就能看得上。

    黄其功还在犹豫,徐耀宗却是连连朝他使眼色。

    “哎呀,老黄,你太小看卫国了!他本事大着呢,不过就一年的时间,弄出来这么大的动静,连县里的陈局长都卖他面子,区区的一个面粉厂,他还能弄不好吗?”

    黄其功马上会意,猛地点了点头,“对,我刚才想岔了,你要不说,我还真忘记卫国的能量了!面粉厂交到他手里,肯定就是个摇钱树!”

    难得黄其功赞同了自己的话,徐耀宗心中得意。

    要是赵卫国肯接了面粉厂,乡里既能把面粉厂这个烫手的玩意儿甩出去,又能凑够建砖厂的钱,简直是一箭双雕的好主意。

    若是赵卫国好面子的话,把面粉厂那群工人也接管过去,就是一箭三雕的计谋了。

    徐耀宗越想越佩服自己,自觉这计谋堪比那诸葛亮七进七出长坂坡,宋江智取生辰纲。若是身边有个写戏文的,把方才的这番对话写出来,说不定也能将自己的名字传于后世。

    至于面粉厂厂房和机器的价格,他却是从没想过。

    一个不能赚钱的破玩意儿,每天乡里还得掏着电费,为工人发着工资,还不如一堆废品呢!

    有了这么个心思,下面三人的重点就从砖厂转到了面粉厂上面。

    黄其功和徐耀宗都指望着靠砖厂攒一波政绩,根本没有赵卫国所担心的借机涨价,很快就敲定了下来交易。

    乡里以四千五百元的总价,将乡面粉厂打包转让给赵卫国。

    因赵卫国资金有限,先期付一千五百元定金,交易完成后再付一千五百元,到年底时付一千五百元的尾款。

    乡里则保证面粉厂转让给赵卫国后,仍按乡里自己的企业同等对待,不但保证水电一如既往供应,还保证按上面的精神,执行对于乡镇企业免税的政策。

    至于眼下面粉厂的几十个工人,毕竟都是有乡里编制的工人,还是按照乡里一开始的计划,等乡里的砖厂开工时,一律转到砖厂工作。

    等一切商讨完,时间已经到了午后的一点多。黄其功和徐耀宗还想要留赵卫国喝顿酒,赵卫国说什么也给推了,只说是家里有事,等到乡里砖厂点火时,大伙儿一起庆祝。

    其中的真实原因,则是最近的好事儿太多,他接连醉了两场,郭燕秀那边已经有了意见。

    要是今天再醉醺醺的回家,说不定就要跪搓衣板。

    不过他没想到的是,今天回到家,虽然没跪搓衣板,却也和跪搓衣板的待遇差不了多少。

    当他跟媳妇说,要把家里的积蓄全拿出来,去买下乡里的面粉厂时,郭燕秀惊得都要跳了起来。

    丈夫没和自己商量,就去谈了这么一件大事。

    去年她也去过面粉厂买过饲料,面粉厂的现状,她也找王喜祥问过。

    赵卫国看着挺有想法的一个人,不知是听了谁的蛊惑,花了那么大的一笔钱,就这么去换了一个赔钱的面粉厂回来。

    郭燕秀心中瞬间七上八下了起来,从她懂事起,钱就是她的安全感来源,手里一旦没了钱,她心里就发慌。

    所以从十六岁开始,她拼了命的干活,后来又不顾自己的名声,去跟人家牵线拉媒,都是想让心中更踏实一些。

    嫁过来半年多,赵卫国一直在外跑,家里许多事都得操心。赵家人口又多,日常还有一大家子人需要应付。

    但不论如何,总算不用为钱操心,日子过的很是惬意。

    这突然听丈夫说,要把赚的钱都给拿出来,去搞什么面粉厂,这比杀了她还难受。

    “赵卫国!这么大的事儿,你都不和我说一声,你心里还有我这个媳妇儿吗!你给我滚出去,看见你我就来气!”

    赵卫国还不知厄运已经来临,眼看着媳妇面色不善,还想跟她解释两句,“秀儿,咱们不是掰扯好了吗,拿下面粉厂,就解决了饲料的来源……你听我说,我准备……”

    他这句话还没说完,郭燕秀不由分说把他推到了屋外。

    接着门吱呀一声响关了起来,从里面传出插门闩的声音,赵卫国用力推了下门,这才发觉自己是被关在了外面。

    赵卫国站在门外叫了几声,屋里没任何声音,反倒是二嫂那边听到动静,出来问发生了啥事。

    他胡乱跟二嫂扯了个谎,想着郭燕秀一向心思活套,这会儿不过是一时之气,让她在屋里想一会儿,就能想通买下面粉厂的好处。

    去鱼塘转了一圈,又到鸡舍忙了一通,跟岳父交代好注意事项,直到晚上六七点,才算回到了家。

    出乎他的意料,家里的门依然在关着,里面黑洞洞的,没有一丝光亮。

    问了二嫂才知道,郭燕秀说是身子不舒服,早早吃完饭睡了下去。

    赵卫国在门外叫了好几声,听里面始终没有人回应,恐怕叫的时间长了,家里人知道夫妻俩闹别扭,只得去东屋的空房凑合过了一夜。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进了城,一直卖到了九点多才算卖完了今天的限额。

    从城里回来时,一路上都在想着如何跟媳妇解释,然而刚进了村子,就看到十一婶守在村口,魂不守舍的朝他这边张望。

    赵卫军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