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983:我靠种地发家致富
繁体版

第75章 分家

    婚宴觥筹交错,宾主尽欢,直到黄昏时才散场。

    晚上一众年轻人和晚辈闹了洞房,郭燕秀轻松应对,散了一圈烟就将人打发。

    奇怪的是,赵卫军这个平时喜欢热闹的家伙,却突然没了声响,全程都在一旁默默无闻,这让赵卫国很是好奇。

    没了赵卫国的起哄,两人没有受到什么刁难,早早的吹灯洞房。

    一夜过后,两人的关系不知不觉间亲近了许多。

    第二日赵卫国领着郭燕秀在栖凤山上转了一圈,说了自己的设想和长远规划。

    郭燕秀对昨天的那辆车很是好奇,趁着两人独处的时候,就问了出来。

    “昨天车上坐的是谁?就是你们家那个当官的亲戚?他到底是谁呀?”

    她新嫁过来,一时半会儿还没接受身份上的转变。赵卫国也没有纠正,笑道:“外面都是瞎传的,咱家没有当官的亲戚,他们传的神乎其神,其实就咱爹的老同学罗叔,现在是地区行政公署的专员。上次我跟咱爹一起去看他,坐了他的车回来,被庄上的人看到,就给误会了。”

    赵卫国也不隐瞒,说起了事情的来龙去脉,郭燕秀听的连连咋舌,揶揄道:“行署专员也不小了,管着一个地区呢。有咱爹的关系,你咋不找找罗叔,在城里当个工人?要是进了城,什么样的媳妇娶不来?”

    “那你的意思是,让我现在去找罗叔,再换个媳妇儿?”

    郭燕秀伸手就要去揪他的耳朵,“我就是随口说说,你还真有这心思啊!”

    赵卫国连连笑着求饶,两人笑闹了一阵,郭燕秀这才作罢。

    “你也说了,这是咱爹的关系,跟我可不相干。”

    郭燕秀不明白这句话的含义,以前她听外面关于赵家的传言,一直都是半信半疑的态度,此时确定了真实性,着实不理解公爹的做法。有这么硬的关系,放在哪家都会好好利用,就是放在她的手里,她也会想法捞些好处。

    自家的公爹倒好,白白浪费了这么好的机会。

    赵卫国仿佛看透了她的想法,笑道:“你知道咱爹的脾气,不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去求人。我觉得,罗叔的关系,能不用就不用,如果要用,也得放在关键时候用。”

    这句话,郭燕秀倒是理解了几分,赞许地点了点头。

    这一日两人不但逛了栖凤山脚下的那片地,还在傍晚时,绕着整个村子转了一圈。

    等两人完成了三日回门的礼数,分家就提上了日程。

    说起来,农村的分家大都在秋收之后,一来闲下来有时间慢慢清算,二来地里没了作物,少了许多麻烦。

    像赵家在夏收之后,尤其还是赵卫国刚刚成婚,就急匆匆地分家,在赵营还是第一家。

    赵长兴的心中,并不想这么匆忙就把家分开,毕竟太影响他的体面。

    但他心里清楚,所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一大家子闹了半年,早该到了分家的时候。要是一直抱残守缺,最终只会让几个儿子反目成仇。

    分家当日,请了大队支书赵明泰过来做主持。赵明泰还特意劝道:“长兴啊,你一直都是个能人,咋这次这么糊涂呢?眼瞅着要种秋了,分家就不能多等几个月?我可提醒你啊,大队的规矩,新添的人口分地得秋收以后,你们现在分家,卫国就种他一个人的地,能养活得了谁?”

    “姑父,我手里可有一百亩地,不差那一亩八分地。”赵卫国纠正道。

    赵明泰两眼一瞪,怒道:“你个没脑子的兔崽子,看不出来我在替你说话啊?栖一百亩地咋了,别以为你拿了地,就敢瞎琢磨有的没的,我告诉你,栖凤山脚下就是给你一千亩,你也种不出粮食来!你娃喝西北风的时候,可别找你姑父哭穷去!”

    当年大队包产到户,都是由赵明泰主持的,赵长兴家区区的分家,可说是再简单不过。

    在他的主持之下,赵家的钱物分成了五份,赵长兴这里留了两份出来。粮食留足交公粮的份量,剩下的粮食按人口数分了下去,每人分了三百多斤。

    至于其他的东西,像工具和牲口则是统统按市价折价,尽量平分给兄弟三个。

    在这里出了点问题,牛这种大型的牲畜,价值太大,羊鸡鸭鹅和其他的工具根本没法与之相提并论。

    最终赵卫中提了一个折中的方案,他选了牛,但不要家里的房子。

    他在村南头建的房子已经盖了一半,等建好之后就搬出去住。搬出去之前,牛还是一家公用。

    赵卫民和赵卫国两兄弟同意了这个提议,赵卫民选了羊和鸡。赵卫国只选了工具,他已经养了那么多鸡,看不上家里的这点家畜。

    一家人凑在一起商讨了一日,总算把这个家分开。

    当然,所谓的分家,也只是各家在经济上的独立,单独负责自家的开支,只要几家还住在一个院里,就免不了在一个锅里搅稀稠,生活上不可能完全分开。

    像赵卫中家三个孩子,俩女孩赵玉凤和赵玉琳,长年跟着老太太一起住,赵玉龙和四叔赵卫邦一起住。

    分开了家,一家人该怎么住还是怎么住,跟以前没啥两样。

    虽然大部分的农具名义上算是赵卫国的东西,但他也没拘着不让家里人用,还是像往常那样放在门口。

    家里的畜牲也照样混养在一起,既没有单独养,也没有单独喂。

    不过一大家子在一起吃饭,二嫂周彩娥就不乐意了。

    大哥家五个人,她家两个人,怎么看都是自家吃亏,而且大嫂李红梅还借口自家儿子正在长身体,将白面馍都往自己房里端。

    在分家后的第四天,周彩娥没有跟其他人打招呼,找人在院门左边的棚子下面垒了个锅台,又另买了一套锅碗瓢盆,等于是自己的小家单独做饭,不再跟大伙儿一齐吃。

    赵长兴心中不满,不过他懒得管这件小事,家里其他人也就默认了此事。

    而在随后种秋的问题上,一家人的矛盾终于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