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983:我靠种地发家致富
繁体版

第7章 借衣服相亲

    从九月种完麦子到开春二月,是属于种地人的悠闲时光。

    以往没有包产到户的时候,大队趁着农闲,组织青壮疏通沟渠、开垦荒地,为明年的耕作做准备。

    眼下包产到户,大队对各家各户的影响越来越小,甚至于一些个性强的人,不再理睬大队的号召。

    赵营大队的支书赵明泰,也乐得清静,索性当起了甩手掌柜,将大队的活儿分发给了各小队。

    虽然已届深秋,早晚的风里间或有些凉意,不过离冬日还有些时日。不冷不热的天儿,最适合四处走动,人们趁着这段时间,过起了自家的小日子。

    许多人家把自家房前房后产的瓜果蔬菜,拿到集市上去卖,换一些微薄的收入;也有些条件稍好的人家,趁着物资丰富的时候,到集上淘一些便宜的东西,为过冬做准备。

    集上的人突然多了起来,偶尔还能看到留着中分的小青年,三五成群地在集上四处晃荡。

    这个时候,也是男女见面相看的高峰期。

    平日里父母长辈只顾着在地里刨食,无暇顾及儿女的亲事,而霜降前后的暮秋,天气不热不冷,地里也没了活计,无疑给青年男女提供了相亲的黄金时间。

    只要男女第一次见面看对眼,再处上一两个月,彼此见了家里人,到了腊月里,就可以顺理成章的摆酒结婚。

    赵卫国的第一次相看,就是在这样的时间里进行。

    按他大嫂李红梅的想法,肯定是想让他尽快定下亲事,最好是年内办了酒席,接下来的分家也就顺理成章。

    然而自从分家被摆在明面上之后,对于赵卫国的相亲,除了赵卫中和李红梅比较热衷之外,赵家的其他人,包括赵卫国自己,都是兴趣乏乏,谁也不想让大哥一家独吞了那笔防疫费。

    到了九月十五这日,赵卫国也不做准备,身上穿的还是从大哥那里传承下来的旧衣,起码有十几个年头。

    布料是由土布缝制的,因年深日久,原本深蓝色的裤子,已经洗的不像样,膝盖处泛出了惨白的颜色,上衣好几处显眼的地方,还打着好几块补丁。

    不过早上他出了房门时,遇到了二嫂周彩娥。

    眼见着赵卫国一身寒酸,周彩娥虽不愿让大嫂遂了心愿,还是拿出了赵卫民结婚时买的呢子大衣。

    庄上的年轻小伙儿摊上这种事,哪个不是把自己打扮的花里胡哨,生怕姑娘看不上眼。赵卫国倒好,这一身衣服穿出去,怕是姑娘见了都会心里打鼓。

    传扬出去,丢的是一大家子的面子。

    在二嫂的劝说下,赵卫国接受了她的好意,将二哥的大衣套在了身上,扣了扣子,正好遮挡住了裤子。李红梅破天荒的大方了一遭,将赵卫中的上海手表借给了赵卫国带上。

    人靠衣裳马靠鞍,大衣加上手表,再加上父亲的二八单杠,赵卫国显得精神了许多,颇有些公社干部的派头。

    到了约定好的地点,刚刚过了九点。

    出乎赵卫国的意料,郭燕秀竟然比他到的还早,她正站在河边的一棵柳树下,不住地四处张望。

    看这样子,女方还没有来到。

    今日是个大晴天,早上风里的凉意,随着日头渐渐升起,早已经消散的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丝未褪去的燥热。

    赵钱营离公社六七里地,赵卫国一路骑过来,只觉浑身暖烘烘的。

    待见了郭燕秀,赵卫国将自行车停在了河边的堤岸上,随之解开大衣的扣子,露出了里面敝旧的绒衣和下身的裤子。

    郭燕秀打量了赵卫国一眼,本还想夸赞上两句,然而当看到他里面的绒衣时,便收起了脸上的笑,转而一副嫌弃的表情。

    “兄弟,你真是来相亲的?平日里胡闹就算了,这人生大事,你们家也没人管吗?”

    赵卫国愣了两秒,顺着郭燕秀的目光,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胸前,不由笑了起来。

    灰色大衣下面,是一件红褐色的绒衣,来的时候扣子扣的整齐,不但是他,就是大嫂和二嫂,也也没发现什么不妥。

    此时解开了扣子,立马就察觉到不对劲儿。只见皱巴巴的布料上面,零散分布着好几个小洞,看起来,倒像是崭新的龙袍裹了一个破麻袋。

    果然不是自己的衣服,这临时的搭配,怎么看都不伦不类。

    不过赵卫国本就没对相亲抱太大希望,只求着应付了事,对于衣服上的纰漏也不怎么上心。

    “姐,这也来不及换了,待会儿我扣上扣子,保管他们看不出来。”

    赵燕秀却不肯放过他,没好气道:“那不行,这是我牵的线,总要成了才行。我还跟女方说了,你们家是咱们公社数得上的人家,我大话都说了出去,要是没成,不是坏我的名头吗?”

    赵卫国摊了摊手,说道:“这都九点多了,总不能再让我回家换吧?”

    “你在这儿等等,我去找件衣服过来。”

    郭燕秀横了赵卫国一眼,风风火火地骑着自行车而去,过了十几分钟,又去而复返,手中多了件蓝色的中山装。

    细看之下,赵卫国不由吃了一惊,这女人手上的衣服褶印清晰,看起来和新的没啥两样,这是去供销社现买了一件?这衣服怕是要花不少钱吧?

    趁着他愣神的功夫,郭燕秀不由分说,脱了他身上的大衣,将中山装罩在了他的身上,再扣了最上的扣子,正好将里面的绒衣遮挡住。

    虽然衣摆稍微大了一些,袖子也长了一寸,盖住了赵卫国手腕上的手表,不过大体还算贴身,起码不会像原来那样扎眼。

    郭燕秀这才松了口气,告诫道:“我从公社里借的,等你见完了人,我再还回去。”

    “这是你借的?”赵卫国惊的张大了嘴巴。

    “是啊,这衣服可是五十块一件呢,我好说歹说才借出来。你穿着小心一点,要是损了破了,我可赔不起。”

    赵卫国也是吓了一跳,这年头的五十块,可不是小数目,据说公社里的那位书记,一个月的工资才三十多块。

    放眼整个魏河公社,掰着指头数,也没几个人穿这么昂贵的衣服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