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奉桃源纪
繁体版

第3章开局

    “咚咚咚...”

    “锵锵锵...”

    金铁交鸣的声音划破天际,给寂静的桃源村增添了一份热烈的味道。

    “小帅,火借风势,风箱不一定要用力,断断续续的大风不如缠缠绵绵的小风,用你的呼吸的节奏拉风箱,让风源源不断的吹进炉子里,这样才会有更高的热力。热力高了,铁汁的杂质就会少...”景元家的铁匠棚下面,一老两少正在棚子里面忙碌着。准确的来说,是一老一少在忙碌,景山就是打酱油的,只是偶尔往火炉里扔点碳块。景家打铁的技艺还是不错的,用的也是煤炭,炽热的温度可以让铁矿石融化,用这种方法做出来的其实已经算是钢材了,和现代的高炉炼钢的区别也只是炉具不一样而已。景元读高中的时候成绩还是不错的,辍学之后对于喜欢的物理化学还是多少会研究研究,当然也只是遇到好奇心的原因,知道部分原理。只不过,景元并不想表现的太惊世骇俗,毕竟现在的自己只是一个五岁的孩子,而且自己那“吃里扒外”父亲也没打算教自己,景元也就没有想着把高炉炼钢的方法给父亲。

    想起高炉炼钢,景元很自然的就想到了高中历史课上讲述的某个时期全民炼钢的事件,这也使得他对炼钢这件事产生了兴趣,所以才会刻意查阅资料研究一下高炉炼钢的原理。当然也只是原理,让他实践的话,估计是个正常人都不会自己实践。现代普通人的“务实”其实也是没有办法,生活不允许他们追求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

    这个时节正值仲夏,端午节也刚刚过去,距离夏收已经不足半月,景父这段时间打造的都是镰刀之类的农具,景家的炼钢手段在整个大奉朝并不多,知道煤炭炼铁的匠户也不多,所以十里八村的村民大多都会从景家订购,这半个月的时间,也足够景父打造足够多的农具。

    只不过景元对此却是兴致不高,扔了几块煤炭之后,就在院子中那个巨大的石榴树下面的板车上躺了下去。百无聊赖的哼着小曲,抖着二郎腿。

    五岁的孩子能做什么?答案是什么都做不了。既不能表现的惊世骇俗,又要很快的打开局面。难啊…制细盐?这个时候盐铁都是管控的,弄不好就要吃牢饭。不过,自己家吃点细盐问题也不大,如果对外销售,那真是老寿星上吊——嫌命长。把制盐的方法献上去倒是可行,至少性命无忧。只不过,在这个穷乡僻壤的地方也没有献出去的门路啊。万一献的不好,有可能就完犊子了。

    做肥皂?这个目前也不太做,自己只知道是猪油和碱做成的,具体配比也不太清楚,而且家里也不能拿出一盆猪油让自己一个五岁的孩子去糟蹋。提纯酒精倒是可以,关键是自己老爹能不能帮忙打造一套蒸馏的器具了。以自己老爹“吃里扒外”的性格来说,估计问题很大。自己动手?那也不现实,且不说懂不懂就晕的体质,就是本身也完成不了这么“浩大”的工程。倒是低配版的味精倒是可以做一做,回头让老爹打听打听哪里有海带和香菇,若是有虾皮估计就更好了。嗯…这个备选方案要记下来。

    “叮…咚…”一老一少正在卖力的锻打着烧红的铁皮,聪明的景父也会利用模具塑形,然后就会更有效率的制作铁器,当然这种技艺在这个时代是并不多见的。每每想到自己这个受到九年义务教育的高材生,在某些方面的认知竟然还不如自己这个只读了三年私塾的老爹,就会暗暗蛋疼。为什么别人都有金手指,都有各种各样的神人帮助,为什么自己却没有?说晕就晕算不算金手指。

    景元看着哼哧哼哧的一老一少,嘴角不由的抽了抽。“要想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种树。”景元的脑海中突然闪现出这个前世耳熟能详的标语,想想前世村与村之间都有水泥路的画面,突然就有了想法。烧水泥啊,石灰石加的黏土,这个简单的要死,桃源山石灰石和煤炭都很多,大奉朝的人们还不知道利用这些资源,完全就是无本的买卖啊。还有黏土烧红砖,瓦片…先给自己家盖一座砖瓦房再说。嗯,独立的卫生间也要,现在家里的茅厕,在夏天真的是不想去。当然这个年纪去哪里上厕所都可以,年轻真好啊!唯一不好的就是上完厕所,怎么擦?卫生纸是没有的,普通纸更是不可能。大奉朝用的多是竹筹,就是竹片,刮完之后还不能丢,以方便下次用。“我宁愿用草叶…再不济就用土块…”景元在内心里咆哮着。

    时间很快,一上午的时光轻易的就溜走了,景母做好了午饭,招呼着一老两少吃饭。大奉朝普通百姓都是一日两餐,而景元家是因为景父打铁是体力活,就会在忙碌的时候加一餐午饭。

    午饭是狍子肉和米饭,大米也是只有打铁的这段时间才可以享受的,平日里还是小米居多。虽然大奉的南方盛产水稻,但是普通百姓还是以小米为主食的居多。其实对于大奉朝的认知,景元只局限于桃源村附近,毕竟也没有机会去了解这个朝廷。

    小帅在景家多少有点拘谨,学徒一般是不管饭,毕竟跟着师傅学手艺,不交学费就算了,再蹭饭就多少有点不好意思了。景父景母倒是觉得街坊四邻的,小帅又聪慧,多一双碗筷的事,就不能多计较那么多。小帅家里也并不富裕,一个十一岁的哥哥,还有两个妹妹,且家里的田地也不算多,算是吃完上顿没下顿的那种。大奉朝建立之初,也是和北方的游牧民族互相争斗,只不过输多胜少。自从儿皇帝石敬瑭割了燕云十六州之后,大奉也没有畜养良驹的能力了,而游牧民族的骑射,冲锋都是大奉无能为力的地方,正面打不过,游击也打不过,索性就是议和议和再议和。这点和大宋朝倒是一样。

    打又打不过,追也追不上,即使打的过也没有用,人家打不过就走,你又没办法深入,深入之后粮草跟不上,原本打的过,没了粮草就又要输了。其实也不能怪大奉朝无能,只能算是无能为力吧。

    午后,景父带着徒弟和儿子去河畔游泳洗澡,前世的景元倒是懂水性,小的时候一手狗刨冠绝无双,只不过稍大一点就没有能下水的机会了。不是没时间,而是每条河都是绿油油的…

    夏季的时候,每到中午和傍晚总是会有村民聚集河畔,炎热的夏季,跳入清凉的河水中,也算得上一种避暑的好方法。黑水河的河水其实挺清澈的,只是雨季来临的时候,河水暴涨,附近露天煤矿也比较多,所以整条河才会变得漆黑一片。

    黑水河畔,一个五岁的孩子划着标准的狗刨式在河边畅游。游着游着就飘了起来…

    “卧槽!又特么死机了…”这是景元意识模糊前的心理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