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奉桃源纪
繁体版

第1章桃源深处有人家

    “桃源县里桃源山,桃源山下桃源镇,桃源镇里桃源村...”

    桃源村口,一棵百年的古槐树下,一群孩童正在蹦蹦跳跳的唱着童谣。古槐树下的另一边,赫然是村子里唯一的一口石磨盘,一头黑驴正绕着石磨一圈圈的叹息着,仿佛在思虑着怎么样才能走出这个圈。石磨的不远处,一群妇人们正围坐在一起,她们一边缝补着衣物,一边说着家长里短,偶尔也会哄笑一阵,大抵是着聊到了什么让人愉悦的乡野八卦。其中一个年轻的妇人身侧,正伏着一个五六岁的男童,很安静,显得和那群蹦蹦跳跳的孩童格格不入。

    “元儿他娘,你家元儿怎么睡了这么久,这孩子说睡就睡的本领,也不知道跟谁学的。”一个身材肥硕的妇人用针在大大的脑袋上蹭了蹭,似乎想要把针磨的更尖锐一点。这是街坊四邻的胖婶子,儿子在镇子上是一名掌柜,从身形上看,家境还算殷实。

    “应该快醒了...元儿先天不足,整日里也是浑浑噩噩的,不过,眼下这些日子倒也是有点活人的气息了。”这个景家的娘子面容愁苦的看着膝下的儿子,挥挥手帮儿子驱赶脸上的蚊虫。她的儿子名叫景元,今年五岁,掌握了一种随时随地都可以昏睡的本领。或是吃饭中,或是游戏中。看遍了郎中也找不到治疗的方法,郎中大多都是说先天不足,无药石可医。只是郎中们不知道的是,在这个童子小小的身体里,住着的却是一个三十岁的灵魂。这不是先天不足,而是负荷超载啊。

    “唔...嗯....”这个叫景元的童子伸了伸懒腰,揉了揉惺忪的双眼。“娘,各位婶婶,伯娘你们下午好啊...”景元欢快的向着在座的夫人们行了一礼,随后便起身走向那头黑驴。

    “大黑,下午好啊”景元跑去和那头黑驴聊起来天。说实话,他其实并不想和这些妇人们一起,也不想和那些光着屁股的孩子玩耍。开玩笑,让一个三十岁的灵魂和一群光着屁股的孩子撒尿和泥,景元是做不到。所以很多时候,他宁愿和黑驴聊天,反正都是说鬼话,黑驴虽然听不懂,但也是哼哧哼哧的回应着,作为一个听客,黑驴是合格的,不该问的从来不问,大多数都是“嗯啊嗯啊”的赞同着景元的话。

    “五年了...”此时景元低声的喃喃道。来到这个世界已经五年了,他是来自华夏的一个二十一世纪的青年,原本是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的红色青年,唯物主义告诉他,世界上没有鬼怪,就算有,建国之后也不让他们成精了。他所接受的教育告诉他,人是碳基生物,组成人的部分是一个个不同种类的细胞,而不是单纯的灵魂和肉体。而人的记忆和思维,大多来自外界的刺激,然后通过神经元细胞发出信号,人们才能认知外界,而记忆也是分成一个个记忆碎片存储在一个个神经元细胞上,当人们回想起往事的时候,各种记忆碎片通过神经元细胞从新组合才会有记忆。人类有八百多亿个神经元细胞,而神经元细胞在运作的时候是在一直放电...只不过,景元不明白他为什么带着前世的记忆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上。他想不明白,也不再想了。大抵是认命了,又或者说他相信了“科学的尽头就是玄学”这句前世他认为很不科学的话。

    来到这个世界的五年里,一开始的三年一直浑浑噩噩,只保留身体的本能,只要回忆到以往的记忆,就会陷入昏厥,然后接连几日的浑浑噩噩。到后来的两年,他可以尝试着说话,行走甚至奔跑,只是还不能过多的去思考着什么。对于这个转变也是让景元逐渐的放宽了心。这说明自己的身体能被自己熟练的掌握了。景元的前世,在华夏世界读高中的时候,学习成绩还是不错的,只不过他认为自己的成绩距离全国优秀的名校很远,如果只是上个一本,他的内心其实是在纠结的。高中还有一年半,大学还要上四年,步入社会再被社会暴击四年,大抵十年的青春就这么浪费了。所以,在所有人都想着他能考入一个好的大学继而出人头地的时候,他选择了辍学。辍学那年他十六岁,去饭店学过厨师,当然也没有学成大厨,也去酒店当过服务员,去酒吧做过服务生,更是去过工厂打螺丝。短短的三年颠沛流离,也成熟了不少。在之后更是去工地搬过砖,然后在社会无情的压力下,自己创业。在公司上市的第一天,他站在公司大厦的天台上,端着红酒杯,俯瞰整座喧闹的城市。心中不禁升起了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气息来,然后一口红酒下肚...

    他来到了这个陌生的世界。“什么鬼啊!在老子会当凌绝顶的时候给老子来个出厂模式?辛辛苦苦三十年,一朝醒来解放前?还不如解放前呢,这特么的就是封建社会啊!啊!封建社会就封建社会吧,你倒是给老子安排一个王公贵族的身份啊!唉,不过幸好不是原始社会。”想想挂着几片树叶就能当衣服,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景元就不禁打了寒颤。在这个世界五年的时间,景元也渐渐明白了现在的这个世界,这是大奉朝,一个辽阔的封建主义的国家。拥有和古中国一样的文明,只不过又和古中国略有不同,仿佛就是古中国的另一条时间线。从三皇五帝,到夏商周,再到秦汉唐一般无二。只不过唐朝之后,历史的车轮就渐渐的走偏了。继儿皇帝石敬瑭割了燕云十六州之后,整个时间线仿佛变了样子。现在的朝代不是大宋,而是大奉,皇帝也不姓赵,而是姓周。这些都和他前世学到历史不一样,他现在也不确定这个世界是不是原来的世界,自己所处的地方还是不是地球,景元摇了摇脑袋停下了思考。

    小山村很安静,当然也是因为偏僻才会安静,前世虽然厌倦繁华的城市,但是也始终离不开繁华的生活,一直在红尘里漂泊,而今也算是完全停了下来。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都很淳朴,若是想着从淳朴的农民嘴里了解大奉,大概是不可能的。桃源村里最有才华的是一个叫景德真的老秀才,大奉元德七年的秀才。至于老秀才的才学,村民们其实是知道的,就是不知道为何考完秀才后,就不再去考进士这件事有点迷糊。当然老秀才也不会和这些村民聊这些事情。他平日里只是在塾堂教教孩子之乎者也,或者和村长一起计算着村里的财产,用现代话来说,他就想村长的秘书一样。当然他也从不和村民聊什么国家大事,指点江山之类的。毕竟文人嘛,终究有点风骨的,当然主要的原因也是和村民真的没必要聊这些。眼下老百姓只有一个不饿肚子的理想。现在村里的塾堂里只有八九名学生,小的七岁大的十五岁,就仿佛前世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三年级的在一个班上的感觉。作为唯一的先生,老秀才只能教点数算和文章,君子六艺什么的,大概是没办法教的全面。村民们其实也明白,孩子们纵然考不上秀才举人之类的,多少也能写写算算当个账房掌柜的之类,相比在地里刨食的农民来说,当个账房掌柜的也是一个不错的出路,当然,在同样重文轻武的大奉朝,读书人的地位是超然的。

    景元一个人漫无目的地走着,思考着,从村落到山林,由山林到河畔。黑水河,由于每年雨季,河水变黑而命名。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河畔的两岸都有大量的煤炭,露天的煤场,十分便于开采,只不过懂得使用煤炭的人并不多。景元一个人坐在河畔的大石头上,愣愣的出神。他在想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里,在这个封建的社会里,作为最底层的人们该如何走出这个山村,又如何能在这个重重剥削的社会里生存。他现在不过是一个五岁的孩童,离开现在的父母大概也只能以乞讨为生,父亲是一个铁匠,村子里最好的铁匠,当然也只是村里最好的铁匠。家里只有田地十亩,那是爷爷留下的遗产。母亲养蚕织布,日子过得倒是舒心。只不过,这些对于景元来说,日子过得是相当的凄苦...

    如果一直浑浑噩噩的下去,倒也没什么,就算有什么,他也感受不到,只是现在已经逐渐清明,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没有空调,就仿佛他的灵魂丢失了一大半。这日子过得太清苦了;衣服是麻布单衣,穿上去就浑身刺挠;食,粗茶淡饭,真的一点味道都没有,哦,不,有苦的味道;住,茅屋三间,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的那种,蚊虫爬虫屡见不鲜;行,大概只有两条腿,偶尔会有牛车驴车和板车,去哪里都不方便。若是遇到雨天,泥泞的道路会让这个村子与世隔绝。太苦逼了,日子真的不好过啊。作为一个现代人,愣是要过这个近乎原始的生活,每每想起来,景元就会觉得崩溃。

    大奉朝,普通百姓家里依旧是粗茶淡饭,粗盐也是家里唯一的调味料。粗盐味苦,但是价格相对便宜,而细盐则是那些有钱人的专属。普通百姓穷极一生也吃不上一口细盐。口腹之欲对于穷苦的百姓们来说,连一个概念都没有。吃饭只是为了饿不死,穿衣只是为了遮遮羞。不过对于一个现代人来说,溶解,过滤,结晶或许是打开局面的最便捷的方式,不需要过多的理论知识,也不需要过多的资源就能完成的。至于更复杂的蒸汽机发动机,这些都要等自己再成长一段时间再去研究了。而现在景元是个五岁的孩子,做什么都觉得有心无力。也许,可以一个偶然的机会,机缘巧合的把细盐做出来...这样至少能让自己的味蕾好受一点。他已经想到了办法,把自己家的粗盐化进水里,然后再多放点木炭。这样做的情况,挨顿揍是避免不了的,父母看到已经成黑水的粗盐,也会无可奈何,然后自己稍加引导,过滤结晶,一切都是顺其自然,也没有人会想到,机缘巧合得到的细盐,是一个孩子的刻意引导的。

    “糟糕!”忽然一阵眩晕的感觉冲上景元的心头。不就多想了一点事情嘛,何至于此。每次景元思考时间过长的时候,就会大脑供氧不足,然后昏厥,昏睡。睡饱之后大脑才能正常开机,使用。对于时不时的死机,景元其实已经适应了。

    只不过,这特么的荒山野岭的,如果就这么晕在河畔边,大抵过几日就会变成野兽的粑粑的。

    “不是吧!老子还没开局呢,就这么夭折了?”景元心里呐喊着,而意识也逐渐变的模糊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