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朱雀
繁体版

五十九、大婚

    此日卯时一刻,李若仙便被关窍唤起,信阳宫内篦发整妆的婢子在门外已候了半刻有余,李若仙醒来她们便在导礼女官的指引之下鱼贯而入。按唐礼,这日当册公主,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同牢,婚会。

    李若仙从塌上下来,远远望见殿外正下着银砂般的雪,那迎迎飘雪之中还候着三十余位宫婢与宦官,排列整齐,直到宫门。这是她头一回见到如此多的宫婢。此时信阳宫门大敞,此时天色尚暗,但那敞开的宫门她却看得一清二楚。今日,自己终于能踏出这破败冷清的宫殿,一睹那唐宫的风采了吗?终于可以见见那自由的阳光望望这无尽的天地了吗?这是她日盼夜盼的时刻,如今真的来临,心中却没来由地害怕了起来。

    她坐在镜前,望着婢子将她的头发梳成华美的髻子,又钗上珠宝銮钗,胭脂点染,朱唇轻启,她几乎认不出自己。

    此日巳时,尚舍奉御设御幄于太极殿如常。守宫设群官次于东西朝堂,奉礼设版位。太乐令展宫悬,典仪设举麾位如常。又设文武群宫版位:五品以上于横殿北,六品以下于横殿南,文东武西,俱重行。李若仙立于殿前,心中反复念着司礼女官的教导,她听闻自己的心跳比那礼乐之声更甚,这巍峨宫阙,百官林立,又让她如何秉礼而行,目不斜视?她悄悄看着,恨不得将这壮观的仪典的每一个细节尽收眼底。她自以为没人发现,动作便大胆了些,突然,脖子猛地刺痛,她这才想起,司礼女官见她教养浅薄,怕她殿前失仪,在领口埋伏了金针,若乱动乱看,便会刺入皮肤。

    这时,侍中量时刻版奏:“请中严。”鈒戟近仗入陈于殿庭。太乐令帅工人入就位,协律郎入就举麾位。典仪帅赞者先入就位。通事舍人分引王公群官入就位。

    万事俱备后,侍中版奏:“外办。”所司承旨索扇,皇帝服明黄通天冠、绛纱袍,御舆以出,曲直华盖警跸侍卫如常。李若仙想要抬头看看这将她全家诛杀殆尽的皇帝到底是何尊荣,但却迟迟不敢。

    太乐令令撞黄钟之钟,右五钟皆应,协律郎举麾,鼓祝,乐作,皇帝出自西房,即御座,南向坐,扇开,协律郎偃麾,戛敔,乐止。

    符宝郎奉宝置于御座。典仪赞拜,群官在位者俱再拜讫,通事舍人引册使入就位,册使等初入门,《舒和之乐》作,至位,乐止。立定,典仪曰:“再拜。”赞者承传,册使等皆再拜。侍中进当御座前,北面跪奏称:“侍中臣某言,册公主,请命使。”俯伏,兴。又侍中少前,称:“制曰可。”退,复位。侍中承制,降诣使者北面称:“有制。”册使副等俱再拜。侍中宣制曰:“册和睦公主,命公等持节展礼。”。

    太乐令令撞蕤宾之钟,左五钟皆应,鼓柷,奏《太和之乐》。皇帝降座御舆,入自东房,侍卫警跸如来仪,侍臣从至阁,扇开,乐止。通事舍人引群官在位者以次出,举册者及册使至长乐门外次。册封之礼,礼成。

    李若仙听着宣封的礼乐之声,心中不为人知的角落爬上一丝悲凉。此时开始,她李若仙便是和睦公主了。和睦公主,多么好听的名号,这十七年的禁足时光几乎让她忘了自己是谁,如今头回享受公主形制,第一次得见唐宫壮美,可这恢宏的礼乐与动人的名号,却只不过在将她遗忘了十七年后,再次将她当做一颗棋子,把她的青春与生命丢弃在大国的利益之中。

    正想着,殿上尚仪二人,开始读册。司赞一人前来,引着李若仙公主上前。

    掌赞二人,知赞拜。女史四人,对举册案。尚舍、守宫计会设使者及册案便次于光范门及长乐门外,皆道右东向。司赞将和睦公主引至位于长乐门外内殿前近南一处,当阶,北面西上。又分设内命妇如慧黠夫人,长元夫人等陪位者位于公主东北及西北,宫官等在西阶,重行相对,北上。又于内命妇之前设尚仪位二,皆东向,以北为上。又于尚仪位南少退设司赞位,掌赞二人陪其后。

    其日,典仪设册使立于长乐门外之西,东向北上。又设举册案者位二在南,差退,东向。内谒者监先取公主册案置于长乐门外,近限。

    在司言的引导下,众人只见和睦公主钿六雏銮牙金丝花钗,款款绣缕翟衣,婉眉皓腕,朱翠映碧霞,裙尾若浪,翻行数尺,缓缓行至受册位,侍从如常仪。

    持册案者以案进册使之右,北向相次而立。内侍二人引使者诣门,内谒者举案少前,使取公主册,跪置册于案,俯伏,兴。尚仪帅女史诣门,舁册案入,各就尚仪之前,对举册案,皆东向。

    司赞曰:“再拜。”凡司赞有词,掌赞皆承传。司言赞与和睦公主再拜。李若仙紧张地听着,生怕自己生了什么错处。

    尚仪取公主册于案,持案者退。少前,北面称:“有制。”司言赞与和睦公主再拜。这时,她的目光瞄到了身后一个熟悉的身影,定睛一看,果然是他。突厥质子耶律炁。李若仙一时分了神,尚仪执册跪读讫,退复位,以册,牌进授和睦公主。本该公主受册以授司言讫,李若仙却迟迟不动,司赞慌忙轻咳,李若仙才回过神来,接下封册与代表和睦公主身份的金牌。

    司赞曰:“再拜。”和睦公主拜了,在位者皆随其再拜。司赞少前,称:“礼毕。”司言引和睦公主退。在位者以次退。掌赞报内谒者监礼毕,内谒者监传报,册使等诣太极殿前南横街南,北面西上立。中书令立于册使等东北,西面。

    册使再拜,复命曰:“奉制册命和睦公主,礼毕。”又再拜。

    如今已申时三刻,方才受册完毕,按礼还有纳采,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繁礼缛节,李若仙只觉得浑身酸痛,却还要硬撑着体面,刚出了宫门,鹅毛般的飘雪便飞向脸颊,只见大雪之间天华门百雁齐飞,由突厥使臣奉上华礼与卜子,此为纳采纳吉。

    雪越下越大,天地之间浑然一片,皑皑白雪漫天卷落,纷纷扬扬。仿如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芒茫飞琼之间,她随着司礼女官出了天华门,外面的护仪队伍已候了许久,仪辇已落了厚厚一层白雪,数百位宫人在宫街上立了三列,上官婉儿与鏊战将军带领着数千名铁甲银装的军士手拿铁戟肃立门前,见了和睦公主便稽首一拜:“参见和睦公主。”众将官齐声参拜,声音响彻云霄,气势恢宏。

    军士后是一架仪辇,四方朱漆窗,四开榴花门,一架穹庐弯顶挂着六十六个如意同心结,巨大的车辕钉着三寸铆钉,辋上刻着展翅飞燕,在仪辇两侧,各四宫婢服侍在侧,后有持扇,持牌,尚车,尚衣各二十,依次排列,再有六十六架疠车盛装嫁妆贺礼,礼车后跟从婢子八十余人及三十辆官轿。

    关窍从仪辇左侧走出,带领众人参见公主后,扶着她踏着金枕上了辇。上官婉儿与鏖战将军齐身跨马,两头黑色的战马在皑皑白雪之中傲然挺立,亦步亦趋,奉路者高声通传:“和睦公主仪仗出”宫门便层层打开。

    就要离去时,上官婉儿回头望了一眼那高耸的宫墙,百官已退,方才隆隆的礼乐之声已寻不见,此一去,便不知何时才能再回到这天府洛阳。她望着这壮美的唐宫,说不出的情愫沉压在心底。突然,在漫天飘雪之中,宫城之巅,依稀可见一个熟悉的身影,这身影无论世事如何变迁,上官婉儿永远都能一眼认出这绮罗屹立的身影。

    眼前是交加的风雪,她却笃定她们一定在彼此相望,此情虽不可言说,却每每在伤痛之至焕发出巨大的力量。

    唐宫一片玉琢银装,在漫天飞雪之中,和睦公主的仪仗踏出了唐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