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峥
繁体版

第12章 阴阳

    姚起没有生火,只是盘坐在火堆余烬旁,若有所思。他把手放在草木灰上,还能感觉到温暖。

    他自言自语:“火之于人,如人之于鬼。”

    “人与火保持着距离。热了,就远离;冷了,就靠近。”

    “练武的人对于鬼魂来说,就是烈火。一触碰就引火上身,或伤或死;离得近就会被烤得难受。”

    “而那鬼东西能附身于我,是因为我对于它来说,只是灰烬?”寻思到这里,姚起将手插入灰烬里。

    “不应该!要是生命之火熄灭,我也就死了。而且那鬼东西第一次见我的时候也并未附身。我对于它来说,也是一团火,只不过是不够烈罢了。”

    姚起抽回手,拍落灰尘。

    “巫沟通鬼神,应该是主动把日魂开了一个口子,方便降神。之前未来的我降神之后,我的日魂上的口子还没有闭合,那鬼东西就趁这机会附身。嗯,应该是这样。”

    “那如果我也练武,能够自己对付鬼魂的时候,我再主动引诱鬼魂附身,再把它们消灭掉,是不是会获得更多巫气?”

    姚起摇摇头,否定刚才的想法,弄不好就是引火烧身。

    “一个生命结束,生命力会逐渐消散和转移。我通过给自己献祭,在牺牲的生命力消散于天地间之前,把它转移到自己这里来。这是第一步,但这也只是把食物拿到手里,摆在面前而已。”

    “第二步肯定就是吃掉它。以前鬼神怎么获取牺牲的生命力,我们又看不到。这个方法才是重点!但它们一定不是像我们这样吃肉喝血,那就是像我吸巫气那样?”

    “人活一口气。”姚起想起来这个老话,兴奋得拍了一下大腿,他感觉找到思路了。

    “鬼神获取的就是这口气。而这个‘气’的意思大了去了。”

    气的本义是自然界均匀扩散的第三态物质,即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气的引申含义为气态精华能量,再引申为呼吸,又引申为精神特质、态度和风格……

    “也可以这么说,魂体是一种气,鬼神本身也是一种气。”

    “气有很多种,有的气是对立的,就像东风压倒西风,北风冲散南风,这就是练武的人克制鬼魂的原因。但他们散发出的气并不能说是‘火气’,鬼魂也不能说是‘水气’。水火不是同类、异性。如果叫‘生气’或‘死气’也不妥,鬼魂也算是另一种生命。”

    “那给它们起什么名比较好?”

    “气聚则生,气散则死。决定生死的气是最重要的,第一位的,也是最根本的。这就跟部落带头人差不多。人们对于带头人的叫法不一样,有的叫为‘头儿’、‘头领’,也有叫‘首领’、‘首长’的,还有叫‘元首’的。因为头是人体最重要的,功能最多。如果叫‘头气’或‘首气’,都不好听,还是‘元气’好听一些。还有,我们所说的‘水源’、‘源头’或‘本源’有来源、开始和根本的意思。”

    姚起点点头,对于他起的“元气”这个名很满意。

    “元气多则强,元气少则弱。这就是为什么人有强弱。不过强者未必长寿,弱者未必短命。”

    “气也应该也有两种属性,就像人有男女之别。魂体已经被我们分为日魂和月魂,如果气分成‘日气’和‘月气’,听起来不好听,而且‘月气’和‘乐器’一样的发音,不好让人理解。”

    姚起用食指在草木灰上画了一个圆圈,代表日;画了一个半圆,代表月。然后他再次陷入沉思。

    “如果给日和月取个另外的名,怎么说也得有点联系。我是从羊身上知晓有日魂的存在,就用‘羊’的发音吧。‘羊气’说起来还不错,比‘日气’好听多了。但是月的另外一个名用什么音?不敢想,那就不想了。就用‘音’来代替,等以后有更好的再换。”

    姚起摸了摸下巴,说道:“还真别说,‘音气’也挺好听!那就先这样,一个叫‘羊气’,一个叫‘音气’。”

    “‘羊气’和‘音气’是相对的,就像人的前面和背面,山的南面和北面。”想到这里,姚起就在圆和半圆之间画了一个竖线。

    圆和竖线在一起构成一个符号,是“阳”;半圆和竖线构成另一个符号,是“阴”。这样,它们就和“羊”和“音”就是两回事了。

    “如果把阳和阴放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会怎样?”想到这里,他便把草木灰上的图案抹去,再重新画个圆,然后在它中间画条竖线。然后开始把阴面的草木灰挖出一部分,放在阳面上,尽量做到上下左右前后对称,也能表达出“有”和“无”的意思。

    “看不见日头的时候,未必就是日落了。有可能还是雨雪天或是多云的时候,云把日头挡住了。以后,我们可以把这种天气叫作‘阴天’。”

    “元气分阴阳,那就分成了元阴之气和元阳之气,可以简单点,就叫‘元阴’和‘元阳’。”

    “至于元气存在身体还是魂体中的什么地方,以后我再慢慢找。现在我只能说日魂,也就是阳魂,产生阳气,或者本身就是阳气,这种阳气克制鬼魂,防止鬼上身,保卫自己,可以叫‘卫气’;月魂,也就是阴魂,产生阴气,或者本身就是阴气,能够化别的生物的生命力为己用。这就是残魂附身草木上,鬼附身人和动物身上的目的。”

    “而我们要想活着,必须得吃东西,应该就是阴魂和阴气要吸收食物中的元气。而我们必须得喝水,这又是为什么?不吃东西,只喝水,还是会饿的,所以水本身是不含元气的。但元气可以溶于水,进入血中,再随之流遍全身,滋养身体和魂体。水是无色的,血是红色的。我之前怎么也找不到日魂,是因为它存在于我们的血中?”

    “此外,我们必须得吃盐。不吃盐的话我们就会觉得乏力。但是盐吃多了就会很渴,不得不喝水。这又是为什么?乏力,应该是元气不足了。那就是元气容易溶于盐水,不容易溶于水。这可能是因为盐水更容易分成阴阳两部分,分别吸收元阴和元阳,才能满足我们日常活动所需。”

    “最重要的是,我们还必须得呼吸。就算大多时候我们不吃东西不喝水不吃盐,但我们就算是睡着的时候都在呼吸。这是在补充我们的阴气和阳气?”

    “那我是不是可以通过呼吸,来补充巫气?”姚起想到这里,心跳加快,他深吸了一口气,再缓缓呼出。几次过后,他才冷静下来。

    “我应该是找对了方向,慢慢探路就好了。在此之前,我得弄明白巫气到底是什么。它不是由魂体直接产生的。要不然人人都可以是巫,还不用通过献祭就可以得到巫力。而魂体也不是由巫气组成的,之前我试过自残魂体,并没有巫气冒出来。所以巫气应该是阳气和阴气结合在一起的产物,能起到治疗作用很好理解。但吸多以后,为什么会让人兴奋,甚至亢奋起来呢?是因为生命力提升了,所以想动一动?还是阴气和阳气在一起会打架?还是体内阴气多了,必须要多产生阳气才能平和?而要产生阳气就得多活动活动?”

    “如果是第一种可能,那么我们吃饱后就应该会很兴奋,但其实不是。我们吃饱后会犯困;如果是第二种可能,那么两者打架最终会有一个胜者生存下来,败者就是死亡。而其实,它们是共存的。虽然它们是相对立的,但少了哪个,另一个也就不复存在。没有背面,正面也就无从谈起;第三种可能,我是认可的。姜土想通过打架来活动,而我则是想了这么多,也是活动。活动生热,就产生阳气。经过身体或是魂体这么一调整,就会逐渐平和下来。我就把这个过程和状态叫作‘阴阳调和’吧。”

    “可是我们的身体和魂体怎么知晓需要阴阳调和的?这是一种本能?我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时候,身体和魂体就自动调和我的阴阳了?这么神奇?”

    “是未来的我给我的神赋吗?应该不是。姜土又没有。”

    “还是说,我们体内是有神的?虽然我们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但它一直在潜伏在我们体内。当然,也可以说我们一直在养着它。”

    “那么这个神真的是另一个自己吗?要不然,那些沟通不上的鬼神其实藏在我们身上?”

    姚起被刚刚的想法吓了一跳,而后安慰自己:“应该是另一个自己。鬼神哪有那么多闲心和好心来帮我们调和阴阳?”

    “那也顺便也给它起个名吧,叫‘潜意识’吧。唉!算了,说起来麻烦,还是叫‘元神’吧,因为神比魂还要重要,毕竟元神可以控制魂体,魂体控制身体。所以魂体就没有‘元魂’一说了。倒是它们可以合在一起,叫‘神魂’。”

    “如果按照我对于阴阳的理解,事情是反着来的。那么我现在进行内视,在体内看不到阳神、阳魂和阴神,只有阴魂。那等以后的某一天,我的神魂可以离开身体,阳神、阳魂和阴神是可以被看见的,而阴魂反倒是看不见了。”

    “差不多了,想多了头疼。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姚起能找到今后的方向已经心满意足,其它的都是意外之喜。

    吃晚饭的时候,姚起向姜名她们阐释了他的所思所得。姜名夸他:“起名起得好!跟我有的一拼。你所说的阴就发那个音吧,不用想以后再换了。”

    姜土也表示赞同:“你所说的元神,我也觉得是有这么个东西。姜山在那鬼东西靠近的时候就开始哭,应该就是他的元神在向我们发出警报。”

    姚汉大咧咧地说:“我这条手臂刚断的那些日子,我还是会觉得它还在。如果以后我的元神可以离体,我想那应该会是一个健全的我。”

    姜水幽幽地问:“如果我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巨人体内,你们信吗?”

    其他人目瞪口呆。

    姜水继续说道:“如果日是阳魂,月是阴魂,群星是元神,我们活着的生命是阳气,鬼魂是阴气。我们存在的作用,只不过是让这个巨人好好活着而已。”

    姚起说:“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感觉挺悲哀的。不过,既然天地万物都是这样,又觉得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姜木说:“这种没办法知道对错的想法,多想无益。如果你非要这么想,不如把你自己想象成巨人。”

    姜水说:“如果我们能飞,或许就晓得了。”

    姜石说:“二姐,我还想到水的尽头去看看吗?说不定你会被你所说的巨人给尿出去。”

    姜水盯着姜石,咬牙切齿地说:“老四,你这是在玩火,皮子痒了?”

    姜石赶忙说:“没有,没有!我就是说句玩笑话。”

    姜名说:“这倒是提醒我了。姚起,你愿意陪姜水向东走,去看看水的尽头是什么样子吗?”

    姚起问:“就我俩?你们不一起?”随即他想到了原因,便郑重地说:“愿意是愿意,但这不是时候。水面结冰,北方的人随时都会南下,没有多少反应时间的。如果我和姜水一走,你们留守在这里,能扛住吗?当然,你们打不过可以跑,但我俩上哪儿去找你们?”

    经姚起这么一说,姜水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她便对姜名说:“妈,我不想出去了,刚被老四恶心坏了!”

    姜名点点头,说:“好!我们一家人不分开!”

    “一家人?”

    姜名解释道:“我们这么几个人又算不上是氏族,所以我取名为家族,我们是亲人,也是家人。”然后又对姚汉和姚起说:“你们以后会是我的女婿,希望能帮我们的家族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