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日常生活
繁体版

第36章 秋收

    秋收第一天,时间过得很快,天也越来越热了,太阳也当空了,江河正在地里割稻子呢,听到江妈喊他了,江河赶紧应了一声:“这里呢。”

    “你出来吧,你的两垄让你二舅给你割完,你和我回家做饭一会拿东西。”江妈喊道。

    江河看了看天,快中午了,江妈要回去做饭了,得有个人跟着提碗筷之类的,江河停下手就原路返回了,出去看到大舅,大舅笑着说:“长大了!能顶半个人了。”

    江河嘿嘿笑几声,大舅拍了拍江河肩膀:“快走吧,你妈还等着你。”

    江妈点点头就跑出去和江妈汇合了,拿上喝完水的空桶,两人就启程回家了,回家路上很多拉粮食的车,等去地里的时候就可以搭一辆车了,回家的时候只能走着回去了。

    回家之后江妈打发江河去买肉,打算做一个熬白菜粉条豆腐炖肉,主打就是一个简单好做,剁吧剁吧切一切放一起熬就行,上面放篦子蒸馒头,把暖壶洗了洗让江河去打水,有冷水有热水补充几壶水,水是最重要的。

    两人合力一会就做好饭了,江妈把馒头都装进一个布袋里,一个铁桶里放上菜,一个铁桶放了碗筷大葱洋葱咸菜之类的,两人把吃的搬到大路边,慢慢走着随便等车过来,走了一会就有车了,车上的人也是去送饭的,江河母子搭了车一路上聊聊家常一会就到了,江河家的地离马路不远,江妈让江河守着东西,她先拿一些东西过去再过来拿一趟就好了。

    饭菜拿进去之后,大家就开始吃饭了,一人一碗熬菜拿几个馒头就着咸菜狼吞虎咽,吃完饭往碗里倒一碗水,喝完就开始找个树荫铺点稻草一躺,草帽盖在脸上,休息一会也是躲一躲大太阳。

    等到一点左右就又开始割水稻了,一割又是一下午等下午四五点,江河和姥姥早就开始打稻谷了,姥姥是主力江河就是把稻谷从地上拿起来递给姥姥,谷仓满了就拿一个袋子装起来。

    干起活来真是感觉不到时间流逝,江河打稻谷时候就听到有人喊江河姥爷了,好像是车来了,江河瞅了瞅是已经来了,比约定的早了不少,稻谷还不多,江父他们就领着车去装玉米去了,玉米还在地里堆着呢。

    江河和姥姥也抓紧打稻谷了,现在也就打了两亩左右,一会江妈他们回来和二舅也过来打稻谷了,本来还想晚点弄,现在车来的比预期早了,这个打谷机比较大可以两个一起打,速度快了一倍。

    “没人回去卸车吗?”江河问道。

    “和人说好了帮我们卸车,已经和人家说好了,我们来来回回的折腾不起。”

    江河明白了,这年头都是这样,你帮我我帮你的。

    一行人忙着收割都没工夫说话了,割稻子要专心一点,分心的话技术不到家容易割到大腿。

    江河递了两三个小时就累的不行了,没干过的以为递一下稻子有多累,试过的人才知道,不光是拿起来送过去,还有整理一下,对齐一点,不然打谷子的时候就容易有些打不到。

    江妈看出江河递不动了,让江河歇一歇,去地头给他们把水拿过来,江河也就顺坡下驴去拿水了。

    江河走了一段路二舅对江妈说:“今年比以前能干了啊。”说着朝江河这边点点头。

    “嗯,从他老子从BJ回来就懂事儿很多,应该是明白他老子有多苦了,学习也上来了,我操心的也少了。”江妈笑着和二舅说道。

    还和二舅说了写文章挣钱的事儿:“这个别和别人说啊。”

    “我知道,这我还不懂,见不得人好的人多了。”

    江妈感叹了一下说:“以前不懂事儿也愁,现在懂事儿了还是愁,和你一套套的讲道理说不过人家了。”

    “说懂事儿就懂事儿了,连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江妈感慨到。

    “我看你就是得了便宜还卖乖。”二舅都气笑了。

    “学习也好了,考全市第一,还能挣钱,比我挣得都多,我要是你睡觉都是笑着的。”二舅如是说。

    两人说了一会闲话江河就过来了,把水递过去一屁股坐在旁边稻草上,叹了口气说:“累死了。”

    江妈和二舅闻言笑了笑说:“这才第一天就说累死了,以后几天怎么办。”

    二舅和江妈比江河和姥姥的效率高太多了,不过打谷机本身效率就低今天估计能打一车,剩下就是拉回去收割完一起打,到时候会借别人家的打谷机用一下,还要再找几个人帮忙才行。

    等了一会车就来了,江父他们把稻谷扛出去放到车上,慢慢摞好,给人家给支烟说说话,一支烟抽完就走了,剩下江父他们乘着天气凉快下来继续开始收割了。

    时间在劳作中慢慢流逝了,等到天色放黑还在地里干着,要乘着这几天天气好收割完,就怕老天爷不给你收个机会收一半下起雨怎么办,又过了几个小时要到晚上九点了,车又来了,稻谷没打几袋,江父他们已经开始把稻谷打包装车了,今天就是能拉多少拉多少。

    因为不可能在地里把稻谷打完的,就是能打多少打多少,打不完的就拉回去打,不然不能稻子收割完放地里不管,离得近还好你可以每天来地里打,像他们离得远的都是拉回去打。

    过了一会又来了一辆车帮江河家拉了几车,这一趟也差不多完了,江河他们收拾了一下拿着东西就准备回家了。

    回家之后都快十点半了,江妈和姥姥洗了洗手就开始准备做饭了,还是做的熬菜,要是没有特殊情况这几天都吃这个了,因为都是自家人没有请人,主打就是简单省事能吃饱,好不好吃基本上不考虑了,都累得浑身疼,谁还有心思做饭。

    江妈和姥姥做饭的同时,他们几个就喝上了,拌了几个凉菜就喝上酒,也不会喝很多,一两杯解解乏,做好饭几人吃饱就回家睡觉去了,江河也回家躺床上了,累的真是动也不想动一会就睡着了。

    江河第二天起来的浑身酸疼,头天干活的时候还不觉得睡醒才疼起来,江河醒来慢慢挪到院里,几个长辈看到都无良的笑了起来,江河挪到桌子旁边坐下大舅就说了:“怎么样?今天还能不能干得动?不行歇一天。”

    江河端起碗喝了一碗粥活动了一下也不那么疼了:“还能行!”大舅听到江河说完也没说多说,只说到时候干不动就歇歇再干。

    几人吃完饭就出发了,和昨天一样先收了一会玉米之后就收水稻去了,今天几个人的速度好像比昨天快了一些,江河和姥姥今天没有加入收割队伍,只是让他两打稻谷了。

    两人一小时也就打不到一分地看着少其实已经不少了,毕竟人力驱动,打一打还要歇一歇,不像机器一样可以一直打。

    中午江妈和江河回去做饭再送过来,几天之后总算是收完了,大舅和二舅也回去干活了,江妈江父帮爷爷奶奶姑姑等收了几天地,江河和姥姥姥爷在家里打稻谷,一打一天。

    打完稻谷还要晒一下,晒的时候要用钉耙把稻草之类的东西扒出来,隔几个小时还要翻一翻,等太阳快落山还要装起来防止湿气,不然白晒了,就这样持续一些日子才能晒好稻子。

    晒完还要去以前的旧打谷场,铺上塑料布,等一个有风的天气,风还不能太大要找一个合适的天气,开始扬稻谷,这样可以去除一些小的杂草和空的稻谷,等扬完就可以装袋收起来了,自家留几袋吃的剩下就卖了,每年都会有人上门收倒是不用自己找收购商。

    稻谷弄完还有玉米,在江河看来玉米更难更累,剥皮的时候手指都是肿的,之后晒干还要脱粒,这会还是手摇的脱粒机,慢慢摇,没有脱粒机的只能用个改锥慢慢手动脱粒,这一场忙下来真是半条命没了。

    所以这年头都是一家家联合起来的,一群人一家一家的收,人多力量大,地多点的人就会多请一两顿饭,秋收完经常能看到一群人围着一堆玉米剥皮脱粒等,边聊天边干活。

    这时候小孩子也不会出去玩,也没人玩,谁家都是都有地,都忙着在家剥玉米,江河这时候才是真的怀念几十年后,机械化收割脱粒,现在十天的活以后几小时就弄完了。

    秋收告一段落了,假期也快完了,这段时候江河也抽空写了几篇关于秋收的文章投稿了,这时候小孩子也基本解放了。

    一天中午江河刚睡醒就有几个同学来找他了,每个人背着一个化肥袋子改成的背包,准备找江河一起去地里捡玉米去了,这边秋收完小孩子就会拿一个袋子成群结队的去地里找那些被遗漏的玉米棒子和稻穗了。

    江河想了想也去西房找到自己的装备,一起出发去地里了,去了地里要怎么找呢,首先看地上有没有,有些被玉米杆盖住了上去走一走就知道一踩就能感觉出来,二是要看玉米杆上的玉米棒子还在不在,有些过于密集的区域有人就会看不到拉下,这样就会便宜这些小孩子。

    基本上每个秋季都能捡到好多,江河记得自己有一年自己捡了上百斤了,看着多其实玉米比较重一亩地平均捡一两个玉米棒子,勤快点运气好点就可以做到。

    捡完玉米就去捡稻穗了,这个也是有些稻穗被踩到泥里,等收割完干一些就能找到了,还有就是像江河家这样在地里打总会落下一下稻子粒,如果多的话就会坐下来慢慢从地上一粒粒捡起来,不嫌麻烦的话也能捡很多。

    因为秋收的时候忙都赶时间,就像江河他们家大部分打出去的粒都收起来了,打的远的,还有被踩了的混着泥的,都忙着抢收谁有功夫都捡起来,都差不多就行了。

    还是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江妈说他小时候地里的一粒一粒的麦子大家都要找到上交,还说你还去地里捡,地里比狗舔都干净,一玉米粒都会收起来,那会粮食真真是命。

    江河和小伙伴捡了几天就有大人也来捡了,还有人家地有一小堆落下的大家就不会拿回去自己家,如果遇到这种大家就会装起来数数多少个给带回去,如果有一家靠小孩送回去就得被人家嘲笑,那家人还得给孩子们买几块糖意思意思,不过这种情况真的很少就是了。

    之后人越来越多了,小孩子就不去了也捡的差不多了,到这里秋收就算结束了,等收货都买的差不多了就会吃一顿好的犒劳一下自己这一年的劳动,江河家也弄完了,江父也开始做买卖。

    “妈,咱们家吃点好的啊,吃了好久熬菜吃点肉吧。”这点中午江河吃过饭和江妈说到。

    “你爸说今天买几条鱼回来,说是看到卖带鱼的了,今天也会买几条鱼回来。”

    “有卖螃蟹之类的吗?”江河自从重生后就没吃过海鲜了,听到吃鱼就想起螃蟹龙虾之类的了,龙虾之类就不说了,螃蟹总可以吃几个吧。

    “不知道,等你爸回来你问吧,有也买不起。”

    “又不买多少,一人买一两个尝尝也贵不到哪里去。”

    江河想的倒是挺好的,等晚上江父回来的时候就告诉他没有卖的,说是大饭店可能会有,江父每次进货的那个菜市场是没有海鲜的,估计要到专门的海鲜市场去买,价格肯定也贵的很。

    江父看了看江河说:“别想了,等你以后考个好大学,去海边天天吃的都没问题。”

    江河也没说了夹了个鱼头就吃了起来,江河不太喜欢吃鱼,有刺太麻烦,除非是没刺或刺少的鱼,不然就吃个鱼头,再吃几口鱼肚上的肉就行了,别的都不碰。

    带鱼江妈没有做打算明天吃,江河吃过饭就回屋睡觉了,后天就要开学了,就剩一天假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