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日常生活
繁体版

第35章 舅舅们回来了

    第二节课课间的时候江河被班主任叫走了,去了校长办公室一个老师模样的人走了过来:“这就是江河同学了,真是一表人才,人中龙凤啊。”

    江河听着起了一身鸡皮疙瘩,看了眼校长,校长哈哈笑了两声把江河拉到身边道:“来,江河来这边。”

    “这个市一小的老师,来问问你要不要去他们学校上学。”

    “我姓宋,江河同学叫我宋老师就行,我是市一小的老师,今天来邀请江河同学去我们学校读书,上次统考好几个第一名都是我们学校的。”

    “市一小的师资力量非常强大,我校有意设立一个尖子班,抽调顶级教师来教学,问问你有没有去我们学校读书的想法。”

    “不好意思宋老师,我不打算去别的地方,这里就挺好的。”江河婉拒道。

    其实刚公布排名之后老师和校长就去江河去了,说过可能会有别的学校来挖墙脚,老师和校长也把利弊和江父江妈说过了,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让江河留在学校。

    本来江河也没有转校的想法,一是去哪里小学都差不多,二是如果江河之后说通江父去BJ给人当徒弟,估计一家都要去,父母不可能一直分居两地的。

    宋老师又劝了江河一会,说了下有奖学金免学费等等,看江河无动于衷就告辞了,对于宋老师来说也没有说一定要让江河去一小上学,更多的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能行最好,不行就算了。

    毕竟江河就这一次考的比较好,也不知道是不昙花一现,一查江河之前的成绩也没什么信心能相信江河能保持下去。

    宋老师走后校长又给江河分析了一会,总之就是去哪里还不如在学校待着,江河也说不会转校的,校长满意的点点头,就让江河回教室了。

    江河从办公室出来就回教室了,小伙伴倒是好奇江河干什么去了,江河随口应付过去了,一会上午的课就过去了,午休江河也没回去,就在学校了。

    和小伙伴一起去小卖铺买了一些吃的,在教室玩了一会趴着睡了一会,醒了之后浑身不舒服,以后还是回家睡觉吧。

    结伴去水房洗了把脸,冷水一激顿时就清醒了。

    午休之后就开始下午的课,快放学的时候老师就宣布放假了,从今天开始到国际节之后几天,一共十五天假期。

    大家闹哄哄的讨论一会就回家,回家的时候江妈正在烧开水,旁边还放着两个铁桶,准备洗一洗,消消毒。

    “妈,咱们俩什么开始割稻子?”

    “明天就开始了,今天你大舅和二舅回来了,要抓紧时间,刚才我和人家驴车说好了,明天开始给咱家拉几趟。”

    是的,这年代不是你想收割就收割,你还得找车,不然东西堆在地里没办法做了回来,放着谁知道会不会被人顺手牵羊,要提前找好驴车牛车给你拉你才可以收割。

    拖拉机也有,但是比牛车贵应该,大部分地不多的人都是找牛车驴车,地多的才找拖拉机。

    “今天你大舅二舅来家里,等会给你钱买点肉,买点酒去。”江河应了下来,问江妈得几天才能收完。

    “咱家地少,还租出去一些加上你姥爷家,稻子加玉米还剩不到20亩,我和你爸,你大舅二舅姥姥姥爷,怎么也得一星期,主要是你爸大舅二舅收。”

    “去年你二叔二姑三姑家帮咱们家收了,今年我们收完要帮人家收几天。”

    江妈边说话边清洗水桶,这些铁桶都是有盖子的,清洗完之后就等晾干,等秋收时送饭时饭菜放里面,一般都是整一锅馒头,放一些咸菜,熬个白菜,茄子等简单的菜,菜里要放一些肉,没点荤腥熬不下去。

    江河坐那听江妈讲一些秋收需要注意的事儿,再过几年家里就不种地了,江河已经好久没有种过地了,有点忘了都。

    江河和江妈聊天的时候大舅二舅进来了,江河看到赶紧喊:“大舅二舅。”喊完赶紧迎上去。

    大舅二舅挨个抱了抱江河,大舅拍拍江河说:“你小子不得了,听你姥爷说考了全市第一名!”

    “哈哈,那是,你说我厉害不厉害。”

    “厉害,就你厉害。”二舅说着。

    江妈也迎了上来喊到:“大哥,二哥。”

    “先进家吧。”

    一进门大舅就看到墙上的奖状,就要掏钱给江河花,二舅看了看也是一言不合就给钱。

    江妈赶紧拦下来,让他们先坐下之后倒了水拿了一些点心,大舅二舅赶紧喊住江妈,抬了抬手说:“别拿了,我这还提着吃的。”

    两人一人提了一点东西,都是给江河带的,江妈看到说:“老给他买东西,就惯着他吧。”

    “惯着就惯着,都第一名你还想怎么样!”说着还拍了拍江河的肩膀。

    “就是就是,买点吃的算什么!”二舅也跟着说。

    大舅二舅真的是特别惯着江河,二舅就别提了浑的很。

    江河上初中的时候那会流行滑旱冰,江河有一次和同学出去玩,碰到一个小混混欺负他们班女同学,江河他们几个男同学就顶上去了,最后几个同学都被人家打了一顿,主要是他们几个都是那种好学生哪里会打架,一点经验都没有,人比人家多还没打过人家。

    乱战中不知道被谁打了一拳到脸上,之后肿了好几天,回家的时候正好被没活干在家的二舅看到了,二舅笑咪咪的问了下江河前因后果,还夸他做得对,之后也没说什么江河也没想着有后续。

    在家待了两天江河回学校了,又过了一段时间江河正在上课就有一对父子找到江河了,江河出去的时候还一脸懵逼不知道啥事儿,之后那个当爹的就拿出几百块钱给江河,江河哪里敢要,推辞了半天江河看到旁边那个平头哥,才发现是那个和他们打架的小混混。

    之后才知道二舅那天听江河说了之后就去学校附近找到旱冰场,又打听到这个人,这人喜欢吹牛逼,二叔去的时候正听到他说和一群学生打架一打几的故事,好嘛,都不用找人了。

    再然后他就找了几个一起玩的朋友,晚上的时候就把人打了一顿,如果到这里就完了也就不会有他家长找上江河了,他又跟了人家好几天,中间又打了人家一顿。

    毕竟他也只是和江河差不多大的少年,被跟着打了几次后就怕了之后就告诉他家长了,后来就有了这个赔礼道歉的事儿。

    之后江河打发走这两人后,给家里打了电话,江妈这才知道二舅干了啥事儿,二舅被江妈数落了半天,后来被姥爷知道据说拿着铁锹追了二里地。

    后来这件事儿不知道怎么就被同学知道了,谣传成江河他二舅带着枪打了一枪差点把人打死,越来越离谱了,好的是江河之后再没受过欺负。

    江河听着江妈和大舅聊天,聊了一会说了下彼此的情况,聊着聊着就就晚上了,中间江妈问了饿不饿,大舅二舅表示回来一起吃吧,中途江河去买了一点肉和排骨,江妈还杀了一只鸡,因为大舅二舅除了过年也就秋收能回来了,有时候忙的话秋收都回不来,一年最多回来两次,有时候一年就回一次,也是吃一点好的。

    又聊了一会天时间也差不多,江妈就做饭去了,江河留在屋里和大舅二舅聊天,两位舅舅问了问江河的情况,夸奖了他半天,一人塞给他十块钱,让他自己悄悄留着花不要告诉江妈,江河推辞不得只能收下了。

    过了一会江父他们回来了,几人就开始寒暄起来,江父二叔和大舅二舅也很熟,小时候就认识,后来江父还娶了江妈,两家人变一家人了,江父问了问他们工作,大舅他们也关心了江父的生意做的咋样。

    一行人聊了一会江妈就做好饭了,江河又出去打了一点酒,几个大人边喝,看的江河都想喝几口了。江父说:“明天就不出去了,先秋收,停几天吧。”

    “东西都准备好了没?”江父对着江妈说。

    “都准备好了,镰刀也挂了,打谷机也清理了一下,其他杂七杂八的弄好了。”江妈说。

    “现在家里还种着几亩地?”这时大舅问道。

    “稻子玉米加起来差不多20亩,我估计得一个星期。”

    “江爱加上我和他二舅用不了一个礼拜吧?”大舅问。

    “你以为爹娘还和之前能干的动?老了不如以前了。”江妈说。

    “不行我和你们下几天地?”这时候二叔说了。

    “别了,你先把自己的弄完,完了还要帮爹娘下。”江父拒绝了二叔。

    “我们几个差不多用不了一星期,你加上他姥爷姥姥怎么算一天也能干两亩,加上我们三个一人一亩地,算上打稻谷,应该用不了一个星期。”江父对江妈说。

    “车找好了吧,到时候有路没有,能不能出来?”二舅问道。

    “找好了,不过得晚上才能给咱家拉,路都是没问题,河边修了一条路正好挨着咱家的稻田。”

    “有一个问题,咱家的袋子不太够了,前两天我收拾的时候有一些袋子酥了,不能用了,这几天我和别人说了看能不能匀几个,我估计够呛,估计没有多的。”江妈对大家说。

    “这个没事儿你别操心了,我有一个化肥厂上班的哥们,找他要点袋子,等晚点我去他家一趟,让给弄几个。”二舅喝一杯酒说道。

    “那就交给你了。”

    “让你们买的咸菜买回来没有?”

    “买回来了,在框子里放着。”

    买咸菜是中午吃的,有时候累的不想做饭就馒头咸菜和水没有别的。

    一家人边吃饭边安排几天后的秋收事宜,没有人说秋收很累不想去之类的,有的只是对丰收的喜悦,现在大部分人家都还是靠土地吃饭的,丰收的喜悦大过身体的劳累。

    收了地孩子的学费有了,过年的钱还有说不定还能剩一点钱存起来,秋季开学到现在还有没交学费的孩子,就等着秋收拿粮食抵或者卖了粮食之后交呢。

    吃完饭天色已经很晚了,也没有多说就回去了,明天一大早就要出发了,江妈收拾好碗筷,把找出来下地穿的衣服给江河和江父拿出来,又给他两一人发了一顶草帽,之后就睡觉了。

    第二天一大早五点就起来了,江河打着哈欠也起来了,姥姥姥爷舅舅们都过来了,因为一家开伙就行了,江妈熬了一些白粥,切了点咸菜,蒸了一锅馒头,等饭熟了,一人喝了一碗粥吃两个馒头就着咸菜就出门了。

    一路上陆陆续续的好多人,大家边走边聊聊家常,看到大舅二舅回来还问外面打工好不好混,要不要人,因为秋收很多人就没活干了,要找一些活干挣点钱过年。

    等到了六点多的时候已经到地里了,这时候天已经蒙蒙亮了,借助天光可以干活了,早上是先下玉米,因为秋天有时有露水,要等露水干了才收水稻,要等八九点左右露水就没了。

    一行人去了玉米地,江父和大舅在后面割玉米杆,前期要割出一条路,方便驴车进来拉玉米出去。

    江妈和江河他们就开始下玉米了,大人都一人抱好几行,江河人小就抱两行,然后玉米往前面扔,扔一堆最后好收拾,江河的速度很慢,完全没法跟江妈他们比,大人也不会指望小孩能做多少,基本上就是你在做就行,可能别人一天一亩地,你三天一亩地,累积下来也能帮不少忙。

    所以江河也不着急,就按照自己的节奏来,时间很快就过去,江父看看天色差不多九点多了,露水已经下去了,江父就喊停了,几个人大概下了一亩多一点,江父抱了一些玉米杆做了个标记,表示正在还没收,不要来地里捡玉米。

    几人收拾了一下东西就去水稻田了,脚踩脱粒机已经拉过来当地头了,江父过去检查了一下,把东西放在地头就割水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