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致富忙
繁体版

第四十一章 友人

    明媚的午后,天空湛蓝如洗,阳光耀眼,却少了些灼人的温度。食肆二楼的窗户开着,不时有晾凉的风吹进,使安睡中的人进入更香甜的梦乡。

    整个食肆都静悄悄的,在惬意的午后时光中洗去了一身的疲惫。

    女生宿舍中,没有方氏的床铺,但好在宿舍位置够大,也备多了床,只需拼接好久能用了。

    此刻,方氏正睡在莫天蓝的床上,莫天蓝则睡在拼好的床上,枕着小枕头,抱着被子睡得香甜。

    方氏躺在床上,不时翻动一下,看得出来没有睡着,待时候差不多了,就轻手轻脚起了身,下楼,径直往后院去了。

    她中午时就发觉众人胃口不佳,没吃多少,不先做点儿吃的,到晚上哪还有力气?

    方氏在厨房待了一上午,各种器具食材都能找到,她熟练地倒面粉,加水,揉面团,发酵,揉搓,排气,擀薄,切丝。锅中的猪骨汤随着灶火的熬煮,也咕嘟咕嘟冒着泡,香气逐渐飘散。

    ……

    谷雨是被月娘推醒的,见她挣眼后,才道:“小妹,快些起床。阿奶做了面条,赶紧起来吃吧。”说着,也不管谷雨有没有起来,就关门下楼去了。

    待谷雨下楼,首先听到的就是前堂的响动,掀开门帘,果见李氏和小方氏几人正捧着一碗面条在嗦了,见她下来,赶紧招呼她去厨房捧碗吃面。

    谷雨边点头边往厨房去,方氏还在烧着灶,见到谷雨,笑眯眯地给她递了碗。谷雨赶紧叫人后,才道谢接了碗,也到前堂去了。

    这碗猪骨汤面汤色明亮,面条入味,再加上葱花芫荽,实在是不错。

    谷雨没忍住,吃了满满一大碗才摸着圆滚滚的肚子停下。

    吃罢小食,众人就得准备暮食了。

    莫二郎,莫大郎,莫林山和方氏也得回去了,除了莫二郎回桃花村,其余都是回大坡村。

    小方氏和李氏知道莫大郎和莫二郎是必须得回去的,就只挽留了莫林山和方氏。莫林山摆摆手,道:“不必多说,家里的活计也不少,见你们能周转开,我们也安心了。这儿离大坡村又不远,我们要是想来,做个牛车也就过来了。”

    小方氏和李氏见莫林山坚持,才没再劝,送别了几人。

    ……

    夕阳西下,弥留的晚霞向世人展示自己华美的衣裙。

    路上的行人渐渐多了起来,忙碌了一天的心急需美食的抚慰。

    食肆中,已经陆陆续续有食客上门了。

    暮食没有安排外卖,莫土宏和莫大力留在前堂接待,莫小山则是到后厨帮忙。

    因为人手充足,谷雨就安心地坐在前台前,偶尔才会到后厨查看情况。

    暮食不同于午食,来得最多的反而是学生,县学,书院和私塾,应有尽有。

    丽水巷靠近松石街和白石街的优势在这时就体现得淋漓尽致了。

    许多十五六岁的学子呼朋引伴,很快就把食肆的空位坐满了,幸亏谷雨早有准备,在食肆外支起了桌椅,眼下没了烈日,也不必摆在河岸边,就摆在食肆边儿上就好,再摆上油灯,也颇得趣味

    一位胖胖的年轻学子率先领着四个同窗坐了下来,还左顾右盼地打量了一番,那胖胖的学子熟门熟路地就找到了谷雨点起单来。谷雨对他印象深刻,还知道他的名字呢,唤周就正,是外地来的学子,最爱惠积糍,为人大方,经常会打赏。

    正忙着,忽又来了一群学子,这一批年纪不大,身边还跟着一群仆人,叽叽喳喳就过来了。

    当时谷雨才招呼完周学子,背着人群没留意到,还是听到一阵嘈杂声,才觉得有客上门。

    一转头,就看到一群年纪从十一二到五六岁的少年郎,大概七八人,谷雨一眼就见到了自家的两个阿兄莫明礼和义哥儿。

    此时,月娘也把外面的四张桌并好了,谷雨未语先笑,道:“几位是家兄请来的罢,鄙店简陋,还望见谅,快快请坐。劳请先在这儿坐下,吃点儿茶水点心,各位想吃什么,尽管点,权当是谢谢各位的捧场了。”

    八人中,以一位年纪约摸七八岁,身着月白色长衫的少年为首,只见他声音清冷,不卑不亢地见礼后,道:“小娘子不必客气,在下白乐琴,早就听闻莫娘子的好名声了,今日贸然登门,是我等不是才对。”说着,就示意一旁的仆人送来了一个锦盒。其余学子见状,也把自己的礼物送了上来。

    谷雨推托几句,见几人坚持,才收下了。

    谷雨又与白学子客套了几句,众人才行礼落座,月娘也把茶点全部端了上来。

    谷雨给莫明礼和义哥儿使了个眼色,让他们好好招待自己的小伙伴。

    接着,又另开了一桌给跟来的仆人车夫,上了茶点。

    等两桌都点了单,谷雨才和月娘退下。

    没一会儿,义哥儿就独自到前台来了,一见面就不好意思道:“小妹,没想到今日生意竟这般好,我还以为没多少人,才特地请了友人来添人气呢,没想到还给你们添麻烦了。”

    谷雨笑看他一眼道:“别瞎说,我们高兴都来不及呢。早前,我们就想请你的同窗吃饭,多谢他们照顾你和堂兄。只是,食摊毕竟逼仄,实在不好开口。如今他们能前来,我们高兴都来不及呢,又怎会嫌麻烦。”

    义哥儿听闻,知道这是谷雨的真心话,也是家中的意思,顿时又高兴起来。他也不急着出去,先到了厨房,与李氏几人见过,才出了门。

    很快,白切鸡,炙羊肉,烤羊排,杨桃鸭,蒜蓉排骨,红烧肉,酿豆腐……一道道美味佳肴就送了出去。

    羊肉在本朝也颇受欢迎,主要是京城的贵人们喜欢,但羊肉菜李氏做的还差些火候,谷雨只能在一旁全程盯着。

    待菜上齐了,谷雨又前去说了几句,如多谢众人照顾家兄,希望众人能够吃的开心云云的场面话。

    谷雨还注意到先前的白小郎君格外爱吃酿豆腐,虽然他吃相斯文典雅,但速度真不慢。当然,谷雨会注意到也是很正常的,虽然义哥儿的这群小伙伴大的眉清目秀,小的软糯可爱,都是人群中的佼佼者。

    但白小郎君虽未长开,但眉目舒朗,眼睛漆黑如墨,眼角微挑,像是猫瞳,唇瓣红润,却不怎么笑,一副小大人的模样。在人群中一眼就能望见,是天生的聚光灯。

    谷雨虽然对自家的两位长兄为什么会认识这样的人物有些好奇,但也很识趣地没有问。不过却也对白小郎君多了几分关注,自然也就发现了他对酿豆腐的喜爱。

    见莫明礼和义哥儿能很好地照顾好自己的小伙伴,谷雨也就不再多管了。

    八位小孩都是很有教养之人,虽然不至于食不言,但也只偶尔交谈两句,就连年纪最小的两位小郎君,姿态都端得稳稳的。

    待众人吃完饭食,已是华灯初上。莫明礼和义哥儿领着众人告辞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