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致富忙
繁体版

第十七章 买骡车

    这要谈的生意,就得从莫大郎制霸整个县城豆腐生意说起了。莫大郎自从半月前开始在县城卖豆腐,也就县城唯一一家大酒楼有豆腐,算是独家的生意,有很快就在坊间打响了名气。作为千禾县的独一档,很快就把豆腐生意越做越大,成功地在县城百姓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江湖人称“豆腐郎”。

    最近,有多家食肆找上门来,请莫大郎供货上门了。这次,趁着莫林山和莫二郎几人都在,与这几家食肆签订契书。

    莫大郎带着众人穿梭在不同食肆中,因着之前莫大郎已经与他们初步谈好,所以速度很快。现在粮价也降了许多,就以两文一斤豆腐的价格售卖给食肆,约定好数量和相关的条款。

    为此,莫大郎还专门请路口摆摊的陈秀才来写契书,加之谷雨也能认许多字,就更不担心被蒙蔽了。待走出最后一家刘记食肆,谢过陈秀才,众人终于松了一口气。

    谷雨见着莫二郎小心揣着的六张契书,心中很是满意。只是,光这六家食肆每日要的豆腐量就有将近三百斤,更别提还要加上散卖的数量,手推车肯定是不行了。

    盘算了下家中的余钱和这次收到的定钱,谷雨对莫二郎道:“爹,现在豆腐要的这般多,大伯也推不动了。不如咱们买一头骡车罢。”

    莫二郎觉得很有道理,点头同意。莫林山捋了捋胡子,道:“现在你们的生意做大了,是该买头骡子拉货了。”

    既然大家都没意见,莫林山就率先领着众人走到了专门卖牲畜的地方。远远的,谷雨就闻到了一股牲畜身上特有的味道。走近了,发现路上没有什么粪便,牲畜棚也算得上整洁,并没有想象中的脏乱。

    莫林山几人对这股味道熟若无感,旁边的小贩也在一旁热情地招呼着。谷雨打量着四周,看到这条街只有三家牲畜棚,里面都分了栏,有马,牛,羊,骡,驴几种常见牲畜。

    莫林山显然对这里十分熟悉,他直接来到了最里面那家牲畜棚前,旁边在挥着蒲扇赶苍蝇的小贩见了,惊喜道:“莫叔,许久不见,看着精气神都不一样了,最近日子不错呀。可是要买神马牲口?”

    莫林山笑呵呵道:“小于还是这般会说话。这次我来是想要看一下骡,可别拿那些个站不稳的来对付我。”

    谷雨在一旁打量了一下这个叫小于的牲畜贩子,浓眉大眼,留着络腮胡,中高个,穿着一身藏青短打,皮肤黝黑,看着四十多岁的模样。

    在谷雨打量间,莫林山已经和于贩子寒暄完毕,进入牲畜棚中看起了骡子和驴。谷雨是完全看不出骡子的好坏,就在一旁静静等着。

    只见莫林山几人进到棚中后,摸了摸骡的腿,抬起来看了看蹄子,又看了牙齿和眼睛。挨个看完后,终于拉了一头骡子出来,显然是看中了这头。

    谷雨凑上前去,研究了半晌,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不过,据莫林山说,这骡子是一头公骡,两岁多,蹄子有力,骨骼健壮,很是健康。

    谷雨跟着打量,虽云里雾里,但也稍微听懂了些,在一旁连连点头,那骡子后蹄子蹬着地,有些不耐烦地动了动耳朵。莫二郎急忙把谷雨往后拉,就怕谷雨被骡子给来上一脚。

    于贩子凑上前道:“莫叔的眼光还是这般好,这可是我这最好的骡了。”莫林山也没跟他废话,直接问价。于贩子一脸诚恳道:“叔,咱们十几年的老交情了。我肯定给你实价,骡子就四两。”

    莫林山听闻,眉毛一竖,道:“小于,你这价格骗谁呢,当我不知道似的。现如今什么状况,你不知?还在这儿给我打虎眼呢...”一番唇枪舌战,于贩子节节败退,莫林山成功把价格压到了三两。莫大郎在一旁看得激情澎湃,恨不得亲身上阵,莫二郎则是两眼逐渐放空,满眼呆滞。

    最后,还是在莫大郎的一个肘击下,回过神来的莫二郎就忙把钱给了于贩子。于贩子接过银子,真心实意的苦着脸道:“莫叔,咱真的是亏本给你的呀。以后有生意,一定要多多介绍给我呀…”

    而目睹全程的谷雨目瞪口呆,不愧是做过货郎的莫老爷子,砍价大妈都自愧不如的程度啊,换个人来还真不一定能拿到这么低的价格。

    莫大郎和莫二郎一脸激动地牵着骡跟在意气风发的莫林山身后走出了小巷,谷雨抬了抬惊掉的下巴,连忙跟了上去。有了骡子,还得去木匠那儿买木板车,两个地方离得近,倒是方便。很快,在莫林山的讨价还价下,以三百文的价格,买了一辆板车。因着板车是刚需,木匠会提前做好,因此也不需要等,直接就能装上。

    想着明日就得开摊了,谷雨还去了粮油米面铺和香料铺买了食材回来,预备明日开店所需。

    待林林总总买完,没等多久,莫明礼和莫明义也放学了。莫林山坚持亲自去接。谷雨没有去,而是坐在骡车上等着。远远的,就看见两个快活的小身影围绕在莫林山身边,双手在比划着些什么。

    走近后,莫明礼和义哥儿就止住了话头,显然是见到了坐在骡车上的谷雨几人和站在一旁的莫二郎。俩小孩一脸懵,显然是不明白怎么才大半天不见,就冒出了一头骡子。

    待知道这是家中新买的骡子后,一向稳重的义哥儿也忍不住惊叫着扑上了骡车,一脸兴奋地左摸摸右看看。莫明礼则是小心翼翼地摸了把骡子的头,骡子被牵着,倒是没拒绝,眨了眨葡萄似的黑眼睛,长长的睫毛更衬的尤为明亮可爱。义哥儿也忍不住爬了下来,摸了摸骡子。等两人过了把瘾后,众人才招呼着家去了。

    伴着西斜的太阳,鸟叫声急促,虫鸣声响亮,风吹林动声簌簌,一路欢声笑语,时间似乎都在笑闹声中悄然滑过,感觉没过多久,就到桃花村了。

    刚进桃花村,就被一群小孩围住了,都在骡车旁跟着看热闹。在桃花树下纳凉的村民们也凑上前来打趣。信宝从人群中冒了出来,跑得汗津津的,咯咯笑着被莫大郎抱上了骡车,一脸神气地看着地上的小伙伴。

    玩闹了会儿,才回到家中。李氏迎出来,一眼就见到了骡车,很是惊讶。但没说什么,既然公爹和丈夫都做了决定,她自然不会有意见。

    义哥儿跳下骡车,拉着李氏的手,叽叽喳喳地说起了今日上学的见闻,莫明礼则是在旁偶尔补充两句,像是两只归巢的小鸟在向家人诉说自己的见闻。李氏丝毫没有不耐烦,很是认真地听着,含笑注视着挽住自己胳膊的小男孩。

    莫二郎几人还不得闲,得赶紧在院边上做一个牲口棚,可不能让这个宝贝疙瘩住的不舒服。紧赶慢赶,终于是赶在天彻底黑前搭好了棚。骡子住了进去,安静地吃着草料。

    信宝一直围着骡子团团转,摸摸骡背,或是絮絮叨叨地对骡子说着小话,还给起了名字,叫大毛,很是直观易懂。谷雨看着自信满满的信宝,嗯,看来是个取名废了。

    当然,众人也没有驳回这个名字,毕竟的确朗朗上口嘛。

    谷雨没有闲着,在做出摊前的最后准备。待一切准备妥当,天早已黑透。莫林山也没急着回大坡村,他难得来一趟桃花村,自是要待久一点儿的,顺便也帮忙照看一下地里。至于大坡村的地,数量本就不多,就几日的功夫,家里的老妻还能照料得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