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致富忙
繁体版

第七章 卖药草

    第二天一大早,在义哥儿和月娘惊奇的目光中,谷雨早早起床洗漱了,并在寅正的时候收拾完毕。

    出门前,李氏还递了一碗温水,说道:“先喝点水,待会儿别摘太晚了,摘一个半时辰就差不多了。那会儿你爹估摸着也回来了。你们吃完朝食,就得出发去镇上。”谷雨听话地点头,把水接过,咕嘟嘟地喝完了。

    哄住了想要跟着的信宝,兄妹三人很快就上山了。义哥儿还在好奇为什么谷雨能够早起,毕竟前几天谷雨都是公鸡打鸣才醒的。

    对此,谷雨也很无奈,她并不是无法早起的人,只是奈何在古代,并没有闹钟这种东西。就算古代有打更,那也不会出现在农村里。小孩子又觉多,所以通常她都得等公鸡打鸣才醒。

    这次,她能早起,也不是靠自己的生物钟,而是外界帮助,比如睡前悄咪咪拜托李氏什么的。当然,这肯定不能告诉义哥儿。

    因此,对于义哥儿的好奇,她一概不答,倒是月娘似有所觉,对着她露齿一笑。没办法,同在一个屋檐,总是没办法全部瞒过的。

    这会儿已经接近卯时了,天空开始透亮,远处的天边似乎也泛白了。村里家家户户也起床了,但还没人下地。

    兄妹三人就沿着田埂找和引水沟边上找。果然,他们找到不少车前草,同时,谷雨还挖到了不少白花草。白花草可以全草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凉血的功效。小时候,她要是在野地里割伤了手,就会用白花草止血。

    谷雨就像是勤劳的小蜜蜂,看到什么就挖什么,义哥儿和月娘也被指挥得团团转。等到朝阳升起,三人就往山上进发。等日头渐渐升高,他们才心满意足地背着背篓回家。

    回去的路上,有一两个村民看到他们背上的野草野菜,也不在意,只暗笑小孩子不会认野菜,把野草也挖了回家。

    回到家,莫二郎已经在家了,看到他们,招呼道:“还想着你们什么时候回来呢。快吃早食,吃完我们就出发吧。”

    显然,李氏已经跟他说了几个孩子打算卖药草的事,虽然莫二郎觉得可能卖不出去,但还是决定跑一趟。现在农事不算重,跑一趟还是有时间的,全当哄孩子了。

    谷雨几人看到莫二郎很高兴,和他打完招呼后,就去正房边上的鸡圈看抱回来的鸡崽,刚刚他们就听见了小鸡崽叽叽的叫声了。

    三人凑到用竹栅栏围起来的鸡圈中,四只小黄鸡挤在一起,毛茸茸的,叫声稚嫩,非常可爱。可能是刚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心里不安,小翅膀紧紧贴着身体,爪子在试探性地到处探索,不时啄一口土。

    谷雨没再细看,匆匆去早食,待会要去县城,可不能再耽搁了。

    趁着莫二郎和三个大的吃早食,李氏领着信宝将刚摘回来的药草分类,跟昨晚的药草分在一起。今早谷雨三人也摘了三背篓,但其实义哥儿和月娘的背篓才是大头,谷雨太小了,实在是背不了太重的东西。等药草分拣好,也就是两筐的量。

    等莫二郎和谷雨三兄妹吃完早食,李氏已经用水把药草打湿,虽说用水会加重,但这样可以保证药草鲜度。接着,再用竹盖把竹筐盖上,调整好麻绳。莫二郎几人也没有耽误,吃完朝食,就用竹筒装好水。义哥儿装两筒,月娘装两筒,谷雨拿一筒,就准备完毕了。

    莫二郎挑着担子一马当先,义哥儿拉着谷雨和月娘在后,就出发了。村子里大都下地了,看到莫二郎挑着担,还有些奇怪,但因为莫二郎是外来户,不熟,也就随口问一声。莫二郎也没说是去干嘛,只笑着说想送点野菜给别人。好事者也就撇撇嘴走开了。

    现在是辰时,走在官道上,旁边的大榕树和樟树抽出了新芽,叶子青翠欲滴,还有老叶挂在枝头,风一吹,新叶的芽孢和老叶就会一起掉下来,是南方典型的景观之一。

    官道还算平整,莫二郎顾着三个小孩,走的比较慢。一开始谷雨感觉还好,还能新奇地看着路上的野草野花,甚至还看到了一些野果子,但后面就有些累了。

    来到这个世界后,她穿的一直是草鞋,本来今天难得出门,李氏是想要她穿布鞋出门的,但看到莫二郎和义哥儿都只有草鞋,谷雨就打消了念头,还是决定穿草鞋出门。

    草鞋怎么也比不上布鞋的,走路也费脚,要不是李氏给她的小脚丫子上套了袜子,这会儿肯定已经磨出血了。

    等远远看到城门口,谷雨只觉得过了一个世纪般漫长。千禾县的城门十分简陋朴素,一丈多高的城墙,城墙上石砖斑驳,似乎没怎么维护,上面有三个大字,估计应该就是千禾县三字了。

    谷雨这时终于欲哭无泪地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明明是读了十几年的书,拿了大学文凭的她,现在一朝回到了解放前了。在这个世界,她是妥妥的文盲啊。三个字中,就“禾”字她还能够依稀辨认,“千”和“县”字就只能靠猜了。

    之前在村里,她虽然有想过这个问题,但因为家中没有书,还抱有一丝侥幸心理。现在,看着城墙上的三个字,她心凉了。

    城门四周都有士兵值守,查验进城的人。现在已是午时,进城的人不多,守门士兵检查的也不很仔细。也就半刻钟的功夫,谷雨一行人就进城了。

    一进城,是一条青石板铺成的大路,大路十分宽敞,可容两辆普通马车通行,两旁是鳞次栉比的店铺,挤挤挨挨,路边还有小摊小贩的叫卖声。谷雨看的起劲,这是她第一次看到古代的街道,充满古朴的气息。

    此时,路上行人不多,这会儿食肆正得闲,小伙计们出来吃两口饭,其他摊贩也闲着,正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儿。

    莫二郎没有停下脚步,领着谷雨三人直接就往药铺去。千禾县作为下县,城中仅有两家药铺,一家安世堂,一家润草堂,两家都在一处,还是对门。莫二郎径直带着谷雨一行人来到了安世堂。

    安世堂是之前祖父莫林山看病的医馆,因为要经常来问诊和取药,一来二去,莫二郎跟这里的掌柜也能说上两句话了。

    莫二郎进入安世堂后,直接找到林掌柜。林掌柜看着四五十岁,穿着褐色长襦,唇上有髭,看起来精明强干。

    寒暄过后,莫二郎有些局促地开口:“林掌柜,这次过来,其实是为了些药草。前些天下雨,几个孩子在山上挖了些。请您给掌掌眼,瞧瞧有没有看的上的?”说着,打开了竹筐盖子。

    谷雨看着莫二郎,并不打算越俎代庖,只在莫二郎身后静静站着,莫二郎是成年人,虽然老实巴交,但并不意味着他会吃亏,就算是吃亏,以后慢慢也会成长。不能因为怕吃亏,她就啥事都包干了,况且,有她在一旁提醒,也不会让莫二郎吃亏了去。

    林掌柜闻言,不动声色地看了谷雨三人一眼,就仔细看着筐中的药材。见到都是些新鲜的普通药草,也没说什么,认真查看后,点头对莫二郎说道:“莫老二,这些药草保存的都不错,也新鲜,我们药馆都收。但这些药材都十分常见,而且这些药草都没有炮制,所以价格肯定会降低,这次马齿苋一文三斤,车前草一文一斤,白花草两文三斤…”

    当听到药馆收时,谷雨心中的大石总算落地,义哥儿绷着小脸,但牵着谷雨的手攥紧了些。月娘低下头,掩盖住自己高兴地神色。

    见莫二郎脸上没露出什么神色,林掌柜顿了一下,最后说道:“老弟你要是不信,可以到街上问问,我们安世堂给的价格绝对公道。”

    莫二郎朗声回道:“林掌柜这是什么话,安世堂名声在外,我自是相信的。这些药草就直接卖与掌柜了。”莫二郎这话是真心的,安世堂在整个县没的说,虽不是什么神医妙手,但却很有医德,不弄虚作假。不然,以莫林山初时的情况,莫家估计把家底掏空才能把人救回来。

    林掌柜见莫二郎爽快,心情也大好,指点道:“你们拿来的这些草药可以简单炮制一下,只需要洗净晒干就行,收货价格就不一样了。”

    这也是林掌柜对莫二郎一家还算熟识,对他和莫家的人都颇为欣赏,才愿意多吐露。虽然有自己便利收药的意思,但更多的,还是出于对莫二郎和莫家人的欣赏。

    莫二郎连忙虚心请教,林掌柜也不含糊,毕竟这些草药处理实在没啥技术含量,于是把这几种草药的处理方法说了,最后道:“晒干后的价格比新鲜的高多了,如果量大,我们医馆肯定只要晒干的。”

    莫二郎和谷雨连连点头,林掌柜看着三个小豆丁认真的模样,觉得很有意思,笑着问:“你们三个也听懂了?”谷雨连连点头,还把林掌柜的话复述了一遍。林掌柜忍不住抚掌笑道:“好个伶俐的女娃,来来来,阿伯给糖吃。”

    说着,从随身的荷包中掏出三块拇指粗的红糖,给三个小孩一人一块。

    红糖对古代普通老百姓来说,真真是稀罕物,要一百文一斤呢。莫二郎不敢让小孩收,连忙拒绝。林掌柜却非常坚持地,对莫二郎说:“这不是啥贵重东西,之后的日子还长着,何必见外?”莫二郎才不再推拒,义哥儿见莫二郎神色松动后,才使眼色,和两个妹妹收下红糖。

    这时,学徒也把莫二郎带来的两筐药草称出来了,马齿苋二十七斤五两,车前草二十五斤三两,白花草十六斤二两。莫二郎投桃报李道:“只算整数就好,尾数不必算了。”

    林掌柜没拒绝,很快就数出四十二文铜钱,交给莫二郎道:“总数四十二文,你看看对不对?”莫二郎把钱往兜里一揣,说道:“林掌柜算的,肯定不会错。”林掌柜阅人无数,当然知道莫二郎是真心实意的,忍不住摸了摸下巴的胡茬,有些得意,看莫二郎愈发顺眼了,笑道:“之后再有什么药草,都拿来看看,能收的,安世堂都会收的。”

    谷雨一听,连忙高兴道:“谢谢林掌柜。”莫二郎也连连道谢,又简单说了两句后,莫二郎就领着三小孩出了医馆。

    走出大街,拐过街角,义哥儿终于按捺不住,高兴地蹦了起来,月娘也眼睛亮晶晶的,挤开义哥儿,和谷雨说着内心的激动。莫二郎也露出了近段时间来最舒心的笑容,晃着两个空竹筐,一颗心似乎还飘在空中。

    分家到桃花村后,家里只有出,没有进,全靠爹娘和大哥贴补,莫二郎心里一直压着一块石头。昨天去大坡村,莫大郎跟他说了,现在情势还不好,短工实在是难找,一个空缺百人求,他现在也还没寻到去处。

    这都是去年的夏洪闹的,很多人家里都缺粮,劳动力只得出来找短工,就想给家里省口吃的。莫二郎也是其中的一个,他清楚家里的粮食熬不到夏收。但奈何找短工的人实在太多,他还要看顾家里,也没办法长做,所以还没有头绪。现在,卖药草能挣钱给他的心里打了一剂强心针,稍稍缓解了他焦躁的心情。

    不过,这次的草药是三个小孩辛辛苦苦挣来的,他没打算拿。于是问谷雨三人:“这次草药都是你们仨挖地,钱就算是你们的,你们打算怎么花?”谷雨几人对视一眼,最后义哥儿说道:“爹,这次咱们也就是试卖,你和娘也很辛苦。这次我们就买些肉和粮吧。”莫二郎看着自家三小孩认真的神情,知道这是他们的孝心,也不推辞就接受了。

    谷雨心里也很清楚自家爹的焦虑,这是他们三个之前就决定好了的,因此,只是问:“爹,我们现在去哪呀?”莫二郎斩钉截铁地道:“去粮铺。”

    粮铺在西市,莫二郎领着三小孩一路走到西市,把竹筐放到街边一抬眼就能看到的位置,对三小孩说道:“爹去粮铺问一下价,你们三个在这里乖乖的,特别是义哥儿,看好两个妹妹。”义哥儿肃着小脸,认真点头。

    西市上的粮油米面铺加起来有五家,莫二郎一路问过去,没一会儿就回来了。谷雨一看莫二郎的神情,就知道粮价肯定还高着。月娘见莫二郎神色低落,有些担忧,义哥儿忍不住问:“爹,是粮价很高吗?”

    莫二郎抹了一把脸,道:“稻米三十文一斤,陈稻米都要二十文一斤,粗面也要十五文一斤。”义哥儿听完,忍不住掰手指头算,他们现在的钱能买多少粮,算来算去还是算不明白。

    谷雨心里也有了数,根据小谷雨的记忆,现在粮价其实已经降了些,但还是虚高了。想到自己的计划,便对莫二郎说:“爹,现在粮铺价格还是太高了,家里现在还有粮,先别急着买了。”莫二郎点头,显然也是这么认为的。

    难得来一次县城,谷雨好好地逛了一圈,对县城的店铺和吃食情况有了一定了解。最后,莫二郎领着三个小孩走到猪肉铺,切了三斤猪板油,再在谷雨的强烈要求下,买了两斤猪下水,总共花了三十文。

    走出猪肉铺后,莫二郎还在心疼:“雨娘,咋还买啥猪下水咧,这玩意一股骚味,到时候要是吃不得,还抛费了。”谷雨安慰道:“爹,放心,好吃的,回家我就做给你尝尝。”

    莫二郎只得摇摇头,一脸不以为然。也难怪,在这个世界,百姓当然也是吃猪下水的,再怎么说,也是荤腥啊,只是因为有股骚味儿,价格低廉。

    谷雨不打算多说,事实胜于雄辩,等做出来,莫二郎就知道她没有说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