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龙兴衰录
繁体版

第十章 岩洞奇遇

    昨夜。

    在狂风大浪之中,扁舟像一片树叶随波起伏,仿佛随时都可能被吞噬在风浪之中。小舟飘摇,难以稳定。波浪愤怒地拍打着船身,每一次的撞击都让小舟更加摇摇欲坠。终于又一个浪头托起船头,秋林的双手再也抓不住,便扑通一声坠入了水中。

    其耳、口、鼻灌满了水,睁不开眼更吸不了气。慌乱之中,只能下意识地挣扎四肢。待秋林刚伸出头,又一道闪电劈了下来,却歪头瞧见伸手处有一眼碗口粗的漩涡,本能便察觉到危险,刚要抬手划水,又一个浪头推了过来,瞬间天旋地转……

    冥冥之中,秋林感觉头部撞上了硬物,随后便陷入昏厥。在黑暗里不知过去多久,秋林逐渐醒来,却觉得额头上隐隐作痛,伸手一摸,只觉湿哒哒粘糊糊的,随后往上爬去,不几步便触到了岩石。

    秋林转过身坐下来,歇了一歇,又伸进怀中掏出来一块火石。但火镰不知何时就掉落了,火绒更是被水浸透。又摸了摸周围,有几块尖锐的石头相。待估摸好其中一个石块位置,就拿着火石蹭向石块。蹭了几次,始终不见火星,估计是火石受了水,没法使用,最后只好把火石火绒晾在一干燥之地。

    黑暗之中,伸手不见五指,秋林不禁有些焦急,便喊道:“有人吗?”

    过了许久,也不听见动静,秋林只好猫起身子向四处摸去。

    很快,秋林就判定此处大概是个岩洞。岩洞不大,顶上有不少裸露的岩石,下面一个斜坡。往下探了几脚,可知斜坡平缓。坡上有一些物件,又用手扒拉扒拉,发现都是一些树枝。再沿着斜坡往下探去,则摸了一手淤泥,而泥底的石坡相对平缓。再伸脚往前探了几步,缓坡边缘是水,又往水里伸了一伸,没够着底。

    回到斜坡之上,秋林不禁有些气馁。

    休息了一会便回到原地,待伸手摸回了火石,便开始用一碎石打磨起火石来。可能火石稍干,就在反复打磨中,居然发现迸出一点火星,秋林精神大振。

    回想着刚才的火星,秋林思考片刻,随后脱下衣服,将其挂在顶上岩石上晾起来。秋林想看看周围的泥里有没有大一点的石块,不想却摸到一个方正的巨物,其表面凹凸不平,有四条方柱支撑,又试着搬动一下,结果却纹丝不动。

    秋林并未多想,在巨物旁边捡到一块大石后,便回到了坡上,随后便向顶上的几块尖头岩石敲击起来。待敲下了几块断石,又从中挑出断口最锋利的一块出来,接着用断口刮起火石,来回刮了几次,终于闪了几点火星。

    希望,又回来了。

    秋林收好火石和石块,又凭记忆找回火绒,用手搓了一搓,发现火绒尚未干燥,只好将火绒放在一旁继续阴晾,接着又敲起火石,借着那转瞬即逝的火星微光查看岩洞。

    果然如他之前预料的那般,此刻身处一个小小的岩洞,所立之侧有大概五六个方桌大小的空坡,往下去则是一片半湿的淤泥,再往前去就是水面。因火星昏暗,转瞬即逝,再远一点便照不清了。

    仔细查看了周遭,除了乱石、断木再无其他,于是秋林便转身前去查看刚刚那件方形巨物。

    待到跟前,秋林先用石块轻轻敲了一敲,只听硬物发出金石之音。在刮出了几次火花之后,终于看清楚了巨物的整体轮廓。

    那方形巨物像归仁寺大雄宝殿外供香客点香的鼎炉,其外侧还躺着一个圆形的物件,一圆一方,秋林心下一动,又摸了起来,果然!是鼎!!!

    天圆地方,圆鼎三足,方鼎四足。

    好奇心一起,便忘了恐惧、疲惫和伤痛。秋林靠近方鼎,借着火石打出的火花,仔细地查看起来。

    只见方鼎的四面铸着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纹路,内壁则刻着一圈图案,数了一下共有二十四幅,每幅图中均有一个头戴冠冕手持木耜之人作不同的举手投足状,图中之人动作怪异,幅幅不同,似有连贯。

    待逐一查看了这二十多幅图案之后,秋林百思不得其解,只好转向了圆鼎。

    却见那圆鼎表面光秃,并无纹路。待伸手探进了内壁,抹去上面附着的泥土,秋林发现圆鼎内壁上刻有更多图案,又仔细查了查,图中有日月星辰,山川江海,也有飞禽走兽,草木虫鱼,可谓种类繁多。

    就这样,秋林凝神看了许久,愈觉茫然,一时施施然,六神无主,只好坐下来靠在岩壁上休憩。

    依稀朦胧之间,秋林仿佛看到鼎上的图案动了起来,影影绰绰的,又逐渐看到天地交感、日月升降的景象,再见斗转星移、山川变化,接着龙蛇起陆、百川归海,既而又看到风兴云蒸、雷鸣雨降,随后草木萌发,禽兽跃走,凤鸟振翅,这是一段生生不息的画面!

    大概心内有感,秋林莫名觉得丹田内有如春芽破土,冒出丝丝真气。初如涓涓细流,随后逐渐交汇,也不知过了多久,细流竟逐渐汇聚成大川大河,而真气的势头越来越猛,速度越来越快,如同大川大河不停着冲击着堤岸。

    真气不断地汇集起来沿着经络运转,而秋林原先在幼时被震断经络的诸旧伤破损处,已然承担不起蓬勃真气的冲击。终于,经络绝断之处如河堤被真气冲破,真气如同洪水一般倾泻而出,径直往低洼之地奔去,去寻找出口。

    此刻杨林体内充斥大量混乱的真气,其感觉身体内恍如有无数个蚂蚁在无方向的乱爬,浑身疼痛难忍。

    就在这个时候,杨林头脑中又浮现出方鼎上的二十四幅画,图画快速翻转,越来越快,渐渐发现图画居然连贯了起来——正是一个人在反复地做同一套的动作。

    迷迷糊糊之中,秋林站起身来,跟着那个人做起相同的动作。只见其双脚一跬一步,两足一前一后,左阴右阳,顶天立地,仿佛那上古大禹以神力定水,踏出水道疏通洪泽。每踏一步,体内的乱窜的真气便减少一分,逐渐地,乱流再汇成江河,最终各行其道。

    原先体内的经络断裂混杂早已成型,神仙难理,而现在,身处无意识之中的秋林竟引领着真气另起炉灶,重新塑造出一副新经络体系,其真气在新的经络中流转循环,生生不息。

    山中无岁月,暗室多光阴。不晓得多久过去,秋林清醒了过来,伸手摸了摸额头,感觉伤口已经结痂,再不见疼痛,明明神清气爽,但怎么回忆不清那段亦幻亦真的梦境,最后无奈叹道:“此梦,不可思议!”

    “咕咕”,肚子传来叫声,秋林寻思:“不知这岩洞的水中有没有鱼虾,不然纵使渴不死也得饿死。”

    又摸了摸挂在岩石上的上衣,发现已然晾干,再检查起那团火绒,也已晾干,杨林希望大起便要生火。随后,便在黑暗之中捡起碎枝断木,接着从上衣上扯下一条破布,又找了几块尖尖的石块,用其磨碎破布。

    待万事俱备,杨林便对着火绒打磨起火石,试了几次,一粒火星溅到火绒之上,只听呲溜一声,便点着了火绒。秋林赶紧把碎布置于在火绒之上,终于引火成功,接着放上枯枝断木,终于燃起了一堆篝火。

    秋林捡起一枝燃烧的树枝,伸向了水面照看,只见水面自左向右缓慢的流动,而水下浑浊,不可见物,正要收回树枝,恰好有树枝烧落的余烬掉落水面,却听见水下哗啦一声。

    “水下有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