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只手铸天命
繁体版

第5章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剑,无以行

    藏室,上古时代即有,供收藏和阅读的机构。

    在这个世界,一般只有周天子或大的诸侯国设有藏室、册府等存储档案、简书之所,但是,自周天子常年大权旁落,各国征伐、礼崩乐坏之际,旧有的一个规章制度势必受到冲击。

    故而,广陵君作为楚国的一位卿,府中却也设立了藏室这般机构,实是耐人寻味。

    而李昭自弄清楚藏室的分量之后,心里也一下子把握不定广陵君到底是何种想法。

    “相传原世界老子曾经当过“守藏室之史”,没想到来到这儿能与先贤成为同行了;唉,谁道穿越者在古代好混呢,我就算身傍系统,也没有弄明白古代人的心理,还是蛰伏下来,多了解这方世界之后,在做打算吧!”这样想着,李昭的心情一下子确实好了不少,趁着和煦的阳光,闻着早上新鲜的空气,李昭想着藏室方向走去。

    幸好,藏室距离住处并不远,李昭很快就来到了这个小院落,小院子位于府北方,属水,取《易》:““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意,更与不远处一处湖泊相通。

    但,藏室里的门客并不多,整个院落显得空荡荡的,推开小门,满眼都是竹简、刻石等物,虽屋子很大,却还是显得又逼仄之感。

    花白的头发在竹简中若隐若现,嘴里还不断地喃喃自语:“记载二十年前有季文子对庄王的评价的简书放在何处了?就在此处啊!”手里忙着在地上搜寻着竹简。

    再定睛一看,此人面像清癯,头发散乱,目光却牢牢地盯着眼前的竹简。

    “晚生奉君侯之命前来藏室,拜见先生。”李昭对着眼前的人躬身一拜。

    “识文否?”花白头发头也不抬地问道。

    “略识。”

    “废话就别说了,赶快找一下记载有关季文子和庄王事迹的简书。”

    李昭看着眼前老人认真的样子,心下也不禁凛然,急忙在简海之中找寻着。

    日影渐至天心,屋子里格外闷热。

    ”找到了,在此处,“止戈为武,吾以其人为中国之人矣。”是这一句了。”总算在地上的简书堆下找到了想要得到的信息,他苍白的脸上浮现出一抹笑容,才抬起头来看着眼前的李昭。

    “哦,我知道你,你就是和广陵君比美的李昭吧。”他好奇的问道。

    ……李昭脸色一黑,冷冷的道:“晚生岂敢与君侯比美也。”

    “诶,没事,你昨天的对君侯的劝谏我都听其他人说了,堪称一代佳话,我打算将其记录在我将要写的列国志中,你看如何?”他笑着看向李昭。

    “晚生微末事迹,如何腼颜留名于青史,但请前辈收回成命。”李昭恭敬回道。

    “呵呵”老人不置可否的笑了一笑。眼角又瞥了一眼李昭,笑道:“看你这身子,学剑否?”

    “在市井时,瞎学过一点剑。”李昭想着原主曾经的经历,像是懂一点剑法,但却只是些花架子。

    这名老者吟了一段诗:“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李昭听着字义,像是在说一个女子抱怨男子负心,前世原世界中好像还在课本里学过这一篇章,但他却不明白老者吟这句诗的意思何在。

    老者见他还是一脸坦然,又吟了一段:“出自北门,忧心殷殷。终窭且贫,莫知我艰。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随后,向着无动于衷的李昭叹了一口气,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给他抛过一柄剑,淡淡的道:“竖子,舞一下你的剑术。”

    李昭接过剑,感觉剑还很沉,向着老者点了点头,两人走出了屋外,在院子里,李昭拔剑起舞。

    努力想象着脑海中原主打架时候的招式,和原世界视频动漫中看到过的各种剑招,李昭刚进入状态,手中突然感觉一空,反应过来时,已发现剑已到老者的手中,心底大骇。

    “人而无……唉,这两天早上鸡鸣时分都要过来,听懂了吗?”老者有点愠怒的看着李昭。

    李昭却有点懵圈,不明白老者为何突然发怒。本着尊老爱幼(还是打他不过)的传统,躬身道:“遵老丈言。”

    这名老者见李昭躬身,却是微微皱眉,但一想到眼前这个少年能够劝谏广陵君,勉强还算是可造之材,就道:”跟我来。“说罢转身就进入了屋内。

    李昭也紧跟着老者。

    老者又在案上翻找了片刻,拿着两篇竹简,指着竹简上的文字,说:“鲁字认识吗?”

    李昭看了看,文字与原世界中的大篆有些许类似,幸亏自己吃过翻译魔芋,眼前的字义自己才能够看懂。故而他点了点头。

    “唉,不学诗,无以言,不习剑,无以行啊。诗为心声,第一次我吟的这首诗是卫地的诗,原意是妻诉其婚后之苦,表述其坦荡热烈之情也,但我所吟之处,正是此诗兴之章,是言其夫“二三其德”,反复无常之意也。

    第二次我吟的诗出自邶地之歌,乃士人不堪其苦而怨诉之歌,我所吟之处乃是诗中人自叹困苦之句。

    第三次,唉,算了,你仔细对照着我所做的批注,认真看看吧。”说罢,老者叹着气走出了屋。

    李昭疑惑不解的看着老者离去的背影,将目光转向手中的竹简,细细品读再三,总算揣摩明白了诗中之意,再一想到刚才自己的应对,面上不由得一热。

    “第一次前辈想要告诫我不要撒谎,不要二三其德;第二次,前辈是在抱怨,君侯派了这么个木头疙瘩,只能无可奈何的接受了。”想清楚关节后,李昭唯有苦笑连连。

    “怪不得前辈想让我每天鸡鸣时分来到此处呢,不懂诗,真是无以言啊。”李昭喃喃自语道。

    就这样过了半晌,老者又进屋来,一把将案上堆满的竹简扫落在地,也没有看李昭,在从案下取出竹片,用刻刀在竹片上刻画着。

    李昭走向案前,讷讷不敢开口,随即,像是下了决心,道:“多谢前辈提点,后生小子感激不尽。”

    老者头也没有抬,淡淡的道:“要感谢,就把这里的竹简都整理好吧。”说着话,手下的动作丝毫不停。

    李昭闻言,再次鞠了一躬,开始阅读竹简,思考者如何归类,思考者广陵君让自己来藏室的用意。

    是这个老人吗?还是?

    老者是否已发现了自己潜藏着的心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