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不装了,我是霸王项羽
繁体版

第六十三章 迫在眉睫

    “我军气势如虹,即将兵临洛阳城下,就算董卓的兵马回援,又有何惧。”

    波才自信满满,并不把董卓的援兵放在眼里。

    从大败朱儁的一战中,波才已经树立起十足的信心。

    朝廷所谓的精锐兵马,其实也不过如此。

    还不是败在我波才手下。

    看着波才志得意满,白起便不再多言,而是告知徐晃,需多加防备,以防董卓兵马偷袭。

    徐晃应声领命,于是多派哨骑前去打探。

    此时一名哨骑从前方疾驰而来。

    “启禀将军,大将军何进已率兵数千兵马驻守围乡。”

    哦?

    波才闻言大笑一声。

    “何进果然是有胆气之人,区区数千兵马就想挡住我军去路,大将军果然威武啊!”

    波才言语之中充满讥讽之意。

    在我大军面前,就这点兵马,还想守住围乡,简直痴心妄想。

    “螳臂当车,不自量力,何进这是急着来送死啊!”

    何曼轻蔑的说道。

    如今洛阳城中兵马不多,还分兵驻守围乡,这不是自取灭亡吗?

    “这样都能当大将军,我那刘辟岂不绰绰有余。”

    波才、何曼闻言长笑一声。

    “洛阳近在眼前,大军继续前进,先破围乡,再下洛阳!”

    波才振臂高呼,三军齐声呼应,随之大军浩浩荡荡向围乡杀去。

    围乡大营。

    何进与诸将正在大营帐内商议军情。

    只见何进面色沉重,显然对波才的大军压境,倍感压力。

    营内诸将也是神情严肃。

    之前何进之所以敢率军前来驻守围乡,是因为想到让董卓率兵前来增援,所以才请命前去。

    而董卓的回信中也说了会领兵前来相助,但过了这么久却不见兵马到来。

    而波才的大军已经逼近围乡,这让何进不由担忧起来。

    “大将军,波才的兵马已快杀至围乡,董卓的援兵却迟迟未到,如今该作何打算?”

    说话的是西园八校尉之一的淳于琼,为人忠义,性格刚猛。

    “董卓已知晓波才的大军杀奔洛阳,定不会在虎牢关坐以待毙,我军只能先坚守,待董卓援兵,再做打算。”

    “话虽如此,可八万大军,我军寥寥数千,如何能抵挡得住?”

    虎贲中郎将袁术开门见山,毫不避讳,说出实情。

    当初何进要袁术一起驻守围乡,袁术是十分不情愿的。

    这要去前线正面对抗黄巾军主力,那不是自寻死路吗。

    就算董卓会率兵来援,也难扭转局势。

    何况虎牢关外还有冀州张角的大军,董卓率兵来援,那虎牢关守备自然削弱。

    到时张角要是攻破荥阳,再进军虎牢关,恐怕虎牢关也难以固守。

    用不了多久,张角的大军也会杀奔洛阳。

    局势对朝廷十分不利。

    面对袁术灵魂般的提问,何进面露难色。

    可以说,何进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虽然何进也知道这是一条死路,但身为朝廷大将军,何进必须身先士卒,亲临前线,以安军心。

    如果畏缩不前,那洛阳人人惶恐,黄巾军还没杀到,恐怕就已经乱成一锅。

    “事已至此,唯有舍命一搏,让众将士做好死战的准备!”

    何进态度坚决,立下死战决心,袁术见此,便不再多言。

    心想你要死战,我可不会奉陪,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我袁术可不想现在就身死沙场,到时董卓援军若没及时赶到,找个机会先溜了再说。

    “大将军心意已决,我这便去通知将士,做好迎敌的准备!”

    淳于琼抱拳说道,毫无胆怯之色。

    “好,众将士奋力坚守,就算只剩一兵一卒,也绝不能向黄巾军屈服!”

    何进高声说道,随之就让众将前去准备。

    ……

    虎牢关内。

    在接到何进的回援命令后,董卓就召集麾下文武商议此事。

    原本董卓的想法是固守虎牢关,将张角的大军拒之门外,削其锐气,再伺机杀出,一举击溃。

    可没想到这个白起竟然突然率军奇袭轩辕关,与颍川波才的大军挥师北上,杀奔洛阳。

    这一下将董卓的计划全盘打乱,如今洛阳势危,围乡告急,这让董卓一时没了头绪。

    该出兵增援围乡,还是直接退守洛阳,成了董卓心中的难题。

    “何进派人传令让我军驰援围乡,诸位怎么看,我是否应该率兵前去救援?”

    董卓开门见山的问道。

    李傕、华雄、李儒得知波才的大军已经通过轩辕关杀奔洛阳,也是为之一震。

    本来要应对张角的大军已经有些捉襟见肘,这下还得分兵支援围乡。

    到时张角攻破荥阳,杀奔虎牢关,而虎牢关守军锐减,还能抵挡的张角的大军?

    这左右为难,不禁让众人陷入深思,面色沉重。

    “主公,当下洛阳形势危急,我军必须回师救援,若能击退波才大军,主公护驾有功,必将平步青云。”

    华雄率先发言,按华雄的意思,若击退波才,化解洛阳之危,那必定是大功一件。

    到时天子论功行赏,董卓居功至伟,晋升官位自然水到渠成。

    但要想击退波才的大军又谈何容易,华雄虽然骁勇,但有时的想法还是太过于简单。

    波才能率军大败朱儁,可见其颇有领军才能。

    而且军中又有白起相助,能大败卢植,奇袭轩辕关,可见白起也非等闲之辈。

    如此,就算增援围乡,恐怕也只是徒增伤亡罢了,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显然华雄的回答并没有让董卓满意。

    “波才大军一路高歌猛进,兵锋正锐,就算我军回援围乡,恐怕也难以取胜。”

    董卓开口道,随之看向李傕,示意其发言。

    李傕思虑片刻,开口道:“主公所言甚是,敌军兵锋正盛,又人多势众,此时正面交锋恐难有胜算,必须出奇兵方能取胜。”

    一听有方法取胜,董卓顿时眼前一亮,连忙道:“愿闻其详!”

    “我军回援围乡或者洛阳只能固守,要想取胜必须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此番波才率大军压境,必定会留重兵在轩辕关驻守。

    而左中郎将皇甫嵩在长社有四万精锐,若其能率军攻破轩辕关,从背后突袭波才的大军,敌军必将大乱,到时我军就可趁机杀出,形成前后夹击之势,如此波才必败。”

    董卓闻言内心微动。

    此计理论上确实可行,但关键是皇甫嵩能攻破轩辕关吗?